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歷時1年調查:無視國家禁令的黑買賣 骯髒的洋垃圾變成...

2020-12-06 央視財經

2017年7月前後,國家開始重拳整治洋垃圾,嚴查環境汙染等問題。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洋垃圾對環境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危害?洋垃圾進入國內後最終流向到了哪裡?

實際上,從2017年初開始,《經濟半小時》記者歷時一年多,在天津、山東等地追蹤洋垃圾,深度了解洋垃圾的危害,見證了洋垃圾整頓前後的明顯對比。

上千噸洋垃圾堆積天津隨意買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2017年初,記者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四道橋附近看到,這個貨場裡堆放著至少有上千噸廢舊塑料,地面上還散落著寫有英文字母的藥瓶和飲料瓶。

記者注意到,很多廢舊塑料上面還沾染著大片汙漬,貨場的經紀人告訴記者,其實這些都是洋垃圾,在國外也未經清洗,就直接進口到國內的。

按照《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規定,禁止將進口的固體廢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固體廢物進口相關許可證載明的,利用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然而在這裡,洋垃圾卻被隨意買賣。

貨場經紀人 :他都賣給誰了他也不知道,什麼手續都不用辦,買了貨直接找車來這裝就行。

在天津市濱海新區的新老天河貨場、濱海綠島貨場、遠達貨場,都堆放著大量未經清洗的洋垃圾,同樣可以任意買賣。貨車司機告訴記者,這些垃圾有的被運到了山東。

在山東莘縣妹冢鎮,記者在空中拍攝到了這樣的畫面:一片綠油油的麥田裡散落著幾幢平房,周圍堆放著大量垃圾,走進村莊,道路兩旁,同樣堆放著大量塑料垃圾。

村民告訴記者,這些正是從天津塘沽的港口買過來的洋垃圾,大都是用過的塑膠袋、塑料紙和保鮮膜等,中間還夾雜著一些使用過的衛生紙、快餐盒等,有的沾染著大片的汙漬和異物,十分骯髒。

洋垃圾分揀工人:這個要 ,這個沒事,衛生紙還不少呢 ,衛生紙也是紙,衛生紙人家賣兩毛多。

那麼,這些洋垃圾又會被如何處理呢?記者來到了一個加工洋垃圾的作坊。經過破碎,洋垃圾變成了塑料碎片,再被放入一個大池子清洗,池子裡的水明顯發黑。

清洗之後的塑料碎片被塞進機器加工,髒兮兮的垃圾搖身一變,成了灰色的塑料顆粒,業界稱之為再生料,老闆告訴記者,他每月可以生產一百噸左右這樣的塑料顆粒,而像他這樣的處理廠,在山東、河南交接的莘縣、鄆城、濮陽等地有上百家,每月可處理洋垃圾近萬噸。

記者發現,清洗塑料垃圾的廢水,一般都是不做處理直接排放,附近的河溝已經被嚴重汙染,黑色的水面上漂浮著一些垃圾,綿延數十公裡。附近村民稱河溝裡的水比糞池裡的水還難聞。

