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未來一年晶片創業最大難題是能找到有產能的供應商;汽車晶片...

2021-01-08 愛集微APP

青島惠科六英寸半導體晶圓功率器件項目正式通線

青島惠科官方消息顯示,12月19日,青島惠科微電子有限公司第一片產品成功產出,該產品的成功產出,標誌著惠科六英寸半導體晶圓功率器件項目正式通線,也標誌著項目建設階段正式轉入生產運營階段,為批量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集微點評:未來一年晶片創業最大難題可能不是技術,而是能找到有產能的供應商。

經緯輝開擬定增募資不超13億元,用於射頻模組晶片研發等項目

12月25日晚間,經緯輝開發布公告,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13億元用於射頻模組晶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集微點評:如果經緯輝開募資成功,倒是可以解決諾思的資金難題。

【芯視野】車用半導體成長趨勢不可逆,汽車晶片供應鏈如何重塑?

踏入下半年,半導體晶圓代工廠產能不足的影響已經滲透到各行業,當中汽車所用的晶片也不能倖免。12月初便傳出上汽大眾因為缺芯而停產的消息,而據汽車業內人士透露,缺芯豈止大眾一家,不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的汽車均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

集微點評:相比手機供應鏈,汽車晶片雖然單價更貴,不過單款產品的銷售量還是比較低,而且導入周期長。

傳京東方取得蘋果認證?官方回應:不清楚

日前媒體報導指出京東方已經正式通過蘋果的屏幕認證,將在12月內開始向蘋果供應iPhone 12的OLED面板。周五(25日)京東方公關人員出面闢謠,指出不了解實際情況。

集微點評:只要技術過關,相信蘋果會很願意引進京東方作為面板供應商。

被立案調查市值蒸發6000億 此前阿里已在招聘反壟斷合規專家

12月25日消息,市場監管總局昨日宣布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而在近日,我們在國內某招聘網站發現,阿里集團法務部早已在之前開始招聘反壟斷及反不正當競爭高級合規專家。

