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中數量最多的工蜂,是如何劃分工作的,你清楚嗎

2020-12-04 瘋狂養蜂人

論蜂王的重要性,論雄峰培育的重要性,論抗病育種技術……話不多說,我們一期一期來慢慢闡述這些重要性,本次瘋狂養蜂人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工蜂的劃分。

飼餵蜂王:6~10日齡工蜂上顎腺和舌下腺非常發達,能夠分泌出大量的蜂王漿來餵養蜂王。蜂場巡脾產卵時,會有7~10隻的青年工蜂圍繞在蜂王的周圍侍候,當蜂王小憩時,個別的青年工蜂就會將蜂王漿送入蜂王的口器中。

哺育幼蟲:青年更瘋就會在蜜粉中摻入少量的蜂王漿,混合自己的唾液調和成糜狀物質,鑽入蜂房內,尾部翹起,將飼料吐進幼蟲頭部的兩側,然後推出蜂房,再鑽進另一隻蜂房內哺育第二種幼蟲。哺育一隻幼蟲大概需要30秒的時間。

釀製蜂蜜:青年工蜂將採集蜂採回的花粉用頭夯實,再用蜜粉跟唾液混合。有些釀製成熟的花粉,還要封上蠟蓋。對於採集蜂採回子圈內的花蜜,青年工蜂會鼓動雙翅扇風,使花蜜中的水分蒸發、發酵,然後向子圈上部蜜位內的巢房中轉移,當蜜位巢房內的成熟蜜即將貯滿時,青年供奉就開始用蠟封蓋,只留下一個米粒大的小孔,俗稱「魚眼」。然後一邊讓水分通過「魚眼」蒸發,一邊繼續從「魚眼」中向內轉移成熟蜜。當巢房內的成熟蜜盛滿,青年供奉才將「魚眼」用蠟封好。蜜位中的巢房全部封蓋,才是最好的成熟蜜。

建築蜂巢:10~19日齡的青年供奉蠟腺發育旺盛,泌蠟造脾的能力最強。建築巢脾,白天或是夜晚都能進行,上午受不得分蜂群,傍晚開箱查看,所造的巢脾已經有巴掌大小,有的蜂王已經在上面產卵了。外界沒有蜜源時,中蜂也能造脾,越冬期工蜂就會把巢脾咬成凹型,來年春繁時候,北方地區沒有任何的蜜源,將蜂巢打掃乾淨以後,把咬毀的巢脾放置到原來的地方,工蜂就會把蜂巢修補的整整齊齊。

守衛門戶:這是青年工蜂最後一個職能了。巢門守衛蜂一般是15~20日齡的工蜂。守衛蜂的多少,是由群勢大小來決定的。一般小群就有5~7隻,大群有20~30隻,甚至更多。守衛蜂在蜂箱踏板上來回巡邏,當採集蜂帶著花蜜或是花粉團落在踏板上,守衛蜂就用觸角對其檢查。如果不是本群的蜜蜂,就算帶著花粉團,守衛蜂也不會讓他進巢,而是攔住並且撕咬蜜蜂。接著其他的守衛蜂也會一起圍攻上來,將其咬死,拖至巢外。對於中蜂群的盜蜂,守衛蜂一般會抵抗住,不用採取任何的措施。但是對於意蜂群的盜蜂,中蜂起初會奮力的抵抗一陣,大盜開始之後,巢門口會擠滿了盜蜂。中蜂的守衛蜂不但不抵抗,反而有些工蜂還會飼餵盜蜂。這時巢門開放,意蜂就會肆無忌憚的進入中蜂巢內盜蜜,有的還在群中過夜,直到把蜂巢中的蜜全部盜光,將中蜂巢毀滅。如果是胡蜂在蜂巢門口的上方捕捉出入的採集蜂,守衛蜂就會趴在踏板上搖腹擺尾示威,並發出尖利的「嘶嘶」聲。如果小胡蜂落在踏板上捕捉蜜蜂,守衛蜂放出蜂毒,眾多的守衛蜂一起蜂擁而上,圍堵胡蜂,將其咬死。而大胡蜂將大量的工蜂咬死,這時守衛蜂就會返回巢內,在巢門邊等後續,當大戶峰進入巢內,眾多的守衛蜂就會蜂擁擠進巢內,互相打鬥撕咬,使其蜂團在裡面被活活悶死。

