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為中國心鼓與呼」——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的養生經

2020-09-05 保健醫苑

文/王明洪


中國一航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如今已是 83 歲高齡,但寶刀依然不老。2018 年 4 月,劉老應邀在國家工程技術圖書館作了「國之重器,跨越發展」的航空科技報告;6 月,又做客西華大學,為師生們帶來了「我心飛翔—— 為根治飛機『心臟病』鼓與呼」的發言。他寄語西華學子努力奮鬥,「今年我 81 歲了,將逐步退出科研第一線,這是人類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但我願在有生之年,繼續發揮餘熱,繼續為中國心鼓與呼,再貢獻一點微薄之力!」劉老的高壽和他堅韌不拔的精神、善於苦中作樂及勤奮學習等有關。


「不搞出中國自己的『爭氣臺』誓不罷休」

1962 年,劉老從北航畢業,被分配到國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從此,他情系長空。1980年 6 月,劉老從英國歸來,準備將在英國學到的先進技術和試驗經驗用於我國的高空臺建設。不巧的是,1981 年我國國民經濟大調整,高空臺被列為緩建項目,好多人要求調離。但劉老和他的高空臺「鐵桿」卻發誓:「不搞出中國自己的『爭氣臺』誓不罷休!」他們一面組織「收尾安裝隊」完成高空臺一期工程的安裝收尾工作,一面探索研究高空模擬試驗技術,主持制定了 10 多份技術文件和試驗規程,並將在英國學到的先進技術和調試經驗應用到 SB101 高空臺中,順利完成了高空臺一期工程直接排大氣的調試,並於 1986 年完成了渦噴13A Ⅱ發動機進口流場畸變模擬鑑定試驗,不但為我國自行研製的殲 8 Ⅱ飛機定型做出了貢獻,而且使高空臺一期工程提前 8 年投入使用。1995 年,我國高空臺項目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使用。自此,我國成了世界上繼美、俄、英、法之後第五個擁有的國家。高空臺投入使用後,已相繼完成 30多個機型、80 多臺份發動機的科研、調試、考核、鑑定、定型試驗,為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和多種飛機的定型做出了突出貢獻,1996 年被評為 1995 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山青水秀屋頂漏,鳥語花香廁所臭」

1970 年,劉老被調到 624 所工作,在四川江油一個偏僻的山溝裡工作了 30 年。「當地條件的確十分艱苦,有著『山青水秀屋頂漏,鳥語花香廁所臭』的打油詩。」劉老回憶:「屋頂漏是所內房屋的真實寫照,而廁所臭也絕非誇大之詞。」但劉老善於苦中作樂,在生活中尋找一些有趣的事。「那個時候很有趣,全所各家的餐桌上幾乎都是一樣的,要吃魚就家家都吃魚,要吃雞就家家都吃雞,還有蘋果、鴨梨什麼的,幾乎家家都一樣。這固然是由於供應過於單一的原因,但還真有點『有福同享』的味道。」而「知足」在劉老的身上也得到了體現:「我們剛去624 所時,當地的雞鴨很便宜,大概 2 元錢就能買回一隻。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同志,每個星期都可以殺只土雞吃。有人就編個謎語,說『某某家的雞』打一地名,謎底是『長沙』,諧音『常殺』。雞蛋也很便宜,開始時 3 分錢一個,後來 5 分錢一個,但越往後價錢也就越高了。一次,一位同志買了一背簍的雞蛋,已經背到住的大樓裡面,背繩突然斷了,雞蛋摔在地上幾乎全部打碎,懊喪不已,哭笑不得。」如今,劉老和一些老朋友聚在一起談論起當年的情景,就會覺得當年大家在山溝裡工作是一種難得的緣分,也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向一切比我強的同志學習」

劉老曾著有《我心飛翔》一書,書中記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學生涯以及為我國航空動力事業奮鬥的過程。書中寫道「60 年代沒有計算機,全靠拉計算尺,後來才有了一臺手搖計算機。我主要向江源俊同志學習發動機方面的一些計算公式、算法,不懂就向他請教……總之一句話,放下架子,向一切比我強的同志學習。」1979 年在英國進行斯貝發動機考核實驗時,劉老和他的同事與試車臺領導及參試人員的關係相處得十分融洽,爭取到了在休息時觀察高空艙的機會;同時就「第一個高空臺是怎麼調試出來的」等問題與英方專家進行廣泛交流,了解英國高空臺要測量多少個點的參數等,這些經驗對我國高空臺的調試起到了一定的技術支持作用。「我是屬牛的,屬牛的人都會有點兒牛脾氣,但總是勤奮勞作,不畏艱辛,任勞任怨,奮力向前。我常常想,自己天分並不很高,也不那麼聰明,但笨鳥先飛,從小讀書刻苦用功,所以學習成績才比較好。」劉老在書中謙虛地說。中航工業科技委原副秘書長彭友梅說:「大家勸他多注意休息、保重身體時,他的回答是:『老牛自知使命重,不用揚鞭自奮蹄。』為了讓國產飛機都裝上強勁的『中國心』,我願繼續努力,發揮餘熱,直到自己的生命之光熄滅為止。」


