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百兩紋銀搶個爹

2020-12-08 騰訊網

一、老頭被搶

這天,當陽縣張縣令剛升堂,就有人撲進來大呼冤枉,說自己的老爹被搶走了。張縣令大吃一驚,光天化日之下有搶美女的,現在竟然還有人強搶老頭?他忙讓此人把情況詳細說一下。來人抹了把汗,說:「大人,我叫王五,今年四十五歲,我的老父親已年近七十了,身體還很健壯。昨日,老父外出訪友未歸,我們一家人整整找了一夜,後來聽街坊說,老爹在村口被幾個人架上馬車揚長而去。我們問遍了親友,都沒有音訊,這不是被人搶走了嗎?求大人為草民做主啊!」

張縣令定睛一看,王五衣著樸素,看起來不像有錢人,就問:「你父親身上可有值錢衣物?」王五嘆了口氣:「不瞞大人,小人也曾十年寒窗,卻連個秀才也不曾考上,並無一技之長,所以家境貧寒,只能溫飽,家父身上自然沒有貴重物品。」「那你可有仇人?」王五又連連搖頭:「小人素不與人爭吵,一直與世無爭,並不曾與人結怨。」

[民間故事] 百兩紋銀搶個爹

這就怪了,不是劫財,不為報仇,搶一個老頭做什麼呢?張縣令想了半天沒頭緒,只好安慰了王五幾句,又將目睹王老漢被搶的人找來詳細詢問。來人叫李才,是個賣油翁,他說那時自己正往家趕,因為內急就躲進路邊的樹叢裡解手,當他正要拎褲子站起來,猛聽到一聲驚呼,探頭張望時,正看到王老漢被人捂著嘴架上一輛馬車,正想喊,卻見一片刀光閃過,他嚇得撲通就趴到了地上,待戰戰兢兢起身,馬車已揚長而去。

張縣令問:「你怎麼確定是王老漢?」李才說他和王家幾十年的鄰居了,肯定不會看錯。「那搶人者你可看清?」李才搖搖頭:「他們都蒙著臉,根本看不清模樣。」再詢問王家的為人,幾乎和王五說的一樣,家境貧寒,但一家都老實本分,幾十年的街坊了沒見他們家和人爭吵半句,王五更是個孝子。張縣令心裡一動,暗道不會是綁票吧,便叮囑王五:「本官會馬上派人尋訪,你家中若收到索要贖金的消息,即刻來告訴我。」王五叩首:「小人哪怕砸鍋賣鐵也會把父親贖回來。」張縣令點頭,或許強人就是抓住了王五的孝順來敲詐一把。

二、門上匕首

一晃三天過去了,尋訪的衙役們一無所獲,王五家裡也沒什麼動靜,他天天淚眼汪汪來催問消息。張縣令想了想,叫上王五:「咱們再一起去老人家被搶的地方看看吧。」他換過便服,與王五穿街過巷,來到王老漢被搶的村口。這裡說是村口,卻很荒涼,不遠處零落散著幾間房子,路上並沒有行人,在這裡下手搶人確實是個好地方。「你父親怎麼會來到這裡?」王五說,順路走出二三裡就是父親老友的家,想來就是從他家回來的時候被搶的。兩人便順路往前走,大概走出一裡地的樣子,路邊出現一大塊瓜田。正是盛夏時分,瓜多葉茂,地頭是一個瓜棚。張縣令走過去,剛喊了一聲,瓜棚裡鑽出個小夥子,閒聊一陣後張縣令問小夥子最近有沒有見到生面孔,幾個人一起的。小夥子想了想說:「有啊,他們還來買了我的瓜呢,吃得連連叫好,聽說他們是從京城來的呢。」

「京城來的人?」張縣令一愣神,小夥子看看四下無人,低聲說:「據說是狀元村的狀元老爺派來的,他家老太爺要過七十大壽呢。」張縣令心下一緊,不錯,狀元村離這兒幾十裡地,因為二十年前出了個狀元而得名。雖然狀元胡老爺現在已是朝廷重臣,但在這裡大家依然稱他為狀元爺,狀元爺權傾朝野,老太爺的七十大壽自然隆重。」