而有些作坊的廢水處理方式,更加令人震驚。記者農田裡看到很多廢水坑,裡面蓄積著發黑、發紅的廢水,就是這樣,廢水不做任何處理,就直接滲入地下。

小作坊的「黑生意」:每個月上億洋垃圾塑膠袋流向市場

這些洋垃圾做成的灰色顆粒又會用來做什麼呢?洋垃圾處理廠的老闆告訴記者,這些再生料有的用來做地膜,有的竟然被做成了食品袋。

洋垃圾加工作坊負責人:在碗上套那種,提饅頭的;他們給肉聯廠的內袋 ,年年用俺這顆粒,裝肉那種內袋 。

2017年初,記者在河南濮陽、山東鄆城等地發現,有不少廠家在用這種再生料生產塑膠袋,一天能用五六百斤料。

塑膠袋加工作坊負責人:一天我出三噸,用兩噸來料,我一直用再生料,不用原生料。

記者粗略統計,這些小作坊每月至少可以生產上億隻塑膠袋,從這裡源源不斷地流向市場。

塑膠袋加工作坊負責人:我做食品袋 ,還有菜市場賣的方便袋,菜市場用的方便袋 。

洋垃圾中的塑料,被加工成了再生料後,又被製成了塑膠袋,而從洋垃圾中被分揀出來的標籤紙、衛生紙、快餐盒等紙質垃圾,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2017年初,記者在莘縣追蹤洋垃圾時發現,還有一些專門用紙質洋垃圾做紙漿的作坊,這些紙質垃圾看起來更加骯髒,有標籤紙、包裝盒,甚至發黴的衛生紙。

這些骯髒的紙質洋垃圾,沒有被清洗、消毒,經過幾道簡單的工序,就做成了黑色的紙漿,聞上去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紙漿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同樣是直接排向河溝。而這些紙質洋垃圾做成的黑色紙漿,又進入了下一家生產企業。在妹冢鎮,記者找到了一個生產蛋託的廠家,紙漿經過稀釋,加上色素,攪拌後,經過模具擠壓,就變成了盛放雞蛋的蛋託。

這位老闆告訴記者,僅在附近的幾個村子,就有八九家類似的蛋託廠,每天能生產7萬多個蛋託,他們的主要原料,就是紙質洋垃圾做成的紙漿。

在製作蛋託過程中,同樣會產生廢水,這些加過色素的廢水,顏色發黃、渾濁不堪,同樣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被隨意排放。

而就在距這個蛋託廠約100米左右的地方,就樹著一塊「農村公共水源一級保護區」的牌子。

嚴厲打擊洋垃圾奏效 天津多貨場被查封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未經清洗的洋垃圾被公然買賣、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水到處亂排,農田變成了加工作坊,甚至變成廢水坑,洋垃圾的汙染有目共睹,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有的洋垃圾竟然被做成了食品袋、蛋託兒等。可以說,2017年初,在天津、山東等地,違規進口、加工洋垃圾相當猖獗。

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開始出重拳,加大打擊力度。

那麼,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效果如何呢?2018年5月下旬,時隔一年多時間之後,記者再次到天津、山東等地進行了調查。

在天津塘沽濱海綠島附近的貨場,記者看到,雖然再生資源基地的牌子還在,但是已經不見了洋垃圾的蹤影。

貨場商家:這以前有很多賣塑料垃圾的,現在國家都不讓幹了,都封了。 天津逮得太厲害了,逮了100多人了 ,進那洋破爛的那些,全都清了,現在都沒有了。

在天津四道橋附近的一家貨場,裡面堆放著一袋袋的產品,記者也沒有找到洋垃圾的痕跡。記者又接連走訪了幾個曾經存放洋垃圾的貨場發現,在2017年初,曾是大量堆放洋垃圾的貨場,如今已經很難發現洋垃圾的蹤影。

那麼,洋垃圾是否真的完全絕跡了呢?記者通過微信聯繫到了一位曾經在這裡倒賣洋垃圾的中間商,他表示還有二十多貨櫃的洋垃圾,並給記者發來了圖片,不難看出,這正是未經清洗的塑料垃圾。

對方告訴記者,如果想要貨,可以直接發貨,但是由於最近風聲太緊,他的洋垃圾都是存放在很隱秘的地方,拒絕記者現場看貨。

記者再訪洋垃圾生產黑窩點 地下生產偷偷進行

在天津,明面上的確已經看不到洋垃圾的蹤影,但仍有個別中間商表示有貨。那麼,洋垃圾的下遊加工環節,情況又是如何呢?

