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C型串並聯諧振變換器參數分析與應用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開關電源向著高頻化、集成化、模塊化方向發展。提高開關頻率能減小體積,提高功率密度及可靠性,平滑變化的波形和較小的電壓/電流變化率也有利於改善系統的電磁兼容性,降低開關噪聲。功率諧振變換器以諧振電路為基本的變換單元,利用諧振時電流或電壓周期性的過零,從而使開關器件在零電壓或零電流條件下開通或關斷,以實現軟開關,達到降低開關損耗的目的,進一步提高頻率,因此得到了重視和研究。

  l 諧振電路

  諧振網絡通常由多個無源電感或電容組成,由於元件個數和連接方式上的差異,常見實用的諧振變換器拓撲結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負載諧振型,另一類是開關諧振型。負載諧振型變換器是一種較早提出的結構,注重電源電壓轉換比特性的改善,按照諧振元件的諧振方式可分為串聯諧振變換器、並聯諧振變換器以及兩者結合產生的串並聯諧振變換器。

  1.1 串聯諧振

  由於是串聯分壓方式,其直流增益總是小於1,類似BUCK變換器;輕載時為穩住輸出電壓,必須提高開關頻率,在輕載或空載的情況下,輸出電壓不可調,輸入電壓升高使系統的工作頻率將越來越高於諧振頻率,而諧振頻率增加,諧振腔的阻抗也隨之增加,這就是說越來越多的能量在諧振腔內循環而不傳遞到副邊輸出;但在負載串聯諧振中,流過功率器件的電流隨著負載變輕而減小,使通態損耗減小。

  1.2 並聯諧振

  輸出端可以開路但不能短路,會損壞諧振電容,並且過大的原邊迴路電流對開關器件及電源都會產生衝擊;輕載時,不需通過大幅改變頻率來穩住輸出電壓,與串聯諧振相比變換器工作範圍更大,可工作至空載;當輕載時輸入電流變化不大,開關管的通態損耗相對固定,在輕載時的效率比較低,較為適合工作於額定功率處負載相對恆定的場合。
 1.3 串並聯諧振

  輸出電壓可高於或低於電源電壓,且負載變化範圍寬,是目前研究領域中較主流的結構。

  2 諧振參數分析

  2.1 電路拓撲

  圖1為LLC型串並聯半橋諧振變換器電路,主開關管S1和S2是固定0.5佔空比互補導通,Lr、Cr與變壓器的並聯電感Lm構成LLC諧振網絡,整流二極體直接連接到輸出電容上。

  LLC有兩個諧振諧振頻率,分別為Lm與Lr、Cr產生的串並聯諧振頻率以及Lr和Cr產生的串聯諧振頻率。

  2.2 參數影響

  LLC諧振變換器是在串聯/並聯諧振變換器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由於較前兩者多了一個諧振元件其設計運用也變得複雜。根據交流分析法得到LLC諧振變換器的輸入輸出特性為

 2.2.1 k的影響

  對於一個輸入輸出和功率一定的變換器而言,匝比n固定,如圖2(a)所示,在某一Q下,不同的k值所帶來的影響:隨著k值的增大,最大增益在減小,在輸入電壓較低時也許達不到所要求的輸出電壓,且隨著k值的增大,為保證所需的輸出電壓使得變換器的工作頻率範圍變寬,這不利於磁性元件的工作;但k越小則 Lm越小,Lm兩端電壓值一定,由於感值的減小其電流峰值增大,而原邊開關管關斷時流過的即為激磁電感的峰值電流,存在較大的關斷損耗,但若此關斷電流過小則會影響到零電壓開通,故k值的選擇應擇中考慮開關頻率的範圍、零電壓開通及較小的關斷電流。

  2.2.2 Q的影響

  在確定了n和k值的情況下,Q值的大小直接關係到直流增益是否足夠大。對於特定的輸入電壓範圍Q值越小,所對應的開關頻率範圍越小(對於 f0ffr這種工作模態而言),這樣有助於磁性元件的工作;但對於確定了的Lm和Lr,Q越小Cr越大,諧振腔的阻抗變小,使得變換器的短路特性變差,在負載較重的時候儘量選擇較小的Cr以達到要求的輸出電壓。

