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網狀人物結構

2020-12-04 食品檢驗員培訓網

人物是小說敘事的核心,《白鹿原》家族秘史的構建是由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完成的。人物設置圍繞白鹿兩家來展開,由白鹿這一神秘的審美意象來統領,白鹿是虛幻的,又是實在的。文本是一個網狀的結構模式,作者設置了無數個「二元」人物關係和多個「三角」人物關係,兩種關係模式相互交錯,形成了結構明晰又錯綜複雜的網狀人物關係結構。人物之間的關係基本按照宗親為經,姻親為緯的模式構成關係網絡。大體可分列兩班,白家一脈,鹿家一脈,在第二代中有交叉,鹿姓的鹿三在白嘉軒家做長工,第三代中姻親關係將兩家連結起來,冷先生的兩個女兒嫁到白鹿兩家;白靈與鹿兆鵬結婚,使白嘉軒和鹿子霖成為親家;兔娃為白孝義延續血脈等。白鹿兩姓之外,朱先生是白嘉軒的姐夫,田小娥是黑娃媳婦,又與鹿子霖、白孝文等發生性關係。其他次要人物則分別與白嘉軒或鹿子霖這兩個中心人物發生關係。

三角關係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最常見的人物關係,以劉關張桃園結義為典型模式。在白鹿村,白嘉軒、鹿子霖與冷先生,田小娥與黑娃、白孝文,田小娥與鹿子霖、白嘉軒,白靈與鹿兆海、鹿兆鵬,鹿兆鵬與白靈、冷大小姐等構成三角關係,這些三角關係偶有變化交錯,使白鹿兩姓構成的二元關係體系更加錯綜複雜,行文也更有變化。

白嘉軒是文本人物結構的核心,所有人物都與他發生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類似於《家》中的高公館或《雷雨》中周公館的模式,作者將舞臺擴大到宗族村落,矛盾衝突的層面更多、更激烈、更持久,但比《子夜》的人物結構簡單。茅盾喜歡規模宏大、文筆恣肆絢爛的作品,具有福樓拜式復現歷史的嚴謹求實精神,受巴爾扎克《人間喜劇》、託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及歐洲自然主義影響和啟發,熱衷於探尋事件、人物與環境之間的因果關係。《子夜》時間跨度只有三個月,採用多線條交錯展開故事情節,然後兩條主線有序推進的結構方式;《白鹿原》時間跨度大,歷時半個世紀,白鹿兩家的家族矛盾是貫穿始終的主線,其他社會矛盾都圍繞白嘉軒與鹿子霖的矛盾來展開,與兩人沒有密切關聯的人物和事件虛寫或僅作必要的交代,比如鹿兆海是文本中唯一參加過抗戰的人物,作者沒有正面寫其戰鬥經歷,只寫他戀愛、葬禮及家人的悽涼悲苦。這是文本剪裁的基本原則:圍繞中心人物剪裁,避免喧賓奪主。

雷達說:「我發現,只要作者堅持從民族文化性格入手,就寫得深入;一旦回到傳統的為政治寫史的路子或求全、印證、追求外在化的全景效果,就筆墨阻塞,不能深入。鹿兆鵬的地位本是極重要的,他是中共省委委員,多次大鬥爭的策劃者,但作者吃不準他的文化性格,又怕不寫他不足以概括全景,於是,這個人物似乎經常露面,又一觸即走,入不了『戲』。他甚至鬥不過田福賢,他的作為好象只是秘密地開過一次省委擴大會,搞掉過一個叛徒;而這,也還是通過作者交代出來的。」這是《白鹿原》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個重要特徵。

在白鹿村,不是每個自然人都能上族譜,田小娥、白興等就遭到宗祠的拒斥,黑娃也一度被拒。族譜上的人是自然人、社會人、文化人和歷史人的合體。作者寫人的首要策略就是以宗祠為參照系。上了族譜就成為家族歷史的組成部分,被家族遺棄就意味著無根,沒有「來」也沒有「去」。比如田小娥的鬼魂無處依傍寄託遂化為厲鬼報復。其次,特別注重刻畫生物人或自然人生命形態的本真狀態,透析自然人在社會屬性與階級屬性共同作用下教化成長的規律,以探尋其獨特的文化心理結構和家族文化精神,最終著落於民族精神的重鑄,並將之具象化為白鹿精魂。文本中與白鹿直接關聯的有白嘉軒、朱先生、白靈、鹿兆海,在他們身上寄託了作者對未來人或新人的美好想像。第三個特點是有原型的人物形象不如虛構的人物形象光彩照人,存在著虛構與原型的形象悖謬。朱先生和白靈生平故事和性格與原型基本相符,爭議卻很大。與他們相關的歷史事件與歷史觀念敏感而複雜,具有言說的多義性,產生歧義的可能更大,所以兩人的主要人生經歷都有歷史依據,而不像魯迅塑造歷史人物「只有一點因緣」或是「隨意點染」而成。