2018年5月下旬,記者再次來到山東莘縣妹冢鎮,發現以前在道路兩旁隨處可見的洋垃圾已經不見了蹤影,從前繁忙的廠房現在也大門緊閉,有的廠房正在尋求出租,有的廠房已經用作別的用途,農田裡積蓄廢水的大坑裡已經長出了雜草,明顯荒廢已久。

附近村民告訴記者,由於政府近一年時間來,一直嚴查違規加工洋垃圾、嚴查環境汙染問題,原來這裡明目張胆加工洋垃圾、排放汙水等現象明顯少了,明面上似乎已經看不到洋垃圾的蹤影。

那麼,在山東莘縣,洋垃圾是否真的絕跡了呢?幾經周折,記者聯繫上一位一年多前加工再生料的村民,這位村民向記者透露,雖然明面上加工洋垃圾的現象少了,但還是有人在加工洋垃圾,一般都是晚上偷偷幹,而且地點藏得很隱蔽。

在他的介紹下,晚上,記者來到了莘縣一個村子裡,遠遠地就可以聽到機器運轉的聲音,空氣中,也有一股塑料融化後刺鼻的味道。

對於記者的到來,這裡的負責人顯得非常警惕。

被對方盤問一番後,記者終於進入了這家作坊。院子裡堆放著不少塑料垃圾,車間內機器轟鳴作響,地上流淌著汙水,工人忙著將清洗過的塑料垃圾塞入機器中,經過加熱、融化、拉絲、冷卻、切割,這些塑料垃圾就變成了顆粒狀的再生料。

此時,這位負責人慢慢放鬆了警惕,他告訴記者,這些再生顆粒大多被用作裝蔬菜的塑膠袋。由於用洋垃圾加工塑料顆粒存在汙染,政府查的很嚴,所以他們也是非常謹慎。

洋垃圾加工作坊負責人:現在不願意存貨,說查就查。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雖然當地監管部門明確不讓加工洋垃圾,但是,把洋垃圾加工成塑料顆粒,每噸可以賺取數千元的差價,因此,很多從業者仍然願意鋌而走險,加工洋垃圾。

洋垃圾加工作坊負責人: 這些年機子都拆了,我們沒有拆,這也是偷造點。這裡就一臺機器我們在河南那邊造。

由於相關部門嚴查,這裡就選擇在晚上偷偷加工,清洗塑料垃圾產生的汙水,則是用管道隨意排放到牆外。

這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他們的原料可不止現場這些,由于洋垃圾量比較大,擺放在這裡太顯眼,容易被發現,因此為了逃避檢查,他將大量的洋垃圾原料放在了鄰村親戚的庫房。

果然,在他親戚家的庫房裡,記者見到了大量塑料垃圾,不下百噸。

洋垃圾加工作坊負責人:都是晚上我們拉走做去,做完到第二天再拉回來,晚上帶著工人去,在那做一晚上,一晚上做兩噸料 ,這兩噸料 ,第二天早上起來再拉家裡。

這位負責人承認,這都是從天津港口進的貨。

洋垃圾加工作坊負責人:現在港口還有貨,昨天還給我打電話問我要幾箱嗎。還有百十噸呢。港口那怎麼也不會斷料 。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從2017年開始政府嚴查洋垃圾及環境汙染問題,但他們這裡加工洋垃圾從來沒停過。

洋垃圾加工作坊負責人:實際我們沒有停過,我們兩三個地方,這不讓幹我們去那兒,反正我們沒停過,我們這些料,估計幹完是沒事,現在查那麼緊,我哥在香廟還幹著呢,今天晚上又拉他家去幹。

在政府的嚴厲打擊之下,雖然沒有2017年初時那麼猖獗,但記者調查發現,在山東莘縣,仍有部分人在偷偷購買並加工洋垃圾,而且不止一家。

在莘縣謝樓村,這位姓謝的村民明確地告訴記者,雖然政府嚴查,但他們仍然有辦法逃避檢查。

洋垃圾加工作坊負責人:只能說有貨,價格合適,天津塘沽那邊,貨場那邊偷偷給你進,國家禁不住,我的貨已經賣完了,以前從這裡一直到那裡,他們偷偷進口,最起碼也是進四五百噸,偷偷地賣。

