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所最新研究-如何提高沼氣產量

2021-03-01 AIP美國物理聯合會

實驗反應器裝置中的等離子體室,其中以2千瓦的微波脈衝施加於生物質的模型替代物,即循環的羧甲基纖維素溶液。材料中的等離子體誘導導致其粘度降低,作者猜測該過程可能破壞了木質纖維素中的聚合物鏈。資料來源:B. Honnorat,V. Brüser和J.F. Kolb

 

生物質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纖維素特別難以被細菌消化分解,從而使得該過程的效率低下。可使用某些化學、物理和機械過程,或其中幾種過程的結合,以進行生物質的預處理,使其更易被消化分解,但目前許多解決方案仍然存在著價格昂貴、效率低下或依賴腐蝕性化學品等問題。

在由歐洲區域發展基金資助的研究中,萊布尼茨低溫等離子體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測試了生物質中等離子體的形成,並找到了一種有前景的生物質預處理方法,相關研究發表在AIP Publishing(美國物理聯合會出版社)旗下的期刊AIP Advances(《美國物理學會進展》)。

作者Bruno Honnorat說:「等離子體可視為是一種反應性氣體,其中包含了動能為數個電子伏特的粒子群。其能量可用於打破物質中的化學鍵和它們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分子鍵。」

「最令人驚訝的是我們能夠在流動液體中獲得等離子體的放電條件。與文獻中所有其他的實驗裝置相比,流動的存在會使情況變得更為複雜。」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反應器,而在該反應器中以2千瓦的微波脈衝注入到一個流動液體模型中,並在一毫秒內誘導等離子體的形成。微波功率被全部被集中到一個含有不到1毫升液體的小空腔中,而該液體被加熱、蒸發,最後被點燃,形成一個不斷膨脹的等離子體氣泡。

等離子體-液體相互作用可形成反應性物種,包括氧化劑,如羥基自由基和過氧化氫,有助於分解生物質並降低生物質材料的粘度或流動阻力。通過與工業化農業夥伴的合作,該過程將在一個沼氣廠中進行全面試行。

作者計劃繼續這項研究工作,以更仔細地觀察等離子體是否打斷聚合物鏈,並研究等離子體的氣泡動力學,以評估等離子體中氣泡的大小和形狀演變、壽命以及壓力,從而更好地了解等離子體中產生的反應物種。

