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近來不少學員問到:臨帖寫得好,一到創作就用不上,怎麼辦?一離開字帖就不會寫字了,怎麼辦?
其實,只會臨帖,不會轉化成書法創作,這是幾乎每一位臨帖學書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來先分析其原因,再找對策——
基本原因:
1、臨帖還不深入,還沒有掌握所臨帖中的筆法、字形結構、章法;
2、臨帖時「手到心沒到」,完全依賴於帖,不記字形,過目就忘;
3、不夠熟練,沒有形成肌肉記憶,特別是遇到帖上沒有的字,更不會寫。
歐陽中石先生談書法時曾講到這個問題,引用前人話說「臨古人書,須平心耐性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淺嘗輒止,見異思遷」。又說臨帖"如蜂採蜜,醞釀之久,變化縱橫,自有成效"。
主要對策:
1、繼續深入臨帖,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2、有意識地加強字形記憶,臨一個記一個,日積月累;
3、學會「背臨」,即把帖丟開,僅憑記憶來臨,不會寫的時候在看帖,最後達到能不看帖把通篇寫下來;
4、嘗試「集字創作」,這也是從臨帖過渡到創作的必由之路,比如臨寫的是簡牘書法,可以嘗試創作一些少字數的對聯、鬥方等作品,憑自己學到帖上的字形來寫,拿不準的時候再看看帖上的字是怎麼寫的。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