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於聲音的認識可能是錯的:研究稱聲子有負質量

2020-11-22 IT之家

北京時間8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近日在論文預印網站arXiv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聲音有「負質量」,會逐漸向上運動、直至消失,只不過這一過程極其緩慢。這或將徹底改變科學家對聲波的認識。

傳統理論認為,聲波是一種無質量的「漣漪」,可沿著物質傳播。聲波會先向分子施加一個推力,但最終取得平衡後,分子便會做幅度相同、方向相反的運動。這個簡單直接的模型可以解釋大多數情況下聲波的行為,但這篇新論文指出,事實並非僅此而已。

長時間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聲波是沒有質量的。這張超音速噴氣機周圍的聲波圖也體現了這一點。但一項新研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

聲子(phonon)是一種粒子態的振動單位,可以在微觀尺度上描述聲音的行為。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研究生拉菲爾·克裡切夫斯基(Rafael Krichevsky)指出,聲子有非常微弱的負質量,這意味著聲波會稍稍向上方運動。

這篇論文由克裡切夫斯基與哥大物理學研究生安傑洛·埃斯波西託(Angelo Esposito)和哥大物理學副教授阿爾伯託·尼克利斯(Alberto Nicolis)共同發表。克裡切夫斯基解釋道,聲子並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那種粒子,如分子、原子等等。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會引發周圍的分子振動,但這種振動無法簡單地用分子自身運動來解釋。相反,就像光波可以用光子來描述一樣,聲子也可以描述聲音與液體分子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這個模型並未涉及實際的物理粒子,但研究人員可以用它來描述聲音的行為。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聲子具有微弱的反質量,因此受到地球重力影響時,聲子會不降反升。

「在引力場中,聲子會朝著與引力相反的方向緩緩加速運動。」克裡切夫斯基指出。

要想弄明白這一點,可以先想像一種正常的、會沿引力向下運動的液體。液體粒子會壓縮其下方的粒子,因此越往下密度越大。物理學家已經知道,介質密度越大,聲音的傳播速度往往越快。因此某個聲子上方的聲音傳播速度會慢於其下方聲音的傳播速度。這樣一來,聲子便相當於向上「偏移」了。

克裡切夫斯基表示,大規模聲波也存在這一現象,包括你平時說話的聲音。只要傳播距離足夠遠,你的聲音就會越升越高,只不過幅度非常微小,還無法用現有技術測量。

但有朝一日,利用超高精度的計時工具,也許可以精確測量出聲子軌跡的微小變化。有專家指出,不妨用重金屬音樂來做這類實驗,想必會很有意思。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將具有實際意義。在中子星密度極高的內核中,聲波的傳播速度可接近光速。而聲波若具有反重力特性,應當能夠對整個中子星產生實際影響。

