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她是莫向晚啊。」這句頻繁出現在《怪你過分美麗》中的話,是老闆於江的口頭禪,是藝人和屬下的心靈依賴,也是對手郝邁所信奉的。劇外,這句話被總製片人、藝術總監梁振華用來回答很多質疑,諸如「後面不會又是一門心思談情說愛吧」,諸如「不會又是依靠男主點石成金的國產大女主吧」。
莫向晚,是《怪你過分美麗》打造的職場女性,她遊走於群狼環伺的都市叢林,剛強決絕地在職場、家庭和情感混合而成的鋼絲上前進,世人驚嘆於「蝴蝶的翅膀煽起千裡外颶風狂」,但這背後,靜謐月光下的一瓣玉蘭,夜深人靜時的一杯紅酒,鐵血經紀人骨血裡隱藏的不被看見的柔弱和孤獨,才是這部劇真正的主題——「we are all alone」。
熱播的《怪你過分美麗》成功撕開了娛樂圈的一道口子,網友津津樂道於其中揭露的種種秘辛,軋戲、對賭、合照C位、搶角色等,再到劇中人物通通都成為明星群體的投射,對位、找原型,樂此不疲。過去的三周,這個過分真實、甚至略微「鮮血淋漓」的鏡像娛樂圈,風頭正勁:
豆瓣3.5萬人打下了8.0分的高分,三星及以上好評佔比超95%,連續兩周挺進豆瓣華語口碑劇集榜,這個成績在國產女性職場劇中實屬罕見;播出期間曾多次登上貓眼、德塔文、骨朵、燈塔、VLinkage等數據平臺電視劇榜單第一;微博同名話題閱讀量超63.6億,莫向晚、莫北等人物話題熱度居高不下……
「我們無意於在娛樂圈掀起一場揭批運動,這不是我們的初衷」,相比市場熱衷的吃瓜對位,自於業內大拿的關注和創作層面的探討,梁振華更感興趣。採訪中,他坦承自己想要為掩蓋在浮華背後的影視行業做些什麼的想法,比如職場劇類型化的探索,比如人物創作,再比如女性主義的探討、定製式片頭的開創等。
今晚,《怪你過分美麗》也將迎來會員大結局,莫向晚的職場故事即將畫上句點,這個也曾雷厲風行馳騁娛樂圈、也曾跌入深淵舉步維艱、但最終仍能回歸初心再上雲端的女性,註定會是這個夏季最閃亮的星。而梁振華和總編劇蘇蓬,也帶領我們進一步解密《怪你過分美麗》背後的故事。
談緣起:打造風格化的女性職場劇
「如果你了解我以前的作品,就會發現我和我的團隊很少做女性題材,很少」,梁振華用了兩個「很少」來形容這種狀態。這句話的背景是他以《澳門人家》《暴風眼》《熱血同行》《密戰》為代表的作品矩陣,最新作品是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怪你過分美麗》顯然是個特例。
同樣打破創作常態的,還有編劇蘇蓬。對他來講,《怪你過分美麗》是職場劇「初體驗」。回首過往,蘇蓬擔任編劇的影視劇不在少數,但他卻鮮少操盤職場劇,原因無他,只是「不了解」——「只有大量的沉浸在裡面的經驗基礎,才能寫出真正好的行業劇」。娛樂圈這個他身處其中、並真切感受著的行業正是他所感興趣的。
(總製片人、藝術總監梁振華)
時間撥回到2018年,這份緣起跟風靡一時的韓劇《迷霧》不無關聯。接觸《怪你過分美麗》小說前後,梁振華剛剛看了《迷霧》,面臨職場、家庭和情感的三重危機,高慧蘭身上女性的柔弱與決絕帶來的戲劇衝突、以及對女性職場生活的深刻表達,都讓他印象深刻。
「比我們國內的大女主,這部劇從情商智商以及對人性的記錄上都高了一個檔次」,這也讓他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適當的把《迷霧》的風格介入到我們的創作中來,介入到我比較熟悉的娛樂圈中」。
雖然鮮少觸及女性題材,但大學教授出身的他對女性主義有自己的理解:「女性在社會上的自我認同已然浮出水面,她們遇到的困境是如何在社會上獲取話語權、站到食物鏈的高端,但社會對她們的認知、以及她們生理心理上的弱勢,導致了這必定是一個自我糾纏自我折磨不斷痛苦的過程,這才是女性之美。」
《怪你過分美麗》便是那個「機緣巧合」,莫向晚就是那個「女性」。沒有倚仗赤膊上陣遊走在職場上,家庭和情感是難以言語的痛,這種背景設定和性格中的不完美都決定了莫向晚會成為那個撬動大眾情感的利器——既是大眾化的草根時代的女性縮影,又能夠以美好的大女人姿態滿足女性觀眾對愛情、職場的憧憬。
