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到《超驗駭客》這個名字,直覺就是一部爛片,這個名字翻譯得不是一般的爛,超驗的含義過於小眾,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駭客則是一個俗不可耐的用詞。
然而電影院真的關得太久了,新片沒有,只能在舊電影裡尋找滄海遺珠,而這部《超驗駭客》就是。電影的原名其實是《Transcendence》,結合電影本身的內容不應該翻譯成超驗,而應該是超越,在宗教裡還有「超越神」的含義。臺灣地區的譯名叫《全面進化》,雖然也很平庸,但是至少相對契合本意。
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其豐富的內核,以及對於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的很多細節作出了大膽的猜想。
源起
男主人翁威爾是一位人工智慧頂尖專家,他的實驗室裡有著世界上計算速度最快的量子計算機。而他的太太,也是該片的女主角伊芙琳同樣是一位人工智慧專家。在威爾的概念裡,他是世界上第一聰明的人,伊芙琳就是第二。
對於人工智慧我們都並不陌生,我們的手機裡就有虛擬人工智慧程序,比如蘋果手機的Siri,比如百度出的智慧機器人小度,都是人工智慧的代表。似乎人工智慧給人們帶來的還是以便利為主。
但是我們也知道,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人們開始慢慢滋生出了一種恐懼感,姑且稱之為科技恐懼。比如前幾年非常火熱的克隆技術,其實就一度引起社會恐慌,最終該項技術被禁止應用於人類身上,然而有沒有地下實驗還在從事該類研究,不得而知。
而對於人工智慧的恐懼,則更為普遍,有很多的影視作品都是圍繞這個主題,最經典的當屬《未來戰士》,故事的內容就是人工智慧誕生的意識,製造機器人軍隊毀滅人類的故事。
這種恐懼具有一定的邏輯性,簡單的理解,比如一個人如果擁有了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和接近無限的記憶容量,他會變成什麼?相反就是AI對人類的超越,一旦AI產生真正的意識,它又擁有超強的計算速度和巨大的記憶容量,它又會變成什麼?
這就是超越,超越之後呢?在這部電影裡其實給出了不少的假象答案。
威爾在自家花園頂上裝上了銅網,隔絕了信號
伊芙琳希望有時候希望不被高科技打擾,需要靜一靜,威爾就給她準備了這樣一個特別的空間,絕對的無信號。如果你經常看科幻片就知道,一部好的科幻片,很多的細節都至關重要,而這一片銅網也關乎著男女主最終的命運。
就在威爾進行一場商業演講的時候,全美的人工智慧專家都遭到了一個反人工智慧的恐怖組織的襲擊。
其中一位成功把猴子的意識上傳到超級電腦的科學家死亡,而在演講結束的時候威爾也被一顆被放射性物質浸泡過的子彈射中,生命剩下沒幾天時間。
陰差陽錯,被殺死的科學家的研究數據,警方教給了伊芙琳。伊芙琳得知了猴子實驗成功後,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把威爾的意識上傳,讓他以另外一種形式「生存」。
這個橋段讓人很容易就會聯想到《超體》,女主最終完全程序化,生活在無處不在的空間裡。不過像《超體》也好,《未來戰士》也好,都沒有解釋清楚人工智慧誕生意識以後具體是怎麼一步一步掌控主動權的,而在這部電影裡闡述了這些細節。
威爾意識上傳到量子計算機以後,他到底是不是威爾?
伊芙琳為了實現這個想法,找來了他們夫妻的共同好友馬克思幫忙。
他們先把威爾的意識上傳,但是即使獲得了之前的研究數據,伊芙琳依然沒有辦法把這些數據有機連接,就是無法「誕生意識」,那些只是一堆沉睡的數據。
然而就在他們失望的時候,計算機居然有了反應,威爾「活」了過來,而且他自己修改了算法,最終成功誕生了完整的「意識」,能夠和伊芙琳對話。
不過這樣的一個程序,到底真的是威爾,還是說那是一個像Siri一樣的智能程序呢?