第二天一早,張縣令還在想王老漢被搶的事呢,王五又來了,他咧開嘴一笑:「大人,小人的父親找到了,不勞大人您再費心了。」「真的?」張縣令又驚又喜,「那他老人家可安好?是怎麼回來的?」王五又是咧嘴一笑:「安好,安好,他老人家是自己回來的。」張縣令正想詢問詳情,卻發現王五笑得比哭還難看,就說:「那好,你馬上帶我去看看老人家。」他站起身來就走,王五一把拉住了他:「大人,不用,不用。」張縣令把臉一沉:「王五,到底怎麼回事,你趕緊從實講來。」這下,王五繃不住了,他撲通跪倒,痛哭流涕:「大人,小人的父親永遠都回不來了。」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張紙。

[民間故事] 百兩紋銀搶個爹

張縣令接過來一看,上面寫著:不許再找你爹,不然,取你全家性命!王五又掏出一包銀子和一枚匕首:「大人,銀子和紙是今早用這匕首釘在我家門上的。我雖然不怕死,可我還有五個孩子啊,那可都是我父親的心頭肉。」王五說著,大放悲聲。

張縣令盯著紙細看,紙是好紙,字是好字,銀子足有一百兩,這個數目一般人家可出不起,除非……「看樣子我父親不是被強人綁架。」聽了王五的話,張縣令點頭,可不是嘛,土匪只會要銀子,哪有倒貼錢的,他沉思片刻,問王五:「你是想要銀子還是要爹?」王五斬釘截鐵:「當然要爹。」「那麼……」張縣令在王五耳邊低語一番,王五驚異地瞪大了眼睛。

三、以命換命

狀元村全村都喜氣洋洋,胡府更是張燈結彩,進進出出的人忙碌著,村民們都在稱讚胡狀元孝順,說光壽禮就拉來好幾十車。「胡老爺果然是有福的,前段時間還聽說他好像病得很嚴重,沒想到這麼快就好了。」「可不是嗎,聽說連壽材都準備好了,結果,這一祝壽,一衝喜,聽說比以前還健壯呢。」「真是有福之人啊。」「不是有福,聽說是請高人做了法的,才換來胡老爺一命……」「快幹活,別胡說!」一個管家模樣的人厲聲喝道,幾個人慌忙散開。

待那管家模樣的人走遠了,喬裝改扮的張縣令和王五走到那幾個人跟前搭話,一來二去,竟讓他將做法的事套了出來。據說,胡老爺前幾個月身染重病,附近的名醫看遍了也沒見好轉,後來,還是胡狀元從京城請來個高僧,幫胡老爺做法,說是以命換命。「何為以命換命?」王五問道。「聽說是找了頭牛,讓胡老爺借了它的命,前兩天,那頭牛死了,胡老爺就好了。他們說牛按照高僧的指點,埋到了胡家的祖墳裡,等胡老爺過世的時候,再和牛易冢。」

「大人,你覺得埋在胡家祖墳的,真是頭牛嗎?」王五聲音帶了恐懼和慌張。張縣令也覺得有問題,以牛命換人命?不會以人命換人命吧?「咱們去看看吧。」

兩人偷偷摸摸來到胡家墳地,果然見到一座新墳,端的是無比氣派,正想過去細看,忽然聽到低低的哭泣聲,兩人一看,一個小小的身影正跪在墳前痛哭。聽到有人過來,他抬起頭來,不過十多歲的樣子,看起來有些憨憨的,兩眼哭得通紅。「小孩,你在這兒哭什麼?」「我家老太爺最疼我了。」「你是說胡老太爺嗎?」張縣令忙問。「是啊。」「那你不回去守著他來這裡幹什麼?我聽說這裡埋的是牛。」小童瞪圓了雙眼:「他們騙人,我都偷偷看見了,這裡不是牛,是老太爺,他死了。」「你說的是真的?」張縣令緊緊抓住了小童的手。小童點點頭,想了一下,又迷茫地搖搖頭:「可家裡還有個老太爺,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張縣令指了指王五:「你家老太爺和他有沒有幾分像?」小童看看,搖搖頭:「老太爺的鬍子都白了,不像。不過,我見過我們家狀元爺的畫像,倒是和這位伯伯有些像。」

