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勞動模範謝宏琴:做好環境保護衛士 用心守護碧水藍天

2021-01-15 瀟湘晨報

▲廣東省勞模謝宏琴(左一)和她的團隊

「樣品」「實驗」「數據」。謝宏琴平穩的語速中,這是出現頻率最多的三個詞。在東莞工作12年間,全市各地取來的汙染源樣品,都會送到謝宏琴負責的實驗室,然後等待他們出具科學的監測報告,以確定取樣單位是否存在環境違法行為。

謝宏琴是東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唯一的博士,現擔任實驗室副主任,每年經手出具的監測數據多達10萬條。在廣東省委省政府2020年表彰的一批先進職工和先進集體中,憑藉在一線工作上的嚴謹與堅守,她成為東莞生態環境系統唯一代表,榮獲「廣東省勞動模範」稱號。

談及這份榮譽,謝宏琴備感壓力,直言自己只是盡力做好分內事,「這是對環境監測戰線的肯定。」在汙染防治攻堅戰關鍵時期,透過數據監測,她希望大家一起呵護周邊生態環境,讓藍天白雲淨土成為我們的新常態。

技術標兵

每年出具監測數據超過10萬條

夜晚開車經過南城體育路,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看到有棟樓,每天總有兩三層燈火通明。

在市生態環境局一棟12層的辦公大樓裡,其中有三層就是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實驗室。「三層樓,123位技術人員,可以開展6大類727項監測項目,每年出具數據超過10萬條。」在謝宏琴眼裡,「每個數據都凝聚著技術人員的心血,都考驗監測人員的速度與激情。」

無論在什麼時間,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接到監測樣品,都必須在24小時內將監測數據反饋出來。接收樣品、安排人員、取樣實驗、反覆論證、籤字確認……這樣看似繁瑣乏味的工作,卻是謝宏琴日常主要工作。記者在11樓見到謝宏琴時,她正帶著技術人員做有關重金屬的監測。添加試劑、校正儀器、核對數據……安靜的實驗室,我們不好過多打擾。

做完一個實驗,接著就是另一個實驗。「接受樣品,我們只知道編號或者代碼。」謝宏琴也不會多問樣品的來源與用途,「我們只對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負責。」為此,加班成了家常便飯,有時甚至通宵達旦,但幾十個實驗室的人,沒人有一句怨言。

「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謝宏琴笑著說,環境監測工作範圍廣、內容多、精細度高,加班加點是常事,尤其是面對一些突發應急事件,她和同事常常半夜兩三點加班。2019年4月份,東莞開展虎門電鍍園區專項行動,謝宏琴和同事們就連續加班一個多月。有時凌晨一兩點,睡夢中的謝宏琴還被電話吵醒。「企業偷排,採樣取樣,9點需要數據。」短短的交代,卻是急切的期盼,謝宏琴趕緊安排人員,第二天凌晨5點就趕到單位,開啟實驗模式,準時提交實驗分析數據。

謝宏琴的數據籤字確認,將成為執法部門衡量企業是否違法的標尺,「必須嚴謹、準確。」擔任實驗室負責人以來,她每年經手出具的監測數據超過10萬條。謝宏琴認為,「這是實驗室全體技術人員的功勞,大家勤懇認真,在平凡崗位做好分內事,才贏得行業的敬重。」

知心大姐

指導技術人員奪全國大比武冠軍

步履穩健,細聲慢語,滿臉微笑。

穿上白大褂,透過口罩,大家也能感受到謝宏琴的謙和與熱情。

在同事龍曉娟眼裡,「謝博士就是知心大姐,熱心『傳幫帶』。同事評職稱,寫論文,她都會不停地催著你跑。」「有困難,有大姐」已成為實驗室的口頭禪。在她的指導下,實驗室的技術員逐步成長。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龍曉娟榮膺冠軍。

提起這次大比武,實驗室的技術員都說「累」,除了厚厚的理論知識書本,還有做不完的實驗。但大家都感覺到很快樂,「有謝博士,她總有辦法。」做好後勤服務,排憂解難,謝宏琴總是不停地與同事談心,鼓勵他們前行,「一步步地來,不用急,也不要慌,功到自然成」。水質高錳酸鹽指數、水質六價鉻、土壤pH值、空氣VOCs測定……在謝博士的指點下,再枯燥的實驗也變得有趣起來。每條數據,在現實中對應著汙染物排放是否超標、企業經營是否合規、周邊生態環境是否安全,「不能馬虎,也不能大意。」謝宏琴如是說。