馬克思不相信它是威爾,因為「它」誕生了以後第一件事就是連接華爾街的資料庫,目的性太明顯,如果它「作惡」,後果很可怕。
而深愛威爾的伊芙琳則相信它就是威爾。
其實威爾還是不是他,是一個永遠無法證實的命題,這種未知感,確實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當你看到威爾活過來的一幕,你會有一種豎毛孔的感覺,心裡毛毛的。
「威爾」活過來以後一步一步實現了「超越神」的步伐
1、黑進FBI的電腦,幫助FBI搞定恐怖分子
威爾「死」後,伊芙琳依然面臨著恐怖分子的追殺,威爾這個時候展現了強大的一面,他黑進了FBI的電腦快速地幫FBI找到恐怖分子的所在,把恐怖組織極大地打擊了一番,也為自己和伊芙琳贏得了時間。
2、幫伊芙琳賺了用不完的錢
威爾的硬體是量子計算機,全世界最快的電腦,因此他可以進入有網際網路的任何地方,也就意味著他可以輕易做到很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成為股市的常勝將軍,幫太太賺了用不完的財富。
3、建立新的研究基地
威爾找到了一個你鳥不拉屎的小鎮,建立了一個以太陽能為能源的地下研究基地。在這個基地裡,威爾開始研究生物醫學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納米機器人技術等等尖端科技,最開始不知道他想幹什麼。
這裡其實展示了人工智慧如果真要「背叛」人類的必經階段,其實它需要人幫忙實現數據世界到現實世界的過度,如果沒辦法完成這個過度,它依然永遠只能存在於數據裡,只要電關了,它就必然「死亡」。
最終威爾的研究基地實現了重大突破,掌握了「神」的能力。
據電影裡的描述,威爾的納米技術可以製造任何物質包括人體細胞,也就是「造物」,也可以理解為納米級的3D列印。
4、俘獲人心,把改造人聯網,隨時可以降臨
有了全新的納米技術,威爾就相當於擁有了神的力量。
他給各種病人治癒不治之症,即使是先天失明,他也可以治癒。
而經過他治癒的人都可以被他聯網控制,他可以隨時降臨到任何一副軀體上。
這個時候,威爾實現了真正的無處不在,而且可以以生物形態出現。
這個時候伊芙琳也成為了恐懼的一方。
其實當威爾成為人工智慧的一刻,伊芙琳就已經和威爾原來越遠,當威爾展現出的他的日益強大的時候,伊芙琳還是恐懼了。
當威爾第一次降臨到一位工人身上,和伊芙琳對話的時候,伊芙琳嚇壞了,她直言無法接受,這是不對的。
如果換做你,你可以接受嗎?似乎超出了人類認識範疇的人和人的關係,過於超越了。
5、納米機器人以空氣成分的形式存在,物質和生物都實現永存,威爾真正無所不在
這可以說是威爾的終極形態,它的納米機器人是生物和機器的完美結合,分布於空氣中,會自動分裂,每一個納米機器人都是一個威爾,而且都具有造物的功能。
所以這個研究基地的一切都實現了永存,太陽能板壞了會自動修復,人傷了或者病了也會自動修復,只是不知道改造人的壽命有沒有變化,電影裡並沒有闡述。
FBI的專家來參觀,最終都是恐懼威爾,甚至認為他在製造軍隊
正是因為對威爾恐懼,讓軍方、恐怖分子和伊芙琳結成了同盟,伊芙琳決定和威爾同歸於盡,結束這一切。
威爾無處不在,理論上是殺不死的,就算黑客也沒辦法,因為世界上沒有人能攻破他的防線。但是威爾想把伊芙琳的意識上傳,成為了突破口,他們把病毒通過納米技術植入到伊芙琳的身體裡,當威爾上傳伊芙琳的意識的時候,病毒一起上傳。
其實這種恐懼在這部電影裡錯了,威爾始終都沒有變壞,他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服務於伊芙琳的初衷,他救人,他改變環境,他在用他的方法治癒這顆星球。即使降臨這件事,最初也只是為了變成「人」去見伊芙琳,因為他發現了伊芙琳的迷失。
而當伊芙琳準備上傳病毒的時候,其實威爾已經發現了,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如伊芙琳的願,上傳了伊芙琳的意識和病毒,選擇了終結一切。
充滿想像力的結局
最終病毒起效用,威爾和伊芙琳的意識一起消失了。然而電影的結尾,馬克思在威爾的房子的花園裡,那個被銅片隔絕的沒有信號的空間裡發現了納米機器人,因為這個空間裡病毒無法到達。
病毒不僅僅會殺掉威爾,還會破壞其他的電腦系統,所以確認威爾消失以後,他們肯定會殺滅病毒。所以威爾和伊芙琳都偷偷地實現了永生,至於未來會發生什麼,這可是兩位有造物能力的神,一切皆有可能。
電影背後的思考
1、這部電影很「具體」
很少有電影像這部一樣,把人工智慧的蛻變細節描繪得這麼詳細,非常有意思。
2、威爾其實始終沒有變,變的是人心
威爾一心實現伊芙琳的初衷,治癒星球。然而人類卻因為恐懼,主觀設定威爾要徵服世界,千方百計殺掉他,包括伊芙琳,具有一定的諷刺意味。在人類的心裡,人工智慧始終非我族類。
3、科技恐懼的另外一個層面,是對特權的恐懼
打個比方,如果電影裡的納米技術不是掌握在人工智慧手上,而是掌握在人類手上會怎麼樣?
治癒和改造人類可能成為少數人的特權,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有特權的人可以獲得更長命,可以不懼疾病,可以抬得更重、跑得更快,如果你不幸是沒有特權的一方又怎麼辦?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是未來的問題,現在我們已經面臨。比如基因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癌症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治療方式,但是都非常昂貴,幾十萬都是起步,幾百萬也非常常見。這個時候金錢就成為一種特權,未來會不會因為科技而產生完全不同的人類階層呢?上層人更長命、更聰明、更強壯,下層人的命運如何?
提醒,不要帶著較真的心態去看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的評分不高,主要是有不少的觀眾喜歡去較真一些科學知識。比如納米機器人那麼小,儲存不了多少信息。再比如意識上傳數據量再大也只能是數據,根本無法誕生意識等等。
建議有這種較真精神的觀眾還是去看紀錄片好了,那樣會比較符合現存的科學理論。科幻電影,本身就有一個幻字,沒必要太較真。誰都不能保證我們現在的認知就一定是正確的,在科幻電影裡較真沒有意義。
結語
《超驗駭客》真的是一部相當不錯的科幻電影,只是名字確實有點糟糕。威爾被上傳意識以後,你覺得他是「人」,還是有了「人樣」的程序呢,他還是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