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建材網訊:對於2017年的家電市場,許多廠商直呼「看不透、猜不著」,對於2月家電市場的開盤之火,他們甚至懷疑是虛火,遇到了一個"假的2017年旺季市場開盤",有的預測整個家電市場是不是會在四五月份遭遇一場"冷凍期"和"寒流"衝擊。那麼接下來的家電市場到底是高開低走、還是高開高走,或者是突然會步入一輪冷凍期,一起來分析下。
假的2017年家電旺季市場開盤?"寒流"將再次襲來?(圖片來源於網絡)
推薦閱讀:
解讀兩會報告 2017家電業發展十大看點
2月家用空調出貨數據格外亮眼 大漲背後是否有隱憂
家電市場兩極分化趨勢明顯
可以說很多家電廠商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一方面,今年白電市場開盤的旺與熱,並不是全行業的景象,只是少數大中型企業的"獨享食";另一方面,整個家電市場雖然出現高端消費啟動,以及農村市場走旺的跡象,那也只是局部群體和局部區域。整個家電市場,無論是從品牌,還是企業,或者是消費群體,兩極分化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整個家電市場格局繼續保持"謹慎樂觀"走勢
那麼今年以來,家電市場開局火爆的景象,到底是虛火、假象,還是意味著家電行業迎來新一輪反彈、復甦?從目前的行業情況來看,很難斷言這是反彈和復甦,只能說代表局部市場、少數廠商、部分用戶群體的主動求變。整個家電市場格局在今年還是保持"謹慎樂觀"的走勢。
首先,消費能力仍然偏弱,特別是對於家電產品的消費需求並沒有走強的趨勢和跡象。
雖然此前家電圈多次關注高端消費群體和高端市場的崛起,已經是蔚然成風。但是高端畢竟難以支撐和推動中國家電市場整體格局和大盤的發展。這只能是部分企業在細分市場上的一些探索、布局和試水;從2016年的家電內銷出貨量來看,整體仍然是疲軟和下跌的通道。
其次,網際網路企業對家電的跨界陷入階段性的迷茫期,造成整個市場活躍度偏低。
家電這個傳統行業的網際網路屬性還沒有被完全的激活和引爆。過去幾年,無論是樂視的顛覆造勢,還是小米的多管齊下,在帶給傳統家電企業新的商業衝擊同時,也在激活家電在網際網路時代浪潮下的潛力和激情。激發這一傳統製造行業,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零距離對話和交流。進入2017年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在家電行業的發展陷入調整期和盤整期,參與市場的熱度大大降低。
再者,外部經濟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的複雜多變,超出很多家電廠商的想像、預料和把握。
匯率的波動很強調,原材料的漲跌不可控,這都給傳統家電廠商的市場運營,特別是轉型升級,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盈利能力增加很大的阻力和負擔。現在來看囤貨是一種賺錢的行為,但是一旦原材料步入下跌通道,這就是巨大的風險。更為重要的是,大量中小廠商的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弱。
此外,與家電市場關注度高的房地產市場,今年以來迎來新一輪差異化調控。
北京、廣州、鄭州、南京、石家莊等全國超過20多個一線城市,再度升級"限購限貸"政策。這將進一步壓縮家電產業的市場發展空間。特別是會放慢家電市場精品化和品質化的發展進程。過去一年多,不少家電企業的有限增長正是來自於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走強。
但慶幸的是,今年全國兩會重點強調「中國製造」,中國家電正在步入一輪從最初的降速到提質的新通道之中,儘管增速有點緩慢,空間在縮小和減弱,但是經營質量和能力卻在顯著提升。2017年"大浪淘沙"已在家電行業掀起,那些抗風險、抗壓力弱的家電廠商調整戰略是必然選擇。(來源:家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