為了逃避監管,他們一般都會將洋垃圾存放在較為隱蔽的地方,從來不讓人看原料對方的地點,為了不被輕易發現,有人甚至將洋垃圾藏在了樹林裡。儲存、分揀洋垃圾都在這裡進行。

洋垃圾加工作坊負責人:一天分揀一兩噸吧,這得有六七個人,來了得有30多個人。

這裡僅僅是儲存和分揀洋垃圾的地方,為了不被監管人員發現,加工再生料的工廠更加隱蔽,有的甚至挖了地下室。

這些加工洋垃圾的從業者和監管部門玩起了貓鼠遊戲,將洋垃圾存放在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需要加工時晚上拉到另一個更加隱蔽的地方,加工好之後再把原料存放在另一個地方,以便銷售。

洋垃圾加工作坊負責人:這是昨天晚上剛做出來的,還是熱的,我們兩個都是在聊城做。

塑料垃圾被加工成再生料,做成裝蔬菜和食品的包裝袋。那麼用洋垃圾中的廢紙做蛋託的現象,是否還存在呢?

記者來到了曾經加工蛋託的工廠,發現大多數蛋託生產作坊已經關門,有的廠房明顯已荒廢了很久。然而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和塑料加工作坊類似,仍然有個別作坊在偷偷加工蛋託,只是更加隱蔽而已。

記者輾轉找到了一家蛋託加工作坊,負責人告訴記者,他的確在用洋垃圾上的標籤紙加工蛋託,但是加工現場並不在這裡,要買貨可以直接通過物流發貨,加工現場不會讓任何人參觀。

蛋託加工作坊負責人:我去年停了之後,就開始從別的地方做,標籤紙的在河南臺前那邊。

在妹冢鎮謝樓村,記者發現這家蛋託廠的門前仍堆放著不少已經風乾的紙漿,作坊的負責人坦誠,這些蛋託就是用洋垃圾的標籤紙做的。

從業者告訴記者,從2017下半年至今,這裡用洋垃圾等加工蛋託的作坊明顯比原來少了,但是並沒有完全消失,仍然有人在政府大力整治洋垃圾、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的風暴之下,違規偷偷加工。

半小時觀察:保持高壓態勢 打擊洋垃圾

2017年初,一些人明目張胆地違規買賣、加工洋垃圾,肆無忌憚地汙染環境,規模之大、危害之深令人震驚。如今,經過國家近一年的整治,情況已明顯好轉,但是,仍有人置公共利益於不顧,置子孫後代的未來於不顧,偷偷買賣、加工洋垃圾,和監管部門玩起了貓鼠遊戲。

從天津、山東等地打擊洋垃圾前後變化,我們窺豹一斑,不難看出,打擊洋垃圾黑色產業鏈很有必要,也有了明顯效果,但仍需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當地監管部門更應負起責任,保護好我們的農田、我們的綠水藍天。

如果你了解行業黑幕,如果你知道事實真相,如果你的消費權益正在受到侵害,央視財經「3·15在行動」徵集新聞線索:315@cctv.com

你會喜歡

世界盃最"貴"球員,出線告急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央財評論丨美國四處點火,到底圖什麼?專家這一席話,懂了!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文編輯:耿涵

