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中的拉鋸戰——蛋白質和circRNA的拮抗作用

2021-02-24 英拜生物

    近期,Dr. Guarnerio J等人在雜誌《Cell Research》上發表了一篇題為「Intragenic antagonistic roles of protein and circRNA in tumorigenesis」的文章,其影響因子為17.848。該研究針對Pokemon蛋白和circPOK的在間質腫瘤中的表達進行了研究,探究它們的異常表達與包括癌症在內的疾病發病機制的聯繫。
摘要:
      circRNAs產生於mRNA加工過程中的反向剪接事件,當解除調控時可以在癌症中發揮積極作用。在此,我們描述了一種在間質腫瘤惡化的情況下由Zbtb7a基因(也被稱為Pokemon,LRF)編碼的新的circRNA(circPOK)。circPOK作為一種非編碼的原癌RNA獨立於其線性轉錄物,功能與其通過編碼Pokemon轉錄因子起到腫瘤抑制因子作用的線性轉錄物相反。我們發現circPOK通過共激活ILF2/3複合物來調節促增殖和促血管生成因子。重要的是,Pokemon蛋白和circRNA的表達在癌症中通過差異轉錄後調節後異常解耦合。因此,我們確定了一種新型的基因單位,iRegulon,它產生具有不同生物化學性質,功能不同且對立的環形和線形的RNA產物。我們的發現進一步擴大了細胞控制正常的生物輸出的功能範圍,而這些成分的異常表達可能是包括癌症在內的疾病發病機制的基礎。
技術路線總結:

結果:

1.CircPOK起源於Zbtb7a外顯子2的反向剪接

      作者對總RNA進行RNase R處理,降解線性轉錄本,保留環狀轉錄本。圖1a為小鼠circPOK在原代p53 - / - MSCs中的表達分析,雖然RNase R處理顯著減少了線性轉錄本(LinPOK),但由兩組獨立引物(circPOK_PR1和circPOK_PR2)測得的circPOK保持不變。圖1b為人circPOK在HS5間充質細胞系中的表達分析。為了評估Zbtb7a的線性剪接事件和反向剪接事件的比率,研究者在小鼠MSCs內對線性和環狀轉錄本進行了絕對量化,如圖1c所示。研究者們開發了一種通過原位雜交實現circRNA可視化的新方法(circFISH,圖1d)以研究circPOK在間充質細胞中的亞細胞定位。Zbtb7a的三個外顯子中的每一個都被標記有不同螢光報告子的探針平鋪。對於外顯子1和3(包含在線性轉錄本中但不包含在環形轉錄本中)退火探針使線性轉錄本(圖1中的紅色信號)能夠可視化,而針對外顯子2(圖1中的綠色信號)的探針使線性轉錄本和環狀轉錄本可以被區分。通過分析兩種報告子的共定位,我們能夠區分單個線性轉錄本(圖1中的黃色信號)和環狀轉錄本(圖1中的綠色信號)(圖1d-f)。以circPOK-null細胞(圖1e中的Cre細胞)或circPOK敲除細胞(圖1f中的shCircPOK細胞)作為對照。研究者們使用這種新的circFISH方法(圖1e,f)觀察到circPOK同時定位在細胞質和細胞核中,這也通過核/細胞質分離後的RT-qPCR分析證實(圖1g,h)。綜上所述,這些實驗表明circPOK是一種真正的circRNA,在間充質細胞和腫瘤中表達,並且定位於細胞質和細胞核,在那裡它可能發揮功能作用。

