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基因產業洞察周報第4期:「DNA之父」發表種族智商差異言論 被...

2020-12-05 前瞻網

基因(遺傳因子)是遺傳的物質基礎,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遺傳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技術的應用領域包括基因檢測、基因編輯、基因診斷、基因治療和基因克隆等方面。

此前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掀起了軒然大波,也讓低調的基因產業走入人們的視野,最近基因產業還有哪些大事發生呢?那麼就來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看看吧。

智商取決於種族和基因?「DNA之父」被剝奪榮譽頭銜

諾貝爾獎得主、被稱為世界「DNA之父」的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美國科學家沃森(James Watson)因為頻繁發表關於種族間智商差異的言論被剝奪了榮譽頭銜。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3日報導,作為基因科學的前沿學者,沃森在電視節目中提及了認為白人和非洲裔存在由基因導致的平均智商差異的觀點。

沃森此前曾多次發表類似言論。2007年,他曾對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表示,對非洲的發展前途十分悲觀,因為「所有有關非洲發展的社會政策都建立在他們(非洲人)和我們(白人)智商水平相同的前提上,然而所有的科學測試都證明這個前提不正確。」

他還補充稱,儘管自己主觀上十分希望每個人都生來平等,但「那些不得不和黑人僱員打交道的人都知道這不是真的。」

在多次發表類似言論後,冷泉港實驗室撤銷了沃森所有的行政職務,但由於沃森後來做出了道歉,因此暫時保留了他的榮譽頭銜。然而,在今年1月2日播出的紀錄片中,他公開表示「自己的觀點並未被改變」。鑑於此,冷泉港實驗室最終決定剝奪他的頭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4日(CNN)報導,冷泉港實驗室在聲明中表示,強烈反對沃森的相關言論,並斥其「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科學家建立食氣梭菌大片段基因簇染色體整合表達新技術

2019年1月8日,國際學術期刊Metabolic Engineering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的一篇論文。該研究在食氣梭菌中建立了一種基於噬菌體位點特異性重組機制的大片段基因簇染色體整合表達的新技術,為新型一碳氣體化能細胞工廠的創建和研究提供了有用的遺傳操作工具。由於噬菌體位點特異性重組系統廣泛分布且具有一定的普適性,該方法也可拓展到其他梭菌或固碳微生物的改造中,從而有效加速一碳氣體生物轉化利用的應用研究。

基因檢測新銳10x Genomics獨創短讀序列技術 兩年收入增漲20倍

近日,基因檢測初創公司10x Genomics又籌集了3500萬美元。本次融資是該公司D輪融資的延續,10x Genomics將用這筆資金繼續推進研發工作和擴大產品營銷。在2015年至2017年兩年間,該公司收入增長了20倍。10X Genomics正計劃繼續擴張10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基因檢測公司之一。

紫鑫藥業:基因測序儀項目未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1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紫鑫藥業提問,承諾的年底前一代半基因測序儀大生產,還能兌現嗎?公司回答表示,眾所周知進入2018年下半年,基因測序行業出現了較大的政策變動、行業變動,2018年在公司基因測序儀相關產品並沒有完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放緩了發展腳步,2018年年底並沒有達到量產預期。基因測序儀項目目前並未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貢獻,因此未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中科院三代基因測序技術再獲重要突破

10日來自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消息,該所在三代基因測序領域再次取得重要突破,新技術可大幅度降低三代測序所需成本,為推進測序技術向三代技術產業升級提供了良好契機。目前,基因測序最新三代技術超長讀段已可達1兆,較二代技術具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測序儀鹼基水平錯誤率高、測序成本居高不下的劣勢。

糖尿病藥物副作用幾何?基因或能提供線索

一項發表在《Cell Stem Cell》雜誌的新研究稱,利用源自人類幹細胞的脂肪細胞,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個體遺傳變異可用於預測抗糖尿病藥物羅格列酮(rosiglitazone)是否會產生某些副作用,比如患者膽固醇水平升高等。

基因魔剪「CRISPR」有了新開關,可任意關閉基因編輯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給CRISPR-Cas9添加了一個「開啟」開關,允許用戶在除目標細胞外的所有細胞中關閉Cas9基因編輯器,使其變得更加通用。研究人員說:「有很多蛋白酶可以調節細胞內的信號通路,將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並參與病原體的感染。如果我們能感知這些信號,我們就能利用這些重要的途徑並做出響應。」

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將上市,定價或高達210萬美元

在第37屆J.P.摩根健康產業大會上,Bluebird bio公布了其即將獲批的,用於治療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的基因療法LentiGlobin的預期定價,或將高達210萬美元。同時也宣布了一個分期5年的定價方案,使得價格可能會低於210萬美金。

