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助力生物質分解,提升沼氣產能

2020-09-24 科技工作者


圖為實驗反應器的等離子腔。等離子體造成木質纖維素溶液粘度降低。研究人員認為,前者可能破壞了後者的聚合物鏈。

微生物能夠分解生物質產生沼氣,這為未來的綠色能源發展提供了新選項。然而,生物質複雜的組成,為其能源化帶來了重重挑戰——生物質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纖維素尤其難以被微生物降解,使整個「消化過程」的效率十分低下。

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化學方式、物理方式、機械方式或結合方式對生物質進行預處理,從而降低降解難度。然而,這類方法或是成本高,或是效率低,還可能依賴腐蝕性化學品。

《AIP Advances》雜誌當地時間9月22日發文稱,德國萊布尼茨等離子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測試生物質中等離子體的形成,發現了一種頗具前景的生物質預處理方法。論文作者Bruno Honnorat解釋說:「等離子體可以被視作一種活性氣體,它包含了大量粒子。這些粒子攜帶的幾電子伏特的動能可以用於打破化學鍵、掙脫分子束縛。但是,在流動液體中達到等離子體放電條件是非常困難的。」

為此,Honnorat團隊製造了一種反應器。研究人員將2千瓦功率的微波脈衝注入流動液體模型,並在1毫秒內誘導等離子的形成。微波功率集中作用於反應器的小型反應腔體內,使其中不到1毫升的液體經加熱、蒸發和點燃後形成膨脹的等離子體氣泡。

等離子體-液體相互作用形成活性物質(如羥基自由基和過氧化氫等氧化劑),這些物質有助於分解生物質,並降低生物質的黏度或流動阻力。

在一個合作項目中,研究人員將在沼氣廠中對該過程進行全面測試。

Honnorat團隊此後將繼續深入探索等離子體是否確實破壞了聚合物鏈段,並開展等離子體氣泡動力學研究,評估等離子體氣泡的形狀演變和壽命等參數,進而更好地了解等離子體中產生的活性物質。該研究的成果可用於提高沼氣產量、提升微波-等離子-液體相互作用的效率,以及修改聚合物長度。

