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驗駭客》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

2021-01-08 梨花暮影

雖然我不是強尼.戴普的死忠粉絲,但是看到他演出這種高科技科幻片真的覺得蠻新奇。中文翻譯《超驗駭客》我感覺這個名稱還比較讓人摸得著頭緒。威爾與艾芙琳是一對的科學家夫婦,特別威爾更是頂尖的A.I.科學家,兩人更共同發明了一臺世上最強大的人工智慧:PIN。然而,在某次受邀演講的場合,威爾遭到反科技組織R.I.F.T.的侵害,同時各地亦有其他頂尖科學家遭到該組織謀害。威爾被塗有毒物的搶射傷,雖並無立即致命、但毒物使得他來日無多,只能拖著虛弱的身子過完人生最後的日子。然而,某一天,艾芙琳突發奇想,打算將威爾的記憶灌輸到PIN的零件裡,在兩人的好友麥克斯的幫助下,在威爾斷氣前終於完成作業,但在啟動電腦後兩人卻認為失敗了,直到他們失望地要將數據洗清時,才發現這項創舉竟然成功了,威爾以電腦人的身份復活,只是,誰也想不到這會是一場大風暴的開端……

當看到威爾從電腦屏幕中冒出面孔,我差點興奮地大喊出這個名字。冬寂(Wintermute)是誰?它可說是科幻界中數一數二著名的A.I.電腦,是出自電馭叛客類型科幻的濫觴《Neuromancer》這部小說。在《Neuromancer》的故事中,冬寂不但研發出超越同時代十年以上的醫療科技,而且還能隨時隨地透過任何一個圖像儀器與主角對話,甚至派了個被它洗腦操控的軍人來幫助他,說到這,已看過《超驗駭客》的觀眾是不是會覺得似曾相識呢?

但是威爾和冬寂不同的是,前者是人腦混合電腦、後者則是完全的A.I.電腦,而劇中角色一直害怕與爭辯著的,便是這個存在著威爾記憶的電腦,究竟真的是屬於威爾的意志?或者只是原本的人工智慧擁有著威爾的記憶數據而已呢?就像劇中由摩根.費裡曼飾演的威爾好友約瑟夫問過PIN與威爾同樣的問題:你如何證明自己有自我意識?然而這個問題的解答連提問者自身也無法答出,如何證明我們的靈魂所在?如何知道我們是本著自我意識在生存著的?

但威爾與冬寂同樣的是,兩者都企圖擴張自己的觸手所及、企圖強化自身能力,而在一般人類的眼裡,不免產生恐懼與憤怒,對於自己創造出的產物想要反過來掌控自身、並掌控人類,且不知它是帶著善意或者暗懷鬼胎(實際上人類通常都會認為這類情節A.I.電腦總是邪惡的),在彼此不理解的情況下,無論是誤會、或者針鋒相對,都走上了一條充斥破壞與憎恨的道路……

科技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方便迅速,從電報、電話慢慢演變成網絡即時傳訊、視訊,人越來越容易尋找到彼此,但相反來說,卻也越來越難享受獨處的時光。而且,在人類不斷強化彼此連接力的情況下,我們彼此真的有更為親近嗎?還是更為疏遠了呢?隔著電話、網絡,我們真的能辨清彼此的思想嗎?科技的發展到底是對人類有益或有害?

誰也說不準人工智慧們在想些什麼,雖說艾西莫夫的小說中有著一個機器人心理學家的角色,以機器人的邏輯來推斷其異常行為,但就連人類彼此都無法完全猜透對方的內心,更何況面無表情的機械們。其實恐懼最根本的問題,是來自於不理解,人對於所有未知的事物都懷抱著崇敬與畏懼的心理,鬼神、死亡、宇宙,然而當未知失去了正向面、只剩下負面可能性,情緒也會只剩下害怕與恐懼……

之前在《攻殼機動隊》的文章也討論過類似問題,不過是比較著重於肉體上的人機界線,而本作較不同的地方是在於精神意識導入機械後是否能保有人性。事實上,我認為這些問題的本質,其實只在於人類如何界定生命與否,血肉之軀、機械與肉體的混合或者精神的純粹機械化、虛擬化,這三種型態都算是生命的形式嗎?還是只有原本純粹自然所創造的肉體才是生物的本質呢?

對於喜愛科幻的我來說,人機界線的消融是未來勢必會發生的,但是基於人類想要創造能無限壓榨的勞力來源,機器人若有了自我意識或者必須受到平等的待遇便會是件糟糕的事。但是,我仍然認為,無論是上述哪種形態、或純粹的人造產物,都會是生命的一種模樣,既然人類無法判定意識是怎樣的結構,便沒有權力去否定他人(或者說它物)的存在。不過話說回來,即使仍未走到電影小說中所描述的近未來,早就已經有一堆不把人當人看、藐視權益而瘋狂壓榨的企業主了,不是嗎?