隱藏在莫向晚背後,《怪你過分美麗》還刻畫了一幅職場女性群像:從林湘代表的頂流女藝人,範美代表的三流話題女演員,到平臺女負責人金錦文、女製片人張萌,甚至是下屬代表朱迪晨、奇麗文化股東祝賀、沉迷於飯圈的粉絲代表田蜜等,她們性格各異有不同的身份,但同樣有著自己的故事和思考。
(總編劇蘇蓬)
「想扎紮實實做一個有一定風格的、在類型化上面比較極致、逼近當下現實的一部女性劇」。這種想法迅速得到了蘇蓬在內的創作團隊的認可,不過他考慮的更傾向於內容創作,「經紀人這個切入點我很感興趣」、「娛樂圈這個行業我很感興趣」……就這樣,《怪你過分美麗》的影視化被提上日程。
談改編:「我」所身處的娛樂圈,
經紀人的邊際視角和價值悖論
《怪你過分美麗》的原著寫於2008年,彼時網際網路尚未普及、微信還不存在,更不要談所謂的粉圈、流量,一切和當下的娛樂圈都是天壤之別。對於影視化改編來講,一大難題便是需要打造一個全新的娛樂圈生態——讓原著小說的框架和人物關係成為種子,在今天的土壤上開出新的花。
這樣的「移植」是成功的,該劇開播便被冠以「怪你過分真實」的名號。不過回歸創作,梁振華則表示,「它只是戲劇作品,不是紀錄片。我們無異於冒犯和去影射任何人,我們只是用作品來代表我們對娛樂圈的觀察和思考」,相反他更願意用「現實主義的寫作立場」來解讀。
「如果我們寫的就是我們所經歷的和正在經歷的,那麼我們就試圖要讓我們寫的這些人、這些事,能夠讓業內人士感同身受、會心一笑」,他如是解釋,「我可以這樣說,我們所描述的娛樂圈的現狀、呈現出的情節,是當下有可能發生的,它不會脫離今天娛樂圈的邏輯」。
創作這部劇集時,梁振華已經在這個圈子摸爬滾打了12年,從2007年入行到2014年轉型製片人,他真切感受到了文化資本和網際網路兩種力量崛起帶給產業的變化。「現在資本化的圈地運動已經偃旗息鼓,但前幾年我們一直在這行業的前沿陣地,幾乎會不由自主把聽到的、看到的、感受的、經歷的東西寫下來」。
這和蘇蓬的「不了解不創作職場劇」不謀而合,生長於編劇名門之家、入行20餘年,從最底層崗位做起直到編劇、導演的職業經歷,讓他對整個行業的了解更加深入。「這不是獵奇、也不是挖黑,而是正面去表現問題」,為了在創作中加入飯圈生態,蘇蓬還混進粉絲群去了解他們的心態語境,「以他們的視角去做一些闡述,替他們發聲」。
《怪你過分美麗》以莫向晚為核心,牽扯出了影視公司、明星藝人、製作團隊、平臺力量、粉絲群體、媒體環境在內的娛樂圈生態。而其中無論是和郝邁的相愛相殺,還是和於江的從攜手打拼到道不同不相為謀,或是和平臺代表金錦文的惺惺相惜,他們都不是莫向晚經紀王國裡的工具人,而是有血有肉鮮活如許。
如果改編只停留在這個層面,顯然並不足夠。當初《怪你過分美麗》小說吸引梁振華和蘇蓬的一點,便是其中的經紀人視角。縱覽當下市場的娛樂圈劇,或是娛樂明星或是娛樂公司,無一不是正面強攻性的故事呈現,「經紀人是邊際視角,他能夠同時看到娛樂圈的很多面,並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匯總在一條線上」。
「價值悖論」,蘇蓬如此形容經紀人的特殊性。在他看來,經紀人最大的悲哀在於其自我價值是依附於藝人的,這其中的悖論就在於藝人不紅時是最聽話最依賴經紀人的,經紀人的價值和存在感是最高的;反之,當你努力工作讓你的藝人越來越成功,你的存在感和話語權卻越來越低。當強大如莫向晚也沒能逃脫這種魔咒,也增添了幾分現實的深刻感。
談人物:觀眾喜歡莫向晚恰恰是因為她不是瑪麗蘇
最近的莫向晚真的很慘:卸磨殺驢的老闆於江、任性戀愛腦的林湘、解約後執意表白的徐陵,再加上處處使絆子的製片人張萌、新老問題不斷的宋謙,放不下影后驕傲的阮荔華,還有父親出獄又被騙、弟弟選秀被淘汰也打破這個本就艱難的家庭的表面平靜,一切都需要她來解決。唯一的安慰大概就是深愛的人陪在身邊。
