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牛的古鎮,出了67名進士和123名舉人,卻少有人知

2021-01-19 劉舟說娛樂

江蘇省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目前5A級旅遊勝地最多的省份,江蘇省中北有個深山,是一座人文薈萃的城市,即位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的淮安市,以「一城勝跡,半城湖」而聞名於世。

俗語養水土不服的淮安,既然是人文深厚的淮安,它的代表一定是河下的古鎮,據當地人說,這個完美的古鎮與大運河同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古代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之一,當然還是江蘇很有特色的歷史古鎮。

河下古鎮在江蘇還很小,所以很有名,雖然沒有國內其它水鄉古鎮那麼有名,但是這裡誕生了抗倭狀元沈坤、女強人梁紅玉等歷史名人,這裡有67個進士,123個舉人,12個翰林,因此被稱為「進士之鄉」。

古城內有「狀元樓」,為紀念從這裡出來的狀元而建,清代時,河下的古鎮曾是朝廷派運鹽使駐紮的地方,掌管著鹽政,沿海淮鹽運往江邊,後來又被稱為「軍城」、「鹽商城」、「中醫學城」,商人日益增多,城內商人日益增多,城內商人多得很。

此外,河下的古鎮也是淮揚菜餚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被稱為「淮揚名菜之鄉」,雖然歷史上比較繁榮,但畢竟有許多客人來這裡用餐,所以,大師發明了各式各樣的菜餚,以滿足富裕人家的需求,比較有名的有文樓的雞蛋、文樓的蟹黃湯包、宴會的長魚席等。

河畔上的河下古鎮,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且建築中多以原住民為主,當地保存較為完整,其中清代以前的建築多達七成以上,其中一條長約5公裡的石階街,內有河堤,鋪著「御波場」,在此之前乾隆皇帝曾登岸過,兩邊店鋪都是臨街而建,頗具一些歷史文化氣息,如今卻無人前來參觀。

當然,既然是著名的《西遊記》中吳承恩的故鄉,到川下的古鎮去旅遊,一定不能錯過吳承恩的故居,在銅巷盡頭,十間青磚瓦房顯得格外古樸雅致,吳老完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魔裝小說,據說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多源於他所看到的故事,在這裡,我會把你想知道的一切都找出來,這些古老的園林都已被看透了,在古城的繁華裡,仍可穿梭於古城的繁華之間。