  3 電路分析

  當開關頻率ff0時可知諧振網絡呈容性狀態,不利於開關管的ZVS開關,就不展開討論了,下面先以開關頻率範圍f0ffr來分析LLC諧振電路的工作過程。

  在f0ffr頻率範圍內變換器會因負載不同,其工作過程也有所不同,當電路工作在f0ffr範圍內時Lr與Cr等效成一容Ceq,整個諧振腔等效為Lm和負載並聯再與Ceq,諧振腔阻抗到底呈感性還是容性就要根據頻率和負載的輕重(Q值大小)而定。運用Saber軟體對 LLC半橋諧振變換器在進行仿真,並進行模態分析。變換器Vin=270V,Vo=360V,額定功率500W,其中諧振網絡參數如下:Lr=27.4μ,Lm=137μ,Cr=92.4n。

  3.1 不同負載下的仿真與分析

  3.1.1 滿載

  滿載情況下的模態分析及仿真波形分別如圖3及圖4所示。

 Model(t0~t1):t0時刻S2關斷,諧振電流對C2、C1(分別為S2、S1的寄生電容)充放電,S1端電壓開始下降,當降為零時S1的體二極體導通,為S1的ZVS創造條件。變壓器原邊電壓為上正下負,D1和D4導通,Lm兩端電壓被箝位為nVo,iLm線性上升,諧振只發生在Lr和Cr之間,Lm未參與諧振。

  Mode2(t1~t2):t1時刻ZVS開通,諧振電流以正弦形式流經S1。流過D1的電流為ir與iLm之差折合到副邊的值,由於T>Tr,ir經過半個周期諧振之後S1仍開通,當ir下降到iLm時流過D1和D4電流為零,實現了整流二極體的ZCS關斷。

  Mode3(t2一t3):D1和D4 ZCS關斷後變壓器原副邊完全脫開,諧振網絡不再向副邊傳輸能量,Lm便不再被箝位於nVO,Lm與Lr、Cr一起諧振,由於Lm較Lr大得多,此時的諧振周期明顯變長,近似認為ir保持不變。t3時刻S1關斷。

  下半個周期的分析與上述過程對稱,這裡就不再詳述了。

  從模態分析可見整個工作過程中包括了兩個諧振過程,一個是Lr和Cr的諧振,另一個則是Lm與Lr、Cr一起諧振。

  3.1.2 輕載

  當負載變輕時,諧振電容上的電壓變低,如果其兩端電壓降到滿足條件

  副邊整流二極體將不會導通。從ir和iLm的波形可以看出,向副邊傳輸的能量相對較小,原邊有較大環流存在,這使得變換器在輕載時損耗較大,然而也正因為較大的環流保證了開關管在較輕載時也能實現零電壓開關,如圖5所示。


 3.1.3 過載

  負載過重時諧振電容兩端電壓紋波較大,當滿足條件

  時,其工作過程較滿載情況下有所不同,在諧振電流ir下降到等於iLm後由於有太多的能量存儲在諧振電容上,較高的VCr會使整流二極體導通,進入另一個諧振過程。從圖6(a)的ir和iLm波形可見這個諧振過程開關管的關斷電流(即為ir的一部分)很小,小於iLm,會使另一MOS管的開通失去零電壓開通的條件,如圖6(b)所示,諧振迴路呈容性。

  從上面的仿真分析可知,當頻率一定時負載越重橋臂中點間阻抗越易呈容性,負載越輕則易呈感性,更有利於開關管的零電壓開關。

  3.2 與f>fr時的比較

  在開關頻率f0ffr的條件下諧振網絡呈感性,有助於開關管的ZVS開通,且在此頻率範圍內副邊整流二極體的電流斷續,從而實現了整流二極體的零電流關斷,消除了反向恢復產生的損耗。

  而f>fr時的不同就在於由於f>fr在S2開通期間Lr和Cr諧振,諧振電流ir大於激磁電流iLm,S1關斷ir對C1、C2充放電 ir下降,當S2ZVS開通後ir迅速下降,下降到ir=iLm沒有能量傳送到副邊,此時副邊整流二極體完成換流,開始了另半個周期對稱的工作過程,可見 Lm一直未參與諧振,更像是普通諧振,同時整流二極體上電流連續,換流時會由於反向恢復帶來損耗。

  4 實驗結果與波形

  在上述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270V輸入,360V輸出,300W的LLC諧振半橋變換器,主開關管選用IRF460,副邊整流二極體選用 DSEll2—12A,變壓器原副邊匝比n=0.342,諧振網絡參數為Lr=27.4μH,Lm=137μH,Cr=92nF。如圖7所示,VAB為橋臂中點電壓,ir為諧振迴路電流的實驗波形圖。圖8和圖9分別是滿載與輕載時上、下兩個MOS管的vgs和vds波形,從實驗中也可以看出即使在較輕負載的情況下仍然能滿足開關管零電壓開通的條件,LLC諧振變換器能在寬範圍內實現零電壓開關,在300W時其變換效率可達95%以上。