集微點評:中國大公司雖然很多,但做過反壟斷合規的大企業並不多,阿里二選一如果真的出現在合同中,肯定是違反壟斷法的。

相關焦點

  • 「展望2020.企業視角」汽車電子大門雖開 國內晶片公司仍需努力
    貿易戰對國內晶片行業帶來的最大利好,就是自主替代成為產業主旋律。在汽車等重要市場,大門終於向國內廠商完全打開。「關於這個話題賽騰微有很深的體會。」賽騰微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汽車電子晶片領域的設計公司,公司副總經理李晗玲對此就深有感觸,「汽車電子晶片行業是國外產商高度壟斷的領域,前裝汽車晶片出貨量中國自主品牌幾乎是零。
  • 汽車晶片缺貨,多家車企尋找替代料或停產應對
    不過,紅旗、廣汽、上汽通用、一汽豐田、北京奔馳等廠商以及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均表示影響不大,比亞迪更是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電池、晶片等方面有一整套產業鏈,不僅可以充分自給,還有餘量外供。Tier 1廠商表示:都是上遊晶片廠不給力除整車廠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面臨挑戰。
  • 汽車晶片短缺致全球汽車巨頭減產
    同時,位於大眾汽車旗下的西班牙汽車製造商西特(Seat)也將從1月底至4月前後減產。目前面臨的汽車晶片短缺問題,短期看是疫情等原因導致的供求失衡,但從更長期角度看,是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全球趨勢,汽車廠商對晶片的需求大增,但晶片製造商對這一情況準備不足,晶片產能和儲備量沒能趕上下遊的需求。
  • WICV2020 |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車載AI晶片,智能汽車的數字...
    旨在打造全球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內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世界級平臺,持續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全面開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徵程。下面是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在本次論壇上的發言:大家早上好,感謝主辦方這樣的場合讓我們有機會交流,向大家匯報地平線在車載人工智慧晶片方面做的工作以及未來的想法。
  • 汽車晶片短缺:概念股漲飛 2021年科技股最大的方向是智能汽車
    當天,半導體細分領域汽車晶片同樣表現突出,中國汽研、申達股份均實現漲停,中鼎股份、中穎電子、科博達等個股則漲幅居前。近期,汽車晶片漲價掀起行業漲價潮,並引起官方關注。1月13日,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發表了對汽車產業晶片匱乏的看法,他表示:「晶片短缺從12月份下旬開始,對2021年一季度的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有可能會對二季度產生影響。」
  • 國內有哪些晶片公司處於世界前10?一起看看!
    其最初的業務領域是安全晶片與MCU,而在這兩大領域,華大半導體已成為全球第十大MCU供應商、全球第五大安全晶片供應商。 華大半導體從一開始就立足MCU市場,主要聚焦在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安全晶片領域。根據Omdia的數據統計,華大半導體是全球第十的MCU供應商。據了解,華大MCU事業部現有員工超過100人,其中85%以上為研發人員。
  • 【芯人物】陳峰:結緣圖像技術踏AI晶片快車道;國微思爾芯發全球首...
    2015年離開全志,於2016年創立億智,以AI機器視覺算法和SoC晶片設計為核心的系統方案供應商,專注在視像安防、汽車電子、智能硬體領域智能化(AI)。以往AI只是在實驗室,在這之後相信AI人工智慧未來會有廣泛的落地方向。」陳峰略帶興奮並內心籌劃著做一些「有趣」的事。果然,依靠著近20年在圖形圖像顯示和處理技術領域的積累,加上SoC系統集成設計和管理的經驗,陳峰於2016年在珠海創立了億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AI人工智慧的機器視覺算法賦能SoC系統集成晶片。
  • 晶片供應緊張,汽車減產成定局
    從今年2月份開始,形式有可能會更嚴峻。今年第一季度,僅在日本國內,因半導體供應短缺就能影響成千上萬輛汽車製造。 報導說,由於全球車企生產反彈速度超出預期,當前汽車和電子產品製造商正面臨晶片短缺困境。同時,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居家辦公人數增加,個人電腦需求增加,使全球晶片產能緊張,這也是目前汽車晶片短缺的原因之一。
  • 地平線餘凱:智能汽車晶片的決賽已經開始了
    不過,即便在車規級AI晶片出貨10萬片,目標未來12個月衝刺100萬片之際,仍有朋友調侃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不是晶片行業中人。餘凱坦白,自己做了20多年軟體算法,在2015年猛然發現,AI算法需要有適應它的晶片,隨後在晶片行業最受冷落的時候殺入市場。  2020年,伴隨著賽道的火熱,有更多企業想要殺進這個行業。但餘凱認為,現在智能汽車的奧林匹克決賽已經開始。
  • 國內十大晶片設計公司最新排名,豪威躍居第二!
    作為國內表現最好的集成電路企業之一,華為海思在員工的努力下,涉及了通信產業方方面面的集成電路技術,尤其是他們的麒麟系列晶片和ISP晶片方面的影響力,受到了市場上的一致好評。 另外,華為在Arm伺服器晶片,人工智慧晶片上面的投入,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至於排名第二的位置,則和去年有很大的出入。
  • 這家中國企業超越美國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手機Soc晶片供應商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soc晶片市場統計報告,中國臺灣的soc晶片企業聯發科以31%的市場份額,超越美國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手機Soc晶片供應商,而高通位居其後,以29%的市場份額排列第二,華為海思以12%位居第三。
  • 進擊的神工股份:刻蝕材料世界先進 晶片國產高速成長
    未來成長性如何?不可或缺的國產晶片製造材料持續一年多的中美貿易摩擦,讓「國產晶片」相關話題熱度不斷提升。其實,在半導體長而嚴密的產業鏈中,中國廠商要追趕的遠遠不只是晶片設計、研發和製造等環節,更上遊原材料和設備的研發生產,更是中國廠商被「卡脖子」的關鍵環節所在。
  • TWS晶片為何缺貨嚴重?
    在如今這個電子產品發達的時代,晶片的缺失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導致產品無法按照預期上市。因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業界已經紛紛傳出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等漲價,其影響蔓延至晶片設計廠商、模組供應商、品牌終端商等,當中藍牙耳機音頻市場的TWS晶片等一眾相關配套元器件也受到重大的衝擊。 TWS晶片為何缺貨?
  • 12寸晶圓價格變化趨勢_12寸晶圓能產多少晶片
    2017年Q1季度空白的12英寸晶圓漲價10-20%,理由是空白晶圓的產能有限。8寸、12寸晶圓短缺的原物料並不只裸晶圓而已,還包括玻璃纖維、研磨漿料、石英等,在未來都有可能變成晶圓製造的不確定因素。面對半導體矽晶圓產業恐醞釀近16年來最大一波景氣向上循環,持續時間將為2017年全年,晶圓代工業者紛紛關注矽晶圓後續價格走勢。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半導體本輪漲價的根本原因為供需變化,並沿產業鏈傳導,漲價是否持續還是看供需,NAND隨著產能釋放價格有所降低,DRAM、矽片產能仍吃緊漲價有望持續。展望未來,隨著物聯網、區塊鏈、汽車電子、5G、AR/VR及AI等多項創新應用發展,半導體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度。
  • 看懂未來十年AI晶片趨勢!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成功舉行
    黑芝麻智能科技CMO楊宇欣認為,自動駕駛是未來十年最大的一個賽道,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來到人們生活,其中L2+L3車型已經成為消費者剛需。現場,楊宇欣首次公布黑芝麻智能產品路線圖,稱2021年將投片算力超200TOPS的A2000大算力晶片,支持L4/L5級自動駕駛,預計在2023年實現落地。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奔馳 S 級擁有面積最大的頂尖 AR-HUD,率先支持 AR 實景導航,給駕駛員提供方向。隨著光學、AR、圖像 識別等技術不斷突破,通過特殊設計的光學系統將圖像信息精確地結合於實際 交通路況中,包含技術有投射、前擋特種玻璃、高精地圖、圖像渲染和智能駕 駛信息等。
  • 晶圓產能緊張難緩解 MCU晶片價格「上漲有理」?背後國產廠商或迎機遇
    國元證券今年11月1日發布的研報中指出,20H1 受到疫情影響,居家辦公、在線教育推動電腦、平板類產品需求增長,對應面板驅動 IC、電源管理 IC 及功率元件需求增長,疊加晶片供應商提高安全庫存,8 寸晶圓產能處於爆滿狀態。20H2 疫情有效遏制,消費類、汽車和家電終端市場景氣度回暖,功率 MOS、PMIC、傳感器 IC 等產品需求接力,維持產能滿載。
  • 從汽車電子到自動駕駛:晶片巨頭的新戰場 | 2016 影響因子
    除去傳統汽車廠商以及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這些絕對主角外,晶片廠商也積極參與進來。以往,汽車行業擁有自己的晶片供應商,包括恩智浦、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瑞薩等公司,車用半導體市場被他們牢牢佔據。近年來,因為ADAS、自動駕駛技術的興起,這樣的狀況有了鬆動跡象。
  • 晶圓廠產能持續緊張,晶片價格「漲」聲一片,產業鏈迎發展良機
    作為全球十大半導體晶片供應商之一的瑞薩工廠基本是超負荷工作,但交期依舊未見緩和,在國外MCU缺貨的背景下,漲價潮也蔓延到國產MCU,11月10日,作為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國產MCU晶片的企業,航順晶片率先發布調價通知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