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開始火星探索: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高科技探索有何看點?

2020-09-04 海外拾遺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021年2月進入運行軌道,從太空遙祝阿聯建國50周年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2020年夏季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這不但是阿聯史上第一次,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探索。

升空後,火星探測器計劃飛行近5億公裡,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正好在太空遙祝阿聯建國50周年。阿聯為此準備了六年。

「希望號」是今年7月計劃發射的三個火星探測項目之一。美國和中國的火星表面探測器據悉都在最後準備階段。

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計劃於7、8月間由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2021年2月到達火星,然後放下火星表面漫遊車巡視探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五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7月17日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預計2021年2月18日登陸火星。

這三次發射都定在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這樣航程和燃料消耗可以最小;這種時機每26個月出現一次。

已經獲得的資料顯示火星表面曾經有大量液態水

四分之一個世紀前,1965年7月1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又稱美國太空總署)的非載人火星探測器水手4號(Mariner 4)飛越火星,近距離拍攝火星表面圖片傳回地球。這些相片證實當時很多人相信的火星表面有運河的傳說是錯覺。

阿聯的「希望號」將像氣象衛星一樣繞火星最近赤道軌道運行,收集星球上不同區域在不同季節和不同時間的全天候氣象數據,還有其他相關數據,幫助地球上的科學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火星的氣候條件。

這有助於解開一個關於火星的重要謎團:那個紅色的行星曾經和地球一樣遍布江河湖海,怎麼變成現在這種乾枯、荒蕪的狀態,答案可能藏在火星周圍的氣層裡。

「希望號」發射因天氣原因曾兩次推遲。

為什麼發射火星探測器?

阿聯在宇航科技和太空飛行器的設計製造方面可以說經驗非常有限,國家太空總署成立僅僅6年,現在開始涉足只有美國、俄國、歐洲和印度有成功經驗的領域,足以說明這個國家的太空探索壯志和抱負。

當然,火星探索風險極大,迄今為止所有的嘗試中成功的只有大約一半。

那麼阿聯的這個大手筆背後有哪些考量?希望實現哪些目標?

阿聯工程師得到美國專家的引導和指點,完成了一件如此精密艱深的任務。這顆火星衛星一旦成功進入軌道,將幫助人類對火星大氣層形成全新的認識。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通過深入了解火星大氣層變化導致星球表面水分的消失原理,科學家們希望能對地球大氣層研究有所啟迪。

「希望號」火星探測計劃的另一個目的是激勵和吸引阿聯和阿拉伯世界更多年輕人在中學和大學選修科學技術課程。

更宏觀的目標與阿聯政府的經濟大計方針有關:阿聯和沙特一樣,正在設法減少國民經濟對石油天然氣的依賴,逐步向高科技、知識型經濟轉變,以適應未來世界。

「希望號」計劃負責人奧姆蘭·沙裡夫(Omran Sharif)認為值得冒這個風險,作為研發項目,允許失敗;重要的是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阿聯將從這次任務中獲得能力和實力的提升,積累經驗和知識。

希望號火星氣象衛星由美國和阿聯科學家聯合開發,大部分工作在科羅拉多大學實驗室進行,前後花了6年

怎麼做到的 ?

那麼,阿聯在短短六年時間裡是怎麼完成這個尖端複雜的工程的呢?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的建造得到美國科學家的幫助,發射則由日本的火箭承擔。升空後,它預計將於7個月以後抵達繞目標軌道,開始研究火星大氣層和其他科研任務。

首先,政府明確告訴項目團隊,他們不能從別的大國手裡買探測器,必須自力自主開發建造。

但自主開發不等於閉門造車。項目團隊可以跟有相關經驗的美國大專院校結為夥伴。阿聯和美國科學家們並肩設計、建造火星探測器的內部系統和探測器上裝備的三臺科研考察儀器。

這枚火星衛星的研發大部分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校區的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LASP進行,也有相當一部分工作是在杜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MBRSC)完成。

LASP 資深系統工程師布賴特·蘭丁(Brett Landin)認為阿聯現在已經具備自主自力完成新的探測任務的能力和條件。

因為阿聯工程師們已經從頭到尾親自動手,有了實戰經驗,下次就可以自己造太空飛行器了。

希望號探測器考察項目之一是火星大氣層的能量流動狀況。(探測器印象圖)

準備探測什麼?