守衛蜂也會對人類、牲畜攻擊,特別是氣味更濃烈的人,野生中蜂會攻擊的更加兇猛。

本次講述的是養殖中蜂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並實際應用哦!如果喜歡瘋狂養蜂人給大家帶來的養蜂手冊的話,請大家記得持續關注,小編會不斷更新的。

相關焦點

  • 春繁蜂群繁蜂,讓工蜂護子脾,蜂巢脾上工蜂數量越多越好!
    蜂群內蜂巢脾上工蜂數量越多,這樣的子脾上子圈往往較大,子脾周圍的邊角儲蜜較少,子脾上子圈質量優質,春季是蜂群的繁殖旺季,蜂巢脾上多一圈幼蟲數量,蜂群就能哺育出更多的工蜂,在春繁過程中,可以幫助蜂群提高哺育能力,在流蜜期到來的時候,蜂群能夠哺育出更多的採集工作,幫助蜂群增加採集量和採粉量。
  • 一隻急造王和幾隻工蜂,蜂群能發展起來嗎?養蜂師傅這樣說
    關於急造王只有幾隻工蜂陪伴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種情況下想要把蜂群發展起來是比較困難的,首先是我們並不清楚幾隻工蜂的年齡,其次是蜂王是否已經開產。如果是幾隻優質的工蜂,外界氣候條件好,在蜂群不遭受病敵害的情況下,理論上這幾隻工蜂是可以把蜂群繁殖出來的,只是需要的時間可能很長。
  • 蜂群在繁蜂的時期,工蜂咬子脾,養蜂人告訴你2個原因!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蜂期的過程中,這時蜂群內結構不同,蜂群內的繁殖空間,隨著蜂群內的子脾數量增加,蜂群的繁殖區域擴大,蜂王逐漸在邊脾上產卵,蜂群的「哺育率」變化,養蜂人將蜂群內封蓋脾調到中心位置旁邊,蜂群中間位置加入空巢脾給蜂王產卵,隨著封蓋子脾上新蜂羽化出房
  • 蜂群中,很多蜜蜂的顏色開始發黑,這難道是工蜂老化了?
    如果有太多死去的老峰,並且同時又沒有足夠的幼蜂來補充它們,整個蜂群都會崩潰。若是養蜂人遇到了這種情況,那麼這個蜂群是肯定發展不起來了。許多人發現,有時候蜂群中的蜜蜂會轉變成黑蜂,認為蜂群中黑蜂的出現代表了大量工蜂的老化。這種觀點正確嗎?這些黑蜂又是從哪裡來的?首先就是要確定這個蜂群是否已經走向衰退,就可以確定這個蜂群裡是否有許多老齡化的工蜂了。
  • 蜂群中工蜂的壽命最長是多少?
    蜂群中工蜂的壽命最長是多少?工蜂的壽命是根據勞動強度,營養體質狀態,以及所處的氣候條件來決定的。一般正常活動的採集期,工蜂的壽命只有一個多月,體質好的能活兩個月左右。但如果沒有泌王漿撫子,沒有辛苦的採集勞動,處于越冬休眠的狀態,壽命就大大延長了。
  • 揭秘蜂群中的工蜂叛變,真假蜂王各自為政,堪稱昆蟲版戰國七雄
    天下三分對於一個正常的蜂群來說,只要有蜂王存在,則蜂群中就有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分工,蜜蜂按照各自的任務進行著自己的工作,它們或者相互協調,或者獨立完成,最後都會有序的把蜂群中需要做的工作做完,這些工作都是在一個蜂群結構完整的情況下,在蜂群中蜂王信息素、工蜂信息素、雄蜂信息素以及幼蟲信息素的指導下完成,可以說是有條不紊,公私分明。
  • 工蜂是蜂群中真正的老大 !
    信州區土蜂繁殖場:蔡呈貴蜂群中真正的老大是工蜂,而不是蜂王。蜂王只不過是被工蜂奴役的一臺「造卵產卵機器」。工蜂從來沒有視蜂王為高高在上的「王」。只是我們人類依照傳統的等級觀在給它牽強附會罷了。蜂王除了發揮「造卵產卵」的重大作用外,另一個作用就是渾身散發著不同作用的信息素。分為上顎腺信息素,背板腺信息素,跗節腺信息素。
