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
高考化學選修三的內容以選做題的形式出現,分值15,而電負性、電離能是必考的知識點,怎麼快速理解記憶這個知識點呢?電負性,顧名思義,就是電子來了帶上負電,所以是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電離能,就是電子離開,即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是不是記住它們的含義了呢?具體看看本文,理解知識點,並能夠熟練應用吧!一、電負性
①含義: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鍵合電子能力的標度。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鍵合電子的能力越強。
②標準:以最活潑的非金屬氟的電負性為4.0作為相對標準,計算得出其他元素的電負性(稀有氣體未計)。
③變化規律
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小於1.8,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大於1.8,而位於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則在1.8左右。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從左至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從上至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減小。
二、電離能
①第一電離能: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符號:I1,單位:kJ/mol。
②規律
a.同周期:第一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小,最後一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大,總體呈現從左至右逐漸增大的變化趨勢。
b.同族元素:從上至下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
c.同種原子:逐級電離能越來越大(即I1<I2<I3…)。
三、 電離能、電負性的應用
(1)電離能的應用
①判斷元素金屬性的強弱
電離能越小,金屬越容易失去電子,金屬性越強;反之越弱。
②判斷元素的化合價(I1、I2……表示各級電離能)
如果某元素的In+1≫In,則該元素的常見化合價為+n。如鈉元素I2≫I1,所以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
③判斷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情況
多電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級電離能逐級增大,有一定的規律性。當電離能的變化出現突變時,電子層數就可能發生變化。
④反映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點
同周期元素從左向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並不是逐漸增大的,當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是全空、半充滿和全充滿狀態時,第一電離能就會反常的大。
(2)電負性的應用
學習初中化學課程,講解初中化學知識點、難點、易錯點,傳授學習化學的技巧和方法,盡在初中化學微講堂!
長按二維碼,識別並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高中化學微講堂」旨在科普化學知識,傳遞化學正能量,尊重原創並對原創者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謝,相關文章均來自網絡搜索,某些文章無法找到詳細作者以明確出處請見諒。原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處理,我們將立即更正和刪除相關內容。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