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60歲任鐵道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鐵路大提速決策者,今年82歲

2021-01-08 檔案地理

曾任鐵道部哈爾濱鐵路局局長、黨委副書記,鐵道部部長、黨組書記,第十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志寰,59歲任正部級,60歲任鐵道部部長,今年82歲。作為中國電力機車事業的開創者之一,中國鐵路大提速的主要推動者和決策者之一的傅志寰,有哪些傳奇經歷?

傅志寰,1938年4月11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56年9月畢業於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班,1961年7月畢業於蘇聯莫斯科鐵道學院鐵道電氣化專業。

1961年7月起,他任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技術員,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長,鐵道部科技局總工程師、局長,鐵道部哈爾濱鐵路局局長、黨委副書記。

1990年12月至1998年3月,傅志寰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97年7月被明確為正部長級。

此後至2003年4月,他任鐵道部部長、黨組書記,2001年12月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此外,他是第十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

公開資料顯示,上世紀60至70年代,傅志寰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工作期間,主持試製了中國第一列電動車組。

上世紀80至90年代,傅志寰在鐵道部工作期間,傅志寰組織開發了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力機車、內燃機車、客車、貨車等二十餘種產品。

1999年後,在傅志寰的領導下,開工建設了中國第一條時速200至300公裡的秦皇島至瀋陽客運專線,創造了321.5千米/小時的當時中國鐵路第一速。

2018年10月,傅志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鐵路這幾十年的發展,我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我出身鐵路世家,父親是個火車司機,我從小就跟火車打交道。我是聽著鐵路汽笛聲長大的,所以就對鐵路很有感情。中國高鐵是堅持自主創新的成果。

2018年12月,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辦公室印發文件,根據中央組織部任免通知:中央批准傅志寰同志退休。(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24歲被委以重任、35歲破格晉升,41歲他候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6月6日,中國工程院發布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 通知稱,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各學部經過審閱材料、專業組評審、學部評審和投票等程序(工程管理學部候選人在相關專業背景學部評審),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22位,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予以公布,歡迎社會各界監督。根據工作安排,7月1日-30日,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的材料將在其單位進行公示。
  • 中國工程院新增70名院士 最小年齡47歲(名單)
    中國工程院新增70名院士最小年齡47歲  記者從中國工程院獲悉,備受關注的院士增選名單上午出爐,新當選的70名院士中,男性67人,佔95.7%,女性3人,佔4.3%;最小年齡47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年齡56.2歲,比2013年下降0.7歲;60歲(含)以下的56人,佔80%;61歲至70歲(含
  • 「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雖然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劉奕楠
  • 「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
    「雖然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劉奕楠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創新創造與生態構建」專題論壇在長沙梅溪湖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發表了題為「5G+工業網際網路+腦科學+大數據+AI+網格邊緣超算的應用場景」的演講。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據光明網9月22日報導,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報導稱,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
  • 2019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最小年齡42歲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今天剛剛公布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共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選工作於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恆德逝世 享年98歲
    新京報快訊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我國核材料和金屬離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驅者
  • 在皖3位科學家候選工程院院士 年齡最小的剛50歲
    本報訊 5月15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最終確定了521位有效候選人,其中有3名在我省工作的科研人員上榜。據了解,經過多輪評選後,今年年末將公布正式當選的院士名單。記者在名單中看到,521名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
  • 「最帥氣」中國科學家,證件照爆紅網絡,82歲的他原來是混血兒
    「最帥氣」中國科學家,證件照爆紅網絡,82歲的他原來是混血兒說起科學家或者院士, 很少有人會把他們的形象,和高顏值聯繫在一起,畢竟戴著厚厚的眼睛,幾根稀疏的頭髮,這才符合大眾對科學家的印象,但是今天要和大家介紹一位十分特別的「科學家」,如今已經82歲的他,曾經因為一張帥氣學生證照片而爆紅網絡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病逝,今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日前,武漢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 93歲著名分子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逝世
    中國基因工程領域重量級學者隕落。李載平 資料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方面獲悉,著名分子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5月30日15時45分在上海市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3歲。
  • 罕見的「帽子戲法」:南理工82歲教授三獲國家級科技一等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82歲教授王澤山在足球比賽中,「帽子戲法」通常是一名球員單場比賽內攻入三球的別稱。在科技界的最高「賽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82歲教授王澤山,便罕見地上演了「帽子戲法」。2017年1月9日,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 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先生
    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先生付伯平稀土調研深遠究,工程大業不停休。百年耘墾結金穗,乘鶴長徵昊宇遊! 2020.09.23夜附: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李東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
  • 中國工程院新增67位院士 四川大學王琪教授當選
    (川大供圖)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李寰 劉虎)2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67位科技專家新當選院士。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王琪當選,成為今年四川省內高校唯一入選者。另外,記者從綿陽市科知局獲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鄧建軍、範國濱、唐立三名專家也入選了本次院士增選名單。
  • 中國工程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 18位外籍專家當選院士
    經濟日報北京11月27日訊 記者常理報導:中國工程院27日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單,有67位院士當選。此外,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比爾·蓋茨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據悉,此次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佔94%;女性4人,佔6%。
  • 93歲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逝世 是中國基因工程和分子遺傳學先驅
    李載平 資料圖澎湃新聞記者從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方面獲悉,著名分子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5月30日15時45分在上海市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3歲。根據李載平院士治喪委員會的消息,李載平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定於2018年6月5日(周二)上午10時在上海龍華殯儀館大廳舉行。公開資料顯示,李載平是我國基因工程和分子遺傳學的開拓者,生前還擔任過原國家生物工程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聯合國基因工程生物技術中心評審組成員、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
  • 他是材料學界泰鬥、蜚聲國際的材料科學家,八十歲的周廉院士依然在...
    包括32位院士在內的近400位國內外知名的材料科學家、百位優秀青年學者、上千位各界相關人士相聚在這裡,共享新材料研究成果,研討新材料的發展方向。 由我國著名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周廉教授創辦並推動的這一論壇,到今天已舉辦到第10屆。這一高端論壇已發展成為新材料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活動,反映國內外材料學科發展最新趨勢、極具影響力的高端平臺。
  • 「高鐵院士」王夢恕逝世 屢次直言鐵路體制某些弊端
    2017年3月23日,河南洛陽,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圖/視覺中國  王夢恕  籍貫:河南溫縣  終年:81歲  生前身份: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生前住址:北京  9月20日,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逝世,享年81歲。
  • 2017院士名單最終官方完整版 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結果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於年初正式啟動,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選人。6月4-10日,召開了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會議,選舉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05位。
  • 他是材料學界泰鬥、蜚聲國際的材料科學家,八十歲的周廉院士依然在跋涉……
    包括32位院士在內的近400位國內外知名的材料科學家、百位優秀青年學者、上千位各界相關人士相聚在這裡,共享新材料研究成果,研討新材料的發展方向。由我國著名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周廉教授創辦並推動的這一論壇,到今天已舉辦到第10屆。這一高端論壇已發展成為新材料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活動,反映國內外材料學科發展最新趨勢、極具影響力的高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