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NIC新聞
5月:「西部大學校園網絡建設工程」項目啟動
5月:CERNET參與主辦IPv6高峰論壇舉行
6月:CERNET參與的中日IPv6合作項目啟動
7月:CERNET專家委員會及相關負責人調整
8月: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開幕
8月:APAN2002會議在上海召開
8月:CERNET視頻會議系統國際會議現風採
9月:CERNET與中國電信再添3條155M
9月:CERNET建設的深圳教育城域網開通
10月:CERNET九屆年會在南京舉行
10月:CERNET哈爾濱城域網開通
12月:CERNET支持的網絡計算大賽在京開幕
CERNIC 之頁
新用戶介紹:177個,列表
2002年新增域名統計表
技術論壇
調查報告:華北高校信息化建設調查報告(截至至12月31日)
論校園網絡規劃設計的若干問題
CERNET特別報導
中國教育報迎16大重大成就報導;
CERNET:中國網際網路的脊梁
CERNIC新聞:
大事記
5月:「西部大學校園網絡建設工程」項目啟動
5月9日 依託CERNET的「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絡建設工程」項目在京啟動,152所西部地區高校可望一年後建成大學校園網,從而全面提高西部大學校園網的水平和規模,改善高校師生教學科研條件,為西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據了解,「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絡建設工程」項目是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計委批覆立項,由教育部組織實施的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建設總體目標是:用一年左右時間,建設西部152所大學校園網網絡基礎設施;實現校園網與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高速連網;建設一批基於校園網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的應用系統。
項目主要包括建設校園計算機光纖主幹網、校園網網絡中心、開放網絡機房、多媒體網絡教室、省會城市城域網和非省會城市高速接入工程、網絡管理和運行系統、教學、科研、管理系統和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等。項目實施範圍包括我國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湖南省、湖北省、吉林省的3個自治州共152所本科高校。項目建設總投資9億元,全部由中央國債資金安排。
據統計,2000年我國西部地區有普通高校249所,在校生118萬人,專任教師為10萬人。但是這些學校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卻遠遠不能滿足高等教育發展的需求,大多數學校網絡設備檔次低,數量少;網絡覆蓋面窄;與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連網速率太慢。實施「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絡工程」項目,不僅能全面提高西部大學校園網的水平和規模,擴大校園網的應用範圍,為高校教師教學和科研以及大學生進入網絡平臺提供了基本保證,而且將為西部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直接關係到西部「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和教育跨越式發展目標的實現。
top
5月:CERNET參與主辦IPv6高峰論壇舉行
由IPv6論壇(IPv6 Forum)、北京英納特網絡研究所 BII、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科學院CATR和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網絡中心主辦的「全球IPv6高峰論壇暨中國IPv6高級研討會」(www.ipv6.net.cn)於5月9日~5月1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大會就IPv6在國際上的發展及國內發展狀況進行了介紹及研討,受到各方面重視。作為主辦方代表及該領域權威專家,李星教授發表專題演講。
top
6月:CERNET參與的中日IPv6合作項目啟動
6月6日,中國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王春正和日本經濟產業省事務次官廣瀨勝貞,在東京籤署了《下一代網際網路中日IPv6合作項目》政府間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標誌著中日IPv6項目正式啟動。
在中日IPv6項目中,以清華大學網絡中心等為代表的CERNET主要成員,將承擔具體實施任務。
top
7月:CERNET專家委員會及相關負責人調整
7月24日,教育部發文,重新任命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國家網絡中心、地區網絡中心、省網主節點網絡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名單(共78人)。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國家網絡中心主任為清華大學吳建平教授。
部分為CERNET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專家因為年齡及其他原因,主動退居二線,受到大家的尊敬,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同時一批年輕人走上了CERNET專家委員會的崗位,給CERNET的發展,帶來了新鮮血液。
top
8月: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開幕
下一代網際網路將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奇?2002年8月21日,以發展下一代網際網路為主題的2002年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在上海開幕,中科院副院長江綿恆副院長、教育部科技委主任翁史烈院士、美國Internet2主席Douglas Van Houweling博士出席開幕式。
"2002年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Chinese American Networking Symposium'2002 ,簡稱CANS'2002)"是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以及美國有關機構的支持下由中美網絡協會主辦,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絡中心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承辦。根據中美相關部門達成的協議,從1999年起,中美每年輪流主辦中美網絡高級技術研討會,研討最新網絡技術研究及建設問題。教育部趙沁平副部長和中國科學院江綿恆副院長擔任此次會議的榮譽主席。
在為期三天的會上,美國權威專家介紹了美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與建設工作的最新進展,中國的專家們則將介紹一年來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與建設的新成績以及面臨的新問題。同時,雙方專家還將就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中的關鍵技術問題:IPv6、網絡安全、網絡中間件、光網絡、無線園區網等進行交流和研討,並對網絡計算、下一代校園網網絡等網絡應用的發展及前景進行重點討論。
開幕式上,教育部科技委主任翁史烈院士代表教育部做了題為"中國教育信息化與展望"的專題報告;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典範代表--美國Internet2主席則做了"Internet2的今天與明天"的主題報告。
中美兩國政府機構、教育界、科技界、工業界的領導、專家、學者及技術人員20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top
8月:APAN2002會議在上海召開
8月26-28日,亞太高速網絡會議在上海舉行。本次會議由亞太高速網絡協會主辦,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絡中心承辦,復旦大學網絡與信息工程中心協辦。
此次會議是關於下一代高速網際網路的學術研討會。屆時亞太地區的近250名專家學者相聚上海,交流和研討下一代高速網絡應用和技術的發展和前景。本次會議包括遠程教育研討會,APAN技術領域分會場、APAN應用領域分會場和APAN工作組分會場,分別對各個領域的研究和發展進行交流。參加APAN會議能夠使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了解國內外的技術成果和發展前景,為國內研究人員創造與國際合作的機會。與會人員能夠在學習國際的先進技術同時,把國內網絡研究成果推向世界。
top
8月:CERNET視頻會議系統國際會議現風採
"2002年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CANS'2002 "和"2002年亞太地區高速網絡APAN2002"分別於2002年8月21-23日和8月25-28日在上海召開。CERNET視頻會議系統在會議中表現出色,受到各國代表的熱烈稱讚。
在這兩個國際學術會議中,主會場和四個分會場都安裝了視頻會議系統。近三分之一會議採用了交互式視頻會議的方式。會場的CERNET視頻會議系統通過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高速主幹網連接到國際下一代高速網際網路的交換中心Star Tap,再連接到各國的下一代網際網路。來自美國國家基金會NSF、INTERNET2,加拿大CA*NET4、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參會代表分別在當地會議室或辦公室裡進行了遠程報告演講,會議現場的與會代表通過視頻會議終端與遠程代表進行了討論和切磋。圖像、聲音以及文檔傳輸相當清晰,實時交互效果好。
這兩次國際會議大範圍採用CERNET視頻會議系統取得成功,對在國內召開的大規模國際性學術大會中視頻會議的應用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top
9月:CERNET與中國電信再添3條155M
2002年9月13日,在信息產業部的支持下,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教育網)與中國電信(公網)之間在廣州最新開通3條155M線路。至此,CERNET與CHINNET之間的互聯線路總帶寬已達1.5G。
CHINNET與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網際網路,兩個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狀況直接影響著中國網絡基礎環境的建設工作。此前,在雙方的積極努力下,雙方在北京開通了帶寬為1G的互聯線路。電信分拆後,在信息產業部支持下,CERNET與新中國電信迅速達成互通協議,決定在廣州開通3條155M線路,以改善兩個網絡的互聯互通狀況。這樣,CERNET與原中國電信CHINET之間的帶寬達到了1.5G。