  • 蜂王在蜂群中的什麼地方?如何在蜂群中辨別蜂后?
    蜂后俗稱蜂王、雌蜂、母蜂、女蜂、產卵王等,是一個蜂群的「老大」,不管一個蜂群的規模如何,群勢是強是弱,也一定只有一隻蜂王,蜂王也是整個蜂群中唯一一個擁有繁殖能力和產卵能力的雌性蜂,通過特有的「蜂王信息素」維持著蜂群的秩序,那麼在蜂群中如何辨別風后呢?
  • 失去蜂王的蜂群中,誰在維持蜂群的正常秩序?工蜂潛力被激活?
    很顯然,就算蜂群出現了工蜂產卵現象,實際上蜂群能夠延續的時間也比較長,蜂部落小編曾經注意觀察過,可以說幾個月的時間蜜蜂都不會死完,最後的哪怕是剩餘幾隻雄蜂,這些雄蜂也會在蜂群中直到最後一刻才會死亡,可見哪怕是在我們養蜂人看來已經沒救的蜂群,真正的滅絕的時間也是非常長的。那麼究竟在失去蜂王以後,蜂群中的正常秩序是如何維持的呢?誰在控制著這個已經看起來沒有希望的蜂群?
  • 分蜂了其它工蜂跟不上,蜂群還會返回老巢嗎?
    分蜂了其它工蜂跟不上,蜂群還會返回老巢嗎?根據養蜂實踐表明,分蜂了其他工蜂跟不上,參與分蜂的蜂群會按照正常的降落結團、尋找新巢穴、飛往新居的分蜂過程,不會去等待未跟上的工蜂,也不會去理會分蜂過程損失了多少工蜂,只要蜂王還在,分蜂依舊照常進行;而未跟上分蜂的工蜂,一段時間後會自行返回原巢,並不會在外迷失方向。
  • 蜜蜂的自殺性防禦機制,一生辛勤的工蜂,性命在蜂群中卻不值一提
    這些工蜂是不育的,因此它們的損失不會直接影響整個蜂群的繁殖成功。它們在集體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微乎其微,死了一隻還有別的代替其工作。是整個蜂群中最古老的成員(女王除外),並且無論如何註定很快就會死掉。年輕的工蜂留在蜂巢中,負責照料幼蜂以及建造和維護蜂窩,它們為女王加油,站在入口附近,扇動翅膀是蜂巢的空調。只有在生命快要結束時,它們的職責才會轉向覓食和防禦。所以我們在花朵上看到的所有蜜蜂都是蜂群裡的老蜂,它們在進行一生中的最後勞動。
  • 蜂群工蜂產卵怎麼辦?記住四點養蜂新手輕鬆處理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工蜂產卵(簡稱工產),在蜂群無王時間較久的情況下,就會引起部分工蜂的卵巢發育產卵,成為產卵工蜂。由於工蜂的雌性生殖器官已明顯退化,失去與雄蜂交配的機能,所以產卵工蜂所產的卵都是未受精卵,只能發育成雄蜂,而雄蜂只會吃蜜而不會取蜜,久而久之,蜂群雄蜂太多整個蜂群就會衰敗甚至滅亡。
  • 工蜂產卵,產出的蜂卵是雄蜂還是工蜂?老蜂農說出真相
    工蜂產卵後造出王臺的實例蜂部落曾經不只一次的寫過工蜂產卵後造出王臺的實例,並且在自己的蜂場用多個工產群進行過試驗,的確有小概率的蜂群在嚴重工蜂產卵的情況下可以培育出王臺,雖然蜂部落沒有觀察到這個王臺是如何培育出來的,究竟是工蜂產的還是從其它蜂群偷來,但是這個現象卻客觀存在。
  • 其實蜂王才是一個蜂群中的可憐蟲,解析蜂群中的等級制度
    在很多人看來,蜂王是一個蜂群的老大,這點似乎成了真理,不管是老蜂農還是養蜂新手,或者社會人士,只要對蜜蜂有點了解的人都會這麼認為。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蜂王才是一個蜂群中的可憐蟲。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請看蜂部落小編給您慢慢道來。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工蜂能決定蜂王生死,工蜂與蜂王,哪個更重要?真相是這樣的
