人物是小說敘事的核心,《白鹿原》家族秘史的構建是由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完成的。人物設置圍繞白鹿兩家來展開,由白鹿這一神秘的審美意象來統領,白鹿是虛幻的,又是實在的。文本是一個網狀的結構模式,作者設置了無數個「二元」人物關係和多個「三角」人物關係,兩種關係模式相互交錯,形成了結構明晰又錯綜複雜的網狀人物關係結構。人物之間的關係基本按照宗親為經,姻親為緯的模式構成關係網絡。大體可分列兩班,白家一脈,鹿家一脈,在第二代中有交叉,鹿姓的鹿三在白嘉軒家做長工,第三代中姻親關係將兩家連結起來,冷先生的兩個女兒嫁到白鹿兩家;白靈與鹿兆鵬結婚,使白嘉軒和鹿子霖成為親家;兔娃為白孝義延續血脈等。白鹿兩姓之外,朱先生是白嘉軒的姐夫,田小娥是黑娃媳婦,又與鹿子霖、白孝文等發生性關係。其他次要人物則分別與白嘉軒或鹿子霖這兩個中心人物發生關係。
三角關係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最常見的人物關係,以劉關張桃園結義為典型模式。在白鹿村,白嘉軒、鹿子霖與冷先生,田小娥與黑娃、白孝文,田小娥與鹿子霖、白嘉軒,白靈與鹿兆海、鹿兆鵬,鹿兆鵬與白靈、冷大小姐等構成三角關係,這些三角關係偶有變化交錯,使白鹿兩姓構成的二元關係體系更加錯綜複雜,行文也更有變化。
白嘉軒是文本人物結構的核心,所有人物都與他發生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類似於《家》中的高公館或《雷雨》中周公館的模式,作者將舞臺擴大到宗族村落,矛盾衝突的層面更多、更激烈、更持久,但比《子夜》的人物結構簡單。茅盾喜歡規模宏大、文筆恣肆絢爛的作品,具有福樓拜式復現歷史的嚴謹求實精神,受巴爾扎克《人間喜劇》、託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及歐洲自然主義影響和啟發,熱衷於探尋事件、人物與環境之間的因果關係。《子夜》時間跨度只有三個月,採用多線條交錯展開故事情節,然後兩條主線有序推進的結構方式;《白鹿原》時間跨度大,歷時半個世紀,白鹿兩家的家族矛盾是貫穿始終的主線,其他社會矛盾都圍繞白嘉軒與鹿子霖的矛盾來展開,與兩人沒有密切關聯的人物和事件虛寫或僅作必要的交代,比如鹿兆海是文本中唯一參加過抗戰的人物,作者沒有正面寫其戰鬥經歷,只寫他戀愛、葬禮及家人的悽涼悲苦。這是文本剪裁的基本原則:圍繞中心人物剪裁,避免喧賓奪主。
雷達說:「我發現,只要作者堅持從民族文化性格入手,就寫得深入;一旦回到傳統的為政治寫史的路子或求全、印證、追求外在化的全景效果,就筆墨阻塞,不能深入。鹿兆鵬的地位本是極重要的,他是中共省委委員,多次大鬥爭的策劃者,但作者吃不準他的文化性格,又怕不寫他不足以概括全景,於是,這個人物似乎經常露面,又一觸即走,入不了『戲』。他甚至鬥不過田福賢,他的作為好象只是秘密地開過一次省委擴大會,搞掉過一個叛徒;而這,也還是通過作者交代出來的。」這是《白鹿原》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個重要特徵。
在白鹿村,不是每個自然人都能上族譜,田小娥、白興等就遭到宗祠的拒斥,黑娃也一度被拒。族譜上的人是自然人、社會人、文化人和歷史人的合體。作者寫人的首要策略就是以宗祠為參照系。上了族譜就成為家族歷史的組成部分,被家族遺棄就意味著無根,沒有「來」也沒有「去」。比如田小娥的鬼魂無處依傍寄託遂化為厲鬼報復。其次,特別注重刻畫生物人或自然人生命形態的本真狀態,透析自然人在社會屬性與階級屬性共同作用下教化成長的規律,以探尋其獨特的文化心理結構和家族文化精神,最終著落於民族精神的重鑄,並將之具象化為白鹿精魂。文本中與白鹿直接關聯的有白嘉軒、朱先生、白靈、鹿兆海,在他們身上寄託了作者對未來人或新人的美好想像。第三個特點是有原型的人物形象不如虛構的人物形象光彩照人,存在著虛構與原型的形象悖謬。朱先生和白靈生平故事和性格與原型基本相符,爭議卻很大。與他們相關的歷史事件與歷史觀念敏感而複雜,具有言說的多義性,產生歧義的可能更大,所以兩人的主要人生經歷都有歷史依據,而不像魯迅塑造歷史人物「只有一點因緣」或是「隨意點染」而成。
將歷史人物及其生平事跡以小說的形態進行藝術再現,通過作者的藝術選擇和藝術創造,將其「個人化」生存上升到「民族性」、「人類性」和「普世性」的高度,這是作者對藝術真實的獨具個性的解讀。新世紀的「三秦人物摹寫」短篇系列是其藝術探索的繼續,受到了評論界和讀者的普遍好評。不僅如此,鹿兆鵬的生平事跡取自於中國共產黨渭華起義的多位革命者,黑娃的土匪生涯也有縣誌為據,白嘉軒挺直的腰杆則源自於作者幼年記憶中的曾祖父,等等。通常情況下,生活原型的事跡越豐厚,作家藝術創造的空間就越小,有時還會引來關於真實性的質疑。陳忠實卻認為塑造有生活原型的人物形象,更能體現作家的藝術功力,更能發揮作者的藝術想像力,人物形象也會更加生動鮮活,比如四妹子、朱先生、白靈、柳青、李十三等。完全虛構的人物在文學創作中是不存在的,文學形象一定與現實生活存在著某種淵源。文本中虛構成分較大的田小娥,得到了讀者和評論者的一致認可,被譽為當代文學史上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下面我們將逐一解剖上述人物。(文:李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