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表面平均溫度(GMST)比率的有限上升激起了關於氣候變化的爭論

2020-12-05 國際能源網

據了解,全球表面平均溫度(GMST)比率的有限上升激起了關於氣候變化的爭論,在一片辯論聲中,Kevin Trenberth 指出自然的氣候通量——該通量比一般認為的要大——可以壓制全球背景下的變暖,造成穩定狀態的比率,或者使其出現全球變暖停滯的hiatuses現象,而這具有極大的欺騙性。經過數年的監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GMST的變化因年而異,甚至以十年為單位的變化也不同;Trenberth爭論說,自然內部的變化是造成這些不同之處的原因。

例如,太平洋年代際振蕩(PDO,這是太平洋經歷暖化和冷卻階段的現象)可通過改變洋流、對流和翻轉而對氣候產生非常強烈的影響。PDO會在其負相時在大洋深處截留更多的熱;因此GMST往往會在此PDO負項時呈現停滯,但GMST會在PDO正相時增加。

事實上,觀測和模型顯示,PDO在最近的兩個脫漏期中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自然變化背後的某些其它例子的原因包括:厄爾尼諾現象、火山活動及平流層中水蒸汽減少。Trenberth提出,這些自然變異在任何時間點都會強到足以掩蓋背景中的暖化;當研究人員研發並測試氣候變化模型時,預測這些變化並對它們做出規劃是重要的。

