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布!」小宇伸出手掌。
同時,小秋比了一個剪刀的手勢,「剪刀!」
小秋和小宇在玩石頭剪刀布,小宇輸了。可是他覺得這個遊戲不公平,玩這個遊戲有三種出法,兩個人玩是不是贏的概率會不一樣呢?如果他一直出布,而小秋一直出剪刀,那他不是輸得很慘嗎?
大家覺得這個遊戲公平不公平呢?
其實啊,這就涉及到一個數學問題——概率。
那我們今天就來講一下這個概率的內容。
「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①
「明天會下雨。」②
「一百分的試卷,小王考了一百二十三分。」③
上面三個事件,分別代表了事件的三種類型:
①必然事件:這些事件是一定會發生的,概率為1,也就是100%。
②不確定事件:這些事件是不確定是否會發生的,又叫做「隨機事件」或「可能發生事件」,0<概率<1
③不可能事件:這些事件是不可能會發生的,概率是0。
注意啦,因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已經確定了它們的概率,所以這兩類事件合稱「確定事件」。
概率的表示方法是:一般用大寫英文字母A、B、C、D……表示事件,用P表示概率。例如必然事件A的概率這麼表示:P(A)=1,不可能事件B的概率這麼表示:P(B)=0。
是不是很簡單呀?那現在就來考考大家,以下幾個事件,分別是什麼類型的事件呢?
1、投擲一枚一元硬幣,正面朝上。
2、明年有390天。
3、普通水稻沒有水分和氧氣也長得特別好。
4、從五個紅色小球中摸一個球,摸到紅色小球。
5、明天媽媽給小歡買新書包,買了黃色的。
來揭曉答案了!
1是不確定事件
2是不可能事件
3是不可能事件
4是必然事件
5是不確定事件
到這裡大家應該還沒有被難住吧,因為這是比較基礎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就要來接觸一些較難的知識了——概率的計算。
對於一些需要計算概率的不確定事件,有三種分析方法。
1、列舉法:列出所有可能的事件結果,再數清所求事件所含的事件的個數,最後進行相除。
例如「投一次一枚一元硬幣,正面朝上」這個事件中,硬幣落地後可能出現的結果是正面朝上或者是反面朝上(因為立起來的概率極低近乎0,所以忽略不計),是兩種結果,而「正面朝上」這個事件就佔這兩種結果中的一半,也就是1/2,所以P(正面朝上)=1/2。
2、列表法:當一次試驗設計兩個因素,可能出現的結果數目較多時,為了不看漏,我們通常採用列表法。
這裡我們就用石頭剪刀布做例子,來看看這個遊戲是不是真的不公平吧!因為是兩個人玩,所以是兩個因素。
小秋可能出的結果是:石頭、剪刀、布;
小宇可能出的結果是:石頭、剪刀、布。
一共有九種結果。
小秋贏的結果是3種,概率是P(小秋贏)=3/9=1/3;
小宇贏的結果也是3種,概率是P(小宇贏)=3/9=1/3;
兩人平局的結果也是3種,概率是P(平局)=3/9=1/3;
因此,這個石頭剪刀布是一個公平的遊戲,小宇的想法是錯誤的。
3、樹狀圖法:當一次試驗設計三個或者更多因素時,用列表法也不太方便了,通常採用樹狀圖法。
比如說要在一個蒙著黑布的箱子裡摸球,箱子裡有4個球,分別標著a,b,c,d。我們要摸三次且不放回,這三次摸到的字母abc各一次的概率是多少呢?
這個題目就比較麻煩了,因為要摸三次,是三個因素,適合用樹狀圖法。而且要注意,這裡說且不放回,如果放回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如果說不放回的情況下:
也就是說,第一次摸有4種情況,第二次摸有12種情況,到第三次摸就有24種情況。
假如第一次摸到a,則第二次是b第三次是c;或者是第二次是c第三次是b;
假如第一次摸到b,則第二次是a第三次是c;或者是第二次是c第三次是a;
假如第一次摸到c,則第二次是a第三次是b;或者是第二次是b第三次是a;
所以這三次摸到的字母abc各一次的概率是P=6/24=1/4。
放回的情況下:
第一次可能摸的結果:a,b,c,d;
第二次可能摸的結果:a,b,c,d;
第三次可能摸的結果:a,b,c,d。
也就是說,第一次摸有4種情況,第二次摸有16種情況,到第三次摸就有64種情況。實在是太多了!
1:假如第一次摸到a,則第二次是b第三次是c;或者是第二次是c第三次是b;
2:假如第一次摸到b,則第二次是a第三次是c;或者是第二次是c第三次是a;
3:假如第一次摸到c,則第二次是a第三次是b;或者是第二次是b第三次是a;
所以這三次摸到的字母abc各一次的概率是P=6/64=3/32。
這兩種情況是不一樣的哦。
基本上的題目不會超過四種因素,要不然會有很多種可能性,這樣出題是很不合理的。
好啦,今天的概率就到這裡了,雖然這些分析法看起來比較難,但其實和列舉法相似,都是全部列出來,只是更有條理,不容易遺漏,大家也不要覺得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