經過技術測試,兩個網絡之間因新增線路的擴大,訪問速度明顯提高,網際之間的瓶頸效應已不明顯。
top
9月:CERNET建設的深圳教育城域網開通
9月26日,由CERNET參與規劃建設的深圳教育城域網正式開通,教育部、深圳市相關領導,CERNET網絡中心主任吳建平等出席開通儀式並剪彩。
深圳教育城域網高速接入CERNET,主幹網帶寬為2.5G,連接全城12個骨幹節點。
top
10月:CERNET九屆年會在南京舉行
2002年10月21日,CERNET第九屆學術年會及會員大會在南京鐘山賓館舉行,南京市副市長許惠林、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丁曉昌、教育部科技司袁成琛副司長、東南大學校長顧冠群院士等出席了今天的開幕式,並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東南大學副校長鄒採榮教授主持了今天的開幕式。
許副市長介紹了南京的人文景觀以及科技發展情況,丁副廳長介紹了江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發展情況,並對江蘇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情況做了詳細的介紹。顧院士代表本次年會承辦單位,對與會代表表示了熱情的歡迎。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網絡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做了下一代網際網路及其發展的主題發言(因有緊急事務,未能親自到南京),通過遠程視頻會議系統進行。介紹了國際上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發展計劃。CERNET網絡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教授李星介紹了CERNET的發展現狀。
參加大會的各高校代表、支持廠商1000餘人參加了今天的開幕式大會。
top
10月:CERNET哈爾濱城域網開通
2002年10月11日,連接哈爾濱各高校的教育城域網開通,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黑龍江教育廳副廳長盧震環、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王福平等十數所學校的校領導出席了開通儀式。
CERNET哈爾濱教育城域網的開通,標誌著CERNET在哈爾濱的成員單位之間以光纖為骨幹的高速網絡互連時代的到來,探索了一種CERNET與用戶間共同建設和發展網絡的良好合作模式,拓展和延伸了CERNET在黑龍江省的網絡服務範圍,使更多的院校能夠以更高的速率加入到CERNET中,更好的利用CERNET資源為自身的發展服務。同時,CERNET哈爾濱城域網成員單位網絡和資源的建設對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也是一種豐富和充實,為CERNET在黑龍江省的發展和哈爾濱教育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黑龍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top
12月:CERNET支持的網絡計算大賽在京開幕
12月16日經教育部批准,依託CERNET由清華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兩所國內著名學府共同主辦的「全國計算機網絡計算大賽」在京正式拉開帷幕,這是國內舉辦的第一次網絡計算大賽。CERNET網絡中心主任出任執行主席。
據悉,「網絡計算」是把網絡連接起來的各種自治資源和系統組合起來,以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工作和聯合計算,為各種用戶提供基於網絡的各類綜合性服務。網絡計算同時也是網際網路未來的發展趨勢。
本次大賽主題為「當超級計算插上網絡的翅膀,世界將會變成怎樣」,旨在推動中國的網絡計算技術在網際網路上的發展,探索網絡計算的產業化模式,同時激勵以國內高校學生為主體,包括在校教師和科研人員及機關、企事業和社會團體,參與計算機網絡和應用領域的研究與創新。參賽作品要求研究方向定位在如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越來越高的帶寬和其他性能,特別是基於下一代網際網路海量的數據傳輸帶寬,如何進一步提高網際網路的性能和服務質量。作品要求在同類設計中應居於國際領先或先進地位。
top
CERNIC 之頁:
2002會員介紹
隨著CERNET的迅速發展,2002年有188個學校及相關單位加盟CERNET,成為CERNET新會員。
新用戶介紹;177個,列表
單位名稱 | 接入單位 | 日期 |
新華網 | CERNET華北地區網絡中心(OFFICE) | 2002-3-1 |
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 | 清華大學 | 2002-4-1 |
北京工商大學 | CERNET北大主節點網絡中心 | 2002-5-22 |
北京機械工業學院 | CERNET北大主節點網絡中心 | 2002-5-22 |
北京化工大學(北校區) | CERNET華北地區網絡中心(OFFICE) | 2002-6-13 |
北京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CERNET華北地區網絡中心(OFFICE) | 2002-7-10 |
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海澱黃莊) |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 | 2002-9-5 |
中國工運學院 | 北京大學 | 2002-1-11 |
北京軍醫學院 | CERNET北大主節點網絡中心 | 2002-1-16 |
北京服裝學院 | CERNET北大主節點網絡中心 | 2002-4-25 |
中國管理軟體學院 | CERNET北大主節點網絡中心 | 2002-5-10 |
北京科技研修學院 | 北京大學 | 2002-10-1 |
北京舞蹈學院 | 北京大學 | 2002-10-10 |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 | 河北師範大學 | 2002-6-3 |
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 河北師範大學 | 2002-6-3 |
滄州師範專科學校 | 河北師範大學 | 2002-6-3 |
河北行政學院 | 河北師範大學 | 2002-6-3 |
唐山學院 | 河北師範大學 | 2002-6-3 |
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北地區石家莊主節點 | 2002-7-1 |
河北職工醫學院 | 河北師範大學 | 2002-7-7 |
衡水師範專科學校 | 河北師範大學 | 2002-7-15 |
滄州職業技術學院 | 河北師範大學 | 2002-8-13 |
保定市教育委員會 | 清華大學 | 2002-10-14 |
河北醫科大學 | CERNET華北地區石家莊主節點 | 2002-12-15 |
北京教育信息服務中心 | CERNET北郵主節點網絡中心 | 2002-4-25 |
華大高教自考培訓學校 | CERNET北郵主節點網絡中心 | 2002-7-19 |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 北京郵電大學 | 2002-9-16 |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 北京郵電大學 | 2002-10-16 |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 | 太原理工大學 | 2002-1-23 |
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 CERNET華北地區太原主節點 | 2002-4-1 |
雁北師範學院 | 太原理工大學 | 2002-6-20 |
山西省教育廳學生處 | 太原理工大學 | 2002-8-5 |
山西省臨汾第一中學校 | 山西師範大學 | 2002-9-2 |
太原理工大學陽泉學院 | 太原理工大學 | 2002-9-5 |
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太原理工大學 | 2002-11-6 |
內蒙古財經學院 | 內蒙古大學 | 2002-2-1 |
內蒙古醫學院 | 內蒙古大學 | 2002-4-18 |
內蒙古民族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北地區呼和浩特主節點 | 2002-4-23 |
內蒙古師範大學 | 內蒙古大學 | 2002-10-1 |
西安財經學院(陝西經貿學院) | 西安交通大學 | 2002-3-1 |
寶雞文理學院 | 西安交通大學 | 2002-4-1 |
陝西理工學院 | CERNET西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8-1 |
陝西教育學院 | 西安交通大學 | 2002-11-1 |
甘肅省招生辦公室 | 蘭州大學 | 2002-6-27 |
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蘭州大學 | 2002-7-4 |
蘭州大學磁學與磁性材料教育部重點試驗室 | 蘭州大學 | 2002-10-16 |
合作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蘭州大學 | 2002-10-16 |
新疆師範大學 | 新疆大學 | 2002-3-1 |
新疆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新疆大學 | 2002-5-14 |
新疆藝術學院 | 新疆大學 | 2002-5-24 |
新疆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廣播電視大學 | 2002-4-1 |
喀什師範學院 | 新疆大學 | 2002-8-13 |
重慶工商大學 | CERNET西南地區重慶主節點 | 2002-4-1 |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 CERNET西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1-11 |
成都天一學院 | 電子科技大學 | 2002-1-6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CERNET西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6-20 |
成都廣播電視大學 | CERNET西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9-1 |
成都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2002-11-13 |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 | 電子科技大學 | 2002-12-11 |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 雲南大學 | 2002-12-11 |
大理學院 | 雲南大學 | 2002-12-11 |
昆明鐵路機械學校 | 雲南大學 | 2002-12-11 |
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西南地區貴州主節點 | 2002-7-5 |
貴陽金築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2002-10-29 |
西藏自治區招生委員會 | CERNET西南地區西藏主節點 | 2002-7-5 |
