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新知速遞 第287期|劉琰主任醫師發現膿毒症血漿外泌體miR-1-3p通過SERP1介導內皮細胞功能障礙

2021-02-20 瑞金醫院圖書館

[Abstract]

Acute lung injury (ALI)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sepsis patients. Exosomes participat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LI by regulating endothelial cell inflammatory response,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causing serious pulmonary vascular leakage and interstitial edema.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exosomal miRNAs on endothelial cells   during sepsis. We fou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miR-1-3p expression in CLP rats exosomes sequencing and sepsis patients』 exosomes, and LPS stimulated HUVEC in vitro. However, the specific biological function of miR-1-3p in ALI remains unknown. Therefore, mimics or inhibitors of miR-1-3p were transfected to modulate its expression in HUVEC.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contraction, permeability, and membrane injury were examined via CCK-8, flow cytometry, phalloidin staining, Trans well assay, LDH activity, and Western blotting. The miR-1-3p target gene was predicted with miRNAs related databases and validated by luciferase reporter. Target gene expression was blocked by siRNA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The results   illustrated increased miR-1-3p and decreased SERP1 expression both in vivo   and vitro. SERP1 was a direct target gene of miR-1-3p. Upregulated miR-1-3p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promotes apoptosis and cytoskeleton contraction, increases monolayer endothelial cell permeability, and membrane injury by targeting SERP1, which leads to dysfunc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and weakens vascular barrier function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LI. MiR-1-3p and SERP1 may be promising therapeutic candidates for sepsis-induced lung injury.     

【中文摘要】

急性肺損傷(ALI)是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循環外泌體可通過其內容物介導細胞間通訊參與膿毒症ALI的發生發展。本研究發現盲腸結紮穿孔(CLP)大鼠和膿毒症患者血漿外泌體中miR-1-3p表達顯著增加,同時在CLP大鼠肺組織和膿毒症血漿外泌體處理的血管內皮細胞中高表達。體外研究發現miR-1-3p通過其靶基因內質網應激蛋白(SERP1)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殖,促進其凋亡和細胞骨架收縮,增加單層內皮細胞通透性和細胞膜損傷。miR-1-3p拮抗劑可上調CLP大鼠肺組織中SERP1表達,減輕CLP大鼠肺水腫程度;體外過表達SERP1亦可改善miR-1-3p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研究表明:膿毒症時,循環血漿外泌體miR-1-3p表達升高,可被肺組織內血管內皮細胞攝取並通過其靶基因SERP1介導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削弱其屏障作用,參與膿毒症肺損傷的進展過程。因此miR-1-3p和SERP1可能為膿毒症肺損傷提供新的幹預靶點。

相關焦點

  •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2020)
    口服抗凝藥物存在出血風險,使用華法林預防房顫血栓形成的出血風險大約為1.0~3.8%/人·年,DOAC 治療深靜脈血栓栓塞症的大出血風險約為1.2 ~ 2.2%/( 人 · 年 )。  1.3 膿毒症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  免疫和凝血之間存在密切聯繫 ,炎症和相關凝血系統異常是膿毒症的主要機制。
  • 膿毒症相關性腦病診斷及病理生理機制研究進展_膿毒症_膿毒症相關...
    ,表現在大腦為急性腦功能障礙,即膿毒症相關性腦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又稱膿毒症腦病;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DSM-IV)和第10版國際疾病分類(ICD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56期|陳爾真主任醫師發表膿毒症生物標誌物和免疫特徵的生信分析結果
    【中文摘要】近年來膿毒症的規範化治療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其仍呈現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是全球衛生系統關注的重要問題。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旨在探索膿毒症分子機制相關的關鍵基因,並使用生物信息學分析尋找膿毒症的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和治療靶標。
  • Science子刊:外泌體破壞皮膚的機制
    2020年12月17日,第四軍醫大學西京皮膚醫院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雜誌在線發表題為Plasma exosomal miR-375-3p regulates mitochondria-dependent keratinocyte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漿外泌體生物標誌物研究取得進展
    有研究報導,血液外泌體可能在柯薩奇B病毒引起的VMC發病的病理生理機制中扮演重要角色。通過比較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漿外泌體差異蛋白質組,有可能篩選出隱藏的生物學信息,這將為尋找敏感特異的生物標誌物及新的藥物靶點提供新的思路。
  • 瑞金新知速遞 第322期|李慶雲主任醫師發現線粒體ROS激活NLRP3炎症小體途徑介導間歇性低氧內皮細胞損傷
    TXNIP/NLRP3/IL-1β pathway was found to be upregulated by CIH.Knock-down of TNXIP rescued the endothelial cells from CIH-induced apoptosis, indicating that activation of the TXNIP/NLRP3/IL-1β pathway mediated the CIH-induced endothelial apoptosis.
  • 瑞金新知速遞 第九十四期|陳德昌教授發現miR-20b-5p/circDMNT3B在小鼠膿毒症腸損傷中作用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 (n = 10/group): sham group, sepsis group, si-negative control group, circDNMT3B-si1 group, circDNMT3Bsi2 group and circDNMT3B-si1 + anti-miR-20b-5p group.
  • 輕鬆解鎖外泌體RNA生物標誌物的研究策略
    今天小編要為您分享來自廈門大學中山醫院院長蔡建春教授課題組等最近發表於《Mol Cancer》的一篇有關胃癌患者循環外泌體lncRNAs(lncUEGC1)對早期胃癌(EGC)診斷價值的文章,介紹一下外泌體lncRNA生物標誌物鑑定的核心策略。先來了解外泌體lncRNA研究路線為什麼要研究早期胃癌中外泌體的lncRNA?
  • 再生醫學的新主流:幹細胞外泌體修復心臟功能
    近期,幹細胞雜誌(STEM CELL)最新發表的綜述描述了幹細胞外泌體對於心臟的修復以及保護的作用,圍繞幹細胞外泌體的功能以及臨床應用研究,展示了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臟相關疾病的潛力。外泌體:幹細胞修復心臟功能新主流成年人的心臟再生能力非常有限,以往因為心肌損傷,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引發的心肌損傷會導致患者繼發心力衰竭。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2021-01-0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瑞金新知速遞 第六十六期|費健主任醫師發現胰腺腺泡細