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設計——來自大自然的力量

2020-12-03 深圳木馬工業產品設計

仿生設計主要是運用工業設計的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維與方法,從人性化的角度,不僅在物質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自然與人類、藝術與技術等多元化的設計融合與創新,體現辯證、唯物的共生美學觀。仿生設計學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為原型,通過深度剖析其的「形」、「色」、「音」、「功能」、「結構」等,通過運用專業的設計手段,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徵原理進行再設計,同時結合仿生學的研究成果,為設計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

01

Bloom

Bloom 吊燈的設計靈感來自花朵的形狀和結構,燈罩由六片可以活動的花瓣組成,整個燈罩可以張合,像是一朵倒掛的花。

在光傳感器的作用下,吊燈花瓣的開放可通過環境的亮度控制:白天燈處在關閉狀態,天黑時花開始開放,天越黑,花開越盛。在花瓣開合的同時,也控制了吊燈本身的亮度。

Bloom不僅模仿了花朵的結構,而且還模仿了花瓣與整個花朵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很典型的仿生設計。

02

SOYTUN

日本料理吃起來總是很講究,不論是味道還是氛圍都希望體會到最好。西班牙設計團隊 PhotoAlquimia 帶來的這款魚骨造型的醬油碟 SOYTUN 讓日料完美體驗不放過一個小細節。

SOYTUN 整體用搪瓷純手工製作,中間凹槽可以添加醬油,兩側的平臺分別可以放芥末醬和筷子。

這款設計最具創意的就是 SOYTUN 魚骨型的外形,幾個 SOYTUN 摞在一起仿佛重現了一條魚的主骨,設計者稱這樣的仿生設計意在致敬自然。

03

BIONIC LOUNGE CHAIR

靈感來自蘭花螳螂。它的形狀類似於蘭花花瓣,鋼底座模仿了螳螂的造型。椅子的造型可以糾正不良坐姿,而且它還支持360度旋轉,能夠讓用戶在不損害健康的情況下,舒適地、高效地工作。

04

TABLE ZOO

Table Zoo是一個桌面創新文具產品系列,設計通過提取小動物造型和姿態特質,將其與產品的功能性巧妙結合,從而打破常規文具產品冷淡沉悶的感受。

設計試圖剔除當下設計風潮所盛行的極簡主義的語言風格,通過關注產品與人的情感聯繫,建立起感知與共鳴,讓產品的使用煥發無限樂趣。

05

TITO BOWL

「某日與朋友的聚會上,我們以橄欖作為零食。沒過多久,我便注意到一個尷尬的情況:橄欖核無處放。有人將其放在餐巾紙上,有人直接扔在地上,有人則偷偷地把它往口袋放。這促使我想到 TITOBOWL 這個點子。」photoAlquimia 如此解釋其靈感。

TITOBOWL 正是剝開一半的橄欖形狀,露出尖尖的核,果肉部分被抽象成碗的形狀。使用時,將橄欖放在碗中,而橄欖核正可以扔在中間的小容器中,避免了無處放置的尷尬。而將容器的小蓋倒置過來又能放上些牙籤,以供插橄欖使用。

06

仙人掌剪刀

設計師 Starley Leung 製作的這款剪刀,靈感來源於仙人掌植物,除了具備剪刀的功能性以外,它還可以扮演著優雅擺件的角色,能起到點綴辦公環境、家居生活的作用。

往內收攏的把手和凸起的頂點設計,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可以讓使用者穩穩握持,避免滑落。開放式的把手,雖然有別於傳統剪刀的封閉式把手,但並不影響其使用的舒適度。

底座部分內嵌金屬部件,底面配備矽膠防滑墊,使剪刀能穩穩地站立,不易碰倒。

07

CELERY

CELERY 代表了食物和餐具之間的新定義。CELERY 是將芹菜的特點轉化為一系列餐具。

這個概念的靈感來自於特定人群的行為。人們憑直覺直接用蔬菜蘸醬,而不用勺子。如果食物成為你餐桌上的餐具,會怎麼樣?CELERY 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在勺子、叉子和刀上,微妙而不突兀。造型動感高雅,而且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

08

飛魚椅

這是 Designarium 的創意總監 Stephane Leathead 設計的第一款椅子。在造型上非常優雅,曲線流暢利落,原木的感覺更有一份自然美。折成不同的角度,你就可以在上面或坐或躺或靠或趴,一張椅子,卻幾乎什麼姿勢都能滿足你。

