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斯告訴你,為什麼需要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

2021-01-11 網易

2020-05-14 00:36:23 來源: 輕鬆學習

舉報

  大家好,我是一名Python數據分析師,我想把自己轉行成功之路上的經驗分享給大家,由此就有了我的人工智慧四部曲:《15天學會Python編程》、《每天10分鐘,用Python學數據分析》、《Python數據可視化實戰》、《33天搞定機器學習》。本文《33天搞定機器學習》之Day23上半部分的內容,我們徹徹底底搞懂樸素貝葉斯定理。

  

  樸素貝葉斯是經典的機器學習算法之一,它是基於概率論的分類算法。樸素貝葉斯原理簡單,也很容易實現,多用於文本分類,比如垃圾郵件過濾。作為樸素貝葉斯算法的核心,貝葉斯定理十分重要,有必要單獨拿出一章的篇幅來研究。

  本章內容為純統計學知識,我儘可能用簡潔、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述,請放心學習。

  貝葉斯老先生

  託馬斯·貝葉斯(Thomas Bayes,1702-1761),18世紀英國神學家、數學家、數理統計學家和哲學家,概率論理論創始人,貝葉斯統計的創立者。 貝葉斯曾是對概率論與統計的早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兩位人物(另一位是布萊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之一。他將歸納推理法用於概率論基礎理論,並創立了貝葉斯統計理論,對於統計決策函數、統計推斷、統計的估算等做出了貢獻。

  
貝葉斯解決了什麼問題?

  以疫情舉例,我們知道新冠肺炎的發病率,現在有試劑可以檢測患者是否被感染,但是檢測準確率並非100%,而且還會有一定的誤報(沒有被感染,但是檢測結果是陽性),那麼問題來了:現有一個病人的檢驗結果為陽性,請問他確實得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這個問題就需要貝葉斯來解答了,這裡涉及到很多新的概念,我們講解清楚之後再來解上面這道題。

  貝葉斯定理

  貝葉斯定理的概率表達相對清晰,理解起來會相對容易。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概率論,聯合概率是滿足交換律的,即:

  P(A and B) = P (B and A)

  對聯合概率以條件概率展開:

  P(A and B ) = P(A) P(B|A)

  P(B and A ) = P(B) P(A|B)

  從而得到:

  P(B|A)=P(A|B)P(B) / P(A)

  大功告成,這就是神奇的貝葉斯定理。

  其中: P(A) 為A的先驗概率,它不考慮任何 B 方面的因素。 P(B) 為B的先驗概率,它不考慮任何 A 方面的因素; P(B|A) 為後驗概率,是已知 B 發生後 A 的條件概率; P(A|B) 為後驗概率,是已知 A 發生後 B 的條件概率;

  {!-- PGC_COLUMN --}

  在計算P(A)的時候,可以用加法定理表示:

  P(A) = P(A and B) + P(A and B_) = P(A|B)P(B)+ P(A|B_) P(B_)

  將公式擴展至多維,就是更常見的公式了

  

  下面我們用貝葉斯公式來計算剛才提出的問題

  貝葉斯定理的應用

  已知新冠肺炎的發病率是0.001,即1000人中會有1個人得病。現有一種試劑可以檢驗患者是否得病,它的準確率是0.99,即在患者確實得病的情況下,它有99%的可能呈現陽性。它的誤報率是5%,即在患者沒有得病的情況下,它有5%的可能呈現陽性。現有一個病人的檢驗結果為陽性,請問他確實得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假定A事件表示得病,那麼P(A)為0.001。這就是"先驗概率",即沒有做試驗之前,我們預計的發病率。再假定B事件表示陽性,那麼要計算的就是P(A|B)。這就是"後驗概率",即做了試驗以後,對發病率的估計。

  根據條件概率公式

  

  用全概率公式改寫分母

  

  將數字代入

  

  我們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果,P(A|B)約等於0.019。也就是說,即使檢驗呈現陽性,病人得病的概率,也只有2%左右。這就是所謂的"假陽性",即陽性結果完全不足以說明病人得病。為保障準確性,就可以對已檢測出陽性的「患者」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正常人連續檢測兩次都出現誤診的概率極低,這時檢測出真正的患者的概率就很高了。