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1-16 |
公安邊防部隊廣州指揮學校 | 華南理工大學 | 2002-1-15 |
私立華聯學院 | CERNET華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3-1 |
南華工商學院 | 華南理工大學 | 2002-5-1 |
潮汕職業技術學院 | CERNET華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6-11 |
中山學院 | CERNET華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7-9 |
深圳教育城域網 | 深圳大學 | 2002-8-16 |
深圳市教育局 | 深圳教育城域網 | 2002-8-26 |
廣州業餘大學 | 中山大學 | 2002-9-2 |
廣東省輕工業學校 | 中山大學 | 2002-12-1 |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 | 華南理工大學 | 2002-12-11 |
海南中學 | 海南師範學院 | 2002-10-22 |
湖北師範學院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4-5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 CERNET華中地區網絡中心 | 2002-4-1 |
湖北省國土資源工程學校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5-1 |
鄖陽醫學院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5-1 |
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5-10 |
長江職業學院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7-7 |
武漢工業學院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10-1 |
湖北中醫學院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10-25 |
湖北對外貿易學校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11-1 |
華中科技大學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11-22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11-22 |
武漢理工大學 | CERNET華中地區武漢主節點 | 2002-11-22 |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 中南大學 | 2002-4-1 |
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中地區長沙主節點 | 2002-7-1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CERNET華中地區長沙主節點 | 2002-7-9 |
洛陽市衛生學校 | 鄭州大學 | 2002-3-1 |
開封大學 | CERNET華中地區鄭州主節點 | 2002-4-1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河南大學 | 2002-4-23 |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CERNET華中地區鄭州主節點 | 2002-5-1 |
焦作大學 | 焦作工學院 | 2002-5-10 |
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 鄭州大學 | 2002-5-21 |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 | 鄭州大學 | 2002-6-1 |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中地區鄭州主節點 | 2002-7-1 |
平原大學 | 河南師範大學 | 2002-7-3 |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中地區鄭州主節點 | 2002-8-1 |
焦作市教育局 | 焦作工學院 | 2002-9-2 |
河南省醫藥學校 | 河南大學 | 2002-9-2 |
河南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 | 鄭州大學 | 2002-9-2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鄭州大學 | 2002-9-2 |
河南財經學院 | 鄭州大學 | 2002-10-10 |
河南省財經學校 | 鄭州大學 | 2002-10-23 |
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中等專業學校 | 河南省教育廳 | 2002-11-6 |
河南工程技術學校 | 焦作工學院 | 2002-12-11 |
濟南市電化教育館 | 山東大學 | 2002-3-1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CERNET華東北地區濟南主節點 | 2002-4-1 |
泰安市教育局 | 山東農業大學 | 2002-6-19 |
煙臺市教育局 | CERNET華東北地區濟南主節點 | 2002-7-5 |
濱州市電化教育館 | 濱州醫學院 | 2002-9-2 |
青島海洋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2002-10-1 |
煙臺大學 | 煙臺大學 | 2002-10-1 |
揚州職業大學(揚州廣播電視大學) | 揚州大學 | 2002-1-11 |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工業學院(江蘇石油化工學院) | 2002-1-11 |
徐州市廣播電視大學 | 徐州市教育委員會 | 2002-2-1 |
沙洲工學院 | 蘇州大學 | 2002-5-8 |
南京圖書館 | CERNET華東北地區南京主節點 | 2002-6-12 |
徐州教育學院 | 中國礦業大學 | 2002-7-10 |
南京體育學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002-9-2 |
南京師範大學 | 南京師範大學 | 2002-10-1 |
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安徽機電學院) | 中國科技大學 | 2002-1-14 |
安徽技術師範學院 | 中國科技大學 | 2002-1-21 |
銅陵學院 | 中國科技大學 | 2002-7-22 |
池州師範專科學校 | 中國科技大學 | 2002-11-1 |
立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東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1-11 |
上海松江大學園區 | 上海交通大學 | 2002-1-19 |
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交通大學 | 2002-10-16 |
藍天職業技術學院 | 南昌大學 | 2002-3-1 |
東華理工學院 | CERNET華東南地區南昌主節點 | 2002-3-1 |
井岡山師範學院 | CERNET華東南地區南昌主節點 | 2002-4-1 |
九江財經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東南地區南昌主節點 | 2002-5-15 |
南昌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東南地區南昌主節點 | 2002-5-16 |
福建省教育廳 | CERNET華東南地區福州主節點 | 2002-4-9 |
南平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東南地區福州主節點 | 2002-4-12 |
廈門大學 | 廈門大學 | 2002-10-1 |
三明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華東南地區福州主節點 | 2002-10-25 |
龍巖學院 | CERNET華東南地區廈門主節點 | 2002-11-1 |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大學 | 2002-6-19 |
哈爾濱第六十九中學校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2002-6-1 |
哈爾濱學院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2002-6-7 |
黑龍江科技學院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2002-8-20 |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 CERNET東北地區長春主節點 | 2002-6-3 |
吉林糧食高等專科學校 | 吉林大學 | 2002-6-20 |
北華大學 | 吉林大學 | 2002-6-15 |
吉林省電化教育館 | 吉林大學 | 2002-11-15 |
錦州醫學院 | CERNET東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11-1 |
瀋陽體育學院 | CERNET東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2-2 |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 大連理工大學 | 2002-3-1 |
瀋陽化工學院 | CERNET東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7-11 |
鞍山第一中學 | CERNET東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11-1 |
遼寧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 CERNET東北地區大連主節點 | 2002-12-1 |
瀋陽市第十一中學 | CERNET東北地區網絡中心 | 2002-12-26 |
top
2002年新增域名統計表
單位名稱 | 日期 | 域名 |
成都天一學院 | 2002-1-6 | tianyi.edu.cn |
中國工運學院 | 2002-1-11 | clc.edu.cn |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 2002-1-11 | ccafc.edu.cn |
揚州職業大學(揚州廣播電視大學) | 2002-1-11 | yztvu.edu.cn,yzpc.edu.cn |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2002-1-11 | czcit.edu.cn |
北京機械工業學院 | 2002-5-22 | bim.edu.cn |
立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 | 2002-1-11 | lxai.edu.cn |
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安徽機電學院) | 2002-1-14 | auts.edu.cn |
