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問題是沒錢。對不起,我要告訴你,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只有知識能解決問題。你永遠賺不到你認識範圍以外的錢,只有知識才能創造財富。
錢真的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如果沒什麼意外,大部分人的人生歷程如下:
0-7歲,無憂無慮孩童時期
7-18歲,努力學習,爭取考個好大學
22-25歲,大學畢業,找到第一份工作
25-30歲,升職加薪,工作穩定,準備結婚
30-60歲,憑貸款陸續購入房產、車子,並養育小孩
60歲-死亡,結束工作退休,依靠每月退休金維持生活
這樣的人生宛如工廠的流水線,永遠準確、沒有意外,能一眼望到頭,令人安心。不用去想為什麼是這樣,反正大家都是這樣過的。
因為路線一樣,所以大家經歷的喜悅、壓力、焦慮也一樣。被理想大學錄取、被通知升職加薪、美好的婚禮現場、第一次搬進自己的房子、第一自駕出遊、孩子的進步…….點點滴滴構成了我們人生的高光時刻。同時,長大後夢想縮水、遭遇職場瓶頸、被房貸車貸壓的喘不過氣、父母日漸年邁、月薪5W養不起一個孩子的焦慮,讓我們痛苦迷茫。
看著前輩,你堅信只要努力工作,收入上升就能handle住一切,但很快被現實打臉,發現錢無論掙多少都不夠花,總是有新的帳單要付,有新的開銷必不可少,為了適應新的圈子必須要消費先行。
你以為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問題是沒錢。
對不起,我要告訴你,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只有知識能解決問題。你永遠賺不到你認識範圍以外的錢,只有知識才能創造財富。
我們都幻想過中彩票後一夜暴富,首先要搬到別墅住,再買輛跑車,不用工作,整天和喜歡的人環遊世界。事實上,故事的確發生過,但結局並不那麼美好。那些不是靠財務知識掙來的錢並不會太長久。
2008年,湖南一男子陳某,逛街時隨手買了2注福利彩票,結果中了1000萬大獎。當時25歲的他本來在浙江紹興打工,一夜暴富讓他開始肆意揮霍,買房買車花掉120多萬,做生意投了300萬,看不上老婆與其離婚拿出100萬,後來開始賭博,一場至少幾十萬。4年過後,陳某變得一貧如洗,房子被抵押,後來他因為惡意透支信用卡19萬被公安機關逮捕,被抓時身上僅有80元。
為什麼要學習財務知識?
如果你要去建造帝國大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挖個深坑,打牢地基。如果你只是想在郊區蓋個小屋,只須用混凝土打15cm厚的地基就夠了。大多數人在努力致富時,總是試圖在15cm厚的混凝土上建造帝國大廈。
學校教育迷信於只要學好專業知識,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有錢,以至於孩子們從學校畢業時沒有學到一點有關財務的基礎知識。一天,當他們因為債務或失業問題在出租屋徹夜難眠時,他們認定解決財務問題的方法就是快點發財。
於是建造摩天大樓的工作開始了,他們靠知乎、公眾號、直播課裡學來的一點財務知識,把僅有的一點存款胡亂投入股票、基金中,很快就被資本割的一點不剩,不眠之夜又回來了。
有的人可能比較清醒,對消費主義敬而遠之,竭力避免被營銷號掏空錢包。投資上也很謹慎,他們害怕被騙,害怕損失,於是緊緊捏著手裡的錢,放在餘額寶裡換取1.93%的年收益,而這甚至跑不過通貨膨脹。
學校教給我們用勞動賺錢的方法,卻沒教賺錢之後的事,即怎麼花錢?羅伯特·清崎稱之為「理財態度」,包括如何處理賺到的錢?如何讓它不被別人拿走?如何擁有它們更久?如何讓錢為你工作?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在生活中掙了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多少錢,以及能留住多久。如果我們不去學習財務知識,只是隨大流地用錢,距離財富自由恐怕只會越來越遠。
3
房子不是資產
營銷號告訴你,要買房!房子等於成功。
女權主義告訴你,要買房!房子是獨立的保障。
房產中介告訴你,要買房!房子是剛需,是資產。
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但他們不一定對。房子只在有增值空間且不會影響你的現金流時,才是資產。否則,房子只是負債。相較於一線城市的房價,掏空6個口袋才能夠得著一套50㎡房子的首付,那樣的房子就算有增值空間,但你會為這個未來可能的增值背上30年沉重的債務,期間因為錢要用來還房貸而缺少現金流,會錯過多少致富的機會?
為什麼大家會把房子、車子當作資產,並甘願為此背負10年以上的貸款?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清楚資產與負債的區別,引起誤解的原因就在於定義它們時所有的詞彙。
百度百科對資產與負債的定義:
資產
1.財產。
2.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或其他權利。分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財產等。
負債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羅伯特·清崎卻只用2句話,就讓9歲孩童也能明白什麼是資產和負債。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如果你想致富,只需要不斷買入資產就行了;如果你只想當窮人或中產階級,只要不斷地買入負債。
4
有錢≠擁有財富
一個人怎樣對待錢,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錢往往能暴露人性中那些可悲的弱點,並凸顯人們的無知。錢會讓你頭腦中的現金流模式更加明顯,如果你的模式是把收入都花掉,那麼最可能的結果是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也增加支出。正所謂「蠢人用蠢錢」。對監獄裡的陳某來說,那筆意外的1000萬,可能不是上天給他的獎勵,而是考驗,承受不住就會被其反噬。
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的負債。
現在,相信你已經明白,有錢不等於擁有財富,那麼到底什麼是財富呢?
財富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換句話說,如果你停止工作,你還能活多久?
財富=資產項產生的現金流-支出項流出的現金
流入資產項的錢越多,資產增加得越快,資產增加得越快,現金流進來的越多。只要把支出控制在資產項產生的現金之下,你就會越來越富,獲得越來越多的非勞動收入。不斷循環,很快你就財務自由了。
現在,你不妨想想,如果給你100W,你是用來買房付首付,還是選擇購入資產?
關注我,和Miya一起提高財商,實現財務自由!
公眾號回復【理財】,送你54本經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