09

Slater

這款由設計師 Uriel Serrano 帶來的穿山甲椅子有著穿山甲般的外形,不僅僅易於收放摺疊,更是借用了穿山甲外殼的原理:極好地保護自己,令使用者可以隔離外部的喧囂。每個穿山甲獨處椅中配有無線上網、電源插座、箱包鎖、甚至一個鬧鐘以確保你不會錯過你的飛行。

10

葉子捲曲

以葉子的不同程度的捲曲形態作為靈感,設計了餐桌上的小物件,增添了吃飯的小樂趣。

本篇文章部分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來自大自然的靈感,仿生設計在如何影響我們的審美?
    除了Alexander McQueen,來自荷蘭的高級定製設計師Iris van Herpen也在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向我們呈現一種極具未來感的仿生美學。以傳統手工藝與新型工業技術結合的方式,展開對服裝的想像打開了人們的新視野,仿佛對未來與未知的事物,一切都變得有跡可循,這就是Iris van Herpen正在做的。
  • 大自然啟發人類的智慧 仿生設計讓生活更有趣
    大自然是物質的世界,形狀的天地。自然界的無窮信息傳遞給人類,啟發了人類的智慧,豐富了人類的才能。仿生設計是設計師塑造產品形態的重要方法之一,體現出設計師對自然地尊重與理解,形成了「綠色、生態、系統化」的設計思想。那麼今天,小編就從產品設計的視角向站友們解析仿生設計。
  • 仿生設計的無人機產品 靈感來自大黃蜂
    工程設計要求無人機螺旋槳最簡單,最明顯的布局是方形,有四個螺旋槳。然而,大自然堅持所有飛行生物的兩個翅膀的基本布局。從鳥類到昆蟲,偶爾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大自然總是賦予雙側對稱的雙翼設置......因此,Carota的無人機信任這種在數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設置。
  • 來自大自然的靈感 以假亂真的仿生設計
    無論是古代的工具還是現代的仿生設計無不說明多年以來人類一直踐行著這一點。深澤直人與果汁的肌膚多年來MUJI一直貫徹著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作為產品設計師的深澤直人,也不斷產出著多個優秀的設計作品。藝術家用紙做了圓白菜,他先用聚酮精確塑造了這使得圓白菜葉子的造型,然後複製成紙,之後又被設計成碗。圓白菜的所有葉子都被複製出來,鈴木再造的圓白菜重量和真的圓白菜幾乎一樣。
  • 越野摩託車仿生車架的設計與應用
    以某款越野摩託車鋁合金車架作為案例 , 在剖析了原車架易發生裂紋而導致失效的成因後 , 在結構上採取仿生設計 , 通過借鑑大自然中某些動物的骨骼結構對原車架進行再設計 , 成功地解決了原車架易產生裂紋的毛病 , 從而充分展示了仿生學的魅力越野摩託車的使用工況非常複雜
  • 臺灣仿生科學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感受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
    臺灣仿生科學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感受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科學中心供圖)央廣網廣州8月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吳晶平)8月1日起,廣東科學中心展出自「臺灣科教館」引進的「仿生」科學展。通過展出科學家從大自然生物演化38億年中發現、學習、進而創作的智慧結晶,同時引進「Tinkering」動手做教育理念,啟發觀眾運用自己的手、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工具,做出自己的「仿生科技」。
  • 千姿百態的仿生家具設計
    家具設計中仿生設計是人與自然碰撞的產物,設計師在大自然中尋找設計的靈感,將自然界的美與設計相融合。一、仿生家具的設計原則仿生設計來源於仿生學,大自然創造出形態各異的生物,為設計師的創作提供了無限設計靈感。
  • 工業仿生產品設計手繪
    大自然是人類創新的源泉人類最早的一些造物活動都是以自然界的生物體為藍本的通過對某種生物結構和形態的模仿達到創新的物質形式的目的然而仿生造型設計絕不是自然生物體的簡單模仿而是在深刻理解自然物的基礎上在美學原理和造型原則作用下一種具有高度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在運用仿生的造型方法進行形態創意時必須根據所要設計的產品內容展開構思如果忽視了產品的
  • 十大案例讓你了解仿生設計!
    什麼叫仿生?仿生和設計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 仿生服裝:以大自然為繆斯(圖)