公安邊防部隊廣州指揮學校 | 2002-1-15 | gzbfxx.edu.cn |
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 2002-1-16 | gzcf.edu.cn |
安徽技術師範學院 | 2002-1-21 | ahttc.edu.cn |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 | 2002-1-23 | sxmufyc.edu.cn |
內蒙古財經學院 | 2002-2-1 | imfec.edu.cn |
徐州市廣播電視大學 | 2002-2-1 | xztvu.edu.cn |
瀋陽體育學院 | 2002-2-2 | syty.edu.cn |
西安財經學院(陝西經貿學院) | 2002-3-1 | xaufe.edu.cn,shxeti.edu.cn |
新疆師範大學 | 2002-3-1 | xjnu.edu.cn |
私立華聯學院 | 2002-3-1 | hlu.edu.cn |
洛陽市衛生學校 | 2002-3-1 | lyhs.edu.cn |
濟南市電化教育館 | 2002-3-1 | jnedu.edu.cn |
藍天職業技術學院 | 2002-3-1 | bsvti.edu.cn |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 2002-3-1 | dlvtc.edu.cn |
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 | 2002-4-1 | naea.edu.cn |
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 2002-4-1 | sxftc.edu.cn |
寶雞文理學院 | 2002-4-1 | bjwlxy.edu.cn |
重慶工商大學 | 2002-4-1 | ctbu.edu.cn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 2002-4-1 | wspc.edu.cn |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 2002-4-1 | hnebp.edu.cn |
開封大學 | 2002-4-1 | kfu.edu.cn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2002-4-1 | sdada.edu.cn |
井岡山師範學院 | 2002-4-1 | jgsu.edu.cn |
湖北師範學院 | 2002-4-5 | hbnu.edu.cn |
福建省教育廳 | 2002-4-9 | fujian.edu.cn |
南平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2002-4-12 | nptc.edu.cn |
內蒙古醫學院 | 2002-4-18 | immc.edu.cn |
內蒙古民族高等專科學校 | 2002-4-23 | imnc.edu.cn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2002-4-23 | yrcti.edu.cn |
北京服裝學院 | 2002-4-25 | bict.edu.cn |
南華工商學院 | 2002-5-1 | nhic.edu.cn |
鄖陽醫學院 | 2002-5-1 | yymc.edu.cn |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2002-5-1 | pzxy.edu.cn |
沙洲工學院 | 2002-5-8 | szit.edu.cn |
中國管理軟體學院 | 2002-5-10 | chinasoft.edu.cn |
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 2002-5-10 | hbcc.edu.cn |
焦作大學 | 2002-5-10 | jzu.edu.cn |
九江財經高等專科學校 | 2002-5-15 | jjtu.edu.cn |
南昌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 | 2002-5-16 | ncwrc.edu.cn |
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 2002-5-21 | shengda.edu.cn |
北京工商大學 | 2002-5-22 | btbu.edu.cn |
新疆藝術學院 | 2002-5-24 | xjart.edu.cn |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 | 2002-6-1 | pbcti.edu.cn |
哈爾濱第六十九中學校 | 2002-6-1 | hrb69.edu.cn |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 | 2002-6-3 | pvtc.edu.cn |
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 2002-6-3 | hbgz.edu.cn |
河北行政學院 | 2002-6-3 | www.hebxzxy.net |
唐山學院 | 2002-6-3 | tsc.edu.cn |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 2002-6-3 | caii.edu.cn |
哈爾濱學院 | 2002-6-7 | hrbu.edu.cn |
潮汕職業技術學院 | 2002-6-11 | cspi.edu.cn |
南京圖書館 | 2002-6-12 | jslib.edu.cn |
北華大學 | 2002-6-15 | www.bhunews.com |
泰安市教育局 | 2002-6-19 | taian.edu.cn |
雁北師範學院 | 2002-6-20 | ybni.edu.cn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2002-6-20 | cdavtc.edu.cn |
甘肅省招生辦公室 | 2002-6-27 | gszs.edu.cn |
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 2002-7-1 | fzgz.edu.cn |
湖南建材高等專科學校 | 2002-7-1 | hnbmc.edu.cn |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 2002-7-1 | habc.edu.cn |
平原大學 | 2002-7-3 | pyu.edu.cn |
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2002-7-4 | lztc.edu.cn |
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2002-7-5 | qxntc.edu.cn |
西藏自治區招生委員會 | 2002-7-5 | tac.edu.cn |
煙臺市教育局 | 2002-7-5 | ytedu.edu.cn |
河北職工醫學院 | 2002-7-7 | hebmc.edu.cn |
長江職業學院 | 2002-7-7 | cjxy.edu.cn |
中山學院 | 2002-7-9 | zsc.edu.cn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2002-7-9 | hnrpc.edu.cn |
北京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2002-7-10 | bqzy.edu.cn |
徐州教育學院 | 2002-7-10 | xzjy.edu.cn |
瀋陽化工學院 | 2002-7-11 | syict.edu.cn |
衡水師範專科學校 | 2002-7-15 | hsnc.edu.cn |
華大高教自考培訓學校 | 2002-7-19 | huada.edu.cn |
銅陵學院 | 2002-7-22 | tlc.edu.cn |
陝西理工學院 | 2002-8-1 | snut.edu.cn |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2002-8-1 | zepc.edu.cn |
山西省教育廳學生處 | 2002-8-5 | sxbys.edu.cn |
滄州職業技術學院 | 2002-8-13 | czvtc.edu.cn |
喀什師範學院 | 2002-8-13 | kstc.edu.cn |
深圳教育城域網 | 2002-8-16 | sz.edu.cn |
黑龍江科技學院 | 2002-8-20 | usth.edu.cn |
深圳市教育局 | 2002-8-26 | szeb.edu.cn |
成都廣播電視大學 | 2002-9-1 | cdrtvu.edu.cn |
廣州鴻翔大廈個人用戶 | 2002-9-1 | gzhx.edu.cn |
山西省臨汾第一中學校 | 2002-9-2 | sxlfyz.edu.cn |
廣州業餘大學 | 2002-9-2 | gzpu.edu.cn |
焦作市教育局 | 2002-9-2 | jzs.edu.cn |
河南省醫藥學校 | 2002-9-2 | hnyx.edu.cn |
河南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 | 2002-9-2 | hnlg.edu.cn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2002-9-2 | hnzf.edu.cn |
南京體育學院 | 2002-9-2 | nipes.edu.cn |
太原理工大學陽泉學院 | 2002-9-5 | tyutyqc.edu.cn |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 2002-9-16 | bicea.edu.cn |
武漢工業學院 | 2002-10-1 | whpu.edu.cn |
北京舞蹈學院 | 2002-10-10 | bds.edu.cn |
河南財經學院 | 2002-10-10 | hnife.edu.cn |
保定市教育委員會 | 2002-10-14 | bdjy.edu.cn |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 2002-10-16 | bjypc.edu.cn |
合作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2002-10-16 | hzmtc.edu.cn |
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2002-10-16 | scp.edu.cn |
海南中學 | 2002-10-22 | haizhong.edu.cn |
河南省財經學校 | 2002-10-23 | hafes.edu.cn |
湖北中醫學院 | 2002-10-25 | hbtcm.edu.cn |
三明高等專科學校 | 2002-10-25 | smc.edu.cn |
貴陽金築大學 | 2002-10-29 | gyjzu.edu.cn |
陝西教育學院 | 2002-11-1 | snie.edu.cn |
池州師範專科學校 | 2002-11-1 | cntc.edu.cn |
龍巖學院 | 2002-11-1 | lyun.edu.cn |
錦州醫學院 | 2002-11-1 | jzmu.edu.cn |
鞍山第一中學 | 2002-11-1 | asyz.edu.cn |
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2002-11-6 | sxjztc.edu.cn |
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中等專業學校 | 2002-11-6 | ctt.edu.cn |