阿聯不準備重複別人已經開始的探測項目,希望自己收集的火星資料能擴大、充實現有的資料庫。

「希望號」的科研目標制定參考了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下屬一個顧問委員會,火星探索項目分析組(MEPAG)的意見。

其中一個項目是研究一天和一年內火星大氣層能量上下垂直流動的情況、追蹤探測對火星大氣層溫度有極大影響的一些特徵,比如飛揚的塵土。它還將考察火星大氣層頂部氫和氧的中性原子的行為變化。這將有助於證實一個猜想:在太陽不斷噴射的高能粒子侵蝕火星大氣層的過程中,這些原子是否起了關鍵作用。這方面的數據將可以用來解釋火星表面的水現在基本上都已消失的原因。

「希望號」的近赤道運行軌道距離火星表面最近2.2萬公裡,最遠4.4萬公裡。

阿聯太空署火星探測器項目負責人之一

莎拉·阿爾-阿米利(Sarah Al-Amiri)是誰 ?

莎拉·阿爾-阿米利(Sarah Al-Amiri)是阿聯火星探測計劃的主要項目負責人之一,首席科學家,也是國家科技部部長。阿米利加入MBRSC中心時是軟體工程師,但現在幾乎就是這次火星探測項目的形象大使、代言人。

「希望號」項目的阿聯籍員工有34%是女性,各項目組負責人中有一半副職由女性擔任。

阿爾-阿米利告訴BBC,自己從小就對宇宙著迷,就因為它浩瀚、神秘,而人類對太空有那麼多的未知。她相信「希望號」將為今天的學生設計和實施星際探索帶來新的機會,打開新的門窗,

