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研究揭示了大腦中5-羥色胺的作用

2021-01-08 騰訊網

我們都去過那裡。無論我們在漫長的一天結束時遇到交通堵塞,還是急切地期待著新書、電影或專輯的發行,有時我們都需要耐心等待。學習抑制即時滿足的衝動往往是未來成功的關鍵,但對耐心在大腦中的調控方式還知之甚少。

現在,衝繩科技研究生院(OIST)的神經計算組對小鼠進行了一項研究,作者宮崎駿博士和宮崎駿博士通過血清素的作用,明確了大腦中個別促進耐心的特定區域。他們的發現發表在11月27日科學進步.

宮崎駿博士說:「5-羥色胺是最著名的行為調節因子之一,有助於調節情緒、睡醒周期和食慾。」「我們的研究表明,釋放這種化學信使在促進耐心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增加了老鼠等待食物獎勵的時間。」

他們最近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以前的研究,其中該單位使用了一種強大的技術,叫做光遺傳學--利用光刺激大腦中特定的神經元--建立血清素和耐心之間的因果關係。

科學家們培育出具有釋放血清素神經元的基因工程小鼠,這種神經元表達的是一種光敏蛋白。這意味著研究人員可以通過在大腦中植入一根光纖來激發這些神經元在精確的時間內釋放出5-羥色胺。

研究人員發現,在老鼠等待食物的時候刺激這些神經元會增加它們的等待時間,當得到獎勵的概率很高時,但當獎勵的時間不確定時,就會產生最大的效果。

宮崎駿博士說:「換句話說,為了提高血清素的耐性,老鼠們必須對獎勵的到來充滿信心,但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到來。」

在先前的研究中,科學家們集中在大腦的一個叫做中縫背核的區域--血清素釋放神經元的中央中樞。中縫背核的神經元延伸到前腦的其他區域,在他們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專門探索了哪些其他腦區有助於調節耐心。

研究小組將注意力集中在三個大腦區域,這些區域在被破壞時會增加衝動行為--一個稱為伏隔核的深層大腦結構,以及額葉的兩個部分,即眶額皮質和內側前額葉皮質。

宮崎駿博士解釋說:「衝動行為與耐心有著內在的聯繫--一個人越衝動,就越沒有耐心--所以這些大腦區域是最佳人選。」

那些等待(或不.)的人會得到好的東西。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將光纖植入中縫背核以及伏隔核、眶額皮質或內側前額葉皮質之一。

研究人員訓練老鼠完成一項等待任務,在這個任務中,老鼠用鼻子夾在一個叫做「鼻子戳」的洞裡,直到一個食物顆粒被送到。科學家們在75%的試驗中獎勵了老鼠。在某些測試條件下,獎勵的時間固定在六到十秒後,老鼠開始鼻子戳,而在其他測試條件下,獎勵的時間不同。

在其餘25%的試驗中,科學家沒有給老鼠提供食物獎勵。他們測量了老鼠在不作為試驗中持續做鼻子戳的時間--換句話說,他們有多耐心--當血清素釋放神經元受到刺激和沒有受到刺激時。

當研究人員刺激到達伏隔核的5-羥色胺釋放神經纖維時,他們發現等待時間沒有增加,這表明大腦這一區域的血清素在調節耐心方面沒有作用。

但是,當科學家們刺激在眶額皮質和內側前額葉皮層釋放5-羥色胺的時候,當老鼠拿著鼻子戳的時候,他們發現老鼠等待的時間更長,但有一些關鍵的區別。

在眶額皮質,5-羥色胺的釋放與中縫背核的5-羥色胺激活一樣有效地促進了耐心,當獎勵時間固定時和獎勵時間不確定時,後者的作用更強。

但是在內側前額葉皮層,科學家們只看到當獎勵的時間不同時,耐心增加,而在固定時間時沒有觀察到任何效果。

宮崎駿博士說:「大腦各區域對血清素反應的差異表明,每個腦區對老鼠的整體等待行為有不同的貢獻。」

建模耐心

為了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建立了一個計算模型來解釋老鼠的等待行為。

該模型假設小鼠有一個內部模型的時間回報交付,並不斷估計的概率,獎勵將交付。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可以判斷自己是否在接受懸賞或非懸賞審判,並決定是否繼續等待。該模型還假設眶額皮質和內側前額葉皮質使用不同的內部獎勵時間模型,後者對時間的變化更為敏感,分別計算獎勵概率。