近年來的科幻片大多包含動作場面,畢竟少了動作戲、只剩下文謅謅的對話場面是缺乏商業性的,本作相較近年來賣座的科幻片來說算是武戲較少的一部,不過相對的討論層面就會高許多。

看完這部電影後稍微瀏覽了一下網絡上的影評,其實負面評價算是較多,主要都是認為故事想表達的理念太過繁雜,但我認為從頭到尾都可以用人機界線來解釋,換作劇情中的說法就是威爾到底是不是人類?不過高興的是,IMDB上也有網友為這部作品抱不平,雖非經典之作,但去蕪存菁後仍屬佳作。

相關焦點

  • 《超驗駭客》觀後感
    人類的恐懼,源自未知和強大。因為未知,讓人類無法預見,是什麼?會怎樣?對我有什麼影響?
  • 《超驗駭客》被譯名耽誤的好片,思維上傳量子電腦後,他還是他嗎
    最初看到《超驗駭客》這個名字,直覺就是一部爛片,這個名字翻譯得不是一般的爛,超驗的含義過於小眾,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駭客則是一個俗不可耐的用詞。然而電影院真的關得太久了,新片沒有,只能在舊電影裡尋找滄海遺珠,而這部《超驗駭客》就是。
  • 人類能長生不老嗎?
    事實上,自從有文明以來,人類對於「長生不老」這件事兒,一直都在努力著,直到今天。在人類最古老的史詩《吉爾伽美什》裡,就記載了關於人類長生不老的傳說故事。△ 吉爾伽美什抱著死去的恩奇都吉爾伽美什深刻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所以決心尋找到長生不老的秘訣,戰勝死亡。
  • 《超驗駭客》一部褒貶不一的硬核科幻電影
    這裡是真的震撼到我,人類在地球上進化了幾萬年發展到現在,思維方式已經固化,想要靠自身進化到更高一個維度難度很大,需要的時間也很長。人如果能和機器融合的話,勢必會創造出另一遠超現有人類的物種!看點2:在失去軀體後的德普利用網際網路的強大力量創造出納米顆粒,用納米顆粒重塑了自己的身體,讓自己「重生」,主角重返現實給我帶來的震撼也是不言而喻!
  • 人類的恐懼源於未知,克蘇魯的呼喚
    而克蘇魯神話的內容都圍繞著一個核心,那就是「在宇宙中人類的價值毫無意義,並且所有對神秘未知的探求都會招致災難的結局。」宇宙上充滿著其他可怕又強大的生物,而未知的人類則把他們當作神祇膜拜,當然,這些所謂的神,可不是這麼美好的存在……克蘇魯神話的小說中,都是圍繞在人類探索著未知,而在探索未知之中以小博大,最後遭來了恐懼及災難,所以基本上都是以悲劇收場。而「克蘇魯」是一隻比較有名的神祇,所以這系列的作品就用它來當統稱,另外,克蘇魯神話也是第一個以「現代」為世界觀的神話。
  • 什麼是先驗、超驗、後驗?
    經驗的方式又包括閱讀與現實體驗,但對於所經驗的狀態又分為三種:超驗、先驗、後驗。後驗就是必須體驗後才知道的,例如這杯水熱不熱。超驗就是超出體驗之外的,一般人無法共同體驗到以形成普遍共通經驗,如神、鬼的存在,夢境。先驗是先於經驗就能知道的,如邏輯或一般已經驗過後的知識常識,如1+1=2,人都會死。
  • 揭開生物駭客的神秘面紗
    一場生物駭客運動(biohacking)也由此展開。- 什麼是生物駭客? -生物駭客——顧名思義,即醫藥、生物學等領域與駭客的跨界,既包括頗具爭議的基因改造,也包含人體和網際網路的連結。在追求長壽與力量的道路上,人類永遠都不缺乏想像力。生物駭客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天馬行空的改造,也因此背負上「科學怪人」的稱號。
  • 未知讓人恐懼,恐懼讓人瘋狂,電影《迷霧》讓我們看到真實人性
    然而,對於人性的深層探討和剖析,才是本片所要傳達的主題。故事敘述一場強烈的暴風雨降臨在一個平靜小鎮的夜裡,這場意外使得戴維(David)(Thomas Jane)的家斷電、斷糧及房屋損毀。於是,他帶著年幼的兒子比利(Billy)前往鎮上的超市添購必需品。沒想到,一層層的濃霧竟在超市外面迅速蔓延,淹沒了所有視線;更可怕的是,霧中隱藏著恐怖的怪物伺機攻擊人類。
  • 機器人,不經過自然選擇,直接到達進化頂峰,比人類進化的更高級
    深度學習,自主學習,AI全面超過人類,奇點,從無到有,自己產生智能。數據,機器人免疫人類的病毒,免疫物理攻擊。計算機科學,AI,更高級的計算機科學。周圍的一切都只是數據。《黑客帝國》,《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駭客任務》。母體製造的假象,欺騙我們的假象,跟人造記憶的電子腦一樣,真實世界一個,虛擬世界無數個,真實世界到虛擬世界1到虛擬世界2,一直到虛擬世界n。我們的世界是不真實的,一切都只是母體虛構的假象。
  • 對於宇宙浩瀚,你是恐懼還是好奇?
    對於宇宙浩瀚,你是恐懼還是好奇?宇宙,有太多的無知與神秘。恐懼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骨子裡的孤獨。假設: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只是一堆數據而已!或許地球是一個很大的遊戲模擬器,我們就是遊戲內的角色,當有遊戲角色開掛時或者利用BUG影響到遊戲世界的平衡時,就會出現NPC來維護伺服器的正常運行,而所謂的NPC就是我們眼中的神仙,當神仙封印了或者幹掉了開掛者就會悄無聲息消失在遊戲世界(地球)。
  • 腦洞大開的《SCP秘密實驗室》,具象化的「未知」才是恐懼的來源
    人類對天生有著一種對未知的探求欲,但同樣也對未知有著一種莫名的恐懼感。或許正是因為對未知恐懼,我們才越發的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真相。因為對外星文明的恐懼,所以我們向宇宙外不斷地探索,因為對神秘事件的恐懼,所以除了科學我們也有神學。