2.CircPOK和Pokemon蛋白在間質腫瘤中是解耦合的,它們在其中發揮獨立的作用

      研究者們通過RT-qPCR分析未分化肉瘤和骨肉瘤中線形和環狀Pokemon的表達,並將結果與正常組織相比較。如圖2a所示,觀察到LinPOK和circPOK在腫瘤中的差異表達趨勢。
      圖2b為Zbtb7aF/F位點的示意圖。在用CRE表達載體轉導後,將這些從小鼠體內提取的MSCs中的Pokemon蛋白和circPOK刪除。為了確定circPOK的可能功能,首先分離出p53-/-Zbtb7a_ex2f/F MSCs,並用表達Cre-重組酶的慢病毒載體在體外轉導它們,該慢病毒載體缺失Zbtb7a_ex2(圖2b)。隨後,將circPOK(circPOK-GTG載體)或Pokemon蛋白(CDNA Pok)添加回空白MSCs(圖2c,d),以研究circRNA和蛋白質的具體作用。通過採用這種Add back方法,能夠在Zbtb7a缺失細胞中重新表達Zbtb7a的線性和環狀轉錄本,並獲得與野生型p53-/-MSCs中測量的正常內源性水平相當的線性和環形轉錄本的表達水平(圖2d)。使用這個Pokemon-蛋白質翻譯起始密碼子ATG誘變載體(circPOK-GTG)在所有的實驗中表達circPOK。用所有這些載體轉導的原代p53-/-Zbtb7a_EX2F/F-Cre MSCs進行體外和體內試驗。基於將MSCs植入同源小鼠的3D支架內的方案(圖2e) ,進一步研究circPOK是否以及如何在體內促進腫瘤的形成。左邊是體內腫瘤發生實驗的示意圖;中間的圖表為空白載體,circGFP,cDNA Pok-gfp,circPOK和circPOK-SDmut載體中p53-/-Zbtb7a_EX2F/F-CRE MSCs生成的腫瘤的相對大小;右側為H&E和Ki-67染色腫瘤切片的代表性圖片。
      這些實驗表明circPOK和Pokemon蛋白可能在間質腫瘤中發揮獨立和相反的作用。雖然Pokemon蛋白在間質腫瘤中起到腫瘤抑制因子的作用,但是circPOK可能發揮促進腫瘤形成的原癌功能。

3.CircPOK在間充質腫瘤中起原癌作用

      為了測試circPOK是否真的可以作為間質腫瘤中的原癌因子,研究者在不同的實驗設計中針對p53-/- MSCs中的circPOK。圖3a為用於選擇性針對circPOK或LinPOK的實驗設計原理圖。僅針對LinPOK轉錄本的shRNA被表示為SH3『-UTR,針對線性和環形轉錄本的shRNAs表示為shEx2。為每個目標設計了三個shRNAs,選擇了其中兩個具有較強OnTarget活性的shRNA進行功能實驗(圖3b)。如圖3c所示,在錨定非依賴性生長實驗中,僅線性轉錄物(sh3『-UTR)表達丟失的p53-/- MSCs能夠比兩種RNA亞型表達丟失的細胞(Shex2)形成更大的集落。圖3d為通過針對circRNA back-splice剪接點的shRNA或LNAs阻斷circPOK表達的策略原理概述。圖3e為小鼠MSCs(ShCircPOK)中用shRNAs敲除circPOK後circPOK和LinPOK的表達水平(shCircPOK)。當circRNA在表達circPOK的p53-/-MSCs中沉默時,在正常和錨定非依賴性生長條件下,細胞顯示出明顯的增殖潛能受損(圖3f)。除了靶向背接連接的shRNA外,研究者們在獨立和互補的實驗中使用LNA-Gapmer專門針對circPOK(圖3g)。與shCircPOK觀察結果一致,當LNAs削弱circPOK的表達時,細胞增殖顯示出下降(圖3h),這證實了研究者們的假設,即特異性靶向circPOK可以有益於肉瘤的治療。