    蜜蜂作為一種主要的經濟性昆蟲,每年都給我國帶來巨大的收入,還養活了數以萬計的養蜂人,所以很多朋友不但想要養蜂,還想以養蜂為業,以蜜蜂作為生活的基本來源,自然想要弄清楚蜜蜂的生活方式,那麼是不是說工蜂可以控制蜂王的生死,整個蜂群中工蜂就是」老大」呢?蜂群中的蜂王和工蜂,哪個對蜂群的意義更大?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 蜂王出臺了,工蜂只有幾十隻,怎麼辦?
    在蜜蜂養殖中,我們都只要有兩個重要的名詞,那就是強群和若群。關於強群我們就不說了,看起來旺盛的,蜜蜂數量多的,採蜜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強的就是強群,而若群的活,就是讓你看到有想哭的感覺的那種。採蜜能力差,產卵能力差,病害抵抗能力差,最主要的是蜜蜂數量還很少。至於說弱群能弱到什麼程度?
  • 為什麼蜂群中有的蜜蜂眼睛是白色?影響蜂群發展嗎?
    導讀: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我們看到的蜜蜂,不管是雄蜂還是工蜂以及蜂王,其眼睛的顏色都差不多,一般是黑色中帶有棕色,這算是蜜蜂眼睛的正常顏色。蜜蜂的眼睛主要由單眼和複眼組成,就我們看見的蜜蜂眼睛來說,其實是無數的單眼構成的複眼,一般數千隻單眼構成一隻複眼,顏色一般都是黑棕色,但是有的細心的朋友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特別的現象,就是在蜂群中發現了少數蜜蜂的眼睛竟然出現了白色,白色眼睛的蜜蜂一般都是雄蜂,很多朋友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蜂群中出現這樣的蜜蜂對蜂群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 一箱中蜂蜂王產卵多,而工蜂越來越少?問我什麼原因,給蜂友分析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隨著夏季到來,蜂群內出現這種情況,蜂王的產卵數量較多,工蜂的數量卻在減少,蜂友們忽略了給蜂群進行治蟎的工作,小蜂蟎對於中蜂的危害較大,當蜂巢脾上出現大面積的小蜂蟎寄生的現象,容易造成蜂巢脾上蜂巢房內工蜂發育不良
  • 蜂王不會與本群雄蜂交配,工蜂培育雄蜂幹啥?不同蜂群間也有默契
    蜜蜂與人類的密切關係表面上看起來蜜蜂似乎就為我們人類提供了蜂產品,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蜜蜂的生活,其實蜜蜂給我們提供的,遠遠不只蜂產品那麼簡單,因為蜜蜂在為我們提供蜂產品的同時,蜜蜂也是自然界中授粉最多的昆蟲,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植物都需要蜜蜂授粉,所以蜜蜂間接的影響到我們人類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