但就目前而言,這些猜測仍停留在理論階段,還需要細細考慮一番。

相關焦點

  • 光子對應於光,聲子對應於聲音嗎?
    那麼什麼是聲子?聲子與聲音有什麼關係?聲子可以像光子那樣在空氣中或太空中傳播嗎?是不是寂靜無聲就代表著沒有聲子的運動?今天我們就談談這些問題。什麼是聲子?聲子是基本振動運動在量子力學上的描述。它指的是在固體或某些液體中原子或分子的晶格集體激發,並以單一頻率均勻振動。
  • 捕捉聲子:光子級聲音單元,為量子計算開闢新的道路
    聲子控制最小的聲音單位或可應用於量子研究研究人員已經可以控制難以捉摸的聲音「粒子」,聲子。聲子是構成聲波振動能量的最小單位,雖然不是物質,但它們可以被視為粒子,就像光子是光的粒子一樣。在原型量子計算機中光子通常用來存儲信息,因為這可以利用量子效應實現前所未有的處理能力。儘管對聲子的操縱需要在極為精細的尺度上,但用其代替光子還是會有一些好處。
  • 直接觀測單缺陷聲子譜!
    該工作利用空間分辨、動量分辨和能量分辨的電子能量損失譜研究材料中單個缺陷的局域缺陷聲子譜。該研究發現在碳化矽材料中廣泛存在的層錯缺陷會形成缺陷聲子態,將會造成橫波聲學支(transverse acoustic phonon, TA)能量降低3.8 meV,同時對比塊體本徵聲子模,其態密度有顯著的增強。該結果可以幫助解釋引入層錯降低碳化矽導熱係數的機理。
  • 進展|金屬玻璃中類聲子屬性研究進展
    是否存在高頻聲子?是否存在橫聲學支聲子?到目前為止,這些基本科學問題仍懸而未決,這主要是由於現有的實驗技術不能提供清晰的實驗數據,缺乏有效的實驗觀測。因此,對非晶材料中原子振動的研究不僅有助於非晶體系中原子振動動力學理論模型的構建,亦將有助於加深對玻璃態本質的認識,而後者被Science雜誌列為本世紀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難題之一。
  • 物理學家宣稱製造出具有負質量的流體
    當你向前用力推一個物體時,你自然期待它會向前加速。但如果一個物體具有負質量,會發生什麼呢?
  • 聲子晶體- 2018 Nature 外爾晶體中聲表面波的拓撲負折射
    小熊貓多年來一直關注於人工帶隙材料的理論研究,尤其在光子晶體、聲子晶體能帶計算方面頗有建樹,發表了多篇不錯的論文。貓哥為人色而不淫,黃而不奸,一直是模數哥的role model。有意購買此原模型的朋友請直接聯繫我,或者加入我們的QQ群366619650,尋找小熊貓。
  • 聲子是怎麼產生的?量子幹涉技術為你揭曉!
    雖然這可能讓我們想起科幻電影,隨著納米時代的到來,這將很快成為現實。這項研究的前沿是量子領域的一個分支:量子光學。物理定律幫助是我們理解自然界的有效方式。然而,把它們應用到我們不完美的生活中往往涉及到利用物理定律的最有效方法。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圍繞著信息交流,所以想出更快的溝通方式一直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 真空也能傳遞聲音?科學家最新一項發現,或將改變聲音認知
    我們初中的物理課本說: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所以真空中是無法傳播聲音的。到高中之後,我們的物理書又進一步解釋道:聲音的本質是物質分子的振動所引起的一種波,因為真空是空的,當然也就沒有物質分子的振動,所以振動的聲波就傳不過去。實驗事實是不會錯的,那麼我們的教科書錯了嗎?
  • 武大:在狄拉克半金屬中,實現三維聲子,為控制聲音開闢新方式!
    現在我們中國的科學家發表了一項實驗觀察到的狄拉克點,這些點完全是由使用非對稱聲子晶體的晶體對稱性加強,在實驗中展示了新的拓撲表面態,發現物質的新拓撲態已成為基礎物理和材料科學的重要目標。作為(3+1)維狄拉克真空固態實現也是最有意義的,到目前為止,實現的狄拉克點總是成對出現,通過不斷調整參數以保持系統的對稱性,可以通過它們的合併和成對湮滅來消除這些狄拉克點,在發表在《光:科學與應用》期刊上的新研究中:
  • 進展 | 金屬玻璃中類聲子屬性研究進展
    因此,對非晶材料中原子振動的研究不僅有助於非晶體系中原子振動動力學理論模型的構建,亦將有助於加深對玻璃態本質的認識,而後者被Science雜誌列為本世紀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難題之一。以上研究結果為非晶態中動力學理論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實驗證據,對深入認識玻璃的本質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結果以題名為「Observation of high-frequency transverse phonons in metallic glasses」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
  • 中科院觀測到摻雜量子點中的「聲子瓶頸」動力學現象
    據中科院網站10月11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在半導體量子點熱電子馳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觀測到了銅摻雜量子點中熱電子馳豫的「聲子瓶頸」效應。
