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淶源縣山區近日大雨傾盆而下,山上下來的巨大泥石流淹沒了京源鐵路王安鎮段,這時恰巧一列火車開來。在附近躲雨的村民盧偉發現後,立即朝火車奔跑,邊跑邊打手勢。司機見狀後緊急停車,避免了一場重大事故。
圖為冒死攔火車農民(事後復原拍攝)
盧偉,今年42歲,河北淶源縣王安鎮山炮村村民,以放羊為主業。7月中旬的一次「攔火車」行為——讓一列運載燃油的火車在泥石流路段成功避險,讓他一舉成名。盧偉的事跡經「央視新聞」微博報導後,有上萬網友為他點讚,不少網友稱這位冒死攔火車的漢子為「中國好村民」!
2014年7月15日,河北淶源縣王安鎮一帶遭遇暴雨,京原鐵路二道河一號和二號涵洞之間的鐵軌瞬間被泥石流掩埋。在附近放羊的盧偉意識到附近有火車通過,從山上連跑帶滾趕到鐵路上守候。這時,一列滿載燃油的火車向事發路段開了過來,情急之下,曾經在鐵路工作過的盧偉站在鐵路中間打出「緊急制動」的手勢,200米、150米、100米,火車逐漸減速並鳴笛示警,但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盧偉不得不跳出鐵軌,一邊往前跑一邊回身打手勢,50米、10 米,最後,伴隨著「嘎吱」一聲巨響,火車在距離泥石流現場10米的位置停了下來。當火車司機下車感謝時,盧偉簡單地回應:「沒出事,都安全了,就行了。」
北京鐵路局豐臺工務段王安鎮線路車間主任孫波說:「當時如果不是盧偉攔住列車,列車司機在大雨中很難發現前方險情,即使發現泥石流也很難停車,一旦火車撞上泥石流,極有可能造成火車出軌,甚至翻下大橋,後果不堪設想。」
村民盧偉事後感想 「我不是啥『大英雄』」
新京報:火車停下來第一個念頭是什麼?
盧偉:當時還是蒙的,沒啥念頭。後來司機下車來感謝我,說要不是停下來,車上三個人肯定就沒命了。我當時就想,不會有事了,不會出人命了。等徹底緩過勁兒來,才突然想起「哎呀,我的羊!」
新京報:羊被你「晾」山上了。
盧偉:那時候附近鐵路上的維修工人和一些熱心村民都過來了,騰出鐵軌,那火車限速5公裡慢慢地離開了事發路段,我才徹底緩過來,才想起來我那170隻羊,下那麼大的雨沒人管,當時心想完了完了,肯定丟不少。
新京報:最後丟了多少?
盧偉:還好那天是一場急雨,我回山上的時候雨差不多停了,但點來點去,還是少了30多隻,第二天鐵路上的工人幫我找回了幾隻,最後還是走丟了21隻,就是丟了20隻絨山羊,怪心疼。
新京報:損失有多少?
盧偉:我養羊十幾年了,這批羊是特地從遼寧買來的絨山羊,我們淶源這兩年鼓勵這個產業。丟的大多數都是母羊,每隻2000塊,損失了4萬多塊。
新京報:好在你是安全的,之後有沒有後怕過?
盧偉:哪兒能不後怕?當時不怕不代表後來不怕,到家我把這事兒告訴我老婆,她當時就嚇哭了,哭得我還挺難受。我老婆有糖尿病,好多年了,這些年我都得在家照顧,不然就不養羊了。那時候我才想,萬一我出事了可不得了,兒子剛工作,家裡沒人照顧了。
新京報:丟了20多隻羊,老婆沒埋怨你嗎?
盧偉:沒有,我老婆啥也沒說,我覺得她也是支持我的。我兒子在北京打工,聽說這個事兒後特地請假回家看我,跟我說:「爸呀,你以後做事要多考慮,要顧及自己的身體。」我兒子看到了我身上的傷,當時連滾帶爬,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也有被灌木剮傷的。
新京報:後來北京鐵路局豐臺工務段還特地來表彰你。
盧偉:嗯,給了錦旗,還給了一萬塊獎金。
新京報:網上好多人都說給少了,還不夠你丟羊的損失。
盧偉:哪兒能這麼比?當時去攔火車也不是指著獎金去的,人家念我的好就行了,我挺知足的。不過一年放羊收入也就兩萬多,丟了那麼多羊心裡肯定難受,但一碼歸一碼,咱幹這事兒不衝錢。
新京報:當地政府對你的舉動有什麼反應?