4.CircPOK與核RNA結合蛋白相互作用

      為了研究circPOK通過直接結合來調節RNA結合蛋白的功能,研究者們通過體外轉錄測定(起源於circPOK)對Zbtb7a外顯子2進行生物素化,使用抗生物素磁珠將其下拉,並對下拉進行質譜分析,以鑑定預測的circPOK相互作用蛋白。圖4a為與Zbtb7a_Ex2相互作用的RNA結合蛋白的質譜分析,Zbtb7a_Ex2是通過體外轉錄試驗產生的。ILF2和ILF3被選為目標。
      假設circPOK可以通過調節ILF2和ILF3致癌功能發揮作用。研究者將circRNA可視化的circFISH協議與ILF3蛋白的免疫螢光染色相結合,證明了circPOK可以與細胞核中的ILF2/3複合物共定位(圖4b)。通過ChIRP(RNA純化的染色質分離)分析下拉內源性circPOK,並對下拉材料進行western blot分析以檢測ILF2和ILF3蛋白(圖4c)。綜上所述,這些實驗表明內源性circPOK可以與MSCs中的ILF2和ILF3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主要發生在細胞核中,ILF2和ILF3主要集中在細胞核中。
      研究者們進行了ELISA以研究circPOK通過ILF2/3調節間充質腫瘤細胞的「分體組」的可能性 (圖4d)。圖4e,f分別為IHC檢測和流式細胞術分析表達circGFP或circPOK的腫瘤內CD31+內皮細胞的結果。如圖4g所示,與對照組相比,ILF3沉默表達的細胞產生的腫瘤更小;重要的是,IHC分析顯示血管生成減少(圖4h)。綜上所述,這些實驗表明circPOK可以將ILF2/3複合物結合在細胞核內,通過改變提供增殖優勢的細胞因子的表達,促進該複合物的致癌功能,並促進血管生成。

5.CircPOK是ILF2/3複合物的協同激活物

      假設circPOK可能會影響ILF2/3複合物的功能,而不是它的形成。為了研究這種可能性,首先分析了ELISA中確認的被circPOK去調節的蛋白質的mRNAs是否可以被ILF2/3控制(圖4d)。用shRNAs沉默MSCs中ILF2/3的表達,然後分析這些mRNAs的表達。在沒有ILF2/3的情況下,細胞因子IL6和VEGF的mRNA和蛋白質水平降低,但在circPOK存在時增加(圖5a)。然後確定circPOK-ILF2/3複合物是否可以在轉錄或轉錄後影響這些mRNA。圖5b為與ILF2相關的幾種細胞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的mRNAs的相對表達(從表達circGFP或circPOK的MSCs中下拉)。然後,用actinomycin-D處理細胞以阻斷轉錄,並在此背景下測量mRNAs IL6和Vegf.的穩定性。如圖5c所示,circPOK的存在治療時增加了IL6和VEGF mRNAs的表達。這些實驗表明circPOK可以促進ILF2/3結合mRNAs的能力,特別是IL6和Vegf.的mRNAs,並穩定它們的mRNAs。圖5d為ChIRP分析測定IL6、Vegf和Cxcl10啟動子區域的內源性circPOK的佔有率的結果。結果清楚地表明ILF2/3可以結合IL6的近端啟動子區域,並且重要的是,它們在啟動子中的佔有率可以被circPOK增強(圖5e)。圖5 f為在正常條件下或在腫瘤發生過程中Pokemon蛋白和circPOK的對立作用的示意圖(左圖);Pokemon蛋白(腫瘤抑制因子)和circPOK(原癌基因)在間充質細胞腫瘤發生過程中所起作用的示意圖,以及它們的相關作用機制(右圖)。總之,這些實驗表明circPOK可能作為ILF2/3複合物的協同激活劑,並且可以增強ILF2/3在介導mRNA轉錄和穩定性方面的活性。

謝謝!

