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春院士所著《決勝生物質》英文版本《BIOMASS: TO WIN THE...

2020-11-30 中國農業大學

  

  宋俊果 攝影

  本網訊(通訊員 宋俊果)石元春院士所著《決勝生物質》的英文版本《BIOMASS: TO WIN THE FUTURE》日前在美國出版,全球發行。

  該書中文版,作為國內最權威、最全面、最生動的闡述生物質的著作,自2011年由我校出版社出版發行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以及眾多媒體的廣泛關注,社會反響強烈。該書是石元春院士涉足生物質領域以來,傾注十年心血親身實踐與思考的總結。書中,作者全面匯集了國內外發展生物質產業相關的事實和資料,針對相關生物質的重大問題進行思考,以戰略家的眼光從國內到國外,從理論到實踐,從歷史到未來,以大量豐富、翔實的數據為基礎進行多角度闡述,深入地分析了能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詳細地比較了不同路線的優勢、缺點和可行性,並結合實際提出了中國未來的綠色文明之路。

  我校資源與環境學院李保國教授帶領的翻譯團隊,付出艱辛的努力,將該書精心翻譯為英文。出版社作為重點圖書,同作者、譯者和媒體一道加強宣傳,成功地將英文版權輸出到國際著名的ROWMAN & LITTLEFIELD出版集團,目前英文版本已經由該集團的LEXINGTON BOOKS出版社出版,面向全球公開發行。

    ROWMAN & LITTLEFIELD是國際著名的大型出版集團,是北美最大的出版和發行中心之一,以出版高質量創新性的教育圖書以及人文社科類專家的學術著作而著名,出版集團總部設在馬裡蘭(LANHAM),在紐約、加拿大多倫多、英國倫敦等地擁有辦公室,在賓夕法尼亞州和英國普利茅斯擁有配送中心,集團旗下設有ALTAMIRA PRESSBEMAN PRESS等多家分社,LEXINGTON BOOKS是其分社之一。

  這次英文版本的海外出版,精裝版本(ISBN:978-0-7391-7370-1),平裝版本(ISBN:978-0-7391-7371-8)以及EBOOK (ISBN:978-0-7391-7372-5)三種形式同時發行。

  英文版本的全球發行,為世界上所有關心中國問題、關心環境與能源問題、關心生物質問題的人士提供了重要的借鑑,將成為中國對世界生物質產業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式的貢獻,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英文版權的輸出,標誌著中國優秀的作品成功進入英語國家的主流市場;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將更直接地活躍在世界舞臺,在更高層面上受到關注;中國人的聲音將在更廣區域得到傾聽;中國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將在更大範圍得到傳播。

  《決勝生物質》英文版本的全球發行,還同時標誌著我校出版社在積極響應國家有關部門號召將中國圖書成功「走出去」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據悉,在推廣英文版本的同時,我校出版社還將《決勝生物質》版權成功輸出到韓國,據了解已經翻譯完畢,正在排版校對進程中,韓文版本計劃2014年春天面世。