將歷史人物及其生平事跡以小說的形態進行藝術再現,通過作者的藝術選擇和藝術創造,將其「個人化」生存上升到「民族性」、「人類性」和「普世性」的高度,這是作者對藝術真實的獨具個性的解讀。新世紀的「三秦人物摹寫」短篇系列是其藝術探索的繼續,受到了評論界和讀者的普遍好評。不僅如此,鹿兆鵬的生平事跡取自於中國共產黨渭華起義的多位革命者,黑娃的土匪生涯也有縣誌為據,白嘉軒挺直的腰杆則源自於作者幼年記憶中的曾祖父,等等。通常情況下,生活原型的事跡越豐厚,作家藝術創造的空間就越小,有時還會引來關於真實性的質疑。陳忠實卻認為塑造有生活原型的人物形象,更能體現作家的藝術功力,更能發揮作者的藝術想像力,人物形象也會更加生動鮮活,比如四妹子、朱先生、白靈、柳青、李十三等。完全虛構的人物在文學創作中是不存在的,文學形象一定與現實生活存在著某種淵源。文本中虛構成分較大的田小娥,得到了讀者和評論者的一致認可,被譽為當代文學史上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下面我們將逐一解剖上述人物。(文:李清霞)

相關焦點

  • 腦幹網狀結構
    相較端腦而言,網狀結構更加古老,在低等動物神經系統中,大腦的發育遠不及人類,其多數生命活動由發育程度較級的神經中樞控制;網狀結構的古老性及其功能某種程度上說明神經系統對生命基本活動(呼吸、心血管活動、覺醒)的控制方式。
  • 事物網狀結構屬性初步探索研究
    今天我們初步談談網狀結構的一些特徵,以及對我們怎麼理解和把握事物有哪些幫助。部分事物是呈網狀結構特徵的,這種網狀結構特徵,具體表現在如下幾點:1)事物內部有若干個節點,各節點通過有方向的線條連接起來,並且組成一個整體;2)事物內部的每個節點,至少與其他的一個節點相連,且互相影響;3)事物內部的若干節點,是有層次區分的,帶方向的連接線條是帶一定約束的;4)網狀結構有出發點(起始點)和結束點(最優點)
  • 用聲音演繹文學名著200集廣播劇《白鹿原》在喜馬拉雅熱播
    據段建軍介紹:該劇增加了鹿泰恆的戲份、重新塑造了他的人物性格,符合「一代人管一代事」的傳統思想,更體現了中國傳統鄉村家庭教育的一個典型;塑造了白嘉軒、鹿子霖的成長過程,使二人的人物性格更加飽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合理改編了白孝文這一人物的結局,不但使劇作更容易被當下社會的主流思想所接受,更弘揚了正能量,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內涵。
  • 腦幹網狀結構在機體反射中的作用
    腦幹網狀結構其組織特點是神經纖維縱橫穿行,交織成網,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神經細胞位居其間。腦幹網狀結構的解剖學特徵神經元形態多種多樣:網狀結構中的神經元形態多種多樣,大小具有明顯差異。小的直徑12~14um,大的可達90um。
  • 《白鹿原》——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慄
    先來談一下《白鹿原》的起因,20世紀80年代,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興起了一番「反思文學」的熱潮,相比於「傷痕文學」,前者更側重於民族歷史文化的反思,在這樣的背景下,陳忠實結合自己生活的白鹿原,經過4年的艱苦創作,《白鹿原》這一史詩級作品誕生了。
  • 網狀結構筆記工具是一陣風嗎?
    Roam Research Report ——理念與功能 與此同時,許多老牌或新興、免費或付費的網狀結構筆記工具也進入了用戶的視野。對於這樣的工具,大家的態度各不相同,在 Matrix 社區中也見到了正面、反面、觀望等多種態度和聲音。那麼——網狀結構筆記工具到底適合誰?我們又能怎樣使用它?它只是一陣風嗎?
  • 上行性網狀結構激動系統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來自網狀結構的上行性衝動能引起以腦電去同步化為牲的所謂「醒覺反應」。現在已經了解到,網狀結構調製著中樞神經系統內各種上行的和下行的衝動流,參與軀體和內臟的各種感覺和運動的整合,它喚醒並使之保持覺醒,進而同注意、警覺、內省、學習和記憶等腦的高級功能密切相關。可以說,沒有網狀結構,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將是癱瘓的。
  • 《白鹿原》:女性的思想禁錮和肉慾自由,人之初究竟是善還是惡
    《紅樓夢》在結構上總而言之可以用「章回小說」來理解,但是 細細區分辯讀,又具有與其他章回小說頗有不同之處。其最大的顯現就是在於結構特點。在每一章的文題上,作者曹雪芹善於直接向讀者表述出這一章的結果或者說交代事情的經過。然後再對這個結果進行解讀和詳細敘述,在這個方面《白鹿原》對於《紅樓夢》的模仿是非常聰明可觀而幾近巧妙的。
  • 《白鹿原》中,白鹿的象徵和寓意
    《白鹿原》中,白鹿的象徵和寓意文·段宏剛關於白鹿原,有一個傳說。這隻精靈動作輕盈而靈動,在白鹿原上蹦蹦跳跳,一眨眼就消失不見。人們驚訝地發現,白鹿跑過後,田野中的麥苗長高了,綠油油一片,樹木長壯實了,遮天蔽日,乾枯的河水變大了,奔流不息。這是人們看到的美好的一面。
  • 陳忠實《白鹿原》為何只能在中國「風攪雪」,卻登不上世界舞臺?