「我覺得莫向晚受歡迎恰恰是因為她不是瑪麗蘇。她有她的欲望、追求、強勢,甚至是不近人情,而這些才讓這個人物鮮活起來。可能她不是老好人,也不是傻白甜,甚至於她會遭到算計、被拋棄,但這才是一個真實的莫向晚,一個真實生活在娛樂圈裡的成功經紀人」,蘇蓬解讀這個並不開掛的女主。
為了塑造這個最真實的經紀人形象,創作團隊採訪了數十位資深經紀人,去了解他們所經歷過的痛苦的、高興的、振奮的、甚至是絕望的東西,然後轉化成人物的經歷和性格側面。「莫向晚有她的生活厚度,不是靠我們想像出來的」,梁振華直言,這其中也有他們多年來和經紀人打交道時的觀察和所感。
遊走在各方之間的莫向晚夾板上求生存,這種狀態下的高潮、疲累、絕望、成功都愈發動人。但是她又不是真正的「鐵血經紀人」,她會試圖去讓一切回歸正軌,就像她也曾因於江要拿下《雲襄傳》版權試圖拖黃張萌的行為兩邊為難,這種搖擺讓她在其中尤為艱難,但最終她又會以屈服於現實的姿態去尋求最優解。
打破這種岌岌可危的平衡感,是徐陵解約和林湘粉絲的「問責」,或者說是她所倚仗的一起背棄了她。「莫向晚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她也會因為以前急功近利的決策而嘗到惡果,在這之後她會去重新認知、判斷,然後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去走」,蘇蓬解釋道。
這也是他試圖透過莫向晚去向行業以及大眾傳遞的:或許我們也曾走過彎路,但行業裡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找到正確的方式去處理問題,有問題的只是個別現象。一如莫向晚最終選擇成立清源,並請宋謙和阮荔華對新人進行表演指導,讓藝人回歸表演,這正是一種初心的回歸。
「或許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有些人不小心變成了曾經自己最痛恨的人,但更多的人仍在為了夢想去堅持去努力」。蘇蓬始終堅信,每一個投身影視行業的人最初都是有美好的夢想的,也曾為此付出努力和艱辛。至於網友的對位遊戲,他則笑言「一切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談主題:「we are all alone」,
挖掘職場女性背後的「孤獨」
在梁振華看來,莫向晚的魅力主要有三點:第一,她是一個充滿職場智慧和執行力的女性,她可以通過自己的職場經驗和智商去解決問題;第二,她有一種面對苦難決不妥協絕不放棄的「悍勁兒」,她會站出來維護藝人和自己的利益並進行精準還擊,這樣的人物是符合網際網路「爽感」的;第三,強悍背後她又有柔弱和疲累的一面,這是獨屬於女性的魅力。
帶刺的玫瑰花獨自絢麗的背後,莫向晚也曾有過情緒失控的時刻,她會在電梯裡對著莫北吼一嗓子,但更多的時候她會選擇獨自消化這份情緒,孤獨的看著夜空、孤獨的看著玉蘭花,或者是靜坐在閨蜜的酒吧聽她唱歌、品酒。而每當電話響起,她又成了那個大殺四方的鐵血經紀人。
這樣的畫面在劇中並不多甚至於像極了幻覺。「莫向晚代表了一大部分都市女性,可能在忙碌快節奏的生活中,大家都在無休止的接受外來信息,所以不太會感受孤獨,但是光鮮背後,我們正在失去獨處的能力。所以當我們真正回歸初心安靜獨處時,你會發現比任何時候都要孤獨脆弱甚至是茫然」。
在蘇蓬看來,莫向晚和莫北情感的最終走向便是「如何讓我們彼此不再孤獨」。《怪你過分美麗》並沒有用大量的筆墨來渲染這份情感,在創作初期時他們就和原著作者未再達成了一致:「堅決地把情感線移到職場上來,把職場線作為絕對主線」。這樣的改編也規避了原著情感線上的灰色地帶,讓人物情感線多了一份水道渠成。
「一個相對成熟的社會人,情感絕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基於此,《怪你過分美麗》「刻意」降低情感戲佔比,而是以「濃度加強」的方式推進,這種「濃度」既包含了情感濃度也有畫風的濃鬱。「情感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要讓它濃鬱真摯,甚至是灼熱」。玉蘭花的羈絆、平行時空的互動、短暫的情緒失控、後期的土味情話,皆是如此。