  • 未知的恐懼:H.P.Lovecraft可怕的起源
    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天生就有能力把一個可怕的故事網天生地旋轉,還是他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真實生活的恐懼事件,影響了他的故事講述?到目前為止的生活必須感覺像一個可怕的旅程進入未知的愛情手工藝。他自己也意識到未知是全人類最不舒服的經歷:「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是恐懼,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 源於未知的恐懼,淺談日食和月食的迷信
    對未知的恐懼是自然的。這種恐懼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源於對天體種種信仰。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對超自然現象的探索一直受阻於他們的思想和心靈。儘管如此,科學的發展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但迷信在這段時間裡仍然揮之不去。
  • 人類對於仿真機器人心有畏懼?恐怖谷理論告訴你,人類恐懼的原因
    人類目前對於科技的依賴程度不說我們也是知道的,無論是世界的發展,還是人類的生活娛樂,這些都離不開科技,也正是因為此,。仿生機器人也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我們人類對於這些仿真機器人還總是會心生畏懼。不過我們今天不討論機器人會不會代替人類,而是來討論一下人類為什麼會對仿生機器人產生恐懼。人類對於仿真機器人心有畏懼?
  • 人類對於仿真機器人心有畏懼?恐怖谷理論告訴你,人類恐懼的原因
    人類目前對於科技的依賴程度不說我們也是知道的,無論是世界的發展,還是人類的生活娛樂,這些都離不開科技,也正是因為此,。仿生機器人也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我們人類對於這些仿真機器人還總是會心生畏懼。不過我們今天不討論機器人會不會代替人類,而是來討論一下人類為什麼會對仿生機器人產生恐懼。人類對於仿真機器人心有畏懼?恐怖谷理論告訴你,人類恐懼的原因。
  • 生物駭客其實沒那麼神秘
    當 1989 年的士郎正宗在講談社開始連載《攻殼機動隊》的時候,他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世界: 在 2040 年一座虛構的日本城市新濱市,經歷了第三次和第四次世界大戰洗禮後,先進的科技已經可以將人類除大腦外的所有身體器官用生化電子的義體代替,並將人類大腦改裝成與具有網際網路功能的電子腦。
  • 對於人工智慧,這位偉人給世人留下這樣的忠告
    2014年的霍金:人工智慧或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事件2014年5月,在觀看了德普主演的新片《超驗駭客》後,霍金在為《獨立》雜誌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明確地表達了他對這個問題的擔憂。電影《超驗駭客》劇照霍金擔憂的對象不僅僅是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甚至還包括現在的一些公司比如谷歌和Facebook。他說:「人工智慧的短期影響取決於由誰來控制它,而長期影響則取決於它是否能夠被控制。」霍金承認,機器人和其他的人工智慧設備也許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好處。
  • 人類對藍色的食物始終沒有食慾?科學家:人類基因自帶藍色恐懼
    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人類一直都在持續著,對地球、對其他生物、對地外生命和宇宙,人類一直在探索著,但是到頭來才發現,真正需要探索的是人類本身,人類是這個世間最複雜的生物,擁有最頂級的智慧,會發明創造等等。人類是獨特的,就連對吃這一方面來說,人類的大腦對於食物的判斷非常明確,食物臭了或者是發黴了大腦都會及時給出反饋,而今天我們就將一個小問題,人類對藍色的食物始終沒有食慾?這是真的嗎?科學家解釋:人類基因自帶藍色恐懼。
  • 超心理學科普:「超驗」是遠距離治癒抑鬱症和所有心理問題的秘密
    ——致力於幫助全人類擺脫一切心理痛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布賴恩·約瑟夫森(Brian Josephson)雷丁對經常由懷疑論者提出的欺騙性的論點加以敏銳的分析,並表明了壓倒性的證據證明超驗的存在。
  • 人類最大的恐懼,是未知——《地心引力》
    恐懼的情緒漸漸瀰漫開來,更令人絕望的是,每一次呼吸都蠶食著所剩不多的氧氣。但他們並沒有放棄生的希望,決定靠著飛噴氣背包飛往國際空間站,那裡的緊急逃生艙或許能拯救他們。然而,更不幸的事發生了。麥特正在測試的新型噴氣背包壞掉了,這是他們在太空前行的唯一工具。空間站明明近在咫尺,卻又是如此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