課題整包|甲基化|高通量測序|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功能



相關焦點

  •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6:44:30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Santiago Zelenay研究組發現,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以及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的反應。
  • 上海獸醫所闡釋新城疫病毒拮抗先天性免疫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新城疫病毒V蛋白拮抗宿主先天性免疫的新機制,對抗病毒和抗腫瘤療法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Virology)》上。 新城疫病毒可感染200餘種禽類,一直是危害世界養禽業的最重要病患之一,還能夠作為一種溶瘤病毒殺傷腫瘤細胞。
  • 惡病質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
    受腫瘤影響,肌肉中的蛋白質穩態趨向於合成減少和分解增加。 腫瘤惡病質患者通常會出現胰島素抵抗。在正常生理中,除了控制碳水化合物代謝外,胰島素還通過調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和分解以維持血糖水平。生理環境中,胰島素抵抗可抑制合成代謝PI3K-AKT途徑和激活泛素介導的蛋白酶體途徑來加速肌肉蛋白水解。
  • 蛋白質修飾與腫瘤研究
    除了一些傳統的磷酸化和泛素化,硝基化、乙醯化、SUMO化引發關注外,還有一些修飾策略,如PEG化修飾、脂質體化、糖基化,這些複雜的調控作用在眾多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心血管、內分泌等)以及一些炎症等中都起到關鍵調控作用。通過對蛋白質修飾的調控和反調控可能給眾多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契機。生物谷整理了一些蛋白質修飾在癌症方面的研究。
  • Nature子刊:上海交大發現,著名抑癌基因PTEN,有促進腫瘤作用
    PTEN蛋白具有磷酸酯酶的活性,可通過拮抗酪氨酸激酶等磷酸化酶的活性,抑制腫瘤的發生發展。後來的研究顯示,PTEN蛋白可以通過多個機制進入細胞核內。核PTEN可以與多種蛋白質相互作用,影響基因組穩定性等,發揮腫瘤抑制作用。
  • 長鏈非編碼 RNA DANCR 在部分腫瘤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分化拮抗非編碼RNA(differentiation antagonizing non-protein  coding RNA, DANCR)主要位於細胞質內,其在多種腫瘤中表達增高。DANCR 在腫瘤中失常表達並廣泛參與腫瘤進展的多個信號通路, 提示其可能在腫瘤性疾病中成為有希望的治療靶點。本文就DANCR在部分腫瘤性疾病中的表達、功能及作用機製作以簡要綜述。
  • 青島能源所等在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代謝物組學團隊研究員馮銀剛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柯莎(Sarah Perrett)研究組在翻譯控制腫瘤蛋白(TCTP)參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TCTP
  • 蛋白質是什麼 蛋白質的作用有哪些
    蛋白質對人體來說非常的重要,我們每天都離不開蛋白質,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中就包含一些蛋白質。那蛋白質對我們人體有哪些作用呢?哪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蛋白質是什麼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
  • RNA-蛋白質結合位點預測|蛋白質|RBP|RNA|位點|預測|線性|類型|...
    RNA結合蛋白(RBP)在各種生物學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在RNA上的結合位點可以深入了解涉及RBPs的疾病背後的機制。因此,如何識別RNA上的RBP結合位點對於後續分析至關重要。
  • NCB|泛素化修飾在維持p53腫瘤抑制功能上的重要性
    責編 | 兮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在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蛋白修飾異常與諸多人類重大疾病密切相關。第一個被鑑定的蛋白質修飾系統是泛素化修飾,以共價鍵的形式將泛素分子結合到靶蛋白的賴氨酸殘基上。目前已經發現了十幾種類泛素蛋白質,它們利用相似的酶促反應修飾靶蛋白。
  • 宋旭:長非編碼RNA-蛋白質相互作用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2015年11月1日訊/生物谷BIOON/----2015年10月30日2015(第三屆)非編碼RNA學術研討會氣氛熱烈,來自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宋旭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長非編碼RNA-蛋白質相互作用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 鎂(Mg)在作物中的作用機制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鋅(Zn)在作物中的作用機制」,接下來將給朋友們帶來另一中量元素的作用機制——鎂(Mg),希望瀏覽、轉發。在植物界,不論是高等植物的葉子還是綠藻,在通常情況下均呈綠色,這是由於它們的葉綠體中含有大量葉綠素的緣故。而葉綠素之所以是綠色的,主要是由構成它的卟啉環中的π電子和Mg(以二價的形式存在)所決定的。