該研究可用於提高沼氣產量,提升微波等離子體-液體相互作用的效率,以及聚合物科學中的聚合物功能化和鏈長調節等方面。

相關焦點

  • 關於沼氣,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內有福利)
    燃氣、發電、畜禽糞汙處理、餐廚垃圾回收,沼氣,有很多可利用之處!
  • 等離子體助力生物質分解,提升沼氣產能
    研究人員認為,前者可能破壞了後者的聚合物鏈。微生物能夠分解生物質產生沼氣,這為未來的綠色能源發展提供了新選項。然而,生物質複雜的組成,為其能源化帶來了重重挑戰——生物質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纖維素尤其難以被微生物降解,使整個「消化過程」的效率十分低下。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化學方式、物理方式、機械方式或結合方式對生物質進行預處理,從而降低降解難度。
  • 沼氣新革命
    村民大量外出務工,家畜養殖銳減,沼氣原料出現短缺難以解決的沼氣安全隱患和維護難題,讓用戶望而卻步電、天然氣等能源越發普及,沼氣產量不穩等短板凸顯廁所革命中,沼氣成為簡單實用的糞汙處理方式已經形成5種技術模式,預計試點在11月底全面完成能否用市場化手段破解沼氣池管理之困,成為關鍵11月1日中午,
  • 還在為沼氣產能太低發愁?等離子體帶來了新希望
    研究人員認為,前者可能破壞了後者的聚合物鏈。微生物能夠分解生物質產生沼氣,這為未來的綠色能源發展提供了新選項。然而,生物質複雜的組成,為其能源化帶來了重重挑戰——生物質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纖維素尤其難以被微生物降解,使整個「消化過程」的效率十分低下。
  • 沼氣發電機組應該如何選擇?
    沼氣發電機組主要是將空氣沼氣的混合物在氣缸中壓縮,用火花塞使其燃燒,通過活塞的往復運動獲取動力,然後連接發電機進行發電。主要在養殖業,食品業廢水處理等行業應用的比較多。那麼如何選擇一臺適合自己又性價比超高的沼氣發電機組呢?
  • 老闆託出汙水井員工自己身亡,沼氣有哪些危害?如何預防沼氣中毒
    正常情況都是井蓋長期封閉,井中氧氣稀缺,容易產生沼氣。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氧氣,氮氣,氫氣和硫化氫。前幾個成分對人體危害相對較小,硫化氫成分對人體危害最大。我們來看看沼氣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吧!
  • 沼氣「吃」人時有發生,如何消除安全盲區?
    井研縣馬踏鎮七盤山村村民周某光(男,66歲)在自家窖池醃製豬草發生沼氣中毒,其親戚3人先後發現後,下窖池施救,結果全部沼氣中毒,造成4人死亡。 「農業上最容易出事的就是農村沼氣,一旦出事就是群死,還不只是群傷。」12月9日,在全省農村沼氣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學習觀摩活動上,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再次強調沼氣安全。
  • 成都生物所在高溫原位加氫甲烷化製備生物天然氣研究中獲進展
    這些方法的本質是將二氧化碳從沼氣中分離出並排放到大氣中,是一種拋棄式脫碳,這不僅造成溫室氣體排放,而且極大地浪費了二氧化碳資源。如果進行二氧化碳加氫甲烷化脫碳,則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資源提高生物天然氣產量,是一種利用式脫碳。二氧化碳甲烷化反應所需的氫氣供給目前已經不是主要障礙,氫氣可來源於風電、光電、水電的電解水獲得,由於電能較難儲存,可通過電制氣的方式實現能量儲存。
  • 數百國外專家齊聚西子湖畔 研究如何除雜草
    本次會議由國際雜草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和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主辦,這是該會議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辦。大會主題的英文直譯為「動態發展的雜草,多元化的治理策略」。簡化來理解就兩個字「除草」。或許有人要問,投入這麼多人力物力研究「除草」有必要嗎?其實在某些領取雜草已是一種災害。
  • 《梁家河》第七集:沼氣專業戶
    如果辦沼氣,不僅能解決農村能源問題,解放生產力,還能對廁所糞便進行處理,提高農村公共衛生水平,更能解決農業肥料問題,提高糧食產量。沼氣,就是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問題的一把鑰匙!沼氣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儘管對沼氣的美好憧憬鼓舞著習近平,可他還是非常冷靜:四川與陝北氣候差異很大,這把源自四川的鑰匙能打開陝北的「鎖」嗎?習近平一直是一個行動派!
  • 拜耳與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攜手提高作物產量
    德國蒙海姆市2017年6月15日電 /美通社/ -- 拜耳與中國科學院(CAS)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SIBS)籤署了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協議。該協議旨在交流前沿技術、運用新模型提升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從而提高小麥產量。
  • 改變細胞分裂素分布 可提高水稻產量和抗鹽性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水稻分子設計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研究發現,植物激素細胞分裂素的分布模式在高鹽脅迫處理下會迅速發生改變,從地上組織向地下根中積累。並且過表達AGO2基因可激活細胞分裂素轉運基因BG3,模擬鹽脅迫狀態下的細胞分裂素分布模式,從而同時提高水稻產量和抗鹽性。
  • 英研究稱:增加植物根毛長度可提高作物產量
    英研究稱:增加植物根毛長度可提高作物產量
  • 技術成果學以致用獲青睞 海安殘疾青年陸枳汛潛心研究沼氣發酵鍥而...
    海安青年陸枳汛在一場車禍中造成手部殘疾,然而他並沒有自怨自棄,相反,身殘志更堅,在一次偶然機會中迷上沼氣研究並有所建樹,得到國內專家的點讚和好評。昨天,陸枳汛表示:關於沼氣發酵的兩項最新技術,在國內權威專家的支持下已進入論文寫作階段,不久將面世。
  • 如何避免農村沼氣安全事故?四川3000餘處沼氣工程已納入「清單制...
    12月9日,在四川省農村沼氣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學習觀摩活動上,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周南華反覆強調,「農村沼氣池量大、面廣,布局分散,一定要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近年來,隨著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以養殖場為核心的大中型沼氣池在農村加快布局,目前四川沼氣工程保有量達3965處。如何確保沼氣生產安全?細化責任、落實到人。
  • 科學網—生物天然氣引領沼氣變革
    2009年,歐盟25國的天然氣消費量為4000多億立方米,生物天然氣產量達到300億立方米。 但我國過去卻沒人想到沼氣能變成生物天然氣,「包括我自己」。程序坦言,沼氣中甲烷含量在60%左右,熱值較低,利用價值不高,但提純到93%以上就成為生物天然氣,和化石天然氣毫無區別,可以做車用氣或管道氣,經濟效益大大提升。
  • 黑龍江省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研究
    (一)國外發展現狀在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現狀方面,截至2015年底,全球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其中美國1590萬千瓦、巴西1100萬千瓦。全球生物質成型燃料產量約3000萬噸,歐洲是世界最大的生物質成型燃料消費地區,年均約1600萬噸。
  • 新機制提高生物法合成萜烯類化合物產量—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基材料組群精細化學品研究組在該領域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生物燃料技術》。 該研究組長期從事生物合成萜烯類化合物的研究工作,並在蒎烯、檜烯、松油烯等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 水稻產量新基因! 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創新課題組揭示水稻籽粒大小...
    的研究論文。隨著人口的增長,耕地面積的下降,如何增加水稻產量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的穩定發展。水稻產量主要由三個要素決定,即有效穗數、每穗實粒數和粒重 (Xing和 Zhang, 2010) 。水稻粒形包括粒長、粒寬、粒厚和長寬比,前三者與千粒重密切相關,同時還影響稻米的外觀品質和商品價值 (阮班普等, 2013) 。
  • 豬糞水厭氧發酵變身沼氣
    豬糞水厭氧發酵可以產生沼氣,轉化成熱能為民所用。近日,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承擔的國家「十三五」科技支撐子課題項目——「寒區沼氣發酵溫度保障與效率提升技術研發」示範工程順利完成工程檢測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