盧偉:7月20號給我開了個表彰會,縣裡的政法委書記來了,還有鄉鎮的幹部。他們說我做了好事,給淶源增光了,我覺得沒啥。
新京報:村裡人討論得多嗎?會不會有人覺得你虧了。
盧偉:我平常就是跟那100多隻羊過,一早就出去,晚上才回來,碰到村裡人也沒啥機會好好聊,不過這兩天碰著,大家老遠都會說「大英雄」、「大功臣」來啦,我們這兒算是深山區,老百姓都挺樸實的,虧不虧的人們討論得不多。
而且我是啥人鄉親們也知道,去年我撿過一次錢,7000多塊錢,我按照身份證給人送回去了,我這人有個原則,(我)虧不虧錢是小事,不虧心就行。
新京報:被稱作「大英雄」時你是什麼反應?
盧偉:我就傻笑,這次辦這麼個事兒我還挺高興的。但是我也跟鄉親們說,我不是啥大英雄,誰碰到了誰也不會不管,再來一次的話,我肯定還是會去攔車。
獎勵1萬元網友直呼「小氣」 見義勇為基金改革審議中圖為贈錦旗現場。
盧偉的義舉讓無數人由衷點讚。當我們毫不猶豫地把「最美村民」的殊榮送給盧偉時,北京鐵路局的1萬元獎勵卻顯得格外刺眼,很多人直言「太少了」。
或許民意可能不成熟、不夠理性,但恰恰折射出鐵路部門在見義勇為上缺乏責任擔當的意識。贈送錦旗、獎勵1萬元,這種做法「中規中矩」,即使1萬元明顯少了些,也不違背任何制度和規定。但是別忘了,北京鐵路局是特大型國有企業,在鼓勵見義勇為、弘揚正能量等方面本應有更多的責任擔當,而1萬元則顯得有點「小氣」,難免會在道義上受到質疑。
村民攔火車的行為,後續會不會被相關部門認定見義勇為,有其他形式的獎勵,現在還不能斷言。按照本月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剛審議的《河北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草案)》,當地見義勇為人員的最高獎勵額度將由原來的5萬元以上增至10萬元以上。
不過對見義勇為的獎勵,和對因見義勇為導致的丟羊損失的補償,還是不能混為一談。這種救濟也需要更明確的法律規定,應有一部全國性的法規對見義勇為的救濟做出具體規定。比如,將以受益人受益多少為參考變為以「見義勇為者受損多少」為補償的主要依據,將一些法律條文變「可以」為「應當」,使得受益人應當承擔的「義務」具有可執行性。
也就是說,見義勇為中報酬請求權的範圍應當包括:對見義勇為者受到的損害的補償以及一定的報酬。見義勇為者受到的損害包括身體的損害和財產的損害。身體的損害由法律確定一定的補償標準,而財產的損害則根據見義勇為者具體的財產損失給予補償。至於一定的報酬可視情況而定,法律可以加以規定,但並不強制,要考慮到見義勇為者的受損害情況、報酬的必要性以及受益人的經濟狀況等。
冒死義舉能攔下多少火車?鐵路安全隱患監管缺席鐵路安全的最大隱患是監管缺席。從越來越多的安全事故來看,由於監管和防護措施的缺漏而不慎出事的不在少數。特別是在當下的主汛期,隨時可遇的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災害,給鐵路運行安全帶來了諸多隱患、埋下了無數「地雷」。萬一險情發生,豈能寄希望於每一趟開往泥石流的火車,都由村民冒死來攔停?
