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家庭生態系統傳承家風的5個通道

2020-11-29 中國教育新聞網

根據家庭生態系統理論,家庭系統中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的模式,家庭成員的相互影響是同時發生的,一個成員的行為會影響其他成員的行為、認知和情感的變化,同時也會導致他們對行為、認知和情感的反思,其中一個成員做出一些改變會導致其他成員發生一些不同的變化。

以家庭生態系統理論來審視現代社會的家風傳承,就要重視家庭成員之間在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互影響的過程,重視家庭系統內的各要素對家庭成員的綜合作用。

培育正確的價值觀,把握傳承好家風的方向。

價值觀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總的看法,體現在言談話語、舉手投足之中。父母的價值觀往往成為孩子觀察社會現象、形成辨別是非的尺度、指導行為的依據。所以,培育正確的價值觀是好家風傳承的核心內容。

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個人層面而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具有教孩子做人的實實在在的內涵。教孩子從小愛父母、愛身邊的人、愛自己的家鄉,做一個文明守法的中國人,就是為孩子播下愛國的種子;培養孩子愛學習、勤奮鑽研的好習慣,就是為他們日後的愛崗敬業打基礎;教導孩子誠實做人,他就會鄙視那些不講誠信的人和坑蒙拐騙的不法之徒;家人之間友善相待,夫妻之間、親子之間、祖孫之間互敬互愛、互學互助,孩子就很容易將這種最基本的人際相處之道拓展到與同伴、老師、社會上更多人的相處之中。

注重家庭關係和諧,在人際互動中傳承好家風。

家庭的本質是家庭關係,處理好各種家庭關係、構建和諧的人際氛圍是培育良好家風的關鍵。生長在溫馨而充滿愛的家庭中,孩子容易把世界看作一個充滿愛的地方,而在冷漠和無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把世界看作一個充滿敵意的地方。

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彼此接納包容,以同理心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承認家庭成員的不完美,大度面對缺陷與過失,以積極的態度激勵和挖掘每個人自身的優勢潛能。

夫妻關係是一切家庭關係的起點和基礎,影響著孩子對人與人之間關係最基本的認識和成為什麼樣的人。夫妻之間充滿人情味,使孩子從小就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懂得愛護、關心、尊重他人。夫妻關係處理好了,有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祖孫關係、婆媳和翁婿關係、手足關係等,促進家庭和睦。家庭氣氛和諧愉快,是孩子各種能力得以充分發展的最佳環境。

倡導家規家範嚴明,在規範約束中傳承好家風。

在家風傳承中,家規家範的確立是把正確的價值觀外化為家庭日常生活中可操作的、對家庭成員具有約束力的規矩。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家規家範,在如今依然有重要的傳承價值。如《朱子家訓》既講修德勤儉的「大道理」,又羅列諸如灑掃庭除、不睡懶覺之類的「細功夫」。嚴明的家規家範未必一定寫在紙上,關鍵是體現正確的價值導向、時代特徵和家庭特點、生活規範。

禮儀是道德的外化,在家風傳承中,家庭日常禮儀的學習和運用也不可少。如長幼有序,出門進門、上下電梯讓長者先走;入席、用餐讓長者先坐,長者動筷子,自己再動……生活中需要禮儀的地方比比皆是、操作性強。家規、家範、禮儀是對人的行為的規範,時刻提醒家庭成員約束自己,不可忽視別人的利益。

營造良好家庭環境,在生活體驗中傳承好家風。

人是環境的產物。好家風傳承,除了父母對孩子諄諄教誨,還有「境教」,即在家庭中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及成長環境。家庭環境包括物質的、精神的、顯性的、隱性的。奢華並不意味著文化品位高,對孩子的影響未必是積極的;簡約並不意味著寒酸,其中蘊含的文化韻味是滋潤人的心靈的營養。

家庭生活方式是構成家庭文化氛圍的主要成分,涉及家庭中的交往、閒暇、消費、家務勞動等方方面面。父母積極向上、崇尚科學、熱愛學習、愛好廣泛,孩子也會表現出高尚的情趣。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以健康、科學的方式安排好家庭生活,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在身邊的小事上體驗美好的生活,是傳承好家風的重要途徑,這個體驗過程是學校和社會教育機構都不具備的優勢資源,關鍵是父母要善於營造這樣的環境。

