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青年陸枳汛在一場車禍中造成手部殘疾,然而他並沒有自怨自棄,相反,身殘志更堅,在一次偶然機會中迷上沼氣研究並有所建樹,得到國內專家的點讚和好評。昨天,陸枳汛表示:關於沼氣發酵的兩項最新技術,在國內權威專家的支持下已進入論文寫作階段,不久將面世。
海安市曲塘鎮顧莊村、今年35歲的陸枳汛,在當地是個傳奇人物。
意外傷殘,曾讓陸枳汛一段時間內鬱悶消沉。他想,自己年紀還不大,難道從此就這麼廢了?他開始認真思考今後的人生道路該怎麼走。
偶然之機,陸枳汛注意到左鄰右舍畜禽養殖的糞便無法處理,惡臭不說,還嚴重汙染環境。他萌生以畜禽糞便、秸稈進行沼氣發酵想法。隨後,陸枳汛閱讀大量專業書刊,並四處拜訪結識和請教知名各地沼氣發酵專家學者,理論結合實踐,終於寫出《厭氧溼發條件淺析》論文,一經發表,得到省農業專家好評。
就在陸枳汛潛心研究科學利用沼氣之時,上海一能源企業在海安西部曲塘鎮創辦海安普豪能源有限公司,建成綜合利用畜禽糞便、廢棄秸稈沼氣發電項目。陸枳汛毛遂自薦上門求職。在技術崗位,陸枳汛大顯身手,他實施的一些技術改進,讓公司領導極為器重。
「目前,我在沼氣研究上,主要方向一是有機物的降解,二是分解產酸。」昨晚,陸枳汛告訴記者,「研究進展順利,論文正在全力寫作。」
最令陸枳汛欣慰的是,從事沼氣研究的他,得到了我國著名沼氣研究專家、雲南師範大學張無敵教授的傾力相助。「作為博士生導師,張無敵教授多年研究厭氧發酵技術,是中國沼氣技術專家庫專家,我和他保持著熱線聯繫,我最服他!」
在公司負責沼氣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陸枳汛,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兒子今年9歲,上一年級;妻子在海安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工作,對他的沼氣研究全力支持。記者周朝暉通訊員仇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