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之父」被剝奪頭銜:堅稱智商取決於基因
(原標題:「DNA之父」被剝奪榮譽頭銜:堅稱智商取決於種族和基因)
-
DNA之父被剝奪榮譽頭銜
【堅稱智商取決於種族和基因】諾貝爾獎得主、被稱為「DNA之父」的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美國科學家沃森因為頻繁發表關於種族間智商差異的言論被剝奪了榮譽頭銜。作為基因科學的前沿學者,沃森在電視節目中提及了認為白人和非洲裔存在由基因導致的平均智商差異的觀點。http://t.cn/EqCfmgV[/cp]
-
DNA之父剝奪頭銜 因為沃森頻繁發表這一言論
諾貝爾獎得主、被稱為世界「DNA之父」的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美國科學家沃森(James Watson)因為頻繁發表關於種族間智商差異的言論被剝奪了榮譽頭銜。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3日報導,作為基因科學的前沿學者,沃森在電視節目中提及了認為白人和非洲裔存在由基因導致的平均智商差異的觀點
-
前瞻基因產業洞察周報第4期:「DNA之父」發表種族智商差異言論 被...
基因技術的應用領域包括基因檢測、基因編輯、基因診斷、基因治療和基因克隆等方面。此前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掀起了軒然大波,也讓低調的基因產業走入人們的視野,最近基因產業還有哪些大事發生呢?那麼就來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看看吧。
-
涉嫌種族歧視,著名科學家被剝奪榮譽頭銜,東亞人真的智商最高?
DNA之父、90歲的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沃森再次成為焦點話題,他曾在2007年根據自己對種族與智商的研究成果,得出白人平均智商高於黑人的結論,而且這種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據此沃森認為:我們所有的社會政策都是基於他們的智力和我們一樣這一事實——然而所有的測試都表明事實並非如此。這個結論引起軒然大波,被批評為種族歧視,被迫為此道歉。
-
DNA之父歧視黑人被剝奪榮譽,沃森:愚蠢可治癒、東亞人智商最高
最近,有著DNA之父稱號的詹姆斯沃森因為自己一些不當的言論,被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實驗室取消了榮譽頭銜。這個事情還要從頭開始說起,詹姆斯沃森經常在各種公共場合發表一些不算太合適的觀點,比如他說一個人的性能力和體重、野心是有關係的,所以英國人更多的是病人,因為英國社會的肥胖現象比較嚴重。
-
91 歲的諾獎得主因種族歧視被剝奪榮譽稱號
諾獎得主「DNA 之父」沃森老爺子可謂是禍不單行,前段時間剛剛遭遇了車禍,最近又迎來一大暴擊——被剝奪所有榮譽稱號。圖片來源: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1 月 11 日,冷泉港實驗室宣布與諾獎得主詹姆斯 · 沃森(James Watson)徹底斷絕關係,並收回授予他的所有榮譽稱號,包括撤銷他的名譽主席、名譽教授以及名譽董事等榮譽頭銜。
-
「DNA之父直言黑人不符合人類標準
日前因堅持科學,直言黑人DNA以及智商上不符合人類標準,這位現年91歲的美國「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被學界褫奪最後的榮譽稱謂,將不可避免地面對悽涼晚景,引人唏噓。 在這部紀錄片裡,當採訪人問起沃森,現在如何看待種族和智力水平的關係,沃森坦言自己並不打算改動之前的看法,並且他還堅稱,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確有著與生俱來的智力差距。
-
進化論 DNA 和種族歧視論
然而隨著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封閉的中世紀黑暗時代,出現了大量單一的以白種人為主的城市,這些城市大都以城堡為中心,配合城鎮和部分鄉村發展,城市之間強盜橫行,城堡騎士爭鬥不止,天主教愚民發展旺盛。很顯然這種封閉的發展模式比較適合尼安德特人特徵的基因生存,最終尼人基因開始影響歐洲的歷史發展,歐洲人逐漸變得智商低下,好勇鬥狠,沉迷宗教。
-
DNA之父因種族歧視遭美學術界放逐:固執己見十多年
(原標題:DNA之父沃森因種族歧視遭美國學術界放逐:固執己見十多年)