得益於「知心姐姐」的悉心指點,龍曉娟與實驗室同事共同奮戰5個月,經歷市、省兩級選拔,並以廣東省個人綜合比武一等獎的優異成績,登上全國大比武的賽臺,摘下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冠軍。

每當龍曉娟表達謝意時,謝宏琴總是連連擺手,「這是你們努力的結果,日積月累,厚積薄發,在平凡崗位也能綻放精彩。」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之餘,謝宏琴還發揮所長,致力科學研究,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東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還被原環保部授予「國家環境監測技術骨幹」。這次榮獲廣東省勞動模範,實驗室同仁齊聲為她點讚「實至名歸」。

來源:東莞日報

【來源:本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勞模風採②|省勞動模範謝宏琴:做好環境保護衛士 用心守護碧水藍天
    謝宏琴是東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唯一的博士,現擔任實驗室副主任,每年經手出具的監測數據多達10萬條。在廣東省委省政府2020年表彰的一批先進職工和先進集體中,憑藉在一線工作上的嚴謹與堅守,她成為東莞生態環境系統唯一代表,榮獲「廣東省勞動模範」稱號。談及這份榮譽,謝宏琴備感壓力,直言自己只是盡力做好分內事,「這是對環境監測戰線的肯定。」
  • 無錫濱湖提交生態環境保護答卷 還百姓「藍天、碧水、淨土」
    1月8日上午,無錫市濱湖區召開生態環境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提交近兩年生態環境保護「答卷」。濱湖區生態環境局局長宋超在發布會現場介紹稱,生態環境質量是最大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濱湖區舉全區之力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 編織科技「巨網」 守護碧水藍天
    我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自動監測、在線監控等高科技手段,編織出一張「巨網」,覆蓋整個環保體系,為守護碧水藍天助力。形式多樣的監測手段,匯成了海量的監測數據。為了讓海量數據跑起來、用起來,我市的「智慧生態」作戰指揮中心大數據應用平臺應運而生。
  • 守護青山綠水 留住藍天白雲——畢節市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掃描
    保護好生態環境是人民群眾最大的福祉,守護青山綠水,留住藍天白雲,才能贏得金山銀山。畢節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有關部門認真開展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完成烏江庫區畢節市範圍內網箱養魚取締工作。還烏江一片明淨是畢節市狠抓綠色發展,紮實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全面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的一個生動寫照。
  • 召喚「碧水衛士」這有一群可愛的魚寶寶、蝦寶寶在等你
    認領完成後你就可以獲得由山東省漁業協會和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共同授予的「碧水衛士」電子愛心證書。活動參與方式也很簡單:進入「碧水責任雲放魚平臺」。點擊「我要去放魚」,選擇並認領養護包。在此,我們召喚「碧水衛士」,你的一個小小舉動將會給我們的海洋帶來大不同。今天,你送魚寶寶、蝦寶寶們入海,明天,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自然,漁業資源將得以修復、生態環境會大大改善。讓我們一起動動手指,守護海洋、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 「守護一江碧水,共推長江大保護」線上主題分享會舉行
    2020年5月9日下午,「守護一江碧水,共推長江大保護」線上主題分享會舉行,來自國家電網、大自然保護協會(TNC)、阿拉善 SEE 生態協會、綠色和平等機構的有關專家圍繞各自工作重點,探討如何共同抓好長江大保護。
  • 藍天碧水綠岸 寶安美麗家園
    今日之寶安人,正幸福地享受著「藍天碧水綠岸」帶來的沐浴和滋養,寶安上下對標「雙區」建設,進一步參與維護轄區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共治共享的新局面;繼續努力做好、做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力爭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 天朗氣清,藍天白雲現。
  • 首屆庫布其雲論壇舉辦:防治荒漠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打贏藍天、碧水...
    上午,由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億利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首屆庫布其雲論壇通過視頻方式舉辦,論壇主題為「防治荒漠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來自聯合國、國際組織、企業界、金融界、科學界的嘉賓從不同角度探討生態產業、綠色金融在防治荒漠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稱讚中國為全球環境生態治理做出的突出貢獻。
  • 青山碧水映藍天——西藏山南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掃描
    同時,建立了定期聽取環境保護工作匯報和環境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堅持在年度經濟工作會、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上研究解決環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安排部署重大工作,確保了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現在的山南,比過去好多了,江邊綠了,風沙小了,生活美了,這些都是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家住雅江邊的扎囊縣桑耶鎮群眾次仁笑著對記者說。