「我們過去無法想像這件事有可能發生在阿聯,」她說。

如果阿聯的「希望號」計劃不負眾望,成功了,那麼太空競賽將又添一員選手。

相關焦點

  • 扎堆探索火星,中、美、阿聯的探索有何不同?
    「希望」號將在距火星表面2萬至4萬公裡的軌道上環繞火星運行,大約每55小時繞火星運行一圈。「希望」號科學探測目標有四個:探索氧氣和氫氣從火星大氣中散逸出去的內幕;研究古今火星氣候之間的聯繫;尋找火星下層大氣與上層大氣之間的聯繫;構建最全面的火星大氣整體模型。
  • 阿拉伯探測火星:玩大貓當寵物已過時,土豪開始玩科技
    阿拉伯世界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星期一(7月20日)由日本三菱重工H2-A火箭搭載,成功發射升空。這是阿聯首次,也是阿拉伯世界首次星際探索。該探測器預計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
  • 阿聯將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有哪些看點?(圖)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近日發射。不過,由於發射地日本的天氣原因,發射任務已經兩次推遲。最新的發射時間暫定為7月20日至22日之間。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任務,此次火星探索之旅有哪些看點?
  • 阿聯將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有哪些看點?(圖)
    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任務,此次火星探索之旅有哪些看點? 資料圖:阿聯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工作人員。 為什麼發射火星探測器?報導稱,阿聯在宇航科技和太空飛行器的設計製造方面經驗有限,國家太空總署成立僅僅6年。
  • 阿聯首次火星探索,旨在激勵新一代太空科學家
    該太空飛行器名為al-Amal,或「希望號」,由阿聯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MBRSC)設計、管理。大約28天後,當太空飛行器與日本火箭安全分離後,它將點燃自己的推進器,離開地球軌道,奔向火星,將在2021年2月抵達,完成由阿拉伯國家發起的第一次行星際航行。  「這種感覺無以言表。」阿聯尖端科學部部長、「希望號」科研負責人Sarah al-Amiri在發射後說,「這是阿聯的未來。」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先行一步
    阿拉伯世界的希望「希望號」是阿聯乃至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美國科研機構包辦了3個載荷和探測器的總裝,而探測器發射則選中了日本的H-2A火箭。「希望號」是一個重1.5噸的探測器,它的探測載荷均由美國包辦,探測器總裝製造也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大氣和空間物理實驗室(LASP)負責,阿聯團隊深度參與了研製工作。該探測器的科學任務相當獨特,這項任務代表了阿拉伯世界邁向深空探索的雄心。
  • 阿拉伯世界的首次火星任務剛剛於日本成功發射
    本周一,第一個前往火星的阿拉伯世界太空飛行任務在日本的火箭上發射。在發射五分鐘後,運載探測器的火箭開始飛行,進行第一次飛行分離。阿聯項目是三場火星賽之一,包括從中國來的天文一號(Tianwen-1)和2020年從美國來的火星(Mars),利用地球和火星最近的時期。據美國航天局稱,今年10月,火星離地球僅有3,860萬英裡(62070萬公裡)。
  • 火星競賽不光中美、阿聯今年夏也要在日本發射火星探測器
    這不但是阿聯史上第一次,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探索。升空後,火星探測器計劃飛行近5億公裡,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正好在太空遙祝阿聯建國50周年。阿聯為此準備了六年。「希望號」是今年7月計劃發射的三個火星探測項目之一。美國和中國的火星表面探測器據悉都在最後準備階段。
  • 多次推遲的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升空
    阿拉伯世界的希望「希望號」是阿聯乃至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美國科研機構包辦了3個載荷和探測器的總裝,而探測器發射則選中了日本的H-2A火箭。「希望號」是一個重1.5噸的探測器,它的探測載荷均由美國包辦,探測器總裝製造也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大氣和空間物理實驗室(LASP)負責,阿聯團隊深度參與了研製工作。該探測器的科學任務相當獨特,這項任務代表了阿拉伯世界邁向深空探索的雄心。
  • 阿聯發力太空探索「拉希德」2024年登月
    或成阿拉伯世界首個登月飛行器科技創新世界潮今年7月20日,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成功發射,打響了其「探火」第一槍。如今,阿聯又將目光投向了月球。據《自然》雜誌11月5日最新消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計劃發射一輛名為「拉希德」的小型月球車以研究月球。
  • 下一站火星!阿聯希望號發射升空,2020 火星探測大幕拉開
    1 號選手踏上旅途,阿拉伯世界史上首個火星任務順利開啟。Emirates Mars Ultraviolet Spectrometer(EMUS):一臺遠紫外成像光譜儀,提供上層大氣的景觀,測量熱層以及氫、氧層的特性。阿拉伯世界的航天夢2014 年 7 月 16 日,阿聯國家航天局成立。相比中美日俄歐,阿聯在航天方面自然是個入門級選手。不過,阿聯有個火星夢,這個夢也已經有 6 年了。
  • 阿聯發力太空探索 「拉希德」2024年登月
    今年7月20日,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成功發射,打響了其「探火」第一槍。如今,阿聯又將目光投向了月球。  據《自然》雜誌11月5日最新消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計劃發射一輛名為「拉希德」的小型月球車以研究月球。消息中稱,這體現了阿拉伯世界國家在航天方面的勃勃野心。
  • 阿聯火星任務?一起來看看!
    2020年7月14日開始,地球上的準一類太空文明,人類,又迎來了一次火星探索發射的窗口期在這次窗口期之中,共計有三個火星項目發射升空,包括我們最熟悉的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以及美國的「火星2020」計劃(包括火星車和火星直升機),還有阿聯的火星任務。
  • 中國火星探測正式開啟!別國探索火星發展如何?我們的任務有多難
    對世界各國而言,向火星探索的嚮往一直很高,僅次於月球,那麼這期視頻我們就來講講為什麼人類如此積極的探索火星?火星上真的存在或者存在過生命嗎?再有就是世界各國對於火星的探測都發展的怎麼樣?以及我國的這次探測又將如何?
  • 阿聯發力太空探索,小型月球車「拉希德」2024年登月
    今年7月20日,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成功發射,打響了其「探火」第一槍。如今,阿聯又將目光投向了月球。據《自然》雜誌11月5日最新消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計劃發射一輛名為「拉希德」的小型月球車以研究月球。消息中稱,這體現了阿拉伯世界國家在航天方面的勃勃野心。
  • 阿聯的希望號今天進入火星軌道
    因為行星間的位置關係、以及地球自轉等條件,去年7月是探索火星的極佳窗口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國和美國都利用這一時機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
  • 三國探測器同赴火星,開創人類太空探索新歷史
    這個夏季,三個地球「使者」正同期前往火星。繼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20日在日本升空,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被送入穹宇,美國航天局「毅力」號火星車也於30日踏上徵程。30日,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升空。雖然任務、特點各不相同,但三國探測器正在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徵程中共同創造歷史。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功發射其第一個前往火星的太空飛行器
    隨著阿拉伯世界首次火星飛行任務的成功發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離成為一個星際國家又近了一步。在三菱火箭助推器的幫助下,"希望"號(即 "阿邁勒"號)探測器已從日本種子島起飛。對於阿聯而言,這次發射是歷史性的,甚至在倒計時上也有突破:距離發射還有10秒的時候,第一次用阿拉伯語進行了廣播。這次任務並非沒有小插曲,早前日本的天氣迫使團隊兩次推遲。
  • 阿聯2020年將用日本火箭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
    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任務,一時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土豪之國」雖然一直以來對大工程愛得深沉,但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卻乏善可陳。2014年,阿聯宣布成立航天局,2020年就要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探火旅行。那麼,阿聯的火星探測器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選擇日本的火箭提供發射服務?「土豪之國」開啟火星徵程僅僅為了炫富?
  • 阿聯首枚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一輪太空競賽拉開帷幕
    據《時代周刊》報導,周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一顆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踏上了為期7個月的火星之旅,開啟了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旅行。當火箭分離時,一群坐在地上的阿聯男子發出了歡呼聲。他們開始鼓掌,其中一人用為防範新冠而帶上的口罩擦眼淚。「很高興看到今天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看起來一切都在正軌上。對於像阿聯這樣的國家來說,向火星發射飛行器是太空探索的一大步。」天文學家弗雷德·沃森說。「前往像火星這樣的行星是一個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