成都大學 | 2002-11-13 | cdu.edu.cn |
吉林省電化教育館 | 2002-11-15 | jle.edu.cn |
廣東省輕工業學校 | 2002-12-1 | gdlis.edu.cn |
遼寧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 2002-12-1 | ulet.edu.cn |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 2002-12-11 | kmyz.edu.cn |
大理學院 | 2002-12-11 | dali.edu.cn |
昆明鐵路機械學校 | 2002-12-11 | ktjx.edu.cn |
河南工程技術學校 | 2002-12-11 | hnets.edu.cn |
瀋陽市第十一中學 | 2002-12-26 | sy11z.edu.cn |
top
技術論壇:
華北地區高校信息化建設情況調查報告(2002年度)
網際網路應用相關部分
(統計數據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我國高校網絡信息化建設全面開展,並且已經形成一定規模。與網絡相關的應用也蓬勃發展,逐步形成了以網際網路和校園網為基礎的形式多樣的教育信息化平臺。
為了系統、全面地了解我國華北地區高校信息化建設現狀,以指導和推動華北地區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華北地區網絡中心對該地區的CERNET接入單位中高校的情況進行了統計和整理。現將調查報告各部分分期刊發。
此報告為CERNET華北地區網絡中心根據2002年CERNET相關數據整理形成,不以此報告作為任何評比和評選的依據。未經CERNET相關機構的書面認同,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引用。
網際網路建設情況
1、網際網路接入帶寬
網際網路接入帶寬體現各高校網絡建設的基本規模。
100M帶寬的單位:(排名不分先後)
序號 | 學校名稱 |
1 | 清華大學 |
2 | 北京大學 |
3 | 北京郵電大學 |
34M帶寬的單位:(排名不分先後)
序號 | 學校名稱 |
4 | 中國人民大學 |
5 | 河北師範大學 |
6 | 太原理工大學 |
7 | 內蒙古大學 |
8 | 南開大學 |
9 | 天津大學 |
10 | 中國農業大學 |
帶寬低於2M的單位:(按帶寬從大到小排列)
序號 | 學校名稱 |
141 | 北京輕工職業技術學院(1M) |
142 | 太原重型機械學院 |
143 | 中國民航學院 |
144 | 天津職業大學 |
145 | 河北大學 |
146 | 唐山華北煤炭醫學院 |
147 | 華北航天工業學院 |
148 | 河北理工學院 |
149 |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 |
150 | 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
151 | 滄州師範專科學校 |
152 | 河北行政學院 |
153 | 唐山學院 |
154 | 河北職工醫學院 |
155 | 衡水師範專科學校 |
156 | 滄州職業技術學院 |
158 | 華北科技學院 |
159 | 外交學院 |
160 | 中央戲劇學院 |
161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162 | 河北建築科技學院 |
163 |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
164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
165 |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邯鄲) |
166 | 承德醫學院 |
167 | 河北省經貿管理幹部學院 |
168 |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
169 |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 |
170 | 內蒙古民族高等專科學校 |
171 |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 |
172 | 河北農業大學 |
173 | 河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
174 | 邯鄲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
175 | 張家口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
176 | 河北省工運學校 |
177 | 張家口醫學院 |
178 | 邢臺學院 |
179 | 保定師範專科學校 |
180 |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
181 | 天津武警指揮學院 |
190 | 唐山師範學院 |
191 | 忻州師範學院 |
192 | 包頭鋼鐵學院 |
193 | 呼倫貝爾學院(64K) |
2、網絡通訊數據流量(國際流量)
網絡通訊數據流量體現各高校網絡應用的基本水平。這裡參考的依據為各單位發生的國際流量的情況。
1)絕對值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1 | 清華大學 |
2 | 北京大學 |
3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
4 | 北京工業大學 |
5 | 北京師範大學 |
6 | 南開大學 |
7 | 中國農業大學 |
8 | 天津大學 |
9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
10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11 | 北京林業大學 |
12 | 北京化工大學 |
13 | 北京理工大學 |
14 | 國防大學 |
15 | 北京郵電大學 |
16 | 北京科技大學 |
17 | 太原重型機械學院 |
18 | 天津外國語學院 |
19 | 山西大學 |
20 |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
2)數據流量對照接入帶寬排名
對照排名依照國際流量與使用帶寬的比值排序。排名靠前的為相對帶寬情況下使用網絡通訊國際流量多的單位。
a)10M以上帶寬中排名前20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1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
2 | 北京工業大學 |
3 | 北京師範大學 |
4 | 清華大學 |
5 | 北京大學 |
6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
7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8 | 北京林業大學 |
9 | 北京化工大學 |
10 | 北京理工大學 |
11 | 國防大學 |
12 | 北京科技大學 |
13 | 天津外國語學院 |
14 | 山西大學 |
1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6 | 國家會計學院 |
17 | 南開大學 |
18 | 國防大學 |
19 | 內蒙古農業大學 |
20 | 北京軍醫學院 |
其中211學校的排名情況:
排名 | 學校名稱 |
2 | 北京工業大學 |
3 | 北京師範大學 |
4 | 清華大學 |
5 | 北方交通大學 |
6 | 北京大學 |
7 | 河北工業大學 |
10 | 北京林業大學 |
11 | 北京理工大學 |
13 | 北京科技大學 |
14 | 北京化工大學 |
15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0 | 中國人民大學 |
22 | 太原理工大學 |
23 | 南開大學 |
34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38 | 天津大學 |
45 | 中央音樂學院 |
48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59 | 中國農業大學 |
62 | 內蒙古大學 |
69 | 天津醫科大學 |
70 | 中央民族大學 |
94 | 北京郵電大學 |
b) 10M以上帶寬中排名後20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86 | 河北體育學院 |
87 | 太原廣播電視大學 |
88 | 北京信息工程學院 |
89 | 天津廣播電視大學 |
90 | 山西大學工程學院 |
91 | 河北醫科大學 |
92 | 天津商學院 |
94 | 北京工商大學 |
95 |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 |
96 | 中央民族大學 |
97 | 北京舞蹈學院 |
98 | 天津美術學院 |
99 | 天津體育學院 |
100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101 |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
102 |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
104 | 北京機械工業學院 |
105 | 北京聯合大學 |
top
論校園網絡規劃設計的若干問題
黃靈敏
(廣西教育學院現代教育技術系 廣西南寧 郵編:530023)
摘 要:本文簡要地討論了校園網絡規劃設計中涉及到的網絡技術、規劃設計方法、網絡性能及應用分析等問題,為校園網絡的規劃、設計和升級改造等方面在技術及應用上提供參考,以使在建或規劃中的校園網絡具備較高的整體性能。
關鍵詞:校園網絡 規劃設計 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各種數據形式的信息需求和交流的不斷增長,使得當今的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從傳統的數據處理設備(如計算機)和管理工具中駁離出來,擔當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與獲取、共享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並成為人們在當今社會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經過了幾年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網絡已經在很多方面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Web瀏覽、E-mail、QQ(上網聊天)、VOD(視頻點悉播)、文件傳輸、遠程診斷、電子商務、網絡大學及虛擬學校等無一不與計算機網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基於網絡的各種應用,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展,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校園網絡(CAN ,Campus Area Network)與其它園區區域網路一樣,由於它屬於單位自有,學校擁有自我建設、自我管理和自我使用的權利,因此,受經費、技術水平及其它方面的影響,校園網絡在規劃設計、資源建設和應用上很不平衡,差別很大,特別是在IT界目前還未實施網絡工程監理的條件下,在建的或已建的校園網絡的「豆腐渣」工程為數不少,造成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
