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大的恐懼,是未知——《地心引力》

2020-11-29 藍同學的影視圈子

「溫度在華氏+258度和-148度之間波動,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沒有大氣壓力,沒有氧氣,生命無法在太空中存活。」

大家好,我是藍同學。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許常常迷戀驚嘆於銀河的浩瀚、宇宙的廣闊。那麼大家又是否想像過太空中的樣子呢?有沒有對太空漫步心生嚮往呢?今天為大家帶來的2013年的電影《地心引力》會想大家生動的展示太空,但或許也會打消一些人對太空的嚮往與渴望。

《地心引力》

影片從寂靜的太空中展開。斯通博士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工程師,接受了一次航天飛行任務,與她同行的是經驗豐富的太空人麥特。斯通被接上了機械手臂,要在哈勃望遠鏡上安裝新的電子掃描系統,仍是太空新人的她在太空中感覺到明顯不適,與她相反,麥特卻表現得輕鬆自在。這是麥特的最後一次太空航程,他非常享受這段美好時光。此行,他主要負責測試一個可以讓他無拘無束飛翔的新型噴氣背包。但在看似常規的任務中,災難發生了。

一個廢棄的人造衛星被拆除時產生了許多尖銳碎片,碎片在太空中形成了一個區域,這個碎片區與「探索者號」碰撞,太空梭被毀。斯通在宇宙失重的狀態下飛速翻騰,很快飛出了空間站,進入了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浩瀚冰冷宇宙。

所幸有麥特的及時搭救,斯通才死裡逃生。然而,此時他們只是靠一條繩索拴住對方,無線電裡的寂靜讓他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已經與地球失去了聯繫。恐懼的情緒漸漸瀰漫開來,更令人絕望的是,每一次呼吸都蠶食著所剩不多的氧氣。

但他們並沒有放棄生的希望,決定靠著飛噴氣背包飛往國際空間站,那裡的緊急逃生艙或許能拯救他們。

然而,更不幸的事發生了。麥特正在測試的新型噴氣背包壞掉了,這是他們在太空前行的唯一工具。空間站明明近在咫尺,卻又是如此遙不可及。飄啊飄啊,就在他們離空間站越來越遠的時候,斯通的腳被纏在空間站上的降落傘繩索拉住,但麥特卻依舊無依無靠地飄離。

斯通努力想靠連接他們的繩索把麥特拽回來,但是每拽一次,腳上的繩索就松一下,繩索根本支撐不住兩個人的重量!麥特選擇了犧牲自己,鬆開了他與斯通之間的繩索飄向了太空。

通過無線電,麥特在最後一段生命旅程裡,教給斯通如何找到空間站的入口、進入空間站,他叮囑斯通,接下來只要向著中國空間站天宮飛,就能得到幫助。面對死亡,麥特並沒有恐懼,反而還開著玩笑、安慰斯通。斯通好不容易才登陸空間站,她想用無線電聯繫麥特實施營救,但回應她的只是死一樣的寂靜......

結局斯通活了下來,看到這裡時,我不禁鬆了一口氣。那是和《侏羅紀公園》、《大白鯊》等完全不同的災難。因為它們都在地球上,有著並肩作戰的人們。但《地心引力》不同,在寂靜冰冷、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甚至無法保證同伴能留在自己身邊,那時或許只有那顆蔚藍的星球才是唯一的慰籍。