助力父母素質提升,在身體力行中傳承好家風

好家風傳承是蘊含於日常生活之中的,不僅是教育者有意識地對受教育者施以的直接教育,更多地表現為長者的示範作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分散於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從物質生活的吃、穿、用,到精神生活的家風、家規、人際關係,以及文化生活中的讀書、娛樂休閒等,都包含著教育的因素。在與孩子面對面地自由接觸中,各種社會觀念、行為都會無拘無束地流露出來,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時時處處存在著。

傳承好家風,父母要學習把握傳統文化和家族中好家風的精髓,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和行為,努力在生活實踐中踐行。要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資源,將其具體化為家規、家範,融入孩子教育的每一個細節。要發揮母親在家庭中無可替代的凝聚力強的作用,協調好各種家庭關係,激發所有家庭成員的內在動力。

(作者系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有《家庭教育社會學》)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01日第11版 

相關焦點

  • 【最美家力量】梅應愷家庭:建記憶館,凝結鄉愁傳承家風
    【最美家力量】梅應愷家庭:建記憶館,凝結鄉愁傳承家風 2020-11-20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上海市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月活動啟動,「5·15」國際家庭日...
    5月15日下午,在第27個國際家庭日之際,市婦聯、市文明辦主辦,嘉定區婦聯、嘉定區文明辦、嘉定區教育局等聯合承辦的「家國情懷 愛暖申城」——2020年上海市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月啟動儀式暨「5·15」國際家庭日嘉定區主題活動拉開帷幕,活動採用雲直播的方式進行,活動吸引了全市各級婦女幹部
  • 州婦聯參觀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
    活動中,全體黨員幹部參觀了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實地走訪「傳家訓、揚美德」典型——張氏家族、楊氏家族通過了解兩個家族的家訓、家規、誡條,及其淵源內涵,進一步感受培育和傳承良好家風的重要性;通過學習清廉從政的歷史故事,向優秀典型人物學習,進一步築牢清正廉潔的思想防線。
  • 王立群:中國家風傳承遇到斷層 北方比南方嚴重
    ,看看哪些好的家風家訓值得我們推崇。  說起自己取得的成就,他吐出「家風家訓」四個字。他說,自己這輩子最感謝的是母親。  王老說,他的父親畢業於齊魯大學英文系,母親則畢業於女子師範學校,他們家是真正的詩書世家。1958年,學習全優的他小學畢業,卻因為家族成分問題無法進入公立學校,只能被打入另冊,進入一家私立學校。
  • 蔡襄後人謹守家訓將好家風代代傳承
    蔡襄為官公正清廉、剛直敢諫、以民為本,其子孫後代謹守家訓將好家風代代傳承——  蔡襄家族子孫後裔在宋代近200年的八代傳承中,英才輩出。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後長期擔任北宋中央監察御史及地方官職,有著較為系統的監察思想及豐富生動的監察實踐。在為官的37個春秋中,蔡襄公正清廉、不徇私情、剛直敢諫、以民為本,後人稱其「一身藏正氣,兩袖重清風。」  蔡襄過世後,後人謹守家訓,將好家風代代傳承。當地群眾以蔡襄故裡人為榮,傳承蔡襄家訓,倡導社會新風。
  • 「家風建設」九人談:樹好家風是精神文明建設中重要一環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好的社會風氣離不開好家風,好家風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中重要一環。
  • 90歲袁隆平院士三位孫女身影曝光,我看到了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
    一個家的家風,是可以一脈相傳的,而喬木從袁隆平爺爺的身上,也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 袁隆平院士堅持生活樸素,卻對事業有無限的追求,也讓自己的三位孫女耳濡目染,這是這個家庭中最寶貴的,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傳承。
  • 青羊優秀家風故事 | 《承家風,凝國氣》
    青羊優秀家風故事 | 《承家風,凝國氣》 2020-12-01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家庭資產規劃:穿越歲月,傳承美好
    展望2021年,中國(超)高淨值家庭的資產保護與傳承將聚焦於綜合運用保險金信託、民事信託、離岸信託、慈善信託等多種傳承安排工具,打造家族資產統籌規劃的基礎,跨越經濟周期,護航家族財富長期合規而穩定,傳承家風長青。
  • 樹文明新風尚從家風家訓主題公園始【長城時評】
    「勤勞節儉,乃治家上策」「勞則善心生,養德、養身鹹在焉」……4月25日,筆者在新近完成改造的省會兒童少年活動中心(兒少公園)看到,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景觀吸引了眾多市民。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公園。(5月3日《河北日報》)  古語云:家和萬事興,家齊國安寧。