校園網絡的規劃設計有多種解決方案,依學校的類型規模和性質的不同,以使網絡的設計方案有所不同,體現在技術、應用上更是不同。在傳統的語音服務(諸如電話、蜂窩行動電話)無法滿足人們的各種信息需求的今天,對圖形、圖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需求的不斷增長,已成為人們依賴計算機網絡進行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重要資源。學校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對一個高速的、資源豐富的和應用多方面的校園網絡的需求是迫切的、必需的。也是網絡規劃設計者永遠追求的目標。教育部最近實施的「西部大學網絡工程」及「關於中小學校園網絡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對校園網絡的規劃、設計及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麼一個高速、高效而又安全、資源豐富、應用廣泛的校園網絡在規劃設計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建立近、中和長期發展規劃
依據本校建網資金的安排,在聽取校內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教學科研的內容及其發展的需要,制定一個在未來十年中的近期、中期及長期的建設規劃,以保持網絡建設的延續性,並保護先前的投資(含各種硬體、軟體及信息資源),能融入不斷湧現的新技術和新應用。
2.IP位址資源的利用
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路協議)地址是在Internet上的站點及相關設備的地址,它是由Internet指定數字委員會(IAAA)確定的,確保了它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在IPv4技術應用於網際網路的今天,IP位址資源到2010年將近枯竭,在IPv6技術應用之前,我們要合理使用IP位址資源。當申請到一個建網的IP位址之後,必須合理地劃分子網,每個子網中的IP位址要合理使用,既要滿足當今的需要,也要預留將來網絡擴展時所需,以便有足夠的各類伺服器連入Internet。
3.建立相關機構,有計劃地培養網絡管理員及培訓部門用戶學會使用信息製作,發布的工具。
建網單位應該設有一個「網絡信息化領導小組」,對網絡的規劃實施起指導和決策作用。按照建網單位的網絡規模,按不同時期的需要,配置專業的網絡管理員。針對網絡技術應用的日新月異,加上校園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繁重任務,要加強對師生的應用培訓,適應網絡新技術的應用及安全控制,保證網絡的正常運行和安全。
4.注重需求分析
網絡的規劃設計是一個系統建立和優化的過程,建設網絡的根本目的是在Internet上進行資源共享與通信。要充分發揮投資網絡的效益,需求分析成了網絡規劃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它提供了網絡設計應到達的目標,並有助於設計者更好地理解網絡應該具有的性能;結合學校的辦學規模、管理需求和師生對教學科研的需要,確立一個性能較高的網絡計算平臺,如圖1。
同時,經過系統的需求分析,網絡的設計者還能更好地作出決策,評價現有的網絡,提供移植的功能及給所有校內師生更為合適的資源。
5.組網技術的選擇
目前,可用於校園LAN(區域網)的技術有Ethernet(乙太網)、Fast Ethernet(快速乙太網)、 Gigabit Ethernet(千兆位乙太網)、Token-Ring(令牌環網)、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和ATM(異步傳輸模式)。從網絡應用、維護、安全和擴展方面而言,Fast Ethernet和ATM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廣泛的採用。同時,Gigabit Ethernet技術已成為大型Fast Ethernet的升級目標。雖然Fast Ethernet和Gigabit Ethernet因採用CSMA/CD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而廣泛地存在著「廣播風暴」的問題,但可以更好的傳輸介質和交換設備予於克服,其實出的優點是兼容先前的設備投資,師生的網絡應用及培訓更易進行,網絡的可管理性和擴展性也很好。ATM是一種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在WAN(廣域網)上體現的強大功能和在LAN上的成功應用,均以事實說明了它的技術的先進性。在ATM中,不同速率的各種數據,如語音、圖像、視頻都被分成標準的53位元組的信元,以光纖作為傳輸通道,避免了乙太網中的「廣播風暴」,提升了網絡的整體性能。但是ATM不兼容以往的乙太網投資,其管理和操作有異於傳統的乙太網平臺,故不適用於乙太網的升級改造。
6.校園網絡的設計模式
一個良好的設計方案除體現出網絡的優越性能之外,還體現在應用的實用性、網絡的安全性、易於管理性和未來的可擴展性。因此,設計時要考慮以下問題:
① 要適應未來網絡的擴展和拓撲結構的變化。
② 要能為特定的師生用戶或用戶組提供訪問路徑。
③ 要保證網絡能不間斷地運行。
④ 當網絡擴大和應用增加時,變化的網絡結構要能應付相應的帶寬要求。
⑤ 使用頻率較高的應用能夠支持網上大多數的師生用戶。
⑥ 能合理地分配用戶對網內、網外的信息流量。
⑦ 能支持較多的網絡協議,擴大網絡的應用範圍。
⑧ 支持IP的單點傳送和多點廣播數據流。
要達到以上這些設計要求,分層的設計功能及星型、樹型和交叉型的拓撲結構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如圖2
7.網絡硬體的選擇
除網絡上的工作站使用普通的PC機外,主機的選擇應使用專業的高性能伺服器。連接介質的選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各交換機(switch)之間(樓與樓之間,樓層之間)及網絡出口乾線選擇光纖,第二部分為從訪問層的交換機到用戶的PC桌面選擇超五類雙絞線。如今,交換機的價格已是很低了,應儘可能選擇交換機而不用集線器。網絡連接的關鍵設備是路由器(Router),無論是Internet接入,異地網絡連接還是大型網絡廣播域的劃分,都離不開路由器,因此,路由器的性能較為重要,選擇Cisco公司和3Com公司的產品,就能體現出極高的性能。數據存儲設備,除可選擇大容量硬碟外,還可選磁帶機、磁碟陣列、光碟陣列,這些外存設備,均可用於儲存海量網絡數據,如圖書資料,多媒體素材及課件學生學籍和成績管理等。
8.ISP的選擇
選擇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nternet服務提供商)對不同類型的校園網絡至關重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目前在我國形成了以CSTNET(中科院的科學技術網)、CERNET(國家教育部的教育與科研網)、ChinaNet(中國電信網)和ChinaGBN(中國金橋網)為主的四大網絡體系,伴隨著IT與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廣泛需求,近年來ChinaUNICOM(中國聯通)、CRC(鐵通)、CNC(中國網通)、JiTong(吉通)的接入服務也快速地增長。由於中國的網際網路服務商以各自網絡體系的發展為主,不同種類的大網之間缺乏協調機制,故它們之間的網絡帶寬問題沒能較好地解決。對用戶而言,在線某類網絡時再連結另一類網絡,「瓶頸」問題就突現出來,如圖3。相信ChinaNet的用戶在調用CERNET的網上資源或CERNET用戶在調用ChinaNet的網上資源時,就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作為校園網絡,無論師生有哪些需求,都離不開以教學、科研為主的信息資源,90%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CERNET上,故校園網絡在選擇ISP時,就要重點考慮CERNET。
9.帶寬的申請和使用分配
校園網絡需要多少帶寬呢?別忘了,ISP是以帶寬資源作為經營的主要內容之一。作為網絡的「流量」,在網上你隨時都可能被「斷流」或「欠流,「暢流」的時段不會是很多,這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存在的客觀原因而造成的。然而,不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合理地申請接入帶寬和在網上作好帶寬分配會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和效率。網絡界曾經有一個爭議很多的80/20規則,就是在一個區域網內有80%的通信量在網段內傳播,剩下20%沿幹線傳播,今天,人們對網際網路的需求已大大超過80/20規則,而應成為20/80規則了。如何申請足夠帶寬而又不至於浪費呢?太大的帶寬會意味著要向ISP支付更多的費用。計算的依據就是要考慮校園網的規模,在出口連結Intermet的高峰期約有多少臺電腦(一般擁有總量的60~70%),以每臺機的帶寬為100kb/s(比PPP撥號方式的56kb/s moden快些)計算,總需求在多少MB,再考慮20/80規則,以確定整個校園網的接入帶寬,出於數據安全的考慮,一些裝有重要而又保密的數據的主機,如財務數據、人事檔案數據,只許在網段內使用,不宜連結Internet。
10.網絡作業系統的選擇
網絡作業系統(Net Operation System)的選擇關係到網絡的應用、安全和管理。目前常用的網絡作業系統有:Unix、Linux、Netware、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d Server /Datacenter Server,下面作一簡單介紹:
UNIX UNIX操作統是一個多用戶、多進程的分時作業系統,在網際網路發展的初期,它就被融入了許多網絡技術和通信協議,它的可移植性及安全性能極好,被廣泛地用於微型機、小型機、超小型機和大型計算機上。今天,它仍然作為Internet上各類伺服器主選的網絡作業系統,並深得金融、電信、保險行業的青睞。
Linux 它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類UNIX作業系統,其功能體系現與UNIX有許多共同點,最新發行的版本包含了文件管理、用戶帳號管理、網絡管理等許多工具,對網際網路的應用有很好的支持。
Netware Netware是Novell公司開發的網絡作業系統,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已發展了十幾版本,新版本體現了高度的開放性和安全性,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區域網作業系統。
Windows NT 它是一個搶先式多任務的網絡作業系統,並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開放性,它具有讓企業有多種應用管理的強大功能,如資料庫服務、電子郵件,能聯合多種網絡進行通信。它能支持較多的應用軟體,工具,文件共享和網絡列印服務,也是一個功能卓越的網絡作業系統。
Windows 2000 Windows 2000是Microsoft公司耗費巨資開發的一個產品,其伺服器版有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和Window 2000 Datacenter Server等三個版本。它們是由Windows 98和Windows NT4.0的優良功能融合而成,它們擁有全面的Internet應用軟體服務、增強的可靠性和可擴展性及強大的端對端管理等性能。
綜合以上這些網絡作業系統的特點與對網絡應用的支持,你就可選擇一個或幾個適合於校園網內各子網伺服器的作業系統,以適合各類應用、安全控制和管理。