「今天和我們說的話,你千萬別再對別人說了,也別再來哭了,否則,只怕性命不保。」張縣令叮囑了小童幾句,和王五迅速離開了。

「大人,難道現在的胡家老太爺就是我父親?」王五一路走一路問。「十有八九。」「可他們要個鄉下老頭兒做什麼?」張縣令深深嘆了口氣:「兩個字,丁憂。」王五恍然。按照朝廷規制,為官者,如遇父母去世,則須辭去官職,回祖籍守制,匿而不報者,必受嚴懲。看來,胡狀元為了保住官位,這才幹了一出搶爹的事。

這一夜,不但王五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就是張縣令也睜著眼睛直到天亮。他在想他的恩師都察院御史劉大人,只因他彈劾胡狀元草菅人命貪贓枉法,就被胡狀元陷害,致使全家抄斬。這麼多年來,彈劾胡狀元的言官不止一個,卻沒人能把他扳倒,反倒自身都落得或丟官棄職,或身首異處。就為這個,胡狀元才不敢丁憂,因為他的仇人太多了。但這次,胡狀元也該栽個大跟頭了!

四、壽字玄機

胡老太爺的七十大壽到了,王五假扮張縣令的隨從跟他一起來拜壽。等他們到來的時候,拜壽的人已是絡繹不絕,禮品堆砌如山。「胡老太爺」穿得花團錦簇端坐在太師椅上受拜,兩排家丁分立左右。「大人,真是我爹!」王五的聲音裡悲喜交加。張縣令心中長出一口氣:「姓胡的,你也有今日!」他對王五使了個眼色,「快給胡老太爺呈上壽禮!」王五忙把一張碩大的「壽」字,恭恭敬敬呈上來。

胡老太爺,不,王老漢一見到王五,眼神裡有激動,也有悲傷。王五知道,自己雖然已經喬裝改扮,但父親還是能認出他來。他大聲說道:「這是我家老爺特意請高僧為胡老太爺所書,並每日焚香禱告,為老太爺添福加壽,請老太爺親自過目,必會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本來家丁們還為他們的菲薄之禮撇嘴,一聽這話,忙接過來。王老漢伸手去拿,家丁看了看,遞給了他。

這幅字其實是王五寫的,乍看起來是個「壽」字,實則有幾十個字組成,這本領還是王老漢教他的,現在,他就用這個方法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父親。按照張縣令的囑咐,他讓父親在賓客們面前把真相大聲說出來。縱然胡狀元權高位重,可眾口難掩。這可是欺君之罪,那時,就誰都救不了他了。

王老漢認真地看著,王五知道,他肯定看懂了,可他的目光卻無比悲涼,只見他張了張嘴,竟沒有發出一點聲音,他指了指自己的嘴巴,淚就落下來了。

「啞藥,他們給我爹吃了啞藥!」王五想往前衝,卻被張縣令一把拉住。王老漢說不出話來,若家丁們說王五瘋言瘋語,肯定一頓亂棒打死。那邊,王老漢想要起身,卻被一個家丁牢牢按住,還假裝滿臉堆笑:「老爺子,大喜的日子裡,您可得坐穩嘍,這以後啊,更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啊。」

五、還是丁憂

酒宴馬上就要開始了,怎麼辦?張縣令知道,若不能當場揭穿胡狀元的伎倆,王老漢被滅了口,只怕就再沒有機會了。他急得團團轉,王五也是暗自拭淚,不知如何是好。家丁們已經扶著王老漢往內宅去了:「老爺子累了,先去歇息。」張縣令正急得直跺腳。就在此時,只聽一聲巨響,一片驚叫——王老漢一頭撞在門前的石柱上,登時氣絕身亡!

