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看甘肅」「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怎麼裝?聽甘肅勞模雷軍剛...

2021-02-08 每日甘肅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7日電「它的另一個『兄弟』,在昨天早上6點左右,由『嫦娥五號』的上升器把它穩穩地交到了返回器的懷抱裡,此刻,它正安靜地待在離我們38萬公裡遠的月球軌道上,等待著啟程回家……」12月7日下午,甘肅省舉行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代表記者見面會,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10研究所(簡稱510所)空間環境載荷工程中心的技術總監雷軍剛,作為當天受到表彰的「甘肅省勞動模範」代表來到現場,捧出一個特殊的太空容器樣品,開始講述「嫦娥五號」月球挖土背後的航天故事。

雷軍剛說道,大家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就是從月球上「挖土」,那麼我們這個設備就是用來裝珍貴的「月球土壤」的容器。看著不起眼,但它實際上要非常好地密封,非常可靠,才能確保把「月壤」安全無汙染地送回地球。

「為了研製這個設備,我們所很多同志付出了難以想像的努力。從6年以前,就在北京的實驗室裡,不停地進行試驗,到現在都數不清做了多少次的試驗,就是為了確保可靠的密封。」 雷軍剛說。

「我有一個同事,跟我一個辦公室,就坐在我的對面,他就參與研製了這個設備。前一段到北京去進行試驗保障,就是一步一步地監測,來保障任務圓滿完成。當我們的這臺設備把裝進去的月壤成功密封起來的那天,我有事兒跟他聯繫,隔著電話都能感覺到他那種抑制不住的喜悅和興奮。」 對許多人來說,航天探月很神秘,許多尖端技術難以理解,但雷軍剛說,「我們也都是一些普通人,一點兒也不神秘,有著各種各樣普通人的煩惱、願望和樂趣,最大的樂趣,就是在付出了超常的努力獲得成功之後,所帶來的巨大的喜悅和成就感。」

自參加工作起,雷軍剛就一直從事衛星上空間產品的研製工作,先後參加了「神舟」系列飛船、「嫦娥」探月著陸器上一些設備的研製。最近幾年,主要從事一些高精度空間「載荷」產品的研製,包括 「張衡一號」衛星上國內第一個空間電場探測儀,國家第一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驗證衛星「太極一號」的核心儀器——慣性傳感器。

雷軍剛解釋說,這個傳感器的靈敏度非常高,用首席科學家吳嶽良院士的話來說:可以測出「一隻螞蟻推動『太極一號』衛星產生的加速度。」

當天的見面會上,雷軍剛還帶來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模型。據了解,510所是我國第一批直接從事空間飛行器研製的單位,也是我國空間技術領域的骨幹單位。

「航天是一個高風險、高技術難度的行業,要持之以恆地做好工作,確實需要有精神的力量。」 雷軍剛說,「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上的每一個容器、每一個裝置部件,都凝聚著航天人烙印在骨子裡的精神——「特別能吃苦」 「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工人日報記者 康勁)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現場視頻⬇️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嫦娥五號任務落月的著陸區,選擇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了降落相機、全景相機、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多種有效載荷,能夠在月表形貌及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挖土」並帶回地球。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 「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繞、落、回」三步完成,即繞月飛行,著陸勘探,採樣返回,其中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已經完成了前兩步,而嫦娥五號將完成最後的「回」,這也是嫦娥系列迄今為止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一次任務。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酒泉:烈焰淬火鑄新「藍」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酒泉:烈焰淬火鑄新「藍」 甘肅日報客戶端每日甘肅網微信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專家解答↓↓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正式開始持續2天的月面工作。本期《軍視問答》為你講解關於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一些知識,一起聽聽!▼1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特點?
  • 嫦娥攬月①|@玉兔,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來挖土啦!
    24 07:04:09 來源: 澎湃新聞 舉報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中央媒體看甘肅】大漠問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2020
    【中央媒體看甘肅】大漠問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2020 2020-12-2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接下來,她就準備在月球上挖土啦! 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胖五」火箭,「嫦娥」探測器,以中國探月工程為代表的民族之光,已然成為2020年最後幾周內,夜空中最亮的星。 11月24日4時30分,長五送嫦五,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啟程。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奔赴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是繼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落」完成之後,開啟的第三步「回」的探測器,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2007年,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13天後進入月球環繞軌道展開科學探測,並成功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第一步「繞月」順利完成。
  • 「挖土」視頻來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完成首次採樣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如何在月球表面採樣?薩伐黎耶夫說:「中國國家航天局完成了一次月球探測器採樣返回任務中的落月環節,這是中國航天事業上真正的歷史性事件,是中國太空探索史上的首次。」他還祝願嫦娥五號探測器能夠成功將月球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圓滿完成中國的科學計劃。他還表示,月球研究仍然是所有國家太空計劃的優先事項,俄羅斯與中國定期討論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合作。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月球衛星曾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嫦娥五號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嫦娥五號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面臨減重的難關,研製團隊反覆迭代,最終確保了嫦娥五號穩定可靠地完成與月球的親密擁抱。值得關注的是,在嫦娥五號的落月中還有兩個鮮為外人所知的精妙設計。一是,雖然表面上看是著陸器「背著」上升器軟著陸到了月面,但實際上整個落月的過程著陸器GNC系統的工作和智能自主的指揮過程都是藉助了「外腦」和「外眼」的。
  • 嫦娥五號為何奔月「挖土」?月球上什麼資源最重要?答案令人意外
    日前,我國又將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送上了地月軌道,嫦娥五號相比其他嫦娥系列的探測器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執行完任務之後,將會帶著採集的「月壤」返回地球。很多網友戲稱嫦娥五號奔月目的是「挖土」,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呢?
  • 香港理大揭秘: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新華社香港12月17日電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並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研發月壤表取採樣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向新華社揭秘,他們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挖土」成功。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供圖/國家航天局繼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地區成功著陸後,2日凌晨,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正在進行「表取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