相關焦點

  • 石元春《決勝生物質》:我不是單就能源談能源
    兩院院士石元春是我國著名的土壤學家。近年來,他卻極度關注起國內外生物質產業的發展。在新書《決勝生物質》首發之時,石元春坦陳「轉向」的理路:涉足當今最熱門、最敏感的能源領域,「我不是單就能源而能源」,而是藉此尋求解困「三農」的良方。石元春院士從事農業研究已經超過60年。
  • 石元春院士:生物質能源仍被邊緣化
    在日前舉行的中科院「十二五」研究生青年發展系列活動環境保護與綠色產業專場上,兩院院士石元春對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併網瓶頸、設備質量、關鍵技術與材料國產化、發電總量及平均發電量效果、產能過剩等,都是石元春擔心的問題。「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大大躍』,是否會付出很大的代價?」石元春的擔心並非無的放矢。
  • 院士石元春發律師聲明:李季倫等立即停止侵權
    【《財經網》記者 夏瑜】 針對此前中科院院士李季倫等6人公開信舉報原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校長、「三院院士」石元春教授學術腐敗一事,9月19日,石元春教授的委託代理人謝國旺律師獨家通過《財經網》發布鄭重聲明,要求本聲明發布後,田向榮、李季倫、陶益壽、林培、祖康祺等相關侵權者須
  • 生物質產業:未來能源新亮點?
    特邀嘉賓:  石元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閔恩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 濤(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十中(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緣 起  「鹽鹼地上可以種出『石油』來」,來自中國工程院「生物質工程
  • 石元春發聲明:李季倫等須停止侵權
    本報記者 浦峰 攝委託律師稱限時一周內在媒體消除影響,將保留訴諸法律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三院院士』被舉報學術腐敗」追蹤本報訊 (記者郭少峰)昨天,原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校長、「三院院士」石元春委託北京市環中律師事務所律師謝國旺發布聲明稱,要求本聲明發布後,田向榮、李季倫、陶益壽、林培、祖康祺等相關侵權者須「立即停止侵權」。
  • 生物質預處理製成型燃料研究進展
    但是,生物質細胞壁高分子聚合物形成了物理和化學抗降解屏障,嚴重阻礙了生物質成型燃料品質的提高,因此,採用預處理技術是實現生物質能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手段。目前,生物質預處理技術主要分為物理法、物理-化學法、化學法和生物法四大類。由於各種預處理技術對生物質化學組分佔比以及結構的影響不同,預處理後的生物質成型燃料所體現出的物理性質和燃燒特性各有特點。
  • 等離子體助力生物質分解,提升沼氣產能
    微生物能夠分解生物質產生沼氣,這為未來的綠色能源發展提供了新選項。然而,生物質複雜的組成,為其能源化帶來了重重挑戰——生物質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纖維素尤其難以被微生物降解,使整個「消化過程」的效率十分低下。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化學方式、物理方式、機械方式或結合方式對生物質進行預處理,從而降低降解難度。
  • 省科學院測試分析所光催化生物質制氫取得新進展
    生物質是一種來源廣泛、儲量大、廉價且可持續利用的能源載體。農業生產中的稻稈、麥稈、稻草,生活中以木質纖維為原料的紙杯、紙盤以及紙漿造紙排放的汙泥等都含有大量的生物質,然而這些生物質常被作為廢棄物拋棄。光催化生物質制氫技術可利用太陽能,將生物質轉化為氫氣,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新能源生產方式,為生物質資源的循環利用和氫能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種新的解決途徑。
  • 2010年實現海藻-生物質原油轉化
    Sandia實驗室也是能源部的燃燒研究設施基地,是唯一能檢驗LiveFuels科學家聯盟生產出來的生物質原油的燃燒性能的科學與工程方面的行家。」 LiveFuels聯盟是最大和最熱衷於農村商業化技術的組織,這些技術每天可以處理上百萬桶生物質原油。LiveFuels的最初目標將集中在把海藻轉化為生物質原油上。
  • 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獲進展
    廢棄生物質既是環境汙染物,同時也是可再生原料。熱解是廢棄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技術之一。通過缺氧條件下的生物質熱解,可以得到可再生的生物油、生物炭和一部分熱解氣。該成果以Bio-coal: An renewable and massively producible fuel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為題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Sci. Adv., 2020, 6, eaay0748)。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化學與材料學院博士生程彬海和博士黃寶成。除了生物油以外,熱解過程產生的高溫氣體尚未充分利用。
  • ...中國林科院|林化|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所|生物質能源
    近日,林化所入選全國研究機構科技創新50強,排名第19位。綠色中國7月2日電(融媒體記者 李彬慶 通訊員 宋平 丁來保)7月2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在南京舉行主題為「崢嶸歲月譜華章,科創徵程續新篇」的60周年紀念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宋湛謙、蔣劍春等出席活動。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成立於1960年7月2日。
  • 生物質石墨烯的前世今生
    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是:生物質石墨烯。接下來我們就來細細追溯生物質石墨烯的前世今生。前世:生物質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定義,生物質(biomass)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
  • 中國科大在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廢棄生物質既是環境汙染物,同時也是可再生原料。熱解是廢棄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技術之一。通過缺氧條件下的生物質熱解,可以得到可再生的生物油、生物炭和一部分熱解氣。該成果以 「Bio-coal: An renewable and massively producible fuel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為題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Sci. Adv., 2020, 6, eaay0748)。
  • 《穿越火線》肖楓的鋼鏰,正面印著「win」,背面英文意味深長
    《穿越火線》被忽略的細節,肖楓硬幣的正面是」win「,反面英文意味深長《穿越火線》這部劇一經播出,便獲得了無數的好評。這部電競劇哪裡來這麼大的魅力,其實說之為一部懸疑劇更為準確。也正是因為《穿越火線》的名頭,讓不少女觀眾單純地以為其是一部電競劇,對它忘卻止步。
  • 2020生物質能利用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投資前景趨勢分析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謂而所謂生物質能(biomass脂肪燃料快艇energy ),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謂
  •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支持生物質能源非電類的利用。「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上說。
  • 個人電腦搭建微生物組分析平臺(Win/Mac)
    官網:https://www.r-project.org/下載最新版:Download CRAN - China Tsinghua - Download R for Windows 或 Mac —— base —— Download R 4.x.x測試軟體版本:Windows 64位版 4.0.2雙擊安裝程序,建議語言選擇英文安裝。
  • 周建斌:世界生物質新能源顛覆者
    周建斌17年來,多次跟張院士去全國各個大學研究院所,交流生物質能源多聯產技術和秸稈炭製備炭基肥料、提取液製備肥料技術與推廣。張院士去中國工程院、國家林業局開會或者到其它單位交流、考察都要帶上生物質炭樣品和PPT,為向全社會介紹生物質能源多聯產技術,張院士傾注了大量心血。
  • 121個人電腦搭建微生物組分析平臺(Win/Mac)
    官網:https://www.r-project.org/下載最新版:Download CRAN - China Tsinghua - Download R for Windows 或 Mac —— base —— Download R 4.x.x測試軟體版本:Windows 64位版 4.0.2雙擊安裝程序,建議語言選擇英文安裝。
  • ...工作室發展基於動力學補償效應的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及熱力學分析...
    近日,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資環系2017級本科生張芷清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熱力學領域權威期刊Energy上發表題為「Investigation of kinetic compensation effect in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torrefaction: Kinetic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