  預告

  本章下半部分,我們學習樸素貝葉斯分類器,動手實現一個分類模型,歡迎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三河市第二次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高效有序進行中
    三河市第二次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高效有序進行中 2021-01-16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酸檢測怎麼做?需要注意什麼?專家告訴你!
    核酸檢測怎麼做?需要注意什麼?專家告訴你!01左中括號檢 測 前左中括號做核酸檢測前2小時儘量避免進食,以免引起嘔吐;採樣前30分鐘做到不喝飲料(包括不喝水)、不吸菸、不喝酒、不咀嚼口香糖等;臨檢要減少吞咽動作,不做清嗓子(例如咳痰吐痰)動作。
  • 核酸檢測出結果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專家告訴你
    核酸檢測出結果到底需要多長時間?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陳淑紅談核酸檢測近期,網絡上傳言「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半小時就能出結果」、「檢測新冠、僅需十分鐘」、「家裡也能做核酸檢測」......針對這些內容是否真實,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陳淑紅接受了記者採訪,並介紹了核酸檢測的全過程及所需時間。網傳「核酸檢測最快半小時就能出結果」?不可能!陳淑紅告訴記者,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首先是進行標本採集,之後進行實驗室檢測,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的實驗室對於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是依據國家方案,採用的方法是實時螢光RT-PCR。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11次才「顯陽」,為什麼?
    1月4日,大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有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最終才檢測出陽性。核酸檢測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照妖鏡」,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讓看不見的病毒「顯形」。為什麼有的人1次「照」不出來,竟然需要11次?
  • 人類為什麼會很快滅絕的貝葉斯論證——卡特災難
    貝葉斯定理的基本知識這個論證是基於貝葉斯分析的,所以在進行論證之前,我要複習一下本節中我們需要的基本事實。首先,我們用符號表示P(A|B)是在B為真前提下A為真的概率。最常見的例子是:A是發生某種疾病的事件,B是對該疾病呈陽性的事件。只要檢測結果是假陽性,那麼P(A |B),也就是患病的概率,在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情況下,就不是100%。
  • 核酸檢測結果為什麼需要這麼久?答案來啦!
    核酸檢測結果為什麼需要這麼久?答案來啦!對於「核酸檢測」的流程你是否有許多疑問?今天一次性給您說清楚問什麼是「流調」?公眾應當如何配合?問為什麼核酸檢測需要4~6小時才出結果,不能更快點嗎?核酸檢測是利用PCR擴增方法對新冠病毒進行檢測,它是目前儘早確定是否感染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 春節離荊返荊需要注意什麼?需要核酸檢測證明嗎?
    春節返鄉,我需不需要提供核酸證明呢?今天,更荊州將給大家一起來解答。低風險地區回荊州 綠碼就可以首先,目前從外地低風險地方返回荊州,只要健康碼是綠色就可以了。荊州暫時還未要求一定要出示核酸檢測證明。現在,全國有多個地方已經要求,從低風險地方來的也需要核酸檢測證明,那荊州後續會不會出臺相關的要求和規定,大家就要及時關注了,更荊州也會第一時間告訴大家。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什麼意思?如何進行核酸檢測?試劑盒是什麼?
    目前核酸檢測是確認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患者確診的重要流程之一,但你知道新冠病毒是如何進行核酸檢測的麼?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核酸檢測全過程。有的同學會擔心實驗室裡的病毒樣本是否會外洩,實際上則無須多慮,檢驗中心需要達到P2級,P2級別的實驗室完全密封,室內處於負壓狀態,實驗室內部氣體是不會跑到外面造成汙染的。實驗室內會為核酸檢測準備4個區域,分別是試劑準備區、樣本準備區、擴增區、擴增後分析區。
  • 為什麼抗體檢測能給核酸檢測的「假陰性」兜底?-虎嗅網
    隔離期間,她陸續接受了8次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但奇怪的是,從肺部影像和臨床症狀來看,其表徵並未減輕。 2月24日,隔離的第23天,她做了第9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終被確診。 唐某某的經歷並非個案。進來頻發的「假陰性「案例令人質疑,一向被視作新冠肺炎確診金標準的核酸檢測好像也不是那麼靈。
  • 帶你走進神秘的縣第二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確診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標準。今天,讓小編帶你走進仙遊縣第二醫院(縣婦幼)設備先進的病毒檢測實驗室,零距離感受實驗室裡這些直面病毒的逆行者們安全、快速、準確的硬核技術!