  本文對LLC型串並聯諧振半橋變換器在f0ffr頻率範圍內的工作情況作了詳細分析,並對三種主要負載情況進行了仿真分析,並針對設計中的幾個主要參數及其對變換器設計與應用產生的影響做了敘述,最後給出了實驗結果。


相關焦點

  • LLC型串並聯諧振變換器的設計與實現
    4實驗結果與分析 本文選用L6599作為控制晶片,進行實驗驗證。L6599是意法半導體(ST)於2006年推出的專為串聯諧振半橋拓撲設計的雙終端控制器晶片[5],可直接連接功率因數校正器的專門輸出,輕載時能讓電路工作於突發模式,提高輕載時變換器的轉換效率。晶片外圍主要引腳設置見圖7。
  • LCC串並聯諧振充電高壓脈衝電源設計
    本文將LCC串並聯諧振變換器作為高壓脈衝電源的充電電源。LCC串並聯諧振變換器結合了串聯諧振變換器抗短路特性和並聯諧振變換器抗開路特性的優點[1],在輸出電壓、輸出電流強烈變換的場合有著良好的特性和較高的變換效率。本文介紹了系統結構及LCC充電電路原理,以及採用通過仿真軟體PSIM對LCC充電過程和發生器放電輸出進行的仿真分析。
  • LLC諧振變換器原理與設計
    直到經歷了移相全橋,雙管正激,有源鉗位正激,不對稱半橋的不斷變更,大量的控制ic橫空出世,到現在llc的廣泛產品應用已經十年之久。快速入門:基於LLC諧振變換器的高壓母線變換器的研究_冒小晶(南航2012碩士論文,阮新波老師指導)LLC串聯諧振全橋DC/DC變換器的研究_宮力
  • 基於三電平LLC諧振型變換器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機的設計研究*
    其既能滿足高電壓大功率,又能實現高頻軟開關技術,以降低變換器開關管的損耗。半橋三電平LLC諧振拓撲電路具有高輸入電壓、高功率、寬範圍輸出電壓[3],將其應用在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機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在闡述工作原理與特性時,給出了設計思路與參數設計及選型仿真驗證400~800 V輸入、10 kW輸出實驗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 基於MC33067的LLC諧振全橋變換器的應用設計
    摘要:LLC變換器以其卓越的性能迅速成為DC/DC變換器的首選拓撲,而目前該拓撲大多應用在小功率半橋變換器,而在大功率全橋變換器中的應用還較少。
  • LLC串聯諧振DC-DC變換器小信號模型穩定性分析
    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新人工程師了解這種轉換器的運行模式和穩定性,本文將會通過對其小信號模型的穩定性進行簡要分析。 在進行DC-DC轉換器的小信號模型穩定性分析之前,我們需要首先對實驗條件進行設定,在這裡我們假設其輸入電壓Vg和負載電流Io的擾動為零,僅研究ws小信號攝動對輸出電壓的影響。此時,LLC串聯諧振變換器的控制框圖可以通過圖1來進行展示。
  • 實現LLC變換器寬電壓輸出的方法
    而有學者通過增加諧振腔元件的方式在諧振腔中組建LC並聯諧振網絡,以改變特定頻率下的諧振腔阻抗,這種結構在特定頻率點(並聯諧振點)處的電抗值趨於無窮,若變換器工作在此頻率點附近可實現極低電壓的輸出。有學者在諧振腔中加入了冗餘結構,增加了一個高頻變壓器,兩個變壓器採用一次側串聯二次側並聯的方式,使用開關管控制冗餘變壓器是否加入諧振腔。
  • LLC諧振變換器的軌跡控制研究
    編者按:  摘要:針對LLC諧振變換器諧振槽有多個諧振元件、工作過程複雜、難以對其實現有效控制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最優軌跡控制方法,根據變換器的具體諧振過程,給出了其多諧振過程的時域方程,並以此推導出其軌跡方程,繪製了其狀態軌跡圖,給出了詳細的控制法則。
  • 串並聯諧振軟開關逆變器輔助電路的優化
    引言      將軟開關技術應用在電力電子技術中,對於電機驅動 來說,不僅改善逆變器的效率和性能,更能提高功率密度, 降低電磁幹擾。近些年,研究人員提出了多種諧振直流環節 逆變器的拓撲結構。
  • 鬆耦合全橋諧振變換器的傳輸特性研究