覺得不錯,歡迎點讚↓↓↓

相關焦點

  • 禁令發布後,「洋垃圾們」怎麼樣了?
    近年來,國家多部門就限制和禁止固體廢物進口出臺了多套行動方案,各地在執行過程中效果顯著。數據顯示,國內絕大部分地區的固廢進口總量大幅下降,部分地區列入禁止進口固廢名錄的「洋垃圾」幾乎禁絕。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儘管在2018年以來的強監管政策下,「洋垃圾」進口管控成果豐碩,但一些地區在「洋垃圾」監管中出現「螞蟻搬家」、「偷梁換柱」等走私新趨勢,值得有關部門關注。
  • 中國發布「洋垃圾」禁令,此前年進口1348萬噸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近日我國官方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洋垃圾(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資料顯示,「洋垃圾」包括電子產品、塑料、金屬製品等,通過對這些廢物進行清潔、粉碎後,企業可以將其轉化為工業原材料。我國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家,對工業原料需求巨大,因此」洋垃圾「在國內也擁有一定的市場。需要提及的是,自提出「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觀念以來,我國對「洋垃圾」的進口量已經大大下降。
  • 沒有了洋垃圾的資源再生企業 有的「出走」有的回歸
    這一於2年前就開始布局的出海之舉,正是在我國逐步禁止進口洋垃圾後,資源再生企業做出的應對。按照規定,今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洋垃圾」禁令頒布後,為了解決原材料的不足,該公司已於2018年9月在日本成立了再生塑料公司,專門從事特種高分子塑料顆粒加工。  範育順表示,中國此前約有1200家工廠進口外國塑料垃圾,如今三分之一的工廠改行,三分之一的企業轉遷到境外,三分之一的企業從事國內廢塑料再生利用。除了部分轉向東南亞的企業陸續轉回國內,這一大體趨勢基本呈現出再生企業的流動地圖。
  • 不再當「世界垃圾箱」!2021年中國將徹底告別洋垃圾 國內再生資源...
    2021年中國將徹底告別洋垃圾 國內再生資源行業風口已至】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11月27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明確了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的時間。
  • 洋垃圾餐盒已形成產業鏈 監管不夠使其暢通無阻
    南方日報記者謝慶裕  上千噸洋垃圾製造的一次性發泡餐具流入國內市場,而生產商竟然是上市公司佔有7成股份的子公司。近日,央視經濟頻道《消費主張》的報導引起輿論譁然,更引起網民對涉及的上市公司佛塑股份的「口誅筆伐」。
  • 我國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 儀器儀表來「把關」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公告》明確,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你知道洋垃圾嗎?
  • 價格超低的二手辦公產品 全是洋垃圾
    據阿強說,南海大地村旁的華發電器廣場每天都在向全國各地大肆銷售廢舊的印表機、傳真機,且都是翻新自外國進口的洋垃圾。記者隨後調查發現,這些都是事實。而這些有害的廢舊電子垃圾已逐漸滲透到了包括廣州在內的全國各大城市的電器市場,並進入了很多家庭及企業。    據阿強稱,每天約有20個貨櫃(每個約25噸)的電子洋垃圾在南海過關運往大瀝華發電器廣場,這些洋垃圾主要來自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
  • 接受「洋垃圾」後,印度最大垃圾場變成了什麼?鳥長得比人快
    一個國家在發展初期,很難在不汙染環境的情況下高速發展。英國首都倫敦被稱為「霧都」。除了天氣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環境汙染。即使是發達國家也是從這個階段走來的。而中國已經有了這個階段,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現在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過去,中國會接受國外的「洋垃圾」,接收「洋垃圾」,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 印度接手「洋垃圾」後,最大垃圾場何般模樣:鳥比人還要大
    「洋垃圾」是什麼?在中國,進口垃圾又稱「洋垃圾」,是指一些非中國製造的廢棄工業產品、日用品等,也叫「進口固體垃圾」。許多洋垃圾集散地不規範,垃圾堆積如山,滋生出嚴重的環境衛生問題,對大氣、土壤、地下水造成危害,嚴重的環境汙染,對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
  • "洋垃圾"口岸現形記:電解鋁陽極炭塊冒充人造石墨
