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是強尼.戴普的死忠粉絲,但是看到他演出這種高科技科幻片真的覺得蠻新奇。中文翻譯《超驗駭客》我感覺這個名稱還比較讓人摸得著頭緒。威爾與艾芙琳是一對的科學家夫婦,特別威爾更是頂尖的A.I.科學家,兩人更共同發明了一臺世上最強大的人工智慧:PIN。然而,在某次受邀演講的場合,威爾遭到反科技組織R.I.F.T.的侵害,同時各地亦有其他頂尖科學家遭到該組織謀害。威爾被塗有毒物的搶射傷,雖並無立即致命、但毒物使得他來日無多,只能拖著虛弱的身子過完人生最後的日子。然而,某一天,艾芙琳突發奇想,打算將威爾的記憶灌輸到PIN的零件裡,在兩人的好友麥克斯的幫助下,在威爾斷氣前終於完成作業,但在啟動電腦後兩人卻認為失敗了,直到他們失望地要將數據洗清時,才發現這項創舉竟然成功了,威爾以電腦人的身份復活,只是,誰也想不到這會是一場大風暴的開端……
當看到威爾從電腦屏幕中冒出面孔,我差點興奮地大喊出這個名字。冬寂(Wintermute)是誰?它可說是科幻界中數一數二著名的A.I.電腦,是出自電馭叛客類型科幻的濫觴《Neuromancer》這部小說。在《Neuromancer》的故事中,冬寂不但研發出超越同時代十年以上的醫療科技,而且還能隨時隨地透過任何一個圖像儀器與主角對話,甚至派了個被它洗腦操控的軍人來幫助他,說到這,已看過《超驗駭客》的觀眾是不是會覺得似曾相識呢?
但是威爾和冬寂不同的是,前者是人腦混合電腦、後者則是完全的A.I.電腦,而劇中角色一直害怕與爭辯著的,便是這個存在著威爾記憶的電腦,究竟真的是屬於威爾的意志?或者只是原本的人工智慧擁有著威爾的記憶數據而已呢?就像劇中由摩根.費裡曼飾演的威爾好友約瑟夫問過PIN與威爾同樣的問題:你如何證明自己有自我意識?然而這個問題的解答連提問者自身也無法答出,如何證明我們的靈魂所在?如何知道我們是本著自我意識在生存著的?
但威爾與冬寂同樣的是,兩者都企圖擴張自己的觸手所及、企圖強化自身能力,而在一般人類的眼裡,不免產生恐懼與憤怒,對於自己創造出的產物想要反過來掌控自身、並掌控人類,且不知它是帶著善意或者暗懷鬼胎(實際上人類通常都會認為這類情節A.I.電腦總是邪惡的),在彼此不理解的情況下,無論是誤會、或者針鋒相對,都走上了一條充斥破壞與憎恨的道路……
科技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方便迅速,從電報、電話慢慢演變成網絡即時傳訊、視訊,人越來越容易尋找到彼此,但相反來說,卻也越來越難享受獨處的時光。而且,在人類不斷強化彼此連接力的情況下,我們彼此真的有更為親近嗎?還是更為疏遠了呢?隔著電話、網絡,我們真的能辨清彼此的思想嗎?科技的發展到底是對人類有益或有害?
誰也說不準人工智慧們在想些什麼,雖說艾西莫夫的小說中有著一個機器人心理學家的角色,以機器人的邏輯來推斷其異常行為,但就連人類彼此都無法完全猜透對方的內心,更何況面無表情的機械們。其實恐懼最根本的問題,是來自於不理解,人對於所有未知的事物都懷抱著崇敬與畏懼的心理,鬼神、死亡、宇宙,然而當未知失去了正向面、只剩下負面可能性,情緒也會只剩下害怕與恐懼……
之前在《攻殼機動隊》的文章也討論過類似問題,不過是比較著重於肉體上的人機界線,而本作較不同的地方是在於精神意識導入機械後是否能保有人性。事實上,我認為這些問題的本質,其實只在於人類如何界定生命與否,血肉之軀、機械與肉體的混合或者精神的純粹機械化、虛擬化,這三種型態都算是生命的形式嗎?還是只有原本純粹自然所創造的肉體才是生物的本質呢?
對於喜愛科幻的我來說,人機界線的消融是未來勢必會發生的,但是基於人類想要創造能無限壓榨的勞力來源,機器人若有了自我意識或者必須受到平等的待遇便會是件糟糕的事。但是,我仍然認為,無論是上述哪種形態、或純粹的人造產物,都會是生命的一種模樣,既然人類無法判定意識是怎樣的結構,便沒有權力去否定他人(或者說它物)的存在。不過話說回來,即使仍未走到電影小說中所描述的近未來,早就已經有一堆不把人當人看、藐視權益而瘋狂壓榨的企業主了,不是嗎?
近年來的科幻片大多包含動作場面,畢竟少了動作戲、只剩下文謅謅的對話場面是缺乏商業性的,本作相較近年來賣座的科幻片來說算是武戲較少的一部,不過相對的討論層面就會高許多。
看完這部電影後稍微瀏覽了一下網絡上的影評,其實負面評價算是較多,主要都是認為故事想表達的理念太過繁雜,但我認為從頭到尾都可以用人機界線來解釋,換作劇情中的說法就是威爾到底是不是人類?不過高興的是,IMDB上也有網友為這部作品抱不平,雖非經典之作,但去蕪存菁後仍屬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