研究人員發現,在5-羥色胺刺激下,通過將預期獎勵概率從75%提高到94%,該模型最適合於等待時間的實驗數據。簡單地說,5-羥色胺增加了老鼠對獎勵試驗的信心,所以他們等待的時間更長了。

重要的是,刺激中縫背核使眶額葉皮質和內側前額葉皮質的概率從75%增加到94%,而對大腦區域的刺激只增加了該區域的概率。

宮崎駿博士解釋說:「這證實了這樣的觀點,即這兩個大腦區域獨立計算獎勵的概率,然後將這些獨立計算結合起來,最終決定老鼠的等待時間。」「這種互補系統使動物能夠更靈活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最終,增加我們對大腦不同區域或多或少受血清素影響的認識,可能會對藥物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例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提高大腦中5-羥色胺水平的藥物,用於治療抑鬱症。

宮崎駿博士說:「通過使用老鼠的抑鬱模型,這是我們在未來渴望探索的領域。」「我們可能會發現,在特定的遺傳或環境條件下,其中一些已識別的大腦區域已經改變了功能。通過將這些區域固定在一起,可以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對大腦的特定區域而不是整個大腦起作用。」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實時跟蹤5-羥色胺、多巴胺,為大腦打開新窗口
    1,本周,《神經元》最新研究!實時跟蹤5-羥色胺、多巴胺,為大腦打開新窗口來源:腦友記BrainUp在對人腦的觀察中,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小組首次揭示了兩種著名的神經化學物質-多巴胺和5-羥色胺以亞秒級的速度運轉,以塑造人們對世界的感知並根據感知採取行動。
  • Nature:研究揭示抗抑鬱藥如何在大腦中發揮治療作用
    2013年11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Vollum研究所在最新一期Nature上發表論文,研究成果給科學家們了解有關神經細胞之間如何相互溝通提供了新的見解。研究詳細地闡述了一種控制神經細胞之間通信的蛋白質的結構。
  • 研究發現:5-羥色胺可調節人的攻擊性
    研究發現:5-羥色胺可調節人的攻擊性 2008年06月10日 09:23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 《Neuron》開心(5-羥色胺)多一點,讓人類擁有更大的大腦
    《Neuron》開心(5-羥色胺)多一點,讓人類擁有更大的大腦
  • 新研究揭示:「第二大腦」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去年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糖尿病患者至少已有4.63億(每11個人中就有1位)。另據2020年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總數已達1.298億。雖然患者群體龐大,但目前針對糖尿病的治療方法,不外乎口服降糖藥物和注射胰島素而已。因此,科學家們一直想辦法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有效且無副作用的口服療法是最優先考慮的。
  • 大腦如何分泌多巴胺, 羥色胺, 催產素?
    大腦中的丘腦是人類的情愛中心,貯藏著丘比特之箭,並含有多種神經遞質,包括多巴胺,羥色胺, 催產素,腎上腺素等。多巴胺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的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200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瑞典的阿爾維德·卡爾松的研究成果說明,多巴胺不僅有左右人們行為的作用,也參與了人的情愛過程並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 揭示那些科學家們獲得的「首次」研究發現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揭示那些科學家們獲得的「首次」研究發現!與大家一起學習!首次發現大腦中存在少量輔助性T細胞,並揭示它們在大腦發育中的新作用doi:10.1016/j.cell.2020.06.026就像一個高度設防的總部,我們的大腦通過血腦屏障享有特殊的保護,不受身體其他部位循環的東西影響。這個高度選擇性的邊界確保了從血液到大腦的通道受到嚴格的控制。
  • 抑制脂肪5-羥色胺 促進脂肪燃燒
    2015年4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韓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脂肪組織合成的5-羥色胺對於肥胖過程的發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阻斷白色脂肪組織中
  • 科學家研究一氧化氮有助大腦發育的作用機理
    新華網倫敦12月13日電(記者葛秋芳)英國萊斯特大學日前宣布,這家大學的科學家將通過研究蝸牛大腦,揭示一氧化氮有助大腦發育的機理。  萊斯特大學日前發表的新聞公報說,一氧化氮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是劇毒的,另一方面它存在於大腦中,在大腦發育過程中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生長,被神經細胞用來建立相互間連接。
  • 五羥色胺是什麼 這些食物富含五羥色胺
    五羥色胺是什麼五羥色胺普遍存在於動植物組織當中,又叫做血清素,是一種吲哚衍生物。它最早是從血清當中發現,在哺乳動物組織中存在廣泛,尤其是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也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五羥色胺的作用5-羥色胺是一種能產生愉悅情緒的信使影響整個大腦的活動。調節情緒、精力、記憶力到塑造人生觀。
