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患者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現代醫學模式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與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我國普通人群抑鬱症狀發生率為8.0%~13%,焦慮發生率為17%~25%,國內外研究顯示不同臨床類型的HBV感染者焦慮抑鬱情緒發生率及程度不一致。
有數據顯示:HBV感染者焦慮和抑鬱的發生率分別為24.5%與45.9%,顯著高於普通人群。
擁有這些特徵的人更容易焦慮抑鬱
不僅是疾病本身,患者的社會特徵亦可影響其焦慮抑鬱狀況。教育水平較高的患者相對於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焦慮抑鬱發生率低,考慮與高文化水平患者能夠更加準確獲得疾病的相關信息,正確看待自己的疾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能及時與醫生溝通,解除自己的疑惑;
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對疾病認識存在局限性且相對經濟基礎差,在HBV感染後往往手足無措,耽誤治療或出現「亂投醫」等情況,導致病情反覆或加重,從而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在性別方面,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焦慮,考慮與女性心理特徵相關,多愁善感且對情緒不易把控,更易於表現出焦慮情緒。另外家庭低收入、自費的患者,抑鬱水平呈升高趨勢,推斷與疾病需要長期治療,直接與間接費用較高,家庭經濟難以負擔有關,而社會醫療保障支持有限,自費患者的治療費用更是高昂,因而給家庭帶來巨大經濟壓力,更易於產生抑鬱情緒。
病情嚴重程度與焦慮抑鬱密切相關,隨著病情嚴重程度增加,焦慮抑鬱評分也逐漸增加,這與既往研究相符。
焦慮抑鬱發生率增加主要歸因於疾病總體療效欠佳,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恐懼、自我放棄的心理,對治療喪失信心。且慢性HBV感染者治療周期長及病情易反覆更會加重患者焦慮抑鬱情緒的發生。
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小編認為,生病出現焦慮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要想辦法將這種焦慮情緒控制在一個安全的區間內。儘可能的去調節情緒,做情緒的管理者,給出大家幾條建議供參考!
1、堅持服藥積極治療:堅持用藥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焦慮的源頭在於疾病,控制住疾病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焦慮的問題。
2、定期複查,記錄指標,觀察變化
3、培養愛好,轉移注意力:很多研究都表明,有愛好的人生活質量更好,幸福感更強,培養一項愛好不僅可以轉移生病的焦慮情緒還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堅持鍛鍊、飲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