「爹!爹!」王五再顧不得什麼,撲過去抱起父親的屍體放聲大哭。他知道,父親因為被灌了啞藥,沒法把實情說出來,這才以命相搏。眼下,不管胡狀元承不承認,他「丁憂」已勢不能免。家丁們肯定沒想到王老漢會這樣,一時也愣了,眾賓客也是相顧駭然,議論紛紛!

「來人!」張縣令厲聲大喝,院外衝進一群衙役,這是他早就安排好的,本來想等王老漢說出實情的時候進來,沒想到,王老漢卻是用這種慘烈的方式說明了真相。

「本官為你做主,你有什麼冤屈儘管說來。」張縣令對王五說,王五邊哭邊把父親被搶全家被威脅的事說了一遍:「大人,這就是我父親啊,不知為什麼會被他們搶來,又不知為什麼會被迫害致死。」雖然王五心如刀割,但他還要配合張縣令把戲演好。

「把他們統統拿下,帶回縣衙嚴加盤問!」家丁們知道大勢已去,唯有束手就擒。

沒過幾天,不可一世的胡狀元倒了,天下百姓拍手稱快。

「爹,您沒白死。」王老漢的墳前,王五長跪不起。「老人家,全天下的百姓都要感謝您。」張縣令恭恭敬敬端起一杯酒,灑到墳前,在他身後,跪了烏壓壓一片人。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小夥子送老翁泥偶,不孝子爭相來搶,終惹怒雷劈身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神奇的泥人》,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6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毛驢與爹的故事
    開篇前,首先要申明一個觀點,故事儘管好笑,但不是以取樂為目的,而真實的反應了人活在世上,為了生存,多少尷尬與無奈都要面對。賣家仰面朝天禮拜:「爹呀,兒子不孝,我實在挨不下去啦。」縣太爺問:「你想將罪責推給死去的爹爹?不孝之子,繼續打。」手下差人剛要動手,他忙喊:「別別別,我說。」自己打小就體弱多病,年近二十了,還是體力不支。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大家欲知詳情,就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古時候,在山東省某個小村裡邊上,曾有一個大石門。據老輩人說,那石頭門裡也有人家。
  • 滄元圖漫畫:黑狼幫強搶民女,引來兩尊大神,孟川和晏燼搶著救人
    白家有一位神魔,暗中支持黑狼幫為白家做髒活,因為背後有白家撐腰,黑狼幫在東寧府橫行霸道許多年,他們放高利貸,強搶民女,從來沒人敢管。黑狼幫做事也很小心,從不招惹其他神魔家族,只對沒有背景的人下手。黑狼幫萬萬沒想到,小心謹慎的做壞事也會招惹到大神,還一招惹就是兩尊大神。
  • 民間故事:不孝媳婦變烏龜
    說故事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民間故事話說,古時候,有個女子名叫馬翠蘭,給名叫牛福貴的漢子當媳婦。牛福貴是個放了鋤頭就拿耙,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老實人,一天到晚只知道幹活。而馬翠蘭是一個好吃懶做,只知道梳妝打扮,貪慕虛榮的女人。你想呀,這樣的家庭能不出事嗎?牛福貴打小就沒了爹,是他娘徐氏將他含辛茹苦養大。
  • 民間故事:招仙坊沒招來仙,卻招來了兩個女妖
    小王莊上有個小夥子叫王安寧。這王家祖輩善釀酒,代代相傳。到了王安寧一代,會釀酒的人已寥寥無幾了。而王安寧不但得到真傳,更改進了釀造技術。他釀的酒特別香,無風也能飄出幾裡路。他自己給這酒取了個名字,叫「醉妖」。他和他青梅竹馬的女友黃小翠在小王莊村邊開了家酒店,叫「招仙坊」。為啥要開在村邊?那釀酒坊場面不能太小,酒樓前要停過往的馬車。