  • 核酸檢測出結果到底需要多長時間
    網傳「核酸檢測最快半小時就能出結果」?不可能!陳淑紅告訴記者,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首先是進行標本採集,之後進行實驗室檢測,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的實驗室對於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是依據國家方案,採用的方法是實時螢光RT-PCR。「針對這種方法而言,半個小時是不可能的。這個實驗的淨操作時間也得需要2-4小時左右。」
  • 記者實地探訪荊州核酸檢測實驗室|核酸檢測|pcr實驗室|荊州市第二...
    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肺炎最關鍵的一環。為及時有效地篩查疑似症狀患者,做到早確診、早治療,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建了一個PCR實驗室,PCR實驗室全稱是基因擴增實驗室,用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您知道最核心的檢測室是什麼樣?工作人員如何進行核酸檢測,並防止病毒外洩?
  • 鍾南山:香港當務之急是進行全民核酸檢測
    鍾南山:香港當務之急是進行全民核酸檢測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香港近日出現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是一個危險的跡象,需要特別注意。香港當務之急是需要進行全民核酸檢測,這能把新冠肺炎患者和健康人群分開,及時切斷感染源。
  • 「石家莊有人檢測6次才呈陽性」,核酸檢測是不是不靈了?_新華報業網
    1月13日,話題#石家莊有人核酸檢測6次才呈陽性#衝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熱議:  在12日石家莊市新增確診的84例病例中,一50歲男子曾在1月3日至10日間做了5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而1月11日的檢測結果卻呈陽性。
  • 哪些人需要做核酸?「密接」「次密接」如何劃分?科普來了
    「醫生,我住在成華區,需要做核酸檢測嗎?」「我之前到過郫都區,算密切接觸者嗎?」「我檢測過一次核酸,還想測一次,需要間隔多久喃?」近日,不少群眾向川觀新聞提問。為解答群眾的問題,12月11日,川觀新聞記者獨家採訪了四川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所副所長、主任醫師周興餘。哪些人群要做核酸?要做二次檢測需間隔多久?「密接」、「次密接」是如何劃分的?
  • 青島全民核酸檢測,這個核酸是什麼,為什麼檢測它?
    青島政府迅速做出全民核酸檢測的決定,短短幾天時間,做了1000萬人的核酸檢測。最後的結果也確實讓人欣慰,1000多萬的檢測結果,無一成陽性,全民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那麼今天的問題來了,什麼是核酸,為什麼又要做核酸檢測呢?筆者查閱資料,把什麼是核酸及核酸檢測的相關原理及過程等相關問題,歸納如下。
  • 關於核酸檢測 你了解嗎?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
    最近,隨著北京市核酸檢測範圍進一步擴大,「您核酸了嗎」代替「您吃了嗎」,一時成為北京坊間流行的問候語。核酸檢測,這個曾經陌生的醫學名詞,如今儼然成為大家最熟悉的詞語之一。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思客整理了十問十答,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1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麼?病毒有遺傳物質。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這是它最核心、最明確也最準確的標誌。我們檢測到有新冠病毒的核酸,那麼,就肯定能說明,的確是有新冠病毒。這也是它被作為給感染病人確診的金標準的原因。
  • 鄭州:這類人群要進行2次核酸檢測
    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入鄭要第一時間報告相關情況境外歸國人員入鄭時:要如實進行健康申報,在第一入境點入境且解除14天集中隔離後入鄭的人員,還需要落實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入鄭人員:應第一時間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村)和工作單位報告相關情況,配合居住地所在社區(村)的疫情排查、核酸檢測、14天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中高風險地區的關聯區域入鄭人員,嚴格執行7天居家健康監測和2次核酸檢測。在入鄭旅途中的朋友:路途全程要嚴格佩戴口罩,同時加強手衛生,及時進行消毒。
  • 懂貝葉斯定理,學會理解生活
    根據條件概率的定義,在事件 B 發生的條件下事件 A 發生的概率為:同樣地,在事件 A 發生的條件下事件 B 發生的概率為:通過P(A∩B),我們可以得到:P(A)×P(B|A)=P(B)×P(A|B),進行簡單的變換,就可以得到著名的貝葉斯定理了:以上是我們得到最基本的貝葉斯公式的推導過程。
  • 核酸檢測5次「假陰」轉陽咋回事?專家權威解讀!
    現在,每天都會對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軌跡進行公布。這兩天許多市民對一個問題十分關注:有些確診病例經過3次,甚至5次核酸檢測陰性後,在後續檢測中也檢出陽性。 多次檢測才呈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