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4月16日電(和曉瑩)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是雲南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保障。近年來,雲南省不斷加大資金、科技等方面的投入,憑藉天然藥材庫資源,著力擦亮「民族藥」品牌。
記者16日從雲南省發改委獲悉,目前,雲南省自主研發、全國獨家生產的「雲藥」品種達280多個,其中中藥、民族藥、天然藥就有250多個。民族藥產業已經成為雲南生物醫藥產業中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領域。
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民族醫藥文化,同時,雲南省中藥材資源多達6559種,總量佔全國的51.4%。
「未來,圍繞資源開發的植物提取物、天然健康產品、中藥材種植及飲片加工仍將是拉動雲南生物醫藥產業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雲南省發改委副主任海文達介紹,2014年,雲南生物醫藥產業經濟總量已達1013億元。其中,民族藥工業產值佔全省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的80%左右。
雲南省科技廳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雲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從2008年不足100萬畝達到650萬畝以上,三七、燈盞花、石斛、天麻等中藥材大品種已獨立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
雲南省科技廳副廳長候樹謙介紹,雲南正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研發機構獨立或合作建立天然藥物、生物疫苗、基因藥物、幹細胞藥物、醫療器械等研發平臺,推進「雲藥」產業大發展。
候樹謙認為,民族藥是生物醫藥產業裡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可通過支持歷史悠久的藏藥、彝藥、傣藥等特色民族藥基礎理論研究開發新藥、院內製劑、保健品、功能食品及相關的健康產品,把雲南建設成中國最重要的、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天然藥物原料基地和重要的天然藥物、生物疫苗研發生產基地。
近年來,雲南不斷加強與中藥全球化聯盟、臺灣、澳門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與國內知名科研機構、高校合作,重視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交流。
據云南省中藥材種植行業協會會長蘇豹介紹,「雲藥」正從「原料出口」向「產品出口」轉變,重點提升藥品質量,嚴控藥物重金屬、農殘含量,擴大出口,提升歐美等西方國家對中藥文化的認同感,拓展海外市場。
截至目前,雲南省在生物醫藥領域已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3個,部省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7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5個。雲南白藥、沃森生物、昆明製藥、積大製藥等一批重點龍頭企業不斷加大醫藥科研創新投入。「十二五」期間預計雲南生物醫藥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將超過100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