總之,校園網絡的規劃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同的規劃設計方案,可使網絡存在較大的性能差異,它不僅體現在網絡本身具備的技術特性和應用特點上,也體現了不同用戶的各種需求,從根本上而言更是體現了信息化社會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網絡設計基礎,21世紀計算機網絡工程叢書編寫委員會編,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Cisco網際網路設計,[美]Matthew H.Birkner編著,瀟湘工作室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3]Internet核心技術精解,[美]John R .Levine 著,管偉等譯2001年第一版。
[4]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於中小學校園網絡建設指導意見,教育基[2001]16號。
top
CERNET特別報導:11月2日,中國教育報迎16大重大成就報導刊出《CERNET:中國網際網路的脊梁》的報導,將CERNET作為近13年教育戰線最重要的10項成就之一,給予了整版重點報導,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現給予轉載。採寫該報導的記者,正好也是9年前第一個在媒體上介紹CERNET的記者,客觀地見證了CERNET的發展歷程。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網際網路的脊梁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計算機網際網路
中國大陸第一個電子刊物《神州學人》在CERNET上出版
中國大陸第一個BBS站點在CERNET上開通
中國大陸的第一個Internet標準由CERNET提出
建成中國第一個提供安全服務的網際網路緊急響應小組
建成中國第一個下一代網際網路試驗網
……
從1994年開始建設,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簡稱CERNET)註定要承載起中國教育信息化及網際網路建設開路先鋒的重擔。一連串的第一,不過是這位先行者在未知中探索、在艱難中奮進時留下的一個個深深的足跡。
8年,CERNET一步步成長起來,長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網絡巨人:擁有1000個集團用戶,1000萬個人用戶。世界第一大校園網、中國第二大網際網路--之於CERNET,這些稱謂不是頂在頭上榮耀的桂冠,而是負在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世界網絡技術還有太多的高峰需要攀登,中國教育信息化還有太多的疆域還未開拓……
鑄就全球最大校園網
研究、建設CERNET的想法,最早出現在1993年教育部"211工程"計劃草案中。"我們不得不佩服決策者的高瞻遠矚。"CERNET網絡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說:"如果說火的使用使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網際網路則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方式。"據介紹,1994年1月5日,經過多次協商,國家計委和原國家教委達成建設CERNET協議。3月份完成項目建議書,7月份批覆項目建議書,9月份召開可行性論證會,11月份國家計委按特級件批覆了這個項目,重大項目以如此快的速度批覆,極為少有。CERNET的研究建設歷程就這樣開始了。
"那段時間大家都幹瘋了。因為在網絡世界裡,時間是以分、秒來計算的。到95年底,CERNET示範網建成,比計劃提前了一年多。參加驗收的領導和專家都很興奮,因為這畢竟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網際網路。"
"在CERNET發展的每個關鍵時期,國家都給了及時的支持。"說起國家的支持和教育部領導的關懷,吳建平教授顯得有些激動。
隨著網際網路用戶的迅猛增長,到1996年底,CERNET主幹網64K的帶寬已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這時國家及時支持建設了CERNET衛星傳輸網,使CERNET主幹網帶寬達到2M。1998年,"211工程"正式啟動,用於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使CERNET又增加了28個省級節點,從而通達到大陸的所有省、市、自治區,完成了CERNET全國網絡的構架。此時,高校中掀起了大規模的校園網建設,帶寬又不夠用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啟動,教育部領導毅然決定在遠程教育項目上,拿出一半的資金支持CERNET高速主幹網建設。CERNET與相關部門合作,採用最新的密集波分復用技術,使CERNET主幹網帶寬迅速升級到2.5G,省網155G,CERNET主幹網的帶寬提高了1000倍!為教育信息化搭建了寬廣的應用平臺。
最活躍的使用人群、最豐富的網絡資源,是CERNET迅猛發展的另一重要原因。通達世界的CERNET刺激了校園網的建設;而越來越多校園網的接入,則迫使CERNET必須快速發展。就是在這種相互刺激與推動中,CERNET越長越大,中國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越來越快。
建成世界第一大校園網,國家在CERNET上只用了3億多元人民幣,是相同規模網際網路建設成本的九牛之一毛,書寫了世界網際網路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蹟。奇蹟的背後,是正確的技術路線和無數人的奉獻精神,是全國高校的通力合作。在國家投入有限的情況下,很多高校都是自己掏腰包買設備,而所有參與研究和建設的專家,都一直在不計報酬地無私奉獻著。
打造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平臺
中國最著名的兩座學府--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相距只有數百米,但是過去一校的教師到另一校去借閱資料,卻要花很長時間。清華大學化學系吳國是教授曾對記者說,過去要查北大圖書館的資料,先要到清華圖書館登記排隊,時間都耗在準備工作上了。而現在他坐在家裡,就可以方便地訪問國內外學術機構的最新信息。據清華大學副校長胡東成介紹,清華師生對世界著名的工程索引EI的訪問率已超過美國著名大學,對世界最著名的科學引文索引SCI的訪問量則與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不相上下
。
CERNET不僅為高校科研上水平提供一個新的基礎平臺,也給教育本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空間。
在CERNET建設完成之前,全國僅有清華、北大等少數幾個校園網,但在1995年CERNET驗收時,聯網學校已發展到了108所,到目前為止,CERNET已通達全國200多座城市,遍布全國31個省市,主幹網帶寬2.5G,國際出口帶寬近300M,,成為世界第一大校園網,全國80%以上的高校均是CERNET聯網單位,受惠人數達1000多萬。
在提供基礎線路網際網路服務的同時,CERNET支持並直接參與了大規模的信息資源建設:建成了一個大型的中國教育信息搜索系統,,建成了總容量達800GB的全世界主要大學和著名國際學術組織的10個信息資源鏡像系統和12個重點學科的信息資源鏡像系統,以及一批國內知名的學術網站。此外,CERNET還建成了系統容量為150萬頁的中英文全文檢索系統和涵蓋100萬個文件的文件檢索系統。配合211工程,CERNET還支持了全國152所重點高校圖書館參與的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
CERNET搭建的這一軟一硬兩個信息平臺,構築了中國大學與國際學術界最快捷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不僅可以獲取最新信息,而且,還可以開展多方的科研合作。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周曉林教授,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通過CERNET他可以方便地與英國的導師、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對於周教授來說,虛擬研究中心是實實在在的,因為他們正在藉助網絡,與國內外的學者共同研究一個大的課題,大家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分工配合。類似的網上虛擬研究機構在中國高校中已越來越多。
廣西大學地處邊疆地區,師資力量不夠雄厚。據廣西大學網絡中心副主任伍教授介紹,最近,該校外語學院與美國MoreHead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英語專業學生都將通過網絡獲得美國教師的輔導。"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常常有名人前去辦講座,將來這些講座就可以搬到網絡上,我們這些院校的學生也有機會通過網絡與名校學生同步領略名人大師的風採。"廣州大學羅曉奔教授說。在一些高校,已經嘗試學生在網上互選課程,學分互認。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之間,就進行了這樣的探索。而利用網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在這兩年搞得轟轟烈烈,經教育部批准進行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的院校已經達到了67所,他們大部分依託CERNET進行網絡授課,註冊學生已近100萬人。
在CERNET數不清的重大應用中,網上高考錄取不能不提。2001年4月在網上錄取系統成果鑑定會上,教育部周遠清副部長這樣評價:它從技術層面上為防止招生中的不正之風提供了有效保障;極大提高了招生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該系統還是高校學籍管理系統、畢業生就業管理與服務系統的龍頭工程,為構建我國高等人才庫提供重要的基礎信息。CERNET對網上錄取給予了全力無償支持。每年7至9月,CERNET成立專門的保障小組,確保線路暢通及安全,重要時刻甚至提供專線保障網上錄取工作。
CERNET支撐下的龐大校園網,則為高校學子創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環境,從入學註冊到交費,從選課到提交作業,網絡已經滲透到了他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子們在網絡環境薰陶中成長,在應用中學習。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助理張凌教授認為,為學生提供良好信息化環境是教育部門最大的貢獻之一,培養了大量具備較高信息素養的人才。
2002年5月,一個令人興奮的工程宣告啟動:國家安排9億元國債資金,用一年時間建設西部大學校園網絡基礎設施,以實現與CERNET高速聯網,受惠範圍涵蓋西部12個省市區和新疆建設兵團。藉助網絡連通世界,共享最優質的教育科研資源,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高校開始了跨越發展之旅。
按照教育部的規劃及要求,CERNET正在大規模地向各地教育部門及中小學延伸著。無疑,它在中國教育信息化當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網際網路建設的開路先鋒
1969年,美國軍方開始了網際網路的研究和建設,並很快延伸到美國的大學。90年代初,美國網際網路已經走向社會,開始大規模商業運作時,中國的有識之士紛紛致信有關領導:要儘快開展網際網路研究與建設!
