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設計主要是運用工業設計的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維與方法,從人性化的角度,不僅在物質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自然與人類、藝術與技術等多元化的設計融合與創新,體現辯證、唯物的共生美學觀。仿生設計學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為原型,通過深度剖析其的「形」、「色」、「音」、「功能」、「結構」等,通過運用專業的設計手段,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徵原理進行再設計,同時結合仿生學的研究成果,為設計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
01
Bloom
Bloom 吊燈的設計靈感來自花朵的形狀和結構,燈罩由六片可以活動的花瓣組成,整個燈罩可以張合,像是一朵倒掛的花。
在光傳感器的作用下,吊燈花瓣的開放可通過環境的亮度控制:白天燈處在關閉狀態,天黑時花開始開放,天越黑,花開越盛。在花瓣開合的同時,也控制了吊燈本身的亮度。
Bloom不僅模仿了花朵的結構,而且還模仿了花瓣與整個花朵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很典型的仿生設計。
02
SOYTUN
日本料理吃起來總是很講究,不論是味道還是氛圍都希望體會到最好。西班牙設計團隊 PhotoAlquimia 帶來的這款魚骨造型的醬油碟 SOYTUN 讓日料完美體驗不放過一個小細節。
SOYTUN 整體用搪瓷純手工製作,中間凹槽可以添加醬油,兩側的平臺分別可以放芥末醬和筷子。
這款設計最具創意的就是 SOYTUN 魚骨型的外形,幾個 SOYTUN 摞在一起仿佛重現了一條魚的主骨,設計者稱這樣的仿生設計意在致敬自然。
03
BIONIC LOUNGE CHAIR
靈感來自蘭花螳螂。它的形狀類似於蘭花花瓣,鋼底座模仿了螳螂的造型。椅子的造型可以糾正不良坐姿,而且它還支持360度旋轉,能夠讓用戶在不損害健康的情況下,舒適地、高效地工作。
04
TABLE ZOO
Table Zoo是一個桌面創新文具產品系列,設計通過提取小動物造型和姿態特質,將其與產品的功能性巧妙結合,從而打破常規文具產品冷淡沉悶的感受。
設計試圖剔除當下設計風潮所盛行的極簡主義的語言風格,通過關注產品與人的情感聯繫,建立起感知與共鳴,讓產品的使用煥發無限樂趣。
05
TITO BOWL
「某日與朋友的聚會上,我們以橄欖作為零食。沒過多久,我便注意到一個尷尬的情況:橄欖核無處放。有人將其放在餐巾紙上,有人直接扔在地上,有人則偷偷地把它往口袋放。這促使我想到 TITOBOWL 這個點子。」photoAlquimia 如此解釋其靈感。
TITOBOWL 正是剝開一半的橄欖形狀,露出尖尖的核,果肉部分被抽象成碗的形狀。使用時,將橄欖放在碗中,而橄欖核正可以扔在中間的小容器中,避免了無處放置的尷尬。而將容器的小蓋倒置過來又能放上些牙籤,以供插橄欖使用。
06
仙人掌剪刀
設計師 Starley Leung 製作的這款剪刀,靈感來源於仙人掌植物,除了具備剪刀的功能性以外,它還可以扮演著優雅擺件的角色,能起到點綴辦公環境、家居生活的作用。
往內收攏的把手和凸起的頂點設計,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可以讓使用者穩穩握持,避免滑落。開放式的把手,雖然有別於傳統剪刀的封閉式把手,但並不影響其使用的舒適度。
底座部分內嵌金屬部件,底面配備矽膠防滑墊,使剪刀能穩穩地站立,不易碰倒。
07
CELERY
CELERY 代表了食物和餐具之間的新定義。CELERY 是將芹菜的特點轉化為一系列餐具。
這個概念的靈感來自於特定人群的行為。人們憑直覺直接用蔬菜蘸醬,而不用勺子。如果食物成為你餐桌上的餐具,會怎麼樣?CELERY 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在勺子、叉子和刀上,微妙而不突兀。造型動感高雅,而且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
08
飛魚椅
這是 Designarium 的創意總監 Stephane Leathead 設計的第一款椅子。在造型上非常優雅,曲線流暢利落,原木的感覺更有一份自然美。折成不同的角度,你就可以在上面或坐或躺或靠或趴,一張椅子,卻幾乎什麼姿勢都能滿足你。
09
Slater
這款由設計師 Uriel Serrano 帶來的穿山甲椅子有著穿山甲般的外形,不僅僅易於收放摺疊,更是借用了穿山甲外殼的原理:極好地保護自己,令使用者可以隔離外部的喧囂。每個穿山甲獨處椅中配有無線上網、電源插座、箱包鎖、甚至一個鬧鐘以確保你不會錯過你的飛行。
10
葉子捲曲
以葉子的不同程度的捲曲形態作為靈感,設計了餐桌上的小物件,增添了吃飯的小樂趣。
本篇文章部分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