  • 「思維碰撞」清華大學-學術交流之「聲子」的行為
    有相互作用的聲子數不守恆,聲子動量的守恆律也不同於一般的粒子,並且聲子不能脫離固體存在。>第一布裡淵區的邊界確定及其研究意義,聲子的漂移速度等。對於一些不是很清晰的概念,唐師兄在明確後就以郵件的形式予以解答,對於提出的其他一些基本概念,在解答清晰的同時又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對於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聲子領域相關概念有很大的幫助。緊接著主要對聲子玻爾茲曼方程各項的意義以及推導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物理量概念(聲子躍遷機率)進行了解答。
  • vasp計算聲子譜教程
    在第一性原理計算過程中考察體系穩定性是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也是大部分審稿人容易提問的地方;通常,使用聲子譜研究體系的動力學穩定性,使用分子動力學研究體系的熱穩定性;另外,可以藉助於一些其它方法進一步說明體系的穩定性,例如研究鈣鈦礦體系時通過離子半徑判斷穩定性,研究異質結時通過計算結合能判斷穩定性等。
  • 聲子雷射器:自呼吸共振器的相干振動
    類似的自組織同步現象也可能導致產生相干振動-聲子雷射器,其中聲子類似於光子表示聲音的量子粒子。光子激射最早是在大約60年前被證明的,而恰巧是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預測它的60年之後。這種刺激的放大光發射在多個領域中發現了前所未有的科學技術應用。儘管幾乎同時預測了「聲音的雷射」的概念,但到目前為止,僅報導了很少的實現方式,而且還沒有達到技術成熟度。
  • 研究人員發現了量子真空的新理論,這可能打破對黑洞的認知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觀察量子真空的新理論,這可能導致對黑洞行為的新認識。昂魯效應結合了量子物理學和相對論理論。到目前為止還不能測量或觀察到它,但是現在由諾丁漢大學領導的一個小組的新研究揭示了如何使用聲音粒子來實現這一點。
  • npj:清華大學-南卡萊納大學聯手模擬—發現位錯聲子散射
    位錯是材料中最基本的缺陷,通過引入位錯降低材料的熱導率已經在實驗上得到了證實,並且獲得了可觀的熱電轉化效率。但是人們對於位錯降低熱導的原因即位錯對於聲子(半導體中主要的熱載流子)的散射的理解,卻只是基於Debey-Callway 模型半經驗的公式。
  • 新技術改善量子通信,糾纏聲子
    這項由安德魯·克萊蘭德教授領導的研究於6月17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該研究利用了兩個節點之間糾纏的怪異量子現象,顯示了量子通信未來的潛在新方向。這項研究與最近發表的第二篇論文相結合,克萊蘭德的研究小組首次將兩個聲子(聲音的量子粒子)糾纏在一起,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
  • 改善量子通信的糾纏聲子新技術
    圖為首次糾纏了兩個聲子,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今天的《物理評論快報》上,該研究利用了兩個節點之間糾纏的怪異量子現象,顯示了量子通信未來的潛在新方向。該研究小組首次將兩個聲子,即聲音的量子粒子,糾纏在一起,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代表了一種接近量子技術的新方法。」
  • 新加坡推出聲子計算機概念
    最近,物理學家又提出了第三種類型的計算機———聲子計算機。相對於電子計算機,聲子計算機則是利用聲子攜帶熱能來進行運算。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通訊》上,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如何製作可用於未來聲子計算機的熱邏輯門。  熱通常在信息處理中被認為是無益的,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李寶文教授等研究人員發現,聲子在信息處理中具有和電子、光子相同的功能。
  • 大連化物所觀測到摻雜量子點中的「聲子瓶頸」動力學現象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在半導體量子點熱電子馳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觀測到了銅摻雜量子點中熱電子馳豫的「聲子瓶頸」效應。  研究人員曾預測半導體納米晶(或稱量子點)可能具有長壽命的熱載流子,原因在於量子限域效應使得量子點出現類原子的分立能級,這些能級間的能量差異高達幾百meV,使得熱載流子很難通過發射聲子的形式進行弛豫,這就是著名的「聲子瓶頸」現象。然而,迄今報導的各種量子點(核/殼結構除外)都呈現出亞皮秒級別的熱電子馳豫,並未觀測到「聲子瓶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