  • JBC:H3K36甲基化可以拮抗PRC2對H3K27的修飾
    該文章主要報導了組蛋白H3第36位賴氨酸甲基化可以拮抗組蛋白甲基化酶PRC2對H3第27位賴氨酸進行修飾。PRC2複合物所介導的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甲基化修飾對於基因的轉錄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PRC2複合物所介導的27位賴氨酸甲基化修飾可以在染色質上蔓延從而形成區域性的抑制型染色質環境。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染色質上哪些組分能夠拮抗這種蔓延。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向廷秀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陶謙教授團隊發現新的腫瘤抑制因子能通過調節腫瘤代謝發揮強效抗癌作用
    探索腫瘤代謝機制,進而有效利用腫瘤代謝相關作用開發新的腫瘤治療手段亦成為當下腫瘤防治工作的熱點。要全面探討代謝機制對於腫瘤的調節作用,發現新的代謝相關腫瘤抑制因子是關鍵環節。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分子腫瘤與表觀遺傳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向廷秀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陶謙教授團隊在生物醫學1區雜誌《Theranostics》(2019 IF: 8.579)上發表論文,報導了一種強效的腫瘤抑制因子。
  • 環狀RNA(circRNA)資料庫大匯總,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
    此外,更新後的資料庫包含了人類和小鼠之間環狀 rna 的保守性分析。該資料庫預測了已知的 109 個 RNA 結合蛋白數據集與 circbase 中的 circRNA 的結合位點,並利用 Targetscan 軟體預測了 miRNAs 與 circRNA 的潛在結合位點。
  • 蛋白質晶片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
    作為一種新型自動化、微型、高通量的新型生物晶片,蛋白質晶片在原發性肝癌的檢測上有很強的臨床應用價值,蛋白質晶片以蛋白質為研究基礎,來分析腫瘤產生及轉移。蛋白質晶片的出現為探究腫瘤相關的蛋白質、特異性標誌物、藥物治療靶標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本文針對蛋白質晶片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作用做出如下綜述。
  • 蛋白質修飾組學促進腫瘤標誌物研究——腫瘤標誌物大會成功召開
    大會分為新型腫瘤標誌物前沿論壇、腫瘤標誌物與分子靶向治療前沿論壇、腫瘤免疫治療前沿論壇、腫瘤外泌體前沿論壇等多個論壇。各科研工作者針對不同的研究領域,論述其在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對於腫瘤學研究的新技術主要集中在外泌體、腫瘤標誌物篩查、蛋白質組學、CTC/CtDNA等方面,這些新技術和方法已經走進臨床,具備實用價值。
  • 肝癌細胞使基質細胞分泌促進腫瘤生長的蛋白質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肝細胞癌(HCC),常見於酗酒或慢性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硬化患者,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肝癌形式。因此,它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常見原因,而且預後非常差。目前,手術是肝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僅在癌細胞未擴散到肝臟以外的10%-20%的病例中有效。
  • 蛋白質的作用 蛋白質對身體健康的作用
    蛋白質是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基礎,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乏蛋白質這種營養,那麼蛋白質的作用具體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  【蛋白質的作用】  1、構成人體的基礎原料  我們人體各個部位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
  • 清華大學李海濤等團隊揭示m6A拮抗SATB...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N6-mA與表觀遺傳沉默有關,特別是在小鼠胚胎幹(mES)細胞,環境壓力下的腦組織以及人淋巴母細胞和腫瘤發生過程LINE-1內源轉座子中。儘管這些發現強調了N6-mA在哺乳動物生物學和人類疾病中的重要性,但迄今為止,N6-mA介導的基因沉默的潛在機制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