    2017年5月23日,杭州海關對外宣布查獲今年最大一起「洋垃圾」走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在浙江溫州口岸、廣東深圳口岸分別查獲電解鋁陽極炭塊殘極1075噸、2008.37噸。聯想到人造石墨與國家禁止進口的某些「洋垃圾」在外觀上近似,海關關員們心生警覺,會不會有人利用「人造石墨」做文章?  正當海關決定對此開展調查時,這家公司如人間蒸發一般,近2個月沒有進出口行為。直到3月下旬,細心的海關關員發現,該公司的名字再次出現在通關系統裡,依然還是申報進口「人造石墨材料」。
  • 韓國大火曾狂燒4個月,當地萬名群眾聯合抗議:請中國撤銷禁令
    據悉,2000-2011年的11年間,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垃圾廢品交易額從最初的7.4億飆升至115.4億美元,發展速度令人咋舌。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洋垃圾」進口國,接手了全球56%的垃圾,全球每年生產5億多噸的電子垃圾,其中七成都進入了中國國內。
  • 2021年1月1日起 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洋垃圾禁入將...
    繼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的公告後,近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再次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從定義上來看,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喪失原有的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體、半固體和置於容器中的氣態物品。也因此,進口固體廢物俗稱「洋垃圾」。
  • 央視曝光今日頭條無視監管做「黑勾當」 卻害苦了北京這家百年老店
    「今日頭條」虛假廣告專攻二三線城市「智能」欺騙消費者2018年3月8日,不斷接到觀眾舉報的線索之後,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在北京登錄了「今日頭條」客戶端,瀏覽了大概20分鐘左右,並沒有發現異常情況,也沒有看到觀眾所舉報的虛假廣告。
  • i9 銳龍堆核大戰 E5至強洋垃圾何去何從
    i9 銳龍堆核大戰 E5至強洋垃圾何去何從       2017年夏天,中美貿易紛爭出現了新局面,7月18日的一紙禁令讓很多國人意識到了「洋垃圾」的危害。此次的禁令並未直接強調電子產品,但是電子產品的「洋垃圾」其實反而是曝光度相對最多的一類。我們今天要談的「洋垃圾」是Xeon E5 系列CPU,屬於廣義上的垃圾範疇,但相對來說更加接近電子產品的「古董淘金」概念。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達4200萬噸;年度人均製造塑料垃圾130.1公斤。美國雖然只有世界總人口的4%,卻製造了世界上17%的塑料垃圾。
  • 中國各直屬海關查獲固體廢物(洋垃圾)走私案匯總
    這是近年來海關開展的最大規模打擊「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動。據了解,今年1至4月,長沙海關打擊「洋垃圾」走私共刑事立案3起,涉案案值2042萬元,涉案固體廢物9160噸,抓獲犯罪嫌疑人8人。(中國青年報)天津海關-危險廢物-控制涉案人員7人5月22日6時,在海關總署統一指揮下,天津海關開展打擊「洋垃圾」走私2018年第三輪集中收網聯合行動。天津海關共出動警力70餘名,分為8個行動組在天津、廈門等地開展查緝及抓捕行動。
  • 中國將出臺禁令,就算聯合國求情也沒用,多國直言無法接受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有相關媒體報導,我們國家發布了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的公告,內容旨在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垃圾。對此,有關負責人公開表示:從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
  • 西方國家垃圾堆成山,卻要中國負責?
    11月30日,我國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可以說,這項禁令意味著我國將徹底對洋垃圾說不,這也是我國實施「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又一重大舉措。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我做就開始全面禁止包括廢塑料、未分類的廢紙等24類洋垃圾,後來又逐步擴大範圍,到如今宣布徹底禁止所有洋垃圾,也可以看出我國的決心。
  • 《科學》雜誌子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達4200萬噸;年度人均製造塑料垃圾130.1公斤。美國雖然只有世界總人口的4%,卻製造了世界上17%的塑料垃圾。 美國是世界第二大塑料垃圾出口國。
  • 解碼央視「714高炮」:借7千還50萬,「明知是樁非法的買賣」 | 直擊...
    「不上徵信,無視黑戶」,是這些高炮口子宣傳中常見的口號。也正因為「不上徵信,無視黑戶」,「714高炮」才能以如此畸高的利率,仍然吸引了大量的借款用戶。直觀來看,這一玩法是曾引發輿論熱議的「現金貸」的進化版本——周期更短、利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