  • 新幣兌人民幣叫「爹」,消費逆襲:飛機餐搶空、遊輪預訂手慢無
    最近是一綠叫「爹」...那個看著受不了呀!套票更是被瞬間搶空...新加坡人還是有錢呀...有項目消費,馬上就找花錢的快感...新航是在上個月29日宣布,針對本地顧客群推出三個體驗計劃,包括了A380型客機上用餐項目。食客可以選擇在24日和25日的午餐時間,在全球最大的A380型客機上享用新航的機餐美食。
  • 靈異恐怖的民間靈異故事三則,千萬不要收藏一些東西!
    民間靈異故事是我們從小就聽老一輩的人說的,在這些老人們喜歡說的民間靈異故事中,有一些到現在聽起來還是那樣的毛骨悚然。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自己覺得最為恐怖的民間靈異故事三則。民間靈異故事——紅魚現在過了十多年,要是有人提起車貴趕鬼集的事情,都還是要當一個鬼故事,可以說一支到兩支煙的功夫。        卻說當年車貴家裡窮,靠去村邊的小河裡打魚,再送到集市上換成錢,來補貼家用。       有一天傍晚,車貴竟在小河邊一網打到一條二斤重的紅魚,一般這種紅魚很少見,也很值錢,何況是二斤重的,更是少見。
  • 民間故事:慈菇廟的傳說
    #中國民間故事#傳說,百多兩百年前,由於戰亂,不少人被迫來到一個龍頭山下。一天,有個叫金鈴的少婦哭喊著來到倩慈家,訴說她結婚數年,由於沒有生育受到家公家婆和鄉民歧視。有人說她是狐狸精,有人說她是百足(蜈蚣)女。更有甚者,家公家婆由於輕信謠傳,竟把她當作野狐狸關在一間陰暗潮溼的柴房裡。今天她趁家人外出,挖牆洞逃出來的。她跪拜著請求倩慈姑娘行行善,救救她,收留她。
  • 毛澤東湖南韶山魅力不減當年 民間流傳神奇故事
    民間流傳的神奇故事  在毛澤東故居,記者看到,參觀遊人摩肩接踵。落落大方的導遊小姐向記者們娓娓地講述了一段韶山人民對毛主席充滿美好感情的神奇故事: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上午,毛澤東銅像揭幕儀式暨毛澤東誕辰百周年大會在這裡舉行,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為銅像揭幕,山衝裡出現了奇異的自然景象。
  • 模擬江湖萌新心得總匯 15個必備小技巧[多圖]
    「衙門」給金捕頭鞋子,選擇謊言得到三十兩紋銀,對話孫驛丞得知高級食菜消息, 「瓦舍」觸發男旦爭吵,選責幫瘦子(智慧判定),「醫館」聆聽藥童自言自語,「集市」對話魯師父,得到包裹送往「茶館」任務, 「客棧」對話翠蓮得知王屠夫會在末初出現在,對話劍客提交委託之劍,獲得二十兩紋銀,「酒館正店」對話店小二拿柴, 「衙門」對話宋押司觸發懸魚事件(輕功判定)
  • HBO又出搶眼新劇,尋爹遭伏擊飆車遇怪獸,海報上的章魚腿是提示
    請注意海報上愉快舒展的章魚腿,是個非喜勿進的小提示。 男主角從朝鮮半島歸來,老爹突然失蹤,於是他帶著出點評手冊的大伯和舊相識妹子,一起開車出發去找爹。
  • 中法藝術家聯袂採擷中國傳統民間故事 今天如何重述中國民間故事?
    當我們的孩子讀《格林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中國的「灰姑娘」故事要比德國的「灰姑娘」早一千年?當中國家長追捧國外大獎繪本的時候,是否知道中國民間故事的巨大寶藏?旅居法國的華裔葉俊良先生,熱衷於向法國民眾介紹和推廣東方文化,他搜羅中國民間故事,並邀請一群同樣熱愛中國文化、活躍在巴黎的新銳藝術家共同創作了這套《中國民間故事繪本》。