相關焦點

  • 清代宗室考中進士、舉人後會授予什麼官職?
    乾隆間仍考試,十七年復停當時考試取一、二等者,準作進士,即殿試、引見、授官,不由鄉舉。鄉試自嘉慶六年(1801)恢復。應試舉人資格者以閒散宗室為主,先由該族族長等出具圖結呈報。其他如王公子弟應戴一、二、三品頂戴、丁憂未經服滿、曾經革職、曾犯枷杖刑以上等罪者,均不準參加考試。嘉慶六年參加鄉試人數共63人,每9名錄取1名,共7名中鄉試。
  • 舉人到底能不能做官?他和貢士、進士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考中鄉試、成為舉人之後,便擁有了進入官場的「入場券」,同時也獲得了進一步參加會試和殿試的資格。比如明朝著名的「海青天」海瑞,他就是在連考兩次會試沒有考中之後,以舉人身份出仕為官的,而且一直做到了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這樣的高官!雖然沒有太多實權,但級別擺在那裡,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和北京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是平級的。換句話說,舉人出身不僅可以當官,而且理論上是可以當到最高級別官職的。
  • 秀才、舉人、進士對應現代教育中的什麼學歷?狀元相當於院士
    明清時期,秀才專指府學和縣學的生員。要取得這種資格,必須經過童試,即最低級的縣級考試,考上的稱童生。魯迅小說中的孔乙己雖然年齡很大,但依然稱為童生,或者叫老童生。這樣,在科舉考試中經過童試的人被稱為秀才。舉人原意是指被舉薦的人,因為科舉考試之前實行薦舉制度,各地人才因為孝廉或者其他才能被舉薦做官。
  • 清代江西進士的姓氏分布
    而進士姓氏分布的分散程度,則可以用來對一個地區進士的家族分布狀況進行初步的判斷。不過,由於政區大小不一,進士人數分布也不同,這個數值在反映進士家族分布狀況時容易失真。比如表中的南昌府,這個數值為47.3,在江西各府中佔比最高,但南昌府並非進士姓氏分布最分散的地區。表中的「進士/姓氏」是指各地各姓氏的進士分布平均值。
  • 讓「如夫人」和「同進士」被嘲諷,皆因女人的腳而起
    曾國藩給小妾洗腳,左宗棠喜歡女人的小腳,讓「如夫人」和「同進士」被嘲諷。左宗棠去拜訪曾國藩,正看到曾國藩給小妾洗腳,於是兩個人用對聯互懟:「代如夫人洗腳」和「賜同進士出身」。「同進士」的稱呼來自於科舉,錄用等級分三甲:頭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而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
  • 牛!今年安徽123人考進清華!高考文理科「頭名」都選了它……
    牛!今年安徽123人考進清華!今年,安徽共有123名學子被清華錄取!其中包含安徽文理科「高考頭名」隨著我省高招進入尾聲,近日,清華大學在安徽省的高考錄取工作也已結束。記者從清華大學安徽招生組了解到,9月5日至8日期間,123名皖籍學子即將報到入學,在水木毓秀的清華園書寫嶄新的人生篇章。
  • 吾樂齋名知多少
    按蔣公諱埴,康熙間宰是邑,以名進士現宰官身,善政多端,如投喜封、平糧價、振文教,一切裨益地方之舉,知無不為,遺愛在民,久而弗替。今者崇祠報饗俎豆千秋,俾後之官斯土者景仰前徽,有所觀感,未始非地方之一助也。(錄自1892年11月29日《申報》第7044號)後將張文君合祀,稱曰「二公祠」,祠中聯語多出公手,惜不復省記。
  • 中國有一個小縣城,走出26位院士,近百位大學校長,一萬名教授
    歷史上的狀元縣被譽為三大才子之鄉的有江西臨川,江蘇宜興,湖北蘄春。這三個地方出過的人才數不勝數。在歷史上臨川共出現過700名進士,1000多名舉人;在蘄春也是擁有著李時珍,吳淑,康茂才等世界知名人物。有人曾經戲言,國家的文曲星專門就往這三個地方落。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江西臨川,湖北蘄春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只能成為了古代的才子之鄉,早已沒有了歷史的輝煌。只有江蘇宜興依舊佇立在現代的發展史上。
  • 清朝舉人想要做官,哪些環節最難通過?
    而到清朝時,舉人群體的數量,在整個科舉選拔人才中,佔有非常大的份額。按照清朝檔案記載,從順治三年開始,到光緒三十一年廢停科舉為止,清朝一共開科112次。其中狀元114人,進士兩萬餘人,舉人達10萬餘人。
  • 瀏陽柏樹邨陳氏光緒十五年己丑科進士陳長橿
    陳長橿(1864—1906),字谷雲,一字曼秋,湖南長沙府瀏陽縣人,光緒八年(1882年)壬午科舉人(第三名),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進士(第二甲第1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四月,散館後授戶部主事,同知銜。光緒十八年(1892年)補任湖北荊州府宜都知縣。任上兢於民事、致力教化、矜恤庶獄。因政績考核突出,受到朝廷的嘉獎,後調任鄉試同考官。
  • 四川「最委屈」的古鎮,在國外非常有名氣,國內卻少有人知道
    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是一個土地遼闊、物產豐富的國家,這片廣大的土地上有無數美麗的景色,值得欣賞,有幾千年悠久的文明歷史和傳統,因為現在還有很多古老的國家,的文化細節。四川有一個被稱為「最痛苦」的古老城市,這個古老的城市在海外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國內卻不怎麼有名,來這裡的遊客也很少,這是四川省樂山市的烽火,為縣的羅城古鎮,已於2018年成功,雖然被評價為4星觀光景點,但是到現在為止遊客很少。
  • 中國最「牛」縣城,走出四百名博士六百名碩士,號稱「才子之鄉」
    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人物,我們用普通人的傑尼裡克、鍾靈毓秀等詞語形容地方,江西玉山縣就是這樣的地方,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狀元汪應晨從這裡出來了,迄今為止,我在這裡畢業了400名博士和600名碩士,被稱為中國的「才子之鄉」。
  • 家承丨長沙金井鄭家:95年裡「一門八進士」
    撰文/本報記者伍婷婷 95年裡「一門八進士」 翻開1918年長沙尊陽鄭氏第四修族譜,往上溯源,從第九世「業」字輩開始,到第十三世「家」字輩的95年裡,鄭家陸續出了8個進士,近20位舉人。縱觀湖南歷代進士分布表,在前清時期,進士有33人,鄭家佔了4人,晚清進士79人,鄭家又佔4人。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
  • 丹稜彭氏家族:一門六進士
    這個彭氏家族,在清朝可謂文武全才,顯赫一時,出盡風頭。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三兄弟考中文進士,族人彭端笏、彭大力、彭承緒考中武進士,當時人稱「彭氏一門六進士,文韜武略震京師」。此外,這個家族還出了文舉人8個,其中包括一個解元,武舉人13個,貢士22個。因學入仕者,難以準確計數,更別提因文治武功和治國有顯著貢獻而受封、贈、諡者了。
  • 無錫除了南長街,這3個景點也值得一去,當地人鮮有人去!
    巡塘古鎮巡塘古鎮位於無錫濱湖區尚賢河溼地公園中,古鎮始建於民國二年,保留了原始民國風貌和江南水鄉特有的古風古韻。巡塘古鎮年代並不久遠,100多年歷史,只有可是憑藉著獨特的風貌和特點,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無錫市重點歷史文化名鎮。
  • 牛!今年安徽123人考進清華
    今年,安徽共有123名學子被清華錄取!隨著我省高招進入尾聲,近日,清華大學在安徽省的高考錄取工作也已結束。記者從清華大學安徽招生組了解到,9月5日至8日期間,123名皖籍學子即將報到入學,在水木毓秀的清華園書寫嶄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