「老牛自知使命重,不用揚鞭自奮蹄」

2004 年,劉老應祁東縣領導的邀請返回故裡,參觀了他的母校祁東一中。在劉老的兩位恩師劉紀生、劉曉初及校長等領導的陪同下,劉老來到學校禮堂,為學生們作了《動力與飛翔——世界航空百年的回顧》科普報告。回賓館後,劉老心潮起伏,賦詩一首:「少小離校老大還,鬢絲染霜慨萬千。辛勤園丁神採奕,湧泉感恩翱藍天。」70 歲生日時,劉老曾寫了一首《七十抒懷——自勉》:「人生七十古來稀,現今上壽(百歲)不出奇。萬裡徵程積跬步,學無止境苦攀登。一生成長黨指引,知恩圖報中國心。老牛自知使命重,不用揚鞭自奮蹄。」表達了劉老對黨的一片忠心。兩個月後,老伴段蘭芳70 歲生日,劉老回憶起老伴對家庭付出的辛勤勞累,感慨萬千,遂賦詩一首《同賀古來稀·贈夫人段蘭芳》,表達了他對夫人的感激之情:「同窗恰兩期,戀情系天意。十年苦相思,六三結連理。蘭花幽雅秀,芳草香撲鼻。教子又相夫,良母更賢妻。松嶺三十秋,建臺為爭氣。無私作奉獻,同賀古來稀。白髮共偕老,百歲創奇蹟。如若有來世,兩牛還親密。」詩中的「十年」是指段蘭芳分配到瀋陽,兩人苦等了十年,「六三」指 1963 年結婚,而「兩牛」則是指兩人都屬牛。劉老對老伴的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我沒有真正盡到做父親和丈夫的責任」

劉老的妻子段蘭芳比劉老小兩個月,兩人是中學同學,可謂兩小無猜。1963 年,兩人登記結婚。50 餘年來,兩人互敬互愛,相濡以沫,共同度過了艱苦的歲月。「老段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吃苦,任勞任怨!為工作、為我、為孩子、為我們這個家,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我們 3 個孩子都是她一手拉扯大的。說實在的,我沒有真正盡到做父親和丈夫的責任,孩子的生活、教育和成長都是她管著。」有一年,所裡評技術職稱,劉老是職稱高評委副主任,主管評審工作。由於上報的人多但指標有限,劉老就動員段蘭芳不要報了:「你要是報了,評你、不評你我都不好辦。」段蘭芳聽從了劉老的意見,兩次都沒有申報。直到所有 1967 年以前畢業的大學生都可以評高工,段蘭芳才評上,但工資卻比同屆畢業的人低了二級,退休金也要比他人低了很多。「對此,老段看得很淡,沒有什麼怨言,當然這也是她對我的最大支持。」劉老和段蘭芳的生活可謂平淡,幾十年來,他們從沒進過歌廳、咖啡館和公眾娛樂場所,也沒有卿卿我我,雖然乏味,但過得踏實。2000 年,劉老調到北京後,工作更忙。段蘭芳開玩笑地說「家裡就好像賓館」。劉老哄她道:「要治好飛機的『心臟病』,只有請夫人您多多包涵和辛苦囉!」


