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仿生科學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感受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

2020-12-06 央廣網

臺灣仿生科學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感受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科學中心供圖)

央廣網廣州8月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吳晶平)8月1日起,廣東科學中心展出自「臺灣科教館」引進的「仿生」科學展。通過展出科學家從大自然生物演化38億年中發現、學習、進而創作的智慧結晶,同時引進「Tinkering」動手做教育理念,啟發觀眾運用自己的手、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工具,做出自己的「仿生科技」。

原來空中客機A380的設計是受草原雕翼尖羽毛的啟發,魔鬼貼的發明來自野外一種帶小芒刺的果實,而奔馳仿照一種盒子魚來設計未來概念車……這些從大自然來的奇妙點子,打開人類許多發明創造的思維。據介紹,展覽分為「什麼是仿生」「從動物來的靈感」「由植物來的啟發」「從自然環境找解答」和「挑戰工作坊」五個部分,引領觀眾在互動體驗中思考大自然的奧妙。

什麼是仿生:引用國際知名仿生學家珍妮·班亞斯對「仿生學」的詮釋影像紀錄,以及仿生科技先驅達文西的複製手稿與飛行器模型,為展覽做為開場。「仿生學」是一門跨領域的科學,涵蓋生物、材料、工程、醫學、機械、農業。它並非僅複製大自然的設計,而是充分辨識、了解、分析、應用大自然的解決方案,來改善彌補或挽救人類所面臨的問題。

臺灣仿生科學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感受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科學中心供圖)

從動物來的靈感:即使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但比動物界的其他成員,既跑不快、也跳不高,更不會飛。不過人類懂得觀察、學習、去模仿動物型態和行為,讓自己達到更快、更遠、更穩固的境界。該區通過標本、模型的對照,展現生物與人共同追求的極致,展出各種來自鳥類、爬蟲、昆蟲、哺乳類等的仿生科技,例如仿自翠鳥捕魚尖喙的日本500系新幹線、模仿草原雕飛行原理的A380客機、仿照蜂巢的六角建築結構、運用啄木鳥頭骨構造開發的安全帽、魚群洄遊啟發的風力發電等。

由植物來的啟發:一般人對植物的印象是堅毅穩固不易移,而忽略了它們能展現的不同面向。創造魔鬼氈的細緻扣環結構、天堂鳥精巧的連動構造,使蓮葉和豬籠草能自潔的納米級特殊表面,翅果也啟發了人類對於飛行的靈感,該區著重通過影像,展出來自植物的各種驚奇仿生科技。

從自然環境找解答:在自然界中,物質沒有終點,都是一再地循環,和一般人類習慣的線性模式不同。一個生物產生的廢料,很可能是其他生物的寶。本區納入從生態系中找尋「循環」來解決環境問題的概念,由觀眾參與,在意象裝置上牽引構建複雜的連結,創造「從搖籃到搖籃」的永續經營、循環經濟,並將無數的小循環串聯成更巨大的環。展出伊甸園計劃、向草原學農耕、森林般的企業經營方式、學習熱帶雨林及人體循環的灌溉系統等。

挑戰工作坊:配合特展以上各區主題,引進來自舊金山探索館的Tinkering動手做理念,僅針給予主題大方向及小提示,不特別「指導」或「給予步驟」,也使用許多回收廢材,鼓勵觀眾在現場創作後,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四處可見的材料進行創作。