  • 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守護好一江碧水 市中區這樣做——
    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守護好一江碧水 市中區這樣做—— 2020-11-30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 山西生態環境保護靶向攻堅
    2020年以來,我省生態環境部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全力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特別是秋冬防期間,我省交出了亮眼的
  • 環境科學專業:呵護碧水藍天
    環境汙染嚴重、氣候條件惡化、部分資源緊缺……近年來,種種問題的出現,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呵護碧水藍天備受社會關注。目前開設環境科學類專業的院校有哪些?畢業生去向如何?本期專業視窗將對考生關注的問題簡要解答。專業人才緊俏 百所高校招生前段時間,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
  • 衛星遙感護航「藍天、碧水、淨土」
    在11月27日舉行的第八屆江蘇省青年科學家年會開幕式主題論壇上,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顧行發表示,衛星遙感正利用各種技術,特別是航天技術,為大氣、水體、環境動態監測保駕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要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江蘇身處長江大保護的核心地段,總書記剛剛來江蘇視察。在環境保護方面,衛星遙感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 《守護》——聆聽守護藍天的心聲
    掃描二維碼 觀看視頻中部戰區空軍創作推出的微電影作品《守護》,在第四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徵集展播活動中,被評為「3分鐘類二等優秀作品」。在夜晚守護祖國的安全,就是他們的責任所在。鷹擊長空,忠誠無畏。微電影作品《守護》將鏡頭對準這些在夜間執行巡航任務的空軍飛行員。他們頭頂璀璨星河,眼前萬家燈火,在本該與家人團聚陪伴的溫馨時刻,駕駛著戰鷹呼嘯升空,隨時做好殲滅來犯之敵的準備。這部微電影無論是在選材內容,還是在主題立意上都切合呼應了「守護」這一主題。每一個幸福的夜晚,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巡航守護,才變得格外安寧。
  • 做好瀏陽河水文章 確保涵養一河碧水到湘江
    黎春秋開展巡河並暗訪督導冷鏈物流疫情防控工作瀏陽日報訊(記者胡吉星)12月25日,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市第一總河長黎春秋開展巡河並暗訪督導冷鏈物流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做好瀏陽河水文章,抓好雨汙分流改造工作,切實推動瀏陽河水質持續改善,確保涵養一河碧水到湘江
  • 「黃岡聚焦」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先鋒衛士」
    保護生物多樣性,做野生動植物的「先鋒衛士」,讓黃岡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安居樂土。一直以來,黃岡林業人逐綠而行,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致力於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溼地面積193萬畝,保護面積104萬畝,溼地保護率53.9%。山清水秀,萬壑鳥鳴。如今,保護區內,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9種、瀕危保護植物27種等珍稀物種,得到了有效保護。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生態環境,引來鳥類棲息繁衍,境內現有鳥類122種,其中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5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14種。
  • 和桃花水母共享碧水藍天
    「桃花水母是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生長於淡水中,只有每年6月到10月才會出現,且生存的水域必須無毒、無害、潔淨,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站在龍窩河前,村民張自強一邊查閱手機,一邊向女兒科普,「現在能採到活桃花水母的地方全國也不過幾處,這說明咱們龍窩河的環境很好。」
  • 打好三大戰役 守護 「碧水藍天」 興安盟環境保護工作目標確定
    興安盟行署副盟長於仁傑在日前召開的興安盟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強調。 於仁傑強調,各級環境保護部門要完善環境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機制,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加大故意惡意排汙等環境違法案件查處力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實施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汙染物排放評估和綜合整治,確保達標排放。開展環境隱患問題排查整治,有效化解環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