好了,今天的電影就分享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看完這部電影有怎樣的感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看了《地心引力》患上「太空恐懼」?
    原標題:看了《地心引力》患上「太空恐懼」?   看了《地心引力》患上「太空恐懼」?  一大波「恐懼症」襲來,看看你可有中招  □通訊員徐曉蓉柳輝豔王娟  金陵晚報記者朱菁菁  揚子晚報網訊 近日,年度太空神片《地心引力》熱烈上映,可觀眾們一面高呼「帥呆了」、「給跪了」的同時,一大波「太空恐懼症」也隨之襲來。
  • 《超驗駭客》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
    但威爾與冬寂同樣的是,兩者都企圖擴張自己的觸手所及、企圖強化自身能力,而在一般人類的眼裡,不免產生恐懼與憤怒,對於自己創造出的產物想要反過來掌控自身、並掌控人類,且不知它是帶著善意或者暗懷鬼胎(實際上人類通常都會認為這類情節A.I.電腦總是邪惡的),在彼此不理解的情況下,無論是誤會、或者針鋒相對,都走上了一條充斥破壞與憎恨的道路……科技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方便迅速
  • 電影資源推薦:地心引力 在線觀看
    點擊上方藍字  「終極電影網」  訂閱公號地心引力
  • 人類的恐懼源於未知,克蘇魯的呼喚
    而克蘇魯神話的內容都圍繞著一個核心,那就是「在宇宙中人類的價值毫無意義,並且所有對神秘未知的探求都會招致災難的結局。」宇宙上充滿著其他可怕又強大的生物,而未知的人類則把他們當作神祇膜拜,當然,這些所謂的神,可不是這麼美好的存在……克蘇魯神話的小說中,都是圍繞在人類探索著未知,而在探索未知之中以小博大,最後遭來了恐懼及災難,所以基本上都是以悲劇收場。而「克蘇魯」是一隻比較有名的神祇,所以這系列的作品就用它來當統稱,另外,克蘇魯神話也是第一個以「現代」為世界觀的神話。
  • 經典科幻劇情影片4部,《地心引力》在列,你喜歡哪一部?
    今天的小編推薦的是經典科幻劇情影片4部,《地心引力》在列,你喜歡哪一部?地心引力完全相信技術水平;攝影,聲音切割和混音都無可挑剔。洛夫克拉夫特說: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是恐懼;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宇宙的黑暗是恐懼的源泉。正是由於這種恐懼,我沒有準備好被好萊塢傳統的後半部分擊中。卡隆用極簡主義的故事喚起人類最原始的情感。整部電影的第一槍被震驚了,背後的故事基本上是呼吸困難。、在你的手掌出汗、整個身體都花了。電影的結尾落下了一塊隕石,眼睛閃過一絲生命,哭著淚流滿面。這不是一部很深的電影,而是一部很棒的電影!
  • 《地心引力》觀後感
    作為僅剩的兩名倖存他們該如何從太空中回到地球,等待著他們將是殘酷的宇宙環境的人類內心中無限的孤獨和恐懼。起初我以為他應該是部災難片,但電影裡透露出那種對生命的尊重與崇拜讓我覺得他不應該只是一部災難片。然後是恐懼,無孔不入的恐懼,不知所措的恐懼。《地心引力》作為一部3.5D電影,用3D的畫面講述的卻是4D才能體會的故事。讓觀眾全程帶入、身臨其境,跟隨主角一起絕望、窒息、憤怒、熱烈、掙扎、再生。
  • 評《地心引力》: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片
    導演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為「影史上最好的太空影片」,此番評價被中國內地宣發斷章取義地演繹成「史上最強太空科幻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樣頗具誤導性的宣傳語。不過,最好、最強的評價確有它的道理,從運鏡、特技、視聽體驗上講,《地心引力》堪稱優秀。不過,撲面而來的Bug、平淡的敘事、缺乏深邃主題也讓輿論和觀眾指摘它名過其實。其實,若以好萊塢的敘事模式以及電影類型來衡量,《地心引力》更趨向於一部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影片,過分的誇飾和貶損顯然都為它帶來了過多的背負。  有些死忠粉說在《2001漫遊太空》之後,太空電影已死。
  • 評電影《地心引力》: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片,很贊!
    導演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為「影史上最好的太空影片」,此番評價被中國內地宣發斷章取義地演繹成「史上最強太空科幻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樣頗具誤導性的宣傳語。不過,最好、最強的評價確有它的道理,從運鏡、特技、視聽體驗上講,《地心引力》堪稱優秀。
  • 地心引力好看嗎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地心引力好看嗎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時間:2016-07-01 01:23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767年,發現大溪地島的沃利斯探險隊宣稱,他們曾在太平洋落日的餘輝中瞥見過南邊大陸的群山。兩年後,為了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詹姆斯庫克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場長徵。