相關焦點

  • 關於氣候變化的歷史爭論
    關於氣候變化的歷史爭論 【字體:大 中 小】 2008-05-28 14:43:40   來源: 中國天氣網       早在1827年,法國科學家讓·富裡葉首次提出了溫室效應理論,認為地球表面的溫度受大氣層化學結構的影響。
  • 相比工業革命前 全球平均溫度已上升超1攝氏度
    中國網11月11日訊 據巴西媒體報導,相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已經上升1.02攝氏度,這也是有記錄以來地表平均溫度升高首次超過1攝氏度。英國氣象辦公室將2015年1月至9月的地表均溫與1850到1900年觀測到的地表溫度做了對比,並得出結論:當前地表溫度已經相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上升了1.02攝氏度。
  • 自1980年以來,全球平均表面溫度上升了約1攝氏度
    NASA也宣布,2018年的世界平均氣溫比1951年到80年的平均氣溫高0.83度,自1880年代以來上升了1度。斷定「全球變暖的大部分是由於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另外,NOAA發表稱,2018年世界陸地和海面的平均表面溫度比20世紀的平均溫度高0.79度。
  • 科學網—研究揭示200萬年全球平均表面溫度
    本報訊 本周《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重構了過去200萬年的全球平均表面溫度。
  • 全球控溫目標解讀: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限制在2℃
    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而過去的130年全球升溫0.85℃——這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IPCC)在去年發布的第五次評估第一工作組報告中提到的。
  • 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凸顯全球變暖危害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報訊 根據聯合國3月31日在日本橫濱發布的一份最新氣候科學報告,從冰川收縮到海洋酸化,氣候變化已經給地球的自然系統留下了顯著印記。該報告首次提出氣候變化對人類安全的影響,並強調將平均氣溫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不到2攝氏度的重要性。
  • 全球氣候變暖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0.74度
    人民網北京8月24日電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今天上午在京開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做了《國務院關於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指出,全球氣候變暖是不爭事實。目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表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百萬分之一單位)上升到2005年的379PPM,超過了近65萬年以來的自然變化範圍,近百年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0.74度。  報告中說,自1750年以來,全球累計排放了1萬多億噸二氧化碳,其中發達國家排放佔80%。
  • 地球平均溫度上升6℃,世界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而這不得不令人們反思,澳洲平均氣溫升高1℃就能引起持續數月的森林大火,如果不加以控制,隨著氣候變暖全球平均溫度持續上升,世界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海平面將上升2.3米,溫室氣體融入海水酸性增強,沿海紅樹林及珊瑚礁等生態系統將被嚴重破壞,海水無法被淨化,赤潮出現的頻率將大大增加,海堤失去保護,人們不得不通過高頻率地維修海堤以保證家園不受影響。
  • 全球氣候變化形成的有關原因
    氣候變化會帶來哪些影響?氣候變化導致災害性氣候事件頻發,冰川和積雪融化加速,水資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化還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遭受洪澇、風暴等自然災害影響更為嚴重,小島嶼國家和沿海低洼地帶甚至面臨被淹沒的威脅。
  • 正視氣候變暖事實 採取措施適應、應對氣候變化
    那氣候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因為歐洲現在嚴寒的影響。    [鄭國光]我們講的全球氣候變暖是衡量整個地球平均的狀況,講氣候變暖是有一個時間尺度的。比如說這個地方氣候狀況怎麼樣,按照氣象的統一標準,它有一個30年的尺度。比如今年1月1號使用的氣候值就是1980年到2010年的氣候值。所以全球氣候變暖是講全球的氣候變化的趨勢。
  • 我們如何面對極端變化的氣候?
    根據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做出的最壞預測,本世紀末,地球表面溫度將上升4~5攝氏度。這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半米之多,洪水會淹沒大片沿海地區,其中包括許多大城市。與此同時,地球近三分之一地區可能成為沙漠,一半以上地區會出現乾旱,而地下水供給鹽鹼化將使情況變得更糟。
  • 秦大河: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上升6.4度
    秦大河: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上升6.4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6:54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今年暖冬天氣一直是全球議論的焦點,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表示,全球氣候變暖是造成暖冬的一個主要原因,而氣候變暖很可能是人為溫室氣體增加所造成的。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溫室氣體可以幫助地球表面溫度保持在一個更宜人的水平——近華氏59°F(15℃)。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產生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增加,地球平均溫度正在不斷升高並造成氣候的危險變化。  二氧化碳通常認為是導致這場危機的罪魁禍首,因為它佔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0%。當住家取暖、汽車、工廠、核電站燃燒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時,當砍伐或燒毀森林時,當生產水泥時,我們就把二氧化碳排放到了大氣層中。
  • 外媒:平均氣溫上升1度 全球氣候踏入"未知領域"
    中國網11月11日訊 據英國媒體11月9日報導,英國氣象局的科學家們表示,到2015年末,全球氣溫較之工業化以前將上升1度,這標誌著全球氣候將踏入「未知區域」。此外,2015年還將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其氣溫遠遠高於往年的記錄。
  • 全球氣候異常變化成因是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或是全球氣候異常
    而且全球各個地區都有類似的現象出現,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有些擔心。地球的氣候變化基本上科學家認為是地球的溫室效應造成,可是也有一些人覺得氣候變化很可能是其他因素,那麼到底還是怎麼樣的情況呢?這點科學家爭論還是比較大,美女小倩熱愛科學,也喜歡科學研究,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我們一起探討這些問題。
  • 2019年《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2019年《氣候變化綠皮書》指出——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加速,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加強氣候風險管理,要特別防範「黑天鵝」和「灰犀牛」兩種風險事件的發生。
  • 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快!法國新氣候模型顯示全球暖化加速
    法國科學家今(9月17)日表示,根據新的氣候模型,燃燒化石燃料排放至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促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的速度,較過去所認為更快。(圖/網際網路) 法國兩個頂尖研究中心發布的不同氣候模型顯示,倘若排碳量持續不受節制增加,至2100年前,地球平均溫度可能上升至較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6.5至7.0度。 這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2014年第5次評估報告預測的數值高出達攝氏2度。新的氣候模型將取代聯合國當前用來預測的模型。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在過去50年裡觀察到的氣候變暖,主要應歸咎於人類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這些排放的罪魁禍首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燃燒,森林砍伐和農業活動也難辭其咎。  預計本世紀的氣候變暖將大大高於上世紀。自190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約1.5℃。到2100年,預計還會上升1℃到5℃。美國的平均氣溫上升幅度與此相當,因地區各異,本世紀美國的平均氣溫上升幅度可能還會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 奇聞:神秘氣候之謎被解開,21世紀的地球溫度近十萬年最高!
    原來科學家們解決了一個有爭議但關鍵的氣候變化謎題,支持了氣候模型,並證實,根據最新的全球氣溫年度數據,地球比至少1.2萬年,甚至可能比最近的12.8萬年都要熱。這個謎題被稱為「全新世溫度之謎」,它描述了一場關於全新世期間溫度如何變化的爭論,這個時期描述了地球過去11700年的歷史。雖然一些以前代理重建表明全新世平均溫度在6000年達到頂峰,10000年前,地球冷卻之後,氣候模型表明,全球氣溫已經上升在過去的12000年裡,藉助不斷上升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等因素。
  • 自然子刊文章解讀全球湖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圖片來自原文氣候變化是全球湖泊生態系統的威脅之一。正如最近幾十年來所觀察到的那樣,全球湖泊對氣候變化威脅做出了響應。2020年7月14日,《自然綜述:地球與環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發表題為《全球湖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Global Lake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的文章,從冰層、表面溫度、蒸發和水位等物理變量切入,全面系統地討論了全球湖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