展覽從1日起至11月2日在廣東科學中心綠化中庭展出。

相關焦點

  • 大自然的「點子」有多絕 廣東科學中心引進仿生科學展
    大自然的「點子」有多絕 廣東科學中心引進仿生科學展金羊網  作者:李鋼 湯銘明  2018-08-01 金羊網訊 記者李鋼 實習生 莊灝 通訊員 吳晶平報導:1日,臺灣仿生科學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 「阿基米德科學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明天正式開展
    央廣網廣州1月1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吳晶平)來自義大利的「阿基米德的科學展」首次登陸中國,將於2017年1月13日在廣東科學中心展出,70件互動展品還原2300年前的阿基米德的奇思妙想。
  • 從仿生發明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當自然賦予科技靈感》作者:[法]瑪特·富尼耶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本書以精彩案例講述植物和動物如何啟發工程師、建築師、科學家的故事,也分析了仿生學成為現代科學研究中最有前景的學科之一的緣由書中提及的仿生發明的故事充滿趣味,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與慷慨。薦書人說李暉(重慶購書中心、新山書屋創始人):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好奇心」,好奇心與創造性在康德那裡一起構成了「先驗想像力」的內在部分。而人類的創造性,往往來自於對已知世界的好奇與洞察。
  •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中國臺灣網8月1日訊 7月26日,由南方新聞網組織發起的「創新驅動看廣東」全國主流網絡媒體廣東行活動在廣東科學中心正式啟動。來自中央、省級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等30多位網媒記者齊聚廣東科學中心,感受科學技術帶來的趣味與驚奇,其中科學中心與臺灣科技領域的合作尤為引起媒體們的關注。  廣東科學中心作為省委省政府投資興建的大型科技活動場館,一直致力於與國內外優秀的同行合作。
  • 科學之夜 來廣東科學中心免費看頂尖科技電影
    今年的「科學之夜」系列活動,參與單位和區域大大超過去年,活動的內容也不斷豐富。廣東科學中心、華南植物園、廣州動物園、白雲山鳴春谷、珠江啤酒博物館等在內的十多個科普場館都將組織科普電影、夜觀動物、植物和觀星等豐富的夜間科技體驗活動,為公眾打造全天候的科學盛宴。
  • 廣東科學中心獨家上映《後院風光》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實習生 賴新旖 通訊員 吳晶平) 今日( 4月20日),廣東科學中心科技影院送上了周末科技「大餐」:獨家上映最佳創意影片《後院風光》;開放虛擬航行動感影院、4D影院和3D影院專場體驗;舉辦科普主題講座。豐富的活動吸引數百影迷現場參與。
  • 重慶科技館看免費「仿生展」,還可現場做手工
    ……這些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邊的事物,在重慶市科協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的「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展上,真的是「一家」呢。45套展品 6日起可免費參觀人類在大自然中生活了數百萬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智慧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觀察和認識生物界上,人類運用獨有的思維和設計能力,對自然界的生物進行模仿,將大自然的各種啟示與人類的先進技術結合起來,更好地造福人類。仿生科技先驅達文西模仿鳥類飛行發明了飛行器。
  • 2019年5號颱風丹娜絲路徑圖登陸哪裡 將影響臺灣廣東福建
    2019年5號颱風丹娜絲路徑圖登陸哪裡 將影響臺灣廣東福建  》》颱風丹娜絲最新消息 2019年5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weatherman_信欣:【颱風丹娜絲「正統」之爭】從今天8時地面流場看(圖1),呂宋島西側已經有背風低壓出現,丹娜絲目前有兩個中心。
  • 仿生設計——來自大自然的力量
    仿生設計主要是運用工業設計的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維與方法,從人性化的角度,不僅在物質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自然與人類、藝術與技術等多元化的設計融合與創新,體現辯證、唯物的共生美學觀。仿生設計學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為原型,通過深度剖析其的「形」、「色」、「音」、「功能」、「結構」等,通過運用專業的設計手段,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徵原理進行再設計,同時結合仿生學的研究成果,為設計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