  • 地心引力:一部超寫實的、最優雅、最有力量的科幻電影
    而這部《地心引力》,這部影片不僅硬,而且近。所有的科技,背景,設定,不像星際迷航在遙不可及的未來,不像盜夢空間在虛無縹緲的夢中,不像黑客帝國在虛擬空間,它就在當下,就在頭頂,就在此刻我們仰望的星空。影片真實到幾乎沒有幻想的成分。而且故事極簡;那就是千方百計的太空逃生。
  • 未知讓人恐懼,恐懼讓人瘋狂,電影《迷霧》讓我們看到真實人性
    沒想到,一層層的濃霧竟在超市外面迅速蔓延,淹沒了所有視線;更可怕的是,霧中隱藏著恐怖的怪物伺機攻擊人類。這一群居民只好留在超市中等待救援。對他們而言,在等待的過程中,不僅遭受到外面不知名怪物的威脅,潛伏在內心的巨大恐懼才是真正吞噬他們的心魔。《迷霧》高明的一點,就在於它有辦法循序漸進、一點一點把恐懼的感覺經由不同的事件準確地打進觀眾的心裡,節奏控制得相當精準,而且層次堆疊有序。
  • 未知的恐懼:H.P.Lovecraft可怕的起源
    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天生就有能力把一個可怕的故事網天生地旋轉,還是他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真實生活的恐懼事件,影響了他的故事講述?到目前為止的生活必須感覺像一個可怕的旅程進入未知的愛情手工藝。他自己也意識到未知是全人類最不舒服的經歷:「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是恐懼,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 評《地心引力》:後半段太過平淡
    2006年的《人類之子》讓人見識了他驚人的長鏡頭調度能力,那樣一部融合了反烏託邦、恐怖暴力、激烈戰爭場面的科幻電影愣是讓他拍出了沉悶的文藝片味道。《地心引力》最大的特點是通過逼真的特效鏡頭模擬現場感,這種現場感不是以往科幻電影中面對外星生物的陌生感,而是一種內心深處的恐懼感。
  • 《地心引力》:偉大的美國電影
    《地心引力》算是兩者兼具的電影,在視效大片的表皮底下,是對人類永恆的孤獨感的關懷。這部災難電影實際上已經擺脫了類型片的束縛,它是對生命本身的讚頌。一位太空女英雄的誕生背後是不言自明的美國價值觀。隨著恐懼漸漸轉變成驚慌,每一次的吸入空氣都蠶食著僅剩的一點氧氣。一部電影若帶有目的地去拍攝就會顯得面可憎,若不功利心又難免陷入孤芳自賞的窠臼。《地心引力》算是兩者兼具的電影,在視效大片的表皮底下,是對人類永恆的孤獨感的關懷。這部災難電影實際上已經擺脫了類型片的束縛,它是對生命本身的讚頌。
  • 電影「地心引力」:好萊塢無意中對瑜伽的讚頌
    「吃,祈禱,愛」可能為瑜伽提供了快餐外賣,但「地心引力」自始至終散發出一頓豐盛的美餐,巧妙地充滿了我們在瑜伽之路上尋找的口味和質地。布洛克扮演瑞恩·斯通博士,這是她的第一次穿梭機任務,克魯尼是他作為資深指揮官馬特·科瓦爾斯基的常年魅力所在。一次常規的太空行走發生了可怕的錯誤,使他們陷入了危險的境地,並在這個過程中探索了瑜伽的基本原理。
  • 源於未知的恐懼,淺談日食和月食的迷信
    對未知的恐懼是自然的。這種恐懼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源於對天體種種信仰。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對超自然現象的探索一直受阻於他們的思想和心靈。儘管如此,科學的發展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但迷信在這段時間裡仍然揮之不去。
  • 《地心引力》破兩億 太空片成票房保證
    (記者 田婉婷) 在強大的《地心引力》作用下,今年國內影市的年度票房在上周超過了190億。  截至今天零時的數據顯示,上周周票房重上4億大關,其中23日(周六)實現單日破億元,而《地心引力》獲得了半數以上的票房。
  • 不畏恐懼,對抗地心引力,這項運動讓你在極限中挑戰自己
    「攀巖,它對於全身的協調性、柔韌性挑戰極高,抗拒地心引力的那種快感讓我著迷。同時這項運動對青少年非常有好處。身體層面,它能夠鍛鍊孩子們的協調性、爆發力等綜合素質。通過挑戰不同的攀登線路,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所以我把攀巖在青少年領域的推廣作為我的創業方向。」陳柯在指導小朋友進行攀巖活動。多年來,陳柯亮的攀巖足跡遍布全國。
  • 腦洞大開的《SCP秘密實驗室》,具象化的「未知」才是恐懼的來源
    人類對天生有著一種對未知的探求欲,但同樣也對未知有著一種莫名的恐懼感。或許正是因為對未知恐懼,我們才越發的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真相。因為對外星文明的恐懼,所以我們向宇宙外不斷地探索,因為對神秘事件的恐懼,所以除了科學我們也有神學。
  • 經典電影回顧《地心引力》一場孤獨的宇宙中逃生
    2013年阿方索·卡隆憑《地心引力》獲8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攝影等七項大獎。《地心引力》劇情講述的是男主馬特和女主瑞安在宇宙空間站工作,一次他們外出修理望遠鏡時周邊的衛星發生了爆炸,碎片將他們的太空站給摧毀了,除了出來修復機器的馬特和瑞安,他們其他的同事都命喪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