1993年,當教育部醞釀CERNET研究建設計劃時,中國網際網路建設剛剛起步。自始至終參與了CERNET建設的大連理工大學李英壯教授回憶說:"93年我們到北京查資料,跑遍了各大圖書館,有關網際網路技術方面的資料寥寥無幾,而且都是翻譯自國外70年代的成果。我當時的感觸很深:我們比國外大大落後了!" CERNET承擔起了開拓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研究與建設的歷史重任。CERNET是完全由我國技術人員獨立自主設計、建設和管理的計算機網際網路。一個個網絡關鍵技術在這裡攻克,創造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
1995年,CERNET建成了第一個全國範圍並有獨立國際出口的TCP/IP計算機互連網。同年1月,中國大陸第一個電子刊物《神州學人》在CERNET上出版;8月,中國大陸第一個BBS站點"水木清華"開通;與此同時,CERNET建設了中國第一批網絡信息服務資源和站點。1996年,CERNET建成了中國大陸第一條通達歐洲的網際網路線路;同年,提出中文交換碼標準ISO-2022CN,成為中國大陸提出的第一個Internet標準RFC1922;1998年CERNET正式參加下一代IP協議(Ipv6)試驗網6BONE,同年11月成為其骨幹網成員。1999年,CERNET建成了第一個網絡緊急響應中心,是我國最早關注網絡安全並正式提供服務的機構;同年建成我國第一個IPv6試驗網。20001年10月,由CERNET等單位牽頭參加建設的我國下一代高速互聯試驗網絡(NSFCnet)在清華大學開通,第一次實現了與國際下一代高速網INTERNET 2的互聯,拉開了我國下一代網際網路建設的序幕……
設在清華大學的CERNET網絡中心,成了中國網際網路建設的窗口。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喬石、朱鎔基、李嵐清、陳慕華、雷潔瓊、鄒家華,朱麗蘭、朱開軒、陳至立、路湧詳、陳佳耳等,都在百忙中親自到CERNET網絡中心考察建設工作。對外,CERNET則成為中國信息化建設的標誌性工程,英國首相布萊爾、微軟的蓋茨、CA的王嘉廉以及INTEL等眾多大公司的執行長紛紛造訪CERNET,了解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及信息化建設。
在CERNET承擔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計劃"計算機信息網絡及其應用關鍵技術的研究"項目中,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各項技術後來被大規模地應用到各網際網路建設中。1998年,CERNET的專家們敏銳地跟進網絡安全方面的研究,並於1999年正式建成CCERT,為我國的網絡安全工作奠定了基礎。
更具價值的是,CERNET在建設過程中,培養了一大批高級網絡技術人才,每年一屆的CERNET會員大會及學術交流會,也成為中國信息化建設的盛會。
在CERNET的直接推動下,中外信息化學術交流也非常活躍。由CERNET主辦或參與主辦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多達數十起,如每兩年一度的中美高級網絡技術論壇,每年一度的亞太年會等。今年8月,INTERNET2主席道格拉斯博士,親臨中國參加中美高級網絡技術論壇,為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建設獻計獻策。
在國際網際網路重要組織中,CERNET專家組成員已成為重要成員或領導人:如國際網際網路地址委員會惟一中國成員,亞太高速網絡組織副主席,亞太網絡組織主席等等。
衝進世界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前沿
從1996年起,發達國家就在對網際網路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如由美國政府主導的下一代網際網路NGI,以美國100多所大學和研究所為主導的Internet2等。隨後,日本、歐洲等國家也紛紛投入到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研究中。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是嶄新的,與此相關的各種標準將重寫,網際網路面臨著一次革命。
"第一代網際網路由美國人搞出來並掌握著,美國不僅在網際網路帶來的新經濟中大獲其利,而且牢牢地控制著從科研到經濟,甚至從政治到軍事各個關鍵領域。對於未來社會,網絡是一個基礎元素,如果在這一社會的基本元素上沒有發言權,我們永遠只能站在從屬地位。上一代網際網路因種種原因,我們未能佔有先機,下一代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了機會,我們必須掌握主動,在決定未來社會的控制權上要佔有一席之地!"吳建平教授說。
1998年,CERNET的專家敏感地捕捉到了以IPV6為主導的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方向及技術,抽調精幹力量積極投入到研究中。1998年,CERNET正式參加國際下一代試驗網,並建成了國內第一個IPV6試驗床。
在參與IPV6研究的同時,CERNET專家們積極投入到了試驗網絡環境的搭建中。在他們的奔走下,國家自然基金委果斷撥出2000萬主任經費,支持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試驗網絡NSFCNET建設。這是基金委有史以來資助的最大的一個項目。
如果說在第一代網際網路的建設中,中國晚了20年。但在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研究探索中,我們卻衝進了世界第一方陣。2000年5月,CERNET與美國Internet2籤署互聯協議,2001年7月,僅僅用了不足一年時間,中國第一個下一代網際網路試驗網絡建成。
鑑定會上,專家們對NSFCNET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在密集波分復用光傳輸技術、高速網際網路互聯及網絡技術、高速網絡應用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項目的總體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其中,將10Gbps DWDM系統用於網際網路及光子層的自愈保護水平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李政道博士參觀過這一項目後,向李嵐清副總理稱讚說: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與美國的一樣好!
2002年5月,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在日本籤署協議,中日下一代網際網路IPv6項目正式啟動,CERNET作為該項目的中方承辦機構。2002年,CERNET多名主要專家成員,擔任了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戰略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直接參與制定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規劃及方案。與此同時,CERNET專家廣泛參與到了國家863計劃、973計劃中與下一代網際網路相關的關鍵技術研究中。
可以預見,CERNET將再次引領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與建設,為中國迎接下一個新經濟的到來做好戰略準備。
[展望]教育信息化在未來充當什麼角色?
CERNET在未來充當什麼角色?CERNET的專家們認為,一方面要發揮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平臺的作用,為中國教育信息化服務,另一方面,繼續承擔起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研究的重任,尤其是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的艱巨任務。
配合國家211工程、863計劃、973計劃等重大項目,CERNET的專家們規劃出了中國教育信息化未來的基礎平臺:在網絡基礎建設上,建設CERNET省域網及城域網,為全國各類學校便捷地接入CERNET做好基礎準備。建設高速地區網,網絡高速接入節點擴大到20個城市,1G以上高速聯網高校達到100所;另一方面,構築功能完備的高速網絡服務平臺,為重大網絡應用提供支撐平臺,完善高校重點學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更全面的教育信息化基礎服務:建設全網範圍的認證服務支撐平臺、教育資源目錄服務支撐平臺、網絡存儲服務支撐平臺、網絡安全服務支撐平臺、網絡視頻會議支撐平臺、重點學科信息服務體系支撐平臺;再建10個左右重點學科信息資源服務系統、20個左右新的重點學科信息服務系統--數位化教育將全面實現,為完成國家"十五"教育信息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配合機制上的改變,CERNET在強化服務的基礎上,已經陸續推出了撥號服務、校園寬帶建設服務、基礎信息服務等一條龍服務,並建立了7*24小時服務中心。人民大學網絡中心的董老師感慨地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過去是怕我們找他們,現在是怕我們不找他們,中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將在CERNET的全力支持下,獲得跨越式發展。
除了教育信息化建設,CERNET專家們承擔著更為神聖的重任:規劃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藍圖。據悉,在國家計委的領導下,由這些專家擔綱,由多部委參與的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整體規劃即將出臺,大規模的研究工作及試驗環境搭建將全面鋪開。詢問關於這個更為宏偉的規劃的情況,吳建平教授閉口不答,反而提出了更多的超越技術以外的問題:CERNET如何隨著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中國教育信息化如何隨著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中國教育信息化將在國家發展中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信息技術的下一波大浪將在2004-2005年出現,並造就新的黃金時代,網際網路將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成長為一個20萬億美元的大市場。
——未來社會消除數字鴻溝是當務之急。
——未來戰爭將從'平臺中心戰'轉為'網絡中心戰';未來的信息產業將面向網絡的應用、服務和產品。
——用於網絡計算的晶片、計算機、伺服器,基於網絡的系統軟體、中間件、路由器,以及各類應用和服務將是產業發展重點。
——抓住網際網路發展的戰略轉折機會,可使我國在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中處於有利地位,增強綜合國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些不是傳統意義上專家思考的問題。在這些思考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中國教育信息化未來的宏偉氣魄。
CERNET8年的發展,是中國教育信息化跨越式發展的縮影,她的發展歷程、她的實力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將會抓住未來教育的脈搏,抓住未來世界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