  • Cell:科學家揭示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精細化分子機制
    2020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流行的經驗中,關於血清素如何調節大腦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服用抗抑鬱藥物就能提高血清素水平,從而改善機體情緒,但目前神經科學們並不是非常清楚,在非常複雜的人類大腦中神經遞質是如何影響大腦的迴路和機體行為的,為了揭示血清素真實的工作機制,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秀麗隱杆線蟲進行研究揭示了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分子機制
  • 多篇文章解讀血清素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血清素,又名5-羥色胺,其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組織中,特別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血清素一種能夠抵抗悲傷的物質,這種產生於腦幹神經元裡的神經遞質對於調節我們的情緒不可或缺。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對血清素的研究上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 人工智慧設計的血清素傳感器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睡眠和心理健康
    5-羥色胺是一種神經化學物質,在大腦控制我們的思想和感覺的方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許多抗抑鬱藥物被設計用來改變神經元間傳遞的血清素信號。在這項研究中,田實驗室與Looger博士的團隊和加州帕薩迪納市的Viviana Gradinaru博士實驗室合作,表明他們需要人工智慧的額外幫助,將OpuBC完全重新設計為一種血清素捕捉器。  研究人員使用機器學習算法來幫助計算機「想出」25萬種新設計。經過三輪測試,科學家們確定了一項。
  • 十大富含5-羥色胺健腦的食物
    5-羥色胺由胺基酸 - 色氨酸組成。色氨酸是從食物中獲得的,然後被運送到大腦。在腦細胞中,色氨酸轉化為5-羥色胺。  血清素缺乏症可以通過適當的飲食或補充5-羥色胺來治療。因此,在我們的飲食中加入色氨酸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 首次揭示大腦血清素系統至少由兩組血清素能神經元亞群...
    2018年8月29日/生物谷BIOON/---化學信使分子血清素(serotonin,也稱作5-羥色胺)與從情緒到運動調節的一切相關。但是迄今為止,人們還遠未明確血清素對哺乳動物大腦的影響。科學家們給出了不同的結果。一些人發現血清素能促進快樂。另一些發現它增加焦慮的同時抑制運動,而其他人持相反的觀點。
  • ...壓力,抑鬱,神經傳遞,情緒,血清素,5-羥色胺,神經元 ——快科技...
    12月2日,據外媒報導,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有些人即使是在長期壓力下也能抵抗抑鬱和快樂不足,或是源於神經傳遞發生變化。壓力對情緒有直接影響,情緒降低的早期初始症狀可能包括煩躁不安,睡眠中斷和認知改變。
  • 多篇文章聚焦人類大腦神經膠質細胞領域的研究進展
    本文中,小編篩選整理了科學家們近年來在大腦神經膠質細胞方面的重要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10.1016/j.stem.2018.09.008在大腦中,兩種類型的細胞常常會保持活躍狀態,即神經細胞和膠質細胞,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膠質細胞是一種支持性的細胞,但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這種細胞在大腦神經元細胞之間的交流溝通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積極性角色,此外,膠質細胞還參與到了神經變性疾病的發生過程中。
  • 人類的大腦中也有四季
    春天的舒暢自由、夏季的興奮火熱、秋季的多愁善感———它們確實存在: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根據不同季節在人腦中活躍程度不同的蛋白質。它在光照不足的季節會清除腦細胞間隙中的「快樂荷爾蒙」5-羥色胺。冬季抑鬱———這是情緒不好的人在道歉時常常脫口而出的話。不過它確實存在。同樣存在的還有春天的舒暢自由、夏季的興奮火熱和秋季的多愁善感。
  • 科學網—5-羥色胺缺乏並非抑鬱症主因
    目前,美國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和VA醫療中心的一項研究提示,在抑鬱症中5-羥色胺(5-HT)的缺乏可能並沒有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近期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美國化學會化學神經科學》)雜誌上。 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起,人們普遍認為,增加信號分子5-HT水平是治療抑鬱症的關鍵。
  • 抑鬱症的科學:抗抑鬱藥物如何對大腦起作用?
    想要形成正向循環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服用抗抑鬱藥物,因為它們會對大腦帶來非常廣泛的影響。抗抑鬱藥物如何起作用?1.選擇性5-羥(qiǎng)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簡稱SSRI)不同的抗抑鬱藥物起作用的機制稍有不同,但其中的大多數都是通過影響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系統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