  • 帶萌娃去世界最大科技館——廣東科學中心,感受科技的神奇和力量
    科技館是一個能讓孩子們感受科技力量的好地方,但在中國有一座科技館是吉尼斯認證的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館,它就是位於廣州大學城的——廣東科學中心。廣東科學中心是2008年9月底建成開放的,佔地面積有45萬平方米,一共有兒童天地、飛天之夢、感知與思維、交通世界、綠色家園、人與健康、實驗與發現和諾貝爾獎等12個常規主題館,主要是以「自然、人類、科學、文明」為主題,在這裡孩子們能夠見識到科技的力量和神奇。科學中心的建築從遠處看起就像一艘航空母艦,但鳥瞰時又像一朵盛開的木棉花,因為木棉花是廣州市的市花。
  • 颱風「鸚鵡」預計明天上午登陸廣東!
    中央氣象臺說,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NURI)今天(6月13日)17時中心位置位於距離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向約400公裡,北緯19.6度、東經115.0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氣壓為995hPa,七級風圈半徑東北方向180公裡;東南方向150公裡;
  • 氣象數據統計顯示:8月登陸颱風偏愛廣東臺灣福建
    廣東臺灣福建最「招風」  1949年-2015年的8月份,颱風登陸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分別是廣東37個、臺灣36個、福建35個,緊隨其後的是浙江18個和海南16個,其餘省份都少於10個。對於臺灣、福建、浙江、香港、遼寧、江蘇這些省區來說,8月是一年中颱風登陸最多的月份。
  • 在廣東打卡火山地質和德國瑪珥湖的美?來湛江湖光巖感受大自然吧
    右邊橫跨於景區出入口處的這顆大榕樹,也是暗藏玄機,大家來猜猜看,這棵椿樹究竟是真還是假呢?仔細看你會發現,這是一棵「真假鴛鴦大榕樹」,裡邊有真有假,亦真亦假。有關專家評定說,湖光巖的東大門是我國最獨具創意的景區大門之一。
  • 新展介紹 | 「走近阿基米德」科學展
    元旦、春節雙節將至由山西省科學技術館主辦的「走近阿基米德」科學展以科學傳承為主線為觀眾展示阿基米德的偉大科技成就展覽地點:山西省科技館一層大廳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25日—2021年3月21日本次展覽共有互動展品40件,復原再現阿基米德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科學家達文西、伽利略的偉大成就,將他們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以生動的形式展現給觀眾,感受他們天才的好奇心和極富創造力的想像力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巡迴展亮相廣東科學中心
    廣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迴展4月28日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 不管是否登陸,廣東福建臺灣都要警惕這種天氣
    衛星雲圖可見,生成前後的黃蜂,已有非常明確的核心雲團,強烈對流圍繞中心旋轉、翻滾。 ECMWF對黃蜂颱風的集合分析,中氣愛製作 可見,黃蜂颱風直接登陸我國的可能性已經很小,最多就是擦臺灣南部一下,它的狂風暴雨主要還是會吹襲菲律賓
  • 最佳創意影片《後院風光》廣州獨家上映 廣東科學中心科技影院舉行...
    最佳創意影片《後院風光》廣州獨家上映 廣東科學中心科技影院舉行首映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19-04-20 三年時間拍攝後院動物們的故事
  • 3D巨幕版《海洋:藍色星球》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南方網訊 2019年1月1日,電影《海洋:藍色星球》在廣東科學中心IMAX 3D巨幕影院上映,吸引數百影迷觀看。該片是繼2017年豆瓣9.9分紀錄片《藍色星球2》之後,BBC推出的一部同題材影片,相當於7小時紀錄片的精華濃縮版,展現了海底奇妙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的神奇力量。
  • 太空迷,「宇宙級直播」即將在廣東科學中心發生!
    12月17日起,由美國太空與火箭中心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官方遊客中心開發的宇宙特展《星球奇境》在廣東科學中心登陸,正式對公眾開放,在此次特展上,觀眾們將可以連線NASA官網,一睹宇宙實況直播的宏大美景。
  • 來自大自然的靈感,仿生設計在如何影響我們的審美?
    而在時尚領域,設計師們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浪漫,轉化為奇思妙想的設計。另一方面,技術發展帶來的創新合成材質,以及建立在仿生學上的面料革命必將是時裝的未來。這不僅應對了環保挑戰,還被賦予新的思考方式,催化創意的各種可能,進化出全新的審美模式。自然界本身具有特殊的、深不可測的魅力,神秘的大自然總能觸動設計師的心,給人以心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