    「三駕馬車」的作品已拜讀有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陳忠實先生似乎如現在的網紅,一夜便紅遍大江南北,這便緣於他創作六年之久的《白鹿原》,很多讀者是因這部被譽為「民族秘史」的作品而認識了他。
  • 神秘宇宙的網狀結構
    科學家都認為宇宙結構就像一個糾纏的大網,巨型星系群內部的暗物質的細長弦互相交叉。由於暗物質無法被直接觀測到,因此也相對較難觀察到這些細絲,但是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探測到3D形式的一串宇宙弦。基於地面望遠鏡的其他觀測使得天文學家能夠首次以3D的形式標誌出暗物質細絲的結構,這個長度絕對是非常罕見的。
  • Roam 周報 #2020W47 樹狀結構 vs 網狀結構
    樹狀結構 vs 網狀結構最近使用 Roam Research 最大的感觸在於「拆分階段」,暫且分為「學習階段」和「創造階段」,不同階段適合使用不同的知識結構。「學習階段」以樹狀結構為主,此時構建大綱按圖索驥利於理解,就像松鼠從樹根一直往上爬樹 🎄,構建體系,摘取果實。
  • 《白鹿原》首發只800冊,陳忠實卻狂賺455萬,多虧《廢都》
    1991年臘月廿五的晚上,白鹿原上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早早進入了夢鄉,只有陳家祖屋還亮著一絲燈光。年屆50歲的陳忠實掐滅了手上的菸頭,也為其50萬字的長篇家族式小說《白鹿原》劃上了最後一個句點。然後,他平靜地從書桌上起身,來到灶前,給自己煮了碗面。這是4年裡,他吃過的最從容的一碗麵。
  • 白鹿原:一個女人與四個男人的情愛糾纏,權勢面前,身體一文不值
    《白鹿原》是陳忠實最具代表的作品,也讓他成為了中國史上第一個靠小說成為富豪的作家。據2006年的統計,陳忠實以455萬的版稅成為作家富豪榜的13位。199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兩位主編,拿到《白鹿原》的複印件,在火車上看完後,直接致電出版社說了四個字:開天闢地!故事主要集中在白、鹿兩家及長工鹿三家的幾個人物生活軌跡為主線。
  • 人體細胞內發現新結構「網狀粘連」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2日報導,瑞典和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人體細胞內的新結構——一種新型蛋白質複合物,細胞藉助其附著於周圍環境。研究證明,該結構在細胞分裂中起關鍵作用。組織中的細胞被名為「細胞外基質」的網狀結構所包圍。
  • 《白鹿原》因對女主的描寫,前後共出版7次,什麼尺度才算合適?
    《白鹿原》前後共出版7次,什麼尺度才算合適?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了七種版本的《白鹿原》,這本書一開始是連載在《當代》雜誌上,雜誌上的版本做了大幅度的刪改,93年的初印版基本上就是原稿了,後來又有幾次修訂版本,主要還是針對茅盾文學獎評委的意見做了一些改動。
  • 93版《白鹿原》:寫盡親緣關係的曖昧糾纏,道盡難以啟齒的情與欲
    1977年,稿費終於恢復了,陳忠實一個月工資39元,朋友一篇文章稿費就有15塊,相當於半個月工資,妻子自然心動,決定再次支持他寫作,這才有了後來的《白鹿原》。都說好的文學都在敘述苦難,如果單從這一點來講,陳忠實的文學一定最能打動人心,因為在《白鹿原》出版之前,不僅經濟上的困頓壓得他喘不過氣,他的精神也經歷過難以言說的壓抑和苦悶。
  • 阿里升級組織結構 由「樹狀」變為「網狀」管理結構
    阿里升級組織結構 由「樹狀」變為「網狀」管理結構時間:2015-12-07 14:25:00來源:中國經濟網作者:編輯:   12月7日消息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變化,以及迎接未來的挑戰,阿里巴巴集團率先對組織結構進行升級,組成了由「小前臺,大中臺」互為協同的創新管理模式,同時更多80後年輕管理者承擔起重要管理職能。
  • 聚水潭駱海東:網狀供應鏈結構咋賦能新電商
    他認為,新零售之下的電商,供應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最大的特徵是從原來的供應鏈樹型結構慢慢變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在網狀結構中,在平臺化信息的應用服務當中,最好的解決網狀結構的模式就是SaaS服務的平臺化應用。據悉,2017億邦未來零售大會由億邦動力網主辦,於12月20日-22日在廣州香格裡拉酒店舉行。
  • 發現:早期宇宙呈網狀結構的證據
    新華網倫敦電(記者王豔紅)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科學家通過測量一些遙遠星系的距離,首次為早期宇宙結構呈網狀的理論模型提供了觀測依據。  一些現有的理論模型認為,早期宇宙裡的物質在引力作用下會結合成許多條細線,線條之間通過一些節點相連,整個宇宙像是一堆蜘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