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陽】據外媒,8月24日消息,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現人工光合作用技術上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獨立設備,可以模仿植物將陽光轉化為能量的過程,該設備通過「活頁照片」的技術將陽光、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甲酸, 而不需要任何額外的組件或電力。
據報導,這種設備在未來可以進行大規模鋪設,形成類似於太陽能農場的能源農場,利用陽光和水生產清潔能源。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是減少碳排放和擺脫化石燃料的一種有效途徑,然而,在生產燃料的過程中不產生多餘副產品也是一大挑戰。
該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劍橋大學化學系的王倩(音)博士說:「要實現高度選擇性的人工光合作用是很困難的,因為要能夠儘可能多的把太陽光轉化成燃料,而不是留下大量廢棄物。」
「氣態燃料的儲存和副產品的分離也很複雜,所以我們希望能夠以清潔的方式生產出液體燃料,這樣方便存儲和運輸」研究項目的另一位負責人Erwin Reisner教授說。
2019年,雷納斯團隊的研究人員在「人造樹葉」設計的基礎上開發了太陽能反應堆,同樣也是利用陽光、二氧化碳和水來生產燃料,這次的新設備與雷納斯團隊製造的設備有相似之處,但是工作方式並不相同,首先新設備不需要任何能源組件,僅依靠嵌入在薄片上光催化劑就可以工作。另外,這種新的技術更加領先,所生產的清潔燃料更容易存儲,因而該設備展示了(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潛力。
產品的測試原型大小為20平方釐米,研究人員表示擴大到幾個平方米應該相對簡單。此外,甲酸可以在溶液中累積,並通過化學方式轉化為不同類型的燃料。
雖然,這種技術的應用前景光明,但是距離真正投入商業部署還有很長的距離,首先轉化效率和穩定性仍需提高,研究人員目前也正在試驗不同的催化劑效果。
「我們希望這項技術能為簡單、可持續的太陽能燃料生產鋪平道路,」Reisne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