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消息,2018年11月28日,Google員工又公開發表聯名信。這一次,他們不再相信公司把價值置於利潤之上了。
儘管關於Google員工寫聯名信的新聞,業界已經流傳了很多,但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告訴你,11月28日的這次顯得有些不一樣,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矛頭直指Google中國審查版搜尋引擎「蜻蜓計劃」(Dragonfly),強烈要求取消。
採取先發布再增加籤名方式,籤名數量迅速增長,發布數小時後超過100個。
帶頭籤名的是上次震驚國際的Google大罷工的核心組織者的其中兩人。
這兩名員工已經加入國際特赦組織。
究竟發生了什麼?
Google的這封員工公開信稱:「我們中的許多人在Google工作,牢記公司的價值觀,理解Google是一個願意將自己的價值觀置於利潤之上的公司。這一年,我們非常失望地看到Maven項目、蜻蜓項目以及Google對濫用技術者的支持,我們不再相信這是事實。」
「蜻蜓計劃」自從今年夏天有媒體首次報導有關內部努力的細節以來,就受到了人權組織和美國政客的批評。8月,數以千計的Google員工籤署了一封信,稱此舉引發了「嚴重道德問題」。Sundar Pichai公開表示,該公司的計劃「非常早」。同樣,Alphabet主席約翰·亨尼西上周說,在中國做生意需要在「核心價值觀」上妥協。
Google員工在公開信中寫道:「到目前為止,領導層的反應並不令人滿意」,並呼籲「透明、清晰的溝通和真正的問責制」。他們發表這封信,是為了配合國際特赦組織協調的「全球行動日」。
Google原本在2010年退出中國搜索服務,原因是人們對網絡攻擊和政府加嚴的審查。但如果Google真的重返中國,它會遵照要求刪除政府規定的敏感內容。批評人士說,Google與中國政府合作,將違反言論自由原則以及用戶的隱私權。
Google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該公司在搜索方面的工作已經處於探索階段,只不過「並不接近」推出「蜻蜓計劃」的產品。
據了解,這封公開信的兩名原始籤名者是本月早些時候Google員工國際罷工背後的核心組織者之一。
搜尋引擎重返中國已經引發員工多次反對
在本月早些時候員工舉行大規模罷工之後,Google對其性騷擾和不當行為政策進行了修改(儘管Google忽視了組織者的一些要求,比如在Alphabet董事會中增加一名員工代表)。
更早些時間也就是2018年10月16日,一些Google員工還籤發了一封聯名信,寫道:蜻蜓項目和Google顯然願意遵守中國的審查要求,「引發了緊迫的道德問題。」據熟悉該文件的三位知情人士透露,這封信當時在Google的內部通訊系統中傳播,並由大約1,400名員工籤署。
從歷史上看,谷歌對員工的關注更加敏感,對未來的項目和內部運作比其他主要技術公司更加透明,在工作人員會議上提出工人提出的問題並鼓勵內部辯論。
對於蜻蜓計劃的內部異議是在員工抗議谷歌參與五角大樓使用人工智慧的項目之後發布的。在谷歌表示不會與五角大樓續籤合同之後,它公布了一系列管理其使用AI的道德原則。
在這些原則中,谷歌公開承諾只以「社會利益」方式使用人工智慧,這種方式不會造成傷害,並承諾根據人權法發展其能力。一些員工擔心,幫助中國控制信息的自由流動會違反這些新原則。
雷鋒網了解到,2010年,谷歌表示已經發現中國黑客攻擊該公司的企業基礎設施,試圖訪問人權活動人士的Gmail帳戶。這次襲擊加上政府的審查,促使谷歌從該國撤出搜尋引擎。
退出中國對公司來說是一個開創性的時刻,象徵著谷歌非正式的理想主義,谷歌的非正式座右銘是「不要做惡」。當時,中國網際網路用戶通過獻花來標記谷歌搜尋引擎的損失,該公司的北京辦事處被稱為「非法獻花」。根據現任和前任員工的說法,可能重新進入中國,這是一個更加成熟和務實的公司的標誌。
不能保證Google搜尋引擎將受到歡迎回到中國
2017年,谷歌宣布計劃在中國設立一個專注於人工智慧的研究中心。它還為中國市場推出了翻譯和文件管理應用程式,目前在中國擁有700多名員工。
谷歌關於Dragonfly的工作並不能保證其搜尋引擎將受到歡迎回到中國。它已經讓像Facebook這樣的美國科技公司保持一定距離,而是選擇與本土的網際網路龐然大物密切合作。
一些員工贊成重新進入中國,他們認為退出中國抗議審查制度並沒有給中國政府改變其立場施加壓力,同時重新進入也會使谷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用戶基地之一。有人則表示,谷歌可能面臨在中國推出更多產品的巨大壓力,如果該公司在中國推出一款經過審查的搜索產品,該公司將為政府審查提供合法性。
Google員工的完整公開信(本次)
我們是Google員工。Google必須放棄蜻蜓計劃。
我們是Google員工,我們加入國際特赦組織,呼籲Google取消項目Dragonfly,Google努力為中國市場創建一個審查搜尋引擎,以實現國家監控。
我們成千上萬的員工已經提出了數月,國際人權組織和調查記者也對Google敲響了警鐘,強調嚴重的人權問題,並一再呼籲Google取消該項目。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領導層的反應並不令人滿意。
我們對蜻蜓的反對不是關於中國,我們反對技術,這些技術可以幫助有權勢的人壓迫弱勢群體。政府當然並不是唯一扼殺言論自由的群體,但中國的蜻蜓將在當前時刻建立一個危險的先例,這將使Google更難以否認其他國家類似的讓步。
我們公司的決定是在中國政府公開擴大監管權力和人口控制工具之際,其中許多活動依賴於先進技術,包括個人記錄和大規模監控。根據中國法律的要求,中國政府可以隨時訪問用戶數據,這將使Google變成壓迫和侵犯人權的同謀。
蜻蜓計劃還將實現審查政府指導的虛假信息,並破壞民眾審議和異議所依賴的基本事實。鑑於政府報告抑制了持不同政見者的聲音,這種控制可能會被用來使邊緣化人群沉默,並傾向於促進政府利益。
我們中的許多人在Google工作,牢記公司的價值觀,理解Google是一個願意將自己的價值觀置於利潤之上的公司。這一年,我們非常失望地看到Maven項目、蜻蜓項目以及Google對濫用技術者的支持,我們不再相信這是事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採取立場。
我們與國際特赦組織合作,要求Google取消蜻蜓。我們還要求領導層致力於透明、明確的溝通和真正的問責制。Google太強大,不能不負責任。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正在建設什麼,我們應該在這些重大決策中發表自己的意見。
相關文章:
為什麼川普不待見 Google 搜索?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