  • 湘江理論|深度|吳春紅:傳統家風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潤滑劑」
    在中國傳統家風中,始終把齊家與治國聯繫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四中全會報告中強調:「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家風標示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獨特精神氣質與道德風貌,良好的家風關乎著家庭成員健康成長、清新社會風氣的塑造,是達到基層社會「善治」的重要內容。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必須堅持「四個注重」,充分發揮傳統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 朱棣文一家12位博士:家風傳承和個人奮鬥,究竟哪個更重要?
    朱棣文家族是近代乃至現代赫赫有名的學者家庭。由於出身名門,加上自身不懈的奮鬥,朱棣文帶領他的家族在學問上達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如果不是出生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家庭,朱棣文還能獲得諾貝爾獎嗎?究竟是家族傳承更重要,還是個人奮鬥更重要?
  • 曲靖經開區激發家庭助廉向心力
    本報訊 近日,曲靖經開區圍繞開展一次肅流毒警示教育、拍攝一個好家風微視頻、進行一次廉政家訪「三個一」系列活動,促進領導幹部帶頭重視家庭建設,激發家庭助廉向心力,讓廉政防線從單位向家庭延伸,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警示教育築防線。
  • 家風故事匯②|窮且益堅 胸懷天下——範仲淹
    因為小時候的求學經歷,他希望更多貧寒家庭的孩子也能進學堂讀書。他很快把這塊地捐出來,建了蘇州州學。蘇州州學成為北宋規模最大的地方官辦學校,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又成為規模龐大的蘇州府學,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寒窗苦讀,救世濟民,興辦學堂,不慕財富,先人後己……這就是範仲淹留給後世的清明家風。
  • 潤物無聲 成風化人——綏德家風館建館紀實
    近日,綏德家風館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參觀客人,他們認真聆聽貫穿古今的家風家訓故事,感受先賢志士的家國情懷。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 國際家庭日,助力「無家暴」平安家庭建設,我們是這樣做的!
    福州婦聯自信從容 秀美大方勤勞睿智 與時俱進關注5月15日是第27個國際家庭日為有效遏制和預防家庭暴力推動《反家庭暴力法》落實到基層提高社會大眾的反家暴意識助力家庭平安建設福州市各級婦聯紛紛行動起來臺江區婦聯組織婦聯幹部圍繞移風易俗、傳承好家風好家教好家訓、反家暴、維護婦女權益等方面展開宣傳,普及反對家庭暴力、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等方面的法律知識。
  • 家譜尋根·探源︱興家風 淳民風 正社風
    文丨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歐陽伶亞《青山彭氏家譜》封面近日,省彭祖文化研究會邀請專家舉行了「家譜尋根·傳承好家風」小型座談會,大家對如何傳承好家風暢所欲言,表示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 郯城戶戶門前有塊家風家訓牌
    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了一塊家風家訓牌。「就像個警示牌,天天提醒著俺,不但大人要說到做到,也要教育小孩子記著咱家的家訓。」仇村村民仇紅超說,從小爺爺奶奶就教育不能鋪張浪費,他把「與人為善,勤儉持家」定為自家的家風家訓。在郯城,鹿乳奉親、東海孝婦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浸潤人心。
  • 上海金山區廊下小學弘揚優秀校風傳承名人家訓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一種規範,是家庭文化的體現,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道德倫理在每個家庭中的傳承和發揚。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會風氣良好。   自2011年以來,「打蓮湘」、「十景點」、「拍手歌」先後榮獲上海市教育系統校園文化十佳優秀項目獎;還有三個項目也先後榮獲上海市中小學十佳德育優秀項目獎、上海市中小學圖書館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學雷鋒,我踐行」優秀項目二等獎。
  • 石家莊建成全國首個家風家訓主題公園
    李鵬茹 攝  「勤勞節儉,乃治家上策」「勞則善心生,養德、養身鹹在焉」……4月25日,筆者在新近完成改造的省會兒童少年活動中心(兒少公園)看到,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景觀吸引了眾多市民。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公園。  一進入公園,「家風家訓」四個大字便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