    文/曲奇  所謂仿生學,一言以蔽之,就是向大自然學習。它體現了人對大自然中所蘊藏奧秘及其中智慧的欣賞與尊重。事實上,對仿生學的運用不是什麼新鮮事,就拿服裝設計來說吧,喇叭裙、燕尾服、蝙蝠衫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例子。  又如在Jean Paul Gaultier、Christian Dior、Yohji Yamamoto等大師近年的時裝秀裡,都可以明顯看到他們從昆蟲、花卉、鳥類等形狀和色彩中汲取設計靈感。
  • 【時尚與公益】仿生設計讓生活用品回歸自然
    大自然是物質的世界,形狀的天地。自然界的無窮信息傳遞給人類,啟發了人類的智慧,豐富了人類的才能。仿生設計是設計師塑造產品形態的重要方法之一,體現出設計師對自然地尊重與理解,形成了「綠色、生態、系統化」的設計思想。
  • 全球9大仿生設計建築,每一個設計靈感都是來自於大自然!
    一直以來,建築師都會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各個時代的建築都能找到受大自然啟發的證據。圖:#鳥巢,國家體育場# 國家體育場(鳥巢)是由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設計公司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設計的,中國人在其建成之前就為其取名為「鳥巢」。鳥巢通過網格結構將碗狀看臺、樓梯和屋頂融為整體。
  • AI仿生科技--跨越時代的力量
    從機器人的角度來看,仿生機器人是機器人發展的高級階段,設計初衷在於能在各種複雜環境中代替甚至做到人類所不能。而為了實現這一功能,仿生機器人需要與那些優質的軟材料、生物或人工複製的生物功能進行交互。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為打造新型機器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仿生機器人已成為了機器人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專業化領域。
  • 仿生設計,不只是形態仿造
    仿生設計主要是運用工業設計的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維與方法,從人性化的角度,不僅在物質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類、藝術與技術、主觀與客觀、個體與大眾等多元化的設計融合與創新,體現辯證、唯物的共生美學觀。
  • 大自然的「點子」有多絕 廣東科學中心引進仿生科學展
    大自然的「點子」有多絕 廣東科學中心引進仿生科學展金羊網  作者:李鋼 湯銘明  2018-08-01 金羊網訊 記者李鋼 實習生 莊灝 通訊員 吳晶平報導:1日,臺灣仿生科學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 人類模仿大自然的「設計」——建築中的大自然仿生學
    世間萬物千姿百態,都是經過漫長的、優勝劣汰的競爭和千辛萬苦的進化,致使在結構、形態和功能三方面達到最優設計而流傳於世。所以,大自然的精妙建築確是人類建築師和設計師的最好老師。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創造不管多麼精巧,幾乎都能在大自然的創造物中找到對應的影子。
  • 13款最逼真仿生機器人,全都來自同一家德國公司...你見過幾個?
    種類多到可以開動物園了先看幾個早期的【仿生水母】第一次和世人見面是在2008年將近8年前的作品了還有可以套在人手上的【鋼鐵俠版機械手】可以極大地增強手臂力量和耐力哇哦噢噢另外一款【仿生大象鼻】下面是另一款特別火的【仿生螞蟻】
  • 仿生產品設計創新
    仿生設計主要是運用工業設計的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維與方法,從人性化的角度,不僅在物質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類、藝術與技術、主觀與客觀、個體與大眾等多元化的設計融合與創新,體現辯證、唯物的共生美學觀。
  • 仿生植物設計 亞都加溼器SC-B042
    現在的加溼器做的五花八門,很多加溼器都採用個性的設計,仿生花蕊、仿生動物等受到大家的歡迎。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款亞都加溼器SC-B042,它採用仿生植物設計,在植物的枝幹上還有溼度顯示,非常人性化。    亞都加溼器SC-B042外觀設計清新自然,給人綠色的享受。
  • 從仿生發明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書中提及的仿生發明的故事充滿趣味,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與慷慨。薦書人說李暉(重慶購書中心、新山書屋創始人):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好奇心」,好奇心與創造性在康德那裡一起構成了「先驗想像力」的內在部分。而人類的創造性,往往來自於對已知世界的好奇與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