歡迎訂閱,訂閱有好禮!郵發代號:82-33

我們竭誠歡迎廣大醫護人員(撰寫醫學科普)和社會人士(撰寫人生感悟、名人養生)踴躍投稿,來稿一律不退, 請自備底稿。文稿不拘文體、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備科學性、普及性、實用性、新穎性,字數以2000 字內為宜,請勿一稿多投,否則本刊拒付稿費。文稿一經採用,稿酬從優。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發展無人機 規劃要先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發展無人機 規劃要先行 2020-10-16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我國飛機「心臟病」問題必須自主解決
    作為我國航空動力界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發動機專家劉大響在航空動力行業已辛勤耕耘了56年。近日,81歲高齡的劉大響在國家工程技術圖書館作了題為「國之重器,跨越發展」的航空科技報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近300名學生現場聆聽。報告會後,劉大響接受了南都記者專訪。
  • 院士說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交通強國使通航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11月9日下午,首屆國際綠色航空科技(重慶)論壇正式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做了首場主題報告。在他看來,《交通強國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發布,使通航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而綠色環保通航是世界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 雁城大家·情懷 劉大響:奮戰中國航空事業的「爭氣臺」
    作為我國航空動力界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在航空動力行業已辛勤耕耘了58年。他在四川山溝裡待了30年,與數千名職工共同奮鬥,建成了我國第一座「高空模擬試車臺」,為自主研發國產航空發動機打下堅實基礎。81歲的他至今仍奮鬥在航空科研戰線,為國產飛機裝備強勁的「中國心」繼續努力奔波。聯播今起推出「雁城大家·情懷」系列報導,帶您走近一批衡陽籍的共和國功勳。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無人機技術將成智能社會創新風向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大響等無人機行業專家,以及無人機企業代表出席論壇,探討無人機與人工智慧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和應用。無人機將像手機一樣隨身攜帶本次論壇上,劉大響院士就無人機起飛、回收、航時、隱身等關鍵技術,以及無人機精準化、制空技術、協作協同、微型化、智能化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 根治中國飛機「心臟病」! 劉大響院士談航空發動機
    劉大響院士談航空發動機 2020-12-15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劉大響院士:發展「飛機心臟」 人才培養是關鍵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動力專家劉大響日前參加「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時表達出的他對我國航空發動機未來發展的信心。本期「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的主題是「探秘國產大飛機的創新『進化史』」,談到國產大飛機,發動機是公眾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劉大響表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發展民用飛機,必須重視發動機的研製。
  • 「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貴田的養生經
    文/王明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液體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貴田如今已步入「做科研必須沉下心來,拋卻一切雜念,一心一意鑽研。」張老如是說。兒子則說:「你把我爸爸培養成院士,就是最大的價值。」家人的話終於打動了鬱畹蘭,鬱畹蘭轉念一想:「孩子們說的也對!評不評研究員,其實真的是無所謂的。」
  • 根治中國飛機「心臟病」!劉大響院士談航空發動機
    編者按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主辦,中國航空學會承辦,航空知識雜誌社協辦推出「科技民生大講堂——大師講航空」系列共12個視頻,邀請12位航空領域的總師、試飛員及行業領軍人物主講,權威視角講科普,讓社會公眾聽最關心的航空話題、最高端的科技、最前沿的進展。
  • 2017院士名單最終官方完整版 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結果
    新當選院士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佔46.2%;研究院所18人,佔26.9%;企業及醫院18人,佔26.9%。多位來自企業和基層一線的工程科技專家,以及長期工作在新疆、甘肅等西部邊遠地區的優秀專家當選。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本次增選共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暨中國適航規章戰略研究推進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
    9月5日下午,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中國航空發動機自主適航規章的制定策略和技術路徑研究」和「中國航空發動機自主適航規章的頂層架構和瓶頸技術簇特徵研究」推進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唯實會議中心召開。中國工程院尹澤勇院士、陳懋章院士、劉大響院士、楊鳳田院士、張軍院士、向巧院士、王華明院士,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專職型號總師李繼保、專職型號總師李概奇、副總工程師張健、重大專項部部長楊銳、科技委副主任劉廷毅、航空發動機研究院院長李建榕,中國工程院運載學部辦公室主任姬學,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副處長陳曄
  • 劉大響、王華明牽手湖南工學院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
    5月20日上午,劉大響、王華明院士專家工作站籤約儀式在湖南工學院舉行。紅網時刻衡陽5月21日訊(記者 譚倩 通訊員 伍小樂 鄧昌興)5月20日上午,劉大響、王華明院士專家工作站籤約儀式在湖南工學院舉行。
  • 中國工程院院長:把好院士「入口關」須「守正揚清」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在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和選舉會議上如是說。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院士隊伍建設是中國工程院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早在去年9月中國工程院舉辦的首場「守正揚清」報告會上,李曉紅就強調:把好院士增選「入口關」必須做到「守正揚清」。按照2019年增選工作日程安排,經各學部選舉和全院全體院士大會終選等程序,確定的新當選院士名單將於年底前公布。
  •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向家鄉捐贈50萬元
    昨日記者從廣東省潮汕星河獎基金會獲悉,祖籍潮汕的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在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之後,近日決定將其中的50萬元獎金捐贈給廣東省潮汕星河獎基金會,為「獎掖潮汕佳子弟,造就銀河摘星人」的「星河」事業獻出自己的赤誠之心。  黃旭華院士於2019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並成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 湖南工學院劉大響、王華明院士專家工作站籤約成立
    △劉大響院士、王華明院士與湖南工學院院長羅建華共同籤約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0日訊(記者 唐曦 通訊員 周丹)今天上午,湖南工學院湖南工學院劉大響、王華明院士專家工作站籤約成立。據悉,該工作站的建立,是衡陽高校招才引智的又一重大行動,它意味著以2位院士為首的國內頂尖專家團隊將助力湖南工學院科技創新工作的開展,並共同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形式和新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 院士專家為江西航空產業發展把脈
    10月30日晚,「智薈贛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院士專家諮詢會」在南昌舉行,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劉大響、甘曉華、尤政與省市和航空工業洪都領導共聚一堂,謀劃推動江西航空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鹿心社會見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4日訊(記者 陳貽澤)12月24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南寧會見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一行。廣西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希望中國中醫科學院和各位專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指導和大力支持廣西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加強中醫藥民族醫藥人才培養合作,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助力廣西把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做實做大做強。黃璐琦表示,廣西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前景很好。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中國工程院官網1月11日對外公布...
    文 / TIER2021-01-12 12:16:07來源:FX168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中國工程院官網1月11日對外公布消息稱,根據2020年12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李寧貪汙罪的判決意見和中國工程院相關規定,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