君實生物公布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定價

1月7日,君實生物宣布首款PD-1單抗「拓益」(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的價格7,200元/240mg(支)。體重60kg的患者接受拓益治療的年費用為18.72萬元(兩周一次,一年使用26次)。此外君實生物採取「慈善資助」活動,符合條件者使用4個周期藥品可獲得4個周期援助,實際一年負擔有望降至9.36萬元。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臨床測序依然是重點中國市場增長最快

在第37屆J.P.摩根健康產業大會上,Thermo Fisher執行長Marc Casper表示,公司在2019年的研發重心將放在電子顯微鏡、質譜和色譜、臨床測序3個模塊上。在財政收入上,2018年Thermo Fisher的年收入超230億美元,其中52%來自耗材,26%來自儀器銷售,22%來自服務。Marc Casper表示,中國仍然是「增長最快的終端市場」,佔總收入的10%。雖然受中美貿易影響,來自中國的需求並沒有放緩。

Illumina:2018年營業額達到33億美元 增長源於測序業務

在第37屆J.P.摩根健康產業大會上,Illumina總裁兼執行長Francis deSouza表示,公司將在2019年第一季度為NovaSeq儀器推出一種新晶片,並對iSeq測序儀進行升級。2018年,Illumina的年營業額達到33億美元,同比增長21%。Francis deSouza表示這一增長主要源於測序業務的驅動。他預計,2019年公司收入將增長13%~14%,達到37.6億~38億美元。