近年來,我國鐵路事故頻發,如7月12日17時,由成都開往長沙的K504次旅客列車脫軌;7月14日,雲桂鐵路富寧隧道發生垮塌事故,15人被困;7月23日凌晨,瀋丹鐵路發生一起大貨車與貨運列車相撞事故,事故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一度造成沈丹下行線中斷行車。當然,最嚴重的當屬2011 年7月23日甬溫線溫州動車事故,兩車追尾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的慘劇。在這些鐵路事故的背後,固然有氣候等天災在裡面,但我們更應該反思的是,悲劇的發生,到底又有多少是由於疏於管理、安全防範意識不強的人禍造成的呢?
在這起事故中,假如盧偉不在現場;假如盧偉沒有在鐵路工作的經歷,對前面事故有清醒的判斷;假如盧偉發現了,但是沒有攔車的勇氣和智慧……只要其中有一點不具備,那將是另一番車毀人亡的慘劇。這也是筆者認為,對盧偉的獎勵多少都不為過的原因。但是,天下哪有那麼多的巧合?鐵路部門也承認,如果當時不是盧偉發現險情並攔下火車,司機在大雨中很難發現險情,及時發現了也很難停住。說到底,如果不是盧偉的出現,悲劇將不可避免。
問題是,事故的規避難道只能靠一個善良勇敢聰明的人和碰到這樣的人的運氣嗎?說到底,對鐵路安全的保證,還得靠鐵路部門自身。鐵路部門應該對惡劣天氣情況下,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了如指掌,應該在惡劣天氣時,有巡路人員;如今高科技時代,甚至還應該聯合國土和氣象部門,對沿線有GPS監控,確保鐵路運行的安全。鐵路部門只有堵住這些監管和安全上的漏洞,才是真正的「情系鐵路,保障安全」。
政府解讀 鐵路安全管理現狀如何?2014年5月 國家鐵路局:2013年鐵路交通事故率下降
日前,國家鐵路局政府網站發布《2013年鐵路運輸安全監管報告》。至2013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0.3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運營裡程達到1.1萬公裡。2013年,全國鐵路沒有發生鐵路交通特別重大事故,事故率、事故死亡率均比2012年下降,全年鐵路運輸安全總體穩定。
報告顯示,2013年,國家地方鐵路發生重大事故1件;全國鐵路交通事故10億噸公裡事故率為1.253,比2012年下降5.2%;全年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336人,比2012年下降5.7%;10億噸公裡死亡率為0.336,比2012年下降7.7%。
2014年,鐵路運輸企業將進一步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繼續推進管理規範化,建立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強化員工上崗準入管理和教育培訓,持續推進作業標準化建設;強化專業管理責任,嚴格安全關鍵環節控制,對安全重點進行專項整治,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政府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鐵路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協調地方政府及社會各方力量,共同維護鐵路運輸安全。
2014年全國7個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掛牌履職
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齊中熙、樊曦)國家鐵路局9日宣布,目前瀋陽、上海、廣州、成都、武漢、西安、蘭州7個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相繼組建掛牌。至此,國家鐵路局兩級監管機構從邊組建、邊履職進入全面依法履職階段。
國家鐵路局有關負責人稱,7個地區鐵路監管局處在鐵路行業監管第一線,是鐵路行政執法的主體,依據國務院對國家鐵路局的「三定」規定,主要負責鐵路安全、質量和市場監管,依法組織開展監督檢查、事故調查和行政處罰;負責與地方政府及相關執法部門的工作聯繫,指導協調地方鐵路相關部門工作。
今年以來,各地區鐵路監管局邊組建、邊履職,圍繞加強鐵路運輸安全、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鐵路專用設備質量安全等重點監管任務,開展了鐵路春運安全、汛期防洪安全、施工安全和「安全生產月」等多項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對高鐵安全保護區設立及管理情況、地方鐵路工程項目監督機制等重點問題組織開展調研,依法組織、參與鐵路交通事故及工程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開展行政執法。
為便於社會公眾及時了解各地區鐵路監管局的依法履職情況,國家鐵路局政府網站9日同時在首頁開通「地區機構」專欄,發布各地區鐵路監管局的主要職責、組織機構、政務信息等,並開設了電子郵箱,聽取公眾意見、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