「這是某種程度的冒險,所幸這種嘗試還是成功的」,蘇蓬表示。讓他驚喜的,是秦嵐對莫向晚的詮釋,「真的是大大的加分項。她在小細節上的處理非常能撬動觀眾感覺,一看就是全身心投入的表演,我相信莫向晚會成為她全新的裡程碑式的角色」。
梁振華同樣不吝嗇這份認可,在他看來,秦嵐身上既有著中國女性的柔美內秀,又有著東北丫頭的「悍勁兒」,麻利爽利有決斷力,這本身就很有戲劇反差。「職場鐵血的形象她之前沒有表演過,但是作為一個演員,秦嵐把她自身的性格和大家認為她身上不太具備的氣質收放自如,拿捏得非常到位。」
談行業:多維創新倒逼內容成長,
青春你好與友共勉
《怪你過分美麗》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小細節,比如林湘走紅和她CP的來源是爆火的劇《你好青春》,比如宋謙導演的話劇是《有一種毒藥》,前者是梁振華和蘇蓬背後的公司青春你好傳媒,後者是蘇蓬執導的首部現實主義話劇作品。這些小細節背後,青春你好傳媒也逐漸浮出水面。
讓梁振華感覺欣慰的,還有他為《怪你過分美麗》每一集量身定製的片頭,以及摒棄傳統的單集時長固定的做法,從內容本身出發的結尾,或韻味悠長或留下懸念。「36集的劇本就要拍成36集,每一集都有自己的起承轉合,用形式反過來影響內容,把握劇集的整體節奏」,梁振華解釋道。
在他定製的片頭裡,有莫向晚和莫北的年少愛戀,也有初遇後的平行時空,有莫向晚每一個平平無奇的清晨和傍晚,也有她和範美的解約往事,徐陵的情之所起、莫尊牽起的複雜往事,「很難用固定的方式解釋這些和劇情有什麼關係,但這種文學上稱之為互文的結構對內容進行了補充和解釋。有些內容如果放在正片中,觀眾就會覺得拖沓」。
在梁振華看來,這份絞盡腦汁是《怪你過分美麗》帶給劇集市場的重要創新。「我們的電視劇真的需要一些形式上的創新。我呼籲以後做劇,把每一集做成一個小宇宙,用形式倒逼內容,讓『水戲』無處藏身」。這是他為數不多的以革新者的姿態呼籲,試圖為行業發展作出一些改變,在此之前,他更多是沉浸在內容創作裡。
2020年,是青春你好集中發力之年,從年初的《澳門人家》《三生三世枕上書》《熱血同行》,到如今的《怪你過分美麗》,以及接下來的《暴風眼》等,無論是出品操盤的作品還是擔任編劇的作品,都是品質上乘之作且風格類型多元。這樣一份耀眼的成績單,足以引起行業震動;而這一切的重要源頭,正是梁振華用超過十年時間一手打造的編劇團隊。
「我帶的這支編劇團隊有六七個人,都是我親手帶和培養了至少五六年,多的超過十年,彼此的熟悉和默契程度非常高。我們篤信,任何時代內容都是第一生產力」。對於這個創造力旺盛的團隊來說,內容不設限,題材不設限,每個人身體裡都流淌著嘗鮮、創新的血液。梁振華用自己是湖南人、「湖湘文化」深入骨髓來印證這點,甚至於不避諱之前有些創新之作也經歷過坎坷。
至於市場所追捧的知名度、資本青睞等,梁振華坦言這並不是公司的目標。「我們還是扎紮實實低調做事,我們並沒有那麼迫切去營造自己的廠牌」,這也與青春你好背靠完美世界有關。對於公司的今年的爆發態勢,他謙虛地表達:「今年的這些收成,是積攢了兩年多才形成的,未來依然取決於一部部新的作品,取決於行業環境以及我們的創造力和誠意」。
《怪你過分美麗》臨近收官,青春你好也已然進入新的創作徵程,據梁振華介紹,目前公司主要在籌備的有兩部劇,都是原創作品,一個是新京味兒的都市倫理劇《心想事成》,聚焦近十年來北京這座城市裡最平凡的喜怒哀樂;一個是特殊領域的高概念類型劇,會從國際化的視角出發,在內涵、結構和表達形式上不斷創新。
「無他,只想給處於焦慮中的編劇和製片同行們傳遞一絲希望:靠努力、手藝和誠意,即使不撒糖,不甜寵,也還有活下來的可能和權利」,6月中旬,梁振華首次在朋友圈發布《怪你過分美麗》成績單時寫道,而這也是梁振華、蘇蓬所在的青春你好傳媒所要傳遞給行業的信念——「前路太長,與友共勉,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