華大基因向吉因加增資5000萬元

1月10日消息,華大基因發布晚間公告稱,經董事會審議同意,華大基因以自有資金5000萬元向關聯方北京吉因加科技進行增資,本輪投資前標的吉因加估值18億元。

農業部新批准進口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

1月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18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此次新批准了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並批准了26項續申請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此次新批准的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包括:巴斯夫種業有限公司的耐除草劑油菜RF3,孟山都遠東有限公司的耐除草劑油菜MON 88302(TruFlex油菜),先鋒國際良種公司的抗蟲耐除草劑玉米DP4114,先正達農作物保護股份公司和巴斯夫種業有限公司的耐除草劑大豆SYHT0H2,以及陶氏益農公司的耐除草劑大豆DAS-44406-6。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DNA之父」被剝奪榮譽頭銜:堅稱智商取決於種族和基因
    沃森在1月2日PBS播出的紀錄片中稱,黑人與白人之間的智商差異由基因遺傳造成。」的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美國科學家沃森(James Watson)因為頻繁發表關於種族間智商差異的言論被剝奪了榮譽頭銜。
  • 「DNA之父」被剝奪頭銜:堅稱智商取決於基因
    (原標題:「DNA之父」被剝奪榮譽頭銜:堅稱智商取決於種族和基因)
  • DNA之父剝奪頭銜 因為沃森頻繁發表這一言論
    諾貝爾獎得主、被稱為世界「DNA之父」的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美國科學家沃森(James Watson)因為頻繁發表關於種族間智商差異的言論被剝奪了榮譽頭銜。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3日報導,作為基因科學的前沿學者,沃森在電視節目中提及了認為白人和非洲裔存在由基因導致的平均智商差異的觀點
  • 90歲DNA之父沃森發表基因「歧視言論」,已被冷泉港實驗室「掃地...
    2019 年的第一個月,就有著名科學家捲入到爭議事件中,這位科學家就是大名鼎鼎的「DNA 之父」、諾獎得主沃森(James Watson)。 事情的起因是一部紀錄片。本月 PBS 製作的一部名為《解碼沃森》(Decoding Watson)的紀錄片中,沃森明確表示,基因會導致智商測試中黑人和白人之間的平均差異。
  • DNA之父被剝奪榮譽頭銜
    【堅稱智商取決於種族和基因】諾貝爾獎得主、被稱為「DNA之父」的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美國科學家沃森因為頻繁發表關於種族間智商差異的言論被剝奪了榮譽頭銜。作為基因科學的前沿學者,沃森在電視節目中提及了認為白人和非洲裔存在由基因導致的平均智商差異的觀點。http://t.cn/EqCfmgV[/cp]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5期:華大智造啟動上市輔導,將成為國內...
    原標題: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5期:華大智造啟動上市輔導,將成為國內「基因測序設備第一股」
  • DNA之父因種族歧視遭美學術界放逐:固執己見十多年
    James Watson事件的導火索是,此前的1月2日,沃森在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紀錄片《美國大師:解密沃森》(American Masters: Decoding Watson)中,就種族和智商問題發表觀點
  • 「DNA之父」再發爭議言論:人與人大不同 | MusePaper 019
    新聞內容因為在一部紀錄片中再次發表涉嫌種族主義的言論,科學家詹姆士·沃森(James Watson)被美國著名科研機構冷泉港實驗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CSHL)剝奪了所有榮譽頭銜。
  • 前瞻基因產業洞察周報第3期:日本花王擬推出個性化基因定製護膚品
    基因技術的應用領域包括基因鑑定、基因製藥、基因診斷、基因治療和基因克隆等方面。此前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掀起了軒然大波,也讓低調的基因產業走入人們的視野,最近基因產業還有哪些大事發生呢?那麼就來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看看吧。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6期:全球首個血友病基因療法監管遇阻...
    全球首個血友病基因療法valrox在歐盟監管遇阻礙在歐盟監管方面,BioMarin公司收到了EMA的一份聯合評估報告,報告要求公司向EMA提交正在進行的III期研究中接受6e13vg/kg劑量valrox治療的134例患者的完整52周結果。BioMarin預計,最後一例患者將在2020年11月達到52周的隨訪期。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78期:龍頭地位穩固!華大基因上半年營收逾...
    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科學家揭示「刺蝟基因」功能的階梯式演化7月14日,《自然-生態與進化》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科學家闡明了脊椎動物祖先——文昌魚神經系統分化的關鍵步驟,並找到其與脊椎動物在分化中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是導致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高度複雜化的重要原因。而這一切,都與一種名叫「刺蝟」的基因密切相關。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法國疫情由當地不明毒株引發,「基因...
    I期臨床試驗在成都完成:安全有效近日,《自然·醫學》雜誌發表了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完成的全球首個CRISPR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科學家提出農作物精準基因編輯發展策略4月27日,《分子植物》在線發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轉基因及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的觀點文章。該文綜述了迄今為止報導的植物基因組精準編輯策略,闡述了最新精準基因編輯技術—引導編輯系統的基本原理,介紹了該系統在植物中的相關應用,並重點討論了未來實現農作物高效精準基因編輯的可能研究方向與策略。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病毒基因竟會和人類基因融合到一起...
    製藥公司BioMarin公布A型血友病基因療法長期臨床結果6月17日,製藥公司BioMarin在世界血友病聯盟(WFH)虛擬峰會上,報告了其治療嚴重A型血友病的基因療法valocococogene roxaparvovec在開放標籤1/2期臨床研究中的最新數據。接受這一基因療法患者的最長隨訪時間已經達到4年。
  • DNA之父上了熱搜,原因令人唏噓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因持續散播種族言論,被學界褫奪最後的榮譽稱謂,晚景悽涼。因堅持固有立場、持續散播種族言論,現年91歲的美國「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被學界褫奪最後的榮譽稱謂,將不可避免地面對悽涼晚景,引人唏噓。此事也在15日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美國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
    基因表達和群落交替影響全球海洋轉錄組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hinichi Sunagawa研究組發現,基因表達的變化和群落的交替差異塑造全球海洋元轉錄組。2019年11月14日出版的《細胞》發表了這項成果。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103期:我國首個原創型基因治療載體問世...
    此外,項目中還將建設基因治療實驗室及中試車間,用於病毒載體和質粒的中試,滿足臨床報批以及臨床一二期的供樣需求。  Sarepta公布基因治療SRP-9001-102第1部分的一線結果  近日,生物製藥公司Sarepta宣布了基因治療SRP-9001-102第1部分的一線結果(Trial102)。
  • 基因決定智商?揭開「種族現實主義」偽科學的面紗
    《鐘形曲線》的主要內容 全書分四大部分:1)認知精英階級的形成;2)智商與社會問題的緊密相關性;3)智商與種族的緊密相關性;4)智商與制定社會政策。從今年起,有所謂「種族現實主義」的公眾號開始出現在華人圈。 該公眾號如此定義:「種族現實主義認為:不同種族的差異不只是外表和膚色的差異,而是在平均身體特徵,身體素質,平均智商,性格,自控能力,未婚先孕概率,犯罪率與性傳播疾病方面都存在普遍差異,而這樣的差異必然也影響不同的族群構建什麼類型和水平的社會。」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4期:華大基因回應「試劑盒缺陷」,求臻...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基因生物標誌物可以用來識別那些因治療而面臨晚年衰弱風險的癌症倖存者。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一種叫做p16INK4a的基因在我們細胞中的濃度會逐漸增加,這使得它成為一種潛在的有用衰老分子標記。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Y染色體可以逃脫消失的命運,日本流行...
    8月6日發表在《遺傳學趨勢》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講述了一個名為「持久Y假說」的新理論,研究認為,Y染色體的未來是安全的,因為它攜帶著對成功進行男性減數分裂至關重要的『劊子手』基因,通過這樣做保護Y染色體不會消失。
  • 為何總有人試圖證明不同種族間存在平均智力差異
    美國的種族隔離論者和優生學家們大喜過望,熱切地引入了這一新工具,並宣稱智商源於先定,對不同族群進行智商測試的結果也成了種種歧視性政策的依據。彼時,智商測試的歪曲性與侮辱性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例如,一戰期間,美軍徵兵所使用的智商測試題是這樣的:「卡菲爾人(Kaffir, 對非洲黑人的一種蔑稱)有幾條腿?2,4,6,還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