  • 民間故事:空心鬼害人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285期,空心鬼害人,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小故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民間故事:好的不靈壞的靈!都說是烏鴉嘴,可你知道烏鴉嘴的由來嗎...
    民間口口相傳,說烏鴉不祥,來了準沒好事兒?那真相是這樣嗎?我們來看一個故事吧!這是一個在我們這裡流傳比較廣的民間故事,說是古時候有兄弟二人,全是飽讀詩書典籍的人,其中老二聰明奸猾,嘴巧,老大智慧實誠,嘴黑!什麼叫嘴巧呢?那就是逢人說人話,遇鬼說鬼話,不管你是做什麼的,只要讓他遇見,三兩句就能把你說的高高興興的!什麼叫嘴黑呢?
  • 他把「石斛」栽在石頭上,1個賣1百,大家搶著買,太有頭腦了!
    文:小農原創,百家獨家首發他把「石斛」栽在石頭上,1個賣1百,大家搶著買,太有頭腦了!2月20日,保山何大哥在我面前炫耀,你猜猜我去年買了多少個石頭?就是把石斛栽在石頭上賣那種,我隨口就回答了,最多就100個頂天了,大哥笑嘻嘻的說,還要翻6倍!我驚叫了一聲,賣了600個石頭?6萬塊到手了?我的天,你也太有頭腦了,一個破石頭上面栽棵野生石斛就能賣1百,大家還搶著買,我是真服你!我們知道,石斛的名氣不小,《神農本草經》中將石斛列為上品稀有藥材,而《道藏》更是將石斛列為九大仙草之首。它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 民間故事:因為夢遊,娶妻生子,升官發財,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漸漸的有的人熬不住了,找了個舒服的位置就躺下了,過了一會兒,就聽到了打鼾的聲音,史立也熬不住了,加入了睡覺的行列。誰都可以睡,唯獨張府的管家陳大年不能睡,老爺已經告訴他了,明天太陽升起之前,他必須緊緊的盯著這頭大母豬,看看到底有沒有人能殺得了。陳大年也有些犯迷糊了,但他一要閉眼,就給自己兩個大嘴巴子,強打著精神,完成老爺交代的事必須不能含糊。
  • 民間藏家的半截虎紋石名章
    原標題:民間藏家的半截虎紋石名章   虎紋石名章雖然沒有一方是由名家篆刻或者諸如田黃、雞血等上品,但仍對其中一方僅半截的虎紋石名章特別珍愛,因為在這方名章身上記載著兩位前輩和筆者的故事。   1966年夏季開始的那場十年動亂,蔓延到整個社會是從「破四舊」發端的。因為上海玉石雕刻廠每年有大量的出口創匯任務,一直生產以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傳說為題材的玉石雕刻工藝品。
  • 英國民間傳說中最恐怖的10個故事
    從某一時期的文字記錄中可以看到民間信仰的片段,但直到17世紀才開始努力記錄口述故事。查爾斯·佩羅特(1628-1703)是這一領域的先驅,也是第一個記錄灰姑娘和小紅帽等永恆故事的人。格林兄弟在19世紀也做過類似的工作。今天,這些開拓性的研究人員的工作已經確保了古老的民間主題和故事繼續迷惑和徵服我們。
  • 從《本草綱目》讀出民歌、民間傳說故事……
    此後,在楚王府當「奉祠正」,又與蛇山的僧人交朋友,並以蛇山觀音閣為診所替百姓看病;在北京太醫院,他常涉足郊區,向民間請教;待他辭官離開太醫院後,為修本草,他的足跡又遍布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河南、河北、浙江大半個中國,每到一處,都拜他人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