-
DNA之父上了熱搜,原因令人唏噓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因持續散播種族言論,被學界褫奪最後的榮譽稱謂,晚景悽涼。因堅持固有立場、持續散播種族言論,現年91歲的美國「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被學界褫奪最後的榮譽稱謂,將不可避免地面對悽涼晚景,引人唏噓。此事也在15日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
「DNA之父」再發爭議言論:人與人大不同 | MusePaper 019
新聞內容因為在一部紀錄片中再次發表涉嫌種族主義的言論,科學家詹姆士·沃森(James Watson)被美國著名科研機構冷泉港實驗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CSHL)剝奪了所有榮譽頭銜。
-
「智商基因」確實存在,但基因≠命運
基因真的會影響到智商嗎?前不久,諾貝爾獎得主、被稱為「DNA之父」的詹姆斯沃森,發表了「基因導致黑人白人智商不同」的言論,引發了爭議。沃森所在的冷泉港實驗室,為此取消了他所有的榮譽頭銜。科學界也掀起了關於「智商基因決定論」的討論。
-
諾貝爾獎的種族歧視:至少5個日本人「被剝奪」榮譽
諾貝爾獎的種族歧視:至少5個日本人「被剝奪」榮譽 海外探客 2016-10-04 22:10:02
-
科技日曆|12年前,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得到世上首份個人版基因組圖譜
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年4月6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美國分子生物學家,20世紀分子生物學的帶頭人之一,1953年和克裡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包括中心法則),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譽為「DNA之父」。後於2019年因發表種族歧視基因論而被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剝奪了榮譽頭銜。
-
基因決定智商?揭開「種族現實主義」偽科學的面紗
起初,林恩和Vanhanen根據「全國青年勞動力市場經驗縱向調查」(NLSY)的資料,得到非洲黑人平均智商只有67的結論,並以此宣稱:基因決定智商。不過,阿姆斯特丹的科學家們Wicherts,Dolan和van der Maas(2009)透過薈萃分析發現,林恩和Vanhanen依賴非系統的方法選取數據,因此低估了非洲,實際數字應當是82。
-
90歲DNA之父沃森發表基因「歧視言論」,已被冷泉港實驗室「掃地...
2019 年的第一個月,就有著名科學家捲入到爭議事件中,這位科學家就是大名鼎鼎的「DNA 之父」、諾獎得主沃森(James Watson)。 事情的起因是一部紀錄片。本月 PBS 製作的一部名為《解碼沃森》(Decoding Watson)的紀錄片中,沃森明確表示,基因會導致智商測試中黑人和白人之間的平均差異。
-
智商漂移——大城市的人是否越來越聰明?黑人比中國人笨嗎?
DNA之父沃森DNA之父沃森因為發表認為黑人低智商的言論而被取消了行政職務和榮譽稱號。人類的演化如果討論一個種族的智商,前提條件是智商和基因和遺傳有關研究顯示,智商確實與基因有關。2018年Nature Reviews Genetics,有一期綜述就是關於智力相關基因的綜述。來自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的證據表明,人類的智力遺傳度高達20-50%。雖然所有的人類都源於非洲,由於自然選擇和社會選擇的不同,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智力在不同維度會形成差異。
-
為何總有人試圖證明不同種族間存在平均智力差異
美國的種族隔離論者和優生學家們大喜過望,熱切地引入了這一新工具,並宣稱智商源於先定,對不同族群進行智商測試的結果也成了種種歧視性政策的依據。彼時,智商測試的歪曲性與侮辱性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例如,一戰期間,美軍徵兵所使用的智商測試題是這樣的:「卡菲爾人(Kaffir, 對非洲黑人的一種蔑稱)有幾條腿?2,4,6,還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