    採用互感模型分析可分離變壓器,利用互感來描述初、次極的耦合能力,這種模型能很好的指導非接觸式能量傳輸系統的設計。由於漏感較大,它不僅影響能量傳輸的功率和效率,而且大幅度加大功率器件的電壓和電流應力。圖1為初級次級都不加補償的鬆耦合諧振變換器,流過變壓器的電流近似線性變化。
  • LLC諧振電源怎樣實現ZVS
    今天在進行《磁性元件與開關電源設計技術》企業內訓時;在開關電源設計技術-LLC設計調試技巧中對LLC的關鍵技術及易發生故障的狀況進行了分析; LLC諧振電源如何實現ZVS應用及設計技巧提供參考! LLC諧振變換器的優勢!
  • 一種移相全橋變換器拓撲,分析變換器工作於電流斷續模式原理
    變換器拓撲所存在的技術不足,論文首先介紹了一種改進的移相全橋變換器拓撲,分析變換器工作於電流斷續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DCM)的基本原理,研究變換器在2 kW工況下的關鍵元器件參數設計,再進而提出採用開關元件平均模型法建立工作於DCM的改進移相全橋變換器的理想小信號模型,且應用掃頻分析證實改進移相全橋拓撲結構DC/DC變換器建模方法及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 串並聯諧振電路的特性
    一.串聯諧振電路:  當外來頻率加於一串聯諧振電路時,它有以下特性: 1.當外加頻率等於其諧振頻率時其電路>阻抗呈純電阻性,且有最少值,它這個特性在實際應用中叫做陷波器.
  • 基於MATLAB的負阻抗變換器的特性及應用的研究
    摘要:採用實驗的方法研究負阻抗變換器的特性及其應用,存在數據處理量大、特性曲線繪製困難等問題,設計出基於MATLAB的仿真實驗方案。
  • 諧振之串聯諧振和並聯諧振
    諧振時的角頻率根據上式由電路元件的參數L,C確定的諧振頻率稱做電路的固有頻率。電路的功率因數可用下式計算,電流超前或滯後電壓的角度也可根據下式分析,即:功率因數2.並聯諧振 (1)並聯諧振的頻率根據感抗XL與容抗XC的計算公式和並聯諧振時XL=XC,可得並聯諧振的角頻率ω0(或頻率f0)為:角頻率由電路元件的參數L,C確定的諧振頻率稱做電路的固有頻率。
  • 基於UCC28600 的諧振工作模式的反激變換器的效率分析
    1.變換器輸入輸出電氣參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698.htm本文的分析和設計基於65W 輸出的筆記本適配器,輸入直流電壓Vin 為
  • 串聯諧振 在未來實際應用有哪些特點?
    在電力企業日常生產應用中又起到什麼意義?中試電力來為您略說一二。一、串聯諧振現象名詞解釋:串聯諧振顧名思義就是在電阻、電感和電容的串聯電路中,出現電路的端電壓和電路總電流同相位的現象,叫做串聯諧振。串聯諧振的特點是指電路呈純電阻性,端電壓和總電流同相,此時阻抗最小,電流最大,在電感和電容上可能產生比電源電壓大很多倍的高電壓,因此串聯諧振也稱電壓諧振。
  • 白話LLC基本原理
    「諧振變換器興起原因」LLC作為一種典型的諧振變換器,它的興起有以下兩個因素:高頻運行降低無源器件尺寸開關電源功率密度的提高,受到無源器件尺寸的限制。採用高頻運行,可以大大降低無源器件(如變壓器和濾波器)的尺寸。諧振軟開關減小高頻運行損耗提高運行頻率,開關損耗勢必會增加。
  • 半橋 LLC 基波分析和參數計算過程推導
    這裡直接入手 LLC 變換器理論推導,本文主要談談不對稱半橋結構,次級輸出採用全波整流。LLC 其實也是 DC-DC 變換器,輸出側電壓為方波,電流為正弦波。設計時根據客戶需求計算出額定負載時直流電阻 Ro,再用基波分析法計算出次級交流輸出電阻,然後換算至變壓器初級得出等效模型,先推導直流增益和阻性曲線方程。
  • 透視組串逆變器大面積組網方案容易諧振脫網現象
    此事件再次點燃了大家對組串逆變器大面積組網帶來諧振脫網風險的擔憂。組串式逆變器並聯諧振問題被業內稱為光伏電站的「影子殺手」。我國西北某個百 MW級大型地面光伏電站,使用了組串式逆變器解決方案,現場出現了由於並聯諧振導致的電站大面積脫網現象,給業主造成了近千萬的經濟損失。此事件再次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對組串逆變器大面積組網產生的並聯諧振風險表示擔憂。那麼什麼是諧振,諧振又是如何導致系統脫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