編譯:雷鑫宇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AIP Advances》

期刊編號:2158-3226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09-plasma-biomass-biogas-easier.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還在為沼氣產能太低發愁?等離子體帶來了新希望
    等離子體造成木質纖維素溶液粘度降低。研究人員認為,前者可能破壞了後者的聚合物鏈。微生物能夠分解生物質產生沼氣,這為未來的綠色能源發展提供了新選項。然而,生物質複雜的組成,為其能源化帶來了重重挑戰——生物質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纖維素尤其難以被微生物降解,使整個「消化過程」的效率十分低下。
  • 國外研究所最新研究-如何提高沼氣產量
    實驗反應器裝置中的等離子體室,其中以2千瓦的微波脈衝施加於生物質的模型替代物,即循環的羧甲基纖維素溶液。材料中的等離子體誘導導致其粘度降低,作者猜測該過程可能破壞了木質纖維素中的聚合物鏈。資料來源:B. Honnorat,V. Brüser和J.F. Kolb 生物質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纖維素特別難以被細菌消化分解,從而使得該過程的效率低下。
  • 第五屆BBS生物質論壇揚帆起航,助力生物質行業打造頂級交流平臺
    論壇交流:主論壇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部科技司原司長程序就「嚴峻外部條件下我國生物能源產業脫困途徑探討」發表重要演講,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可再生能源處處長、中國沼氣學會副理事長、常務副秘書長李景明就「從供給側改革看我國沼氣發展」做精彩發言,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齊生,從「生物質氣化技術」、「氣化聯產技術的產品」、「氣化聯產技術裝備」、「提取液與炭製作肥料的應用示範
  • 生物質能源主導論
    在早期,20世紀70年代爆發世界石油危機和開始尋求石油替代時,美國的玉米乙醇、巴西的甘蔗乙醇、北歐的生物質發電、德國的沼氣等紛紛出臺。後來美國進行甲醇車用燃料試驗失敗後進一步確認了生物乙醇方向,瑞典在進行公交車的9種替代燃料試驗後也最終選擇了沼氣與生物乙醇。
  • 安丘大盛鎮上馬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 綠色發展一舉多得
    目前已建成的高效厭氧發酵罐安丘市大盛鎮今年打造的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目前正在建設,這是安丘市為探索農村清潔能源利用、人居環境改善而建的新型項目。10月25日,記者採訪了解到,該項目建成後,能夠實現對秸稈、畜禽糞便的回收利用,有效促進農林牧業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生物質資源化綜合利用和農業智慧綠色發展。
  • 藍色思維解碼生物質厭氧消化
    在9月19日召開的「2014(第六屆)上海汙泥熱點論壇」上,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程師杭世珺一改以往的技術風格,以藍色經濟理論與生物質厭氧消化技術的結合為例,論證藍色經濟與產業結合之道,吸足眼球。「藍色經濟是從生態系統中尋找改變高度浪費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的靈感,像大自然一樣將養分和能源串聯利用以達到可持續性。」
  • 什麼是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發電有哪些方法?
    生物質發電是一種利用可再生生物質資源實現循環再利用發電的方法,比如垃圾焚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或者利用沼氣和垃圾填埋氣發電等。常用的生物質發電方法目前我國應用範圍最廣泛的生物質發電方式是沼氣發電法,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過厭氧發酵技術對廢棄物進行發酵處理,使其生成沼氣,然後利用沼氣推動發電機穩定運行,實現發電效果。由於該方法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所以普及力度相對來說比較大。
  • 我國生物質能源的利用現狀、開發意義及發展趨勢
    厭氧消化是利用厭氧微生物在缺氧的情況下將生物質轉化為CH4、CO等可燃氣體。同時得到效果很好的可用作農田的肥料的厭氧發酵殘留物。酶技術是利用微生物體內的酶分解生物質,生產液體燃料,如乙醇、甲醇等。二、生物質能源的利用技術1、沼氣發酵技術沼氣發酵是有機物質在一定溫度、溼度、酸鹼度和厭氧條件下,經過沼氣菌群消化的過程。沼氣發酵可生產沼氣作為能源,又可處理有機廢物以保護環境,經沼氣發酵後的沼渣、沼氣液是優化的有機肥料。
  • 生物質發電自動化「升級」動力不足
    說起行業發展的痛點,中電行唐生物質能熱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華的目光聚焦在機組的自動化上,「說實話,目前在行業層面,大家更多關注和呼籲政策層面的支持,提升自身的自動化運行水平還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王文華看來,「照搬燃煤」四個字反映的正是國內生物質發電機組在自動化方面的現狀。
  • 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
    北極星固廢網訊:面對能源及環境的雙重壓力,全球調整能源結構的步伐,以生物質為燃料的熱電聯產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發電和供熱手段,2019年全球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9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878萬千瓦,以下是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 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但江億同時也指出:「歐洲國家把生物質能源作為低碳能源的重要內容,而我國在這方面相對不足。」那麼,我國在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方面還存在哪些瓶頸?應如何提高生物質能源利用率呢?非電利用發展空間巨大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田宜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資源和發展潛力的角度來講,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社會各界尚未將農業生物質能源發展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部分;二是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村沼氣和生物質成型燃料大型企業主體較少,市場體系不完善;三是政策不完善,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缺乏對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
  • 關注|生物質發電前景如何?
    北極星固廢網訊: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後,丹麥開始積極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自1990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
  • 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分析(附圖表)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我國生物質資源儲存情況全球每年經光合作用產生的生物質約 1,700 億噸,其能量相當於世界主要燃料貢獻的 10 倍,而作為能源的利用量還不到總量的 1%,極具開發潛力。與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質資源種類眾多、數量巨大、分布廣泛。其主要有:木柴燃料、農作物廢棄物、畜禽糞便、能源植物、城市廢物等。
  • 大慶讓生物質能化「腐朽」為「神奇」 替代百萬噸標準煤
    採訪中,記者也了解到,生物質有高低之分,像大豆、玉米等屬於高品位生物質,而農作物秸稈、禽畜糞便、生活汙水和工業有機廢水、城市固體廢物等則屬於低品位生物質,簡稱低生物質。發展低生物質能,不僅能解決能源問題,還能解決水汙染問題。生物質能取代化石能源,能讓城市變得更漂亮、更環保、更適宜居住。可喜的是,大慶的生物質能資源非常豐富。
  • 2019-2025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3億度    四、懷仁縣鴻獅騰達秸稈熱電聯產項目第六章 2014-2018年沼氣發電行業透析  第一節 中國沼氣發電行業分析    一、我國沼氣發電裝機容量    二、沼氣發電技術發展綜述    三、沼氣發電政策支持力度    四、沼氣綜合利用發電效益分析  第二節 中國農村沼氣發電的研究
  • 分析生物質能分布式利用發展趨勢
    生物質能分布式利用發展現狀 生物質能分布式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氣(沼氣和氣化)。生物燃氣是指從生物質轉化而來的燃氣,包括沼氣、合成氣和氫氣。目前沼氣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所以生物燃氣經常特指沼氣。 據國際能源署統計,2012年,歐洲地區在運行的沼氣發電廠超過13800家,裝機容量7.5吉瓦。大部分是熱電聯產,小部分被送入天然氣管網,發電量和供熱量分別達44.5吉瓦時和1.1×105吉焦。
  • 沼氣設備供應商年掘金上億 天人環境擬下半年申請上市
    由於國家大力倡導發展新能源和循環經濟,天人環境快速搶佔沼氣市場,成套化設備銷售收入連續三年以100%以上的速度遞增。目前,天人環境正在運作上市,擬於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請,登陸創業板。沼氣工程收入上億元沼氣市場前景廣闊。正是深信這一點,天人環境屢次承接到沼氣工程大單,湖北省天門市嶽口鎮健康村沼氣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 生物質氣化技術及產業發展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生物質氣化用途廣泛、原料種類和規模適應性強,是實現生物質分布式開發利用和可燃固體廢棄物處理的效途徑,可部分替代化石能源、推進節能減排、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綜述了生物質氣化、燃氣淨化關鍵技術和供熱、發電、合成液體燃料等產業的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對中國生物質氣化產業前景進行了展望。
  • 生物質能分類 生物質能特點有哪些
    林業生物質資源是指森林生長和林業生產過程提供的生物質能源,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撫育和間伐作業中的零散木材、殘留的樹枝、樹葉和木屑等;木材採運和加工過程中的枝丫、鋸末、木屑、梢頭、板皮和截頭等;林業副產品的廢棄物,如果殼和果核等。
  • 安徽出臺政策扶持發展農村沼氣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意見,要求大力發展沼氣工程,探索建立沼氣全產業鏈支持保障政策體系,推動我省農村沼氣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沼氣是可再生清潔能源,可淨化提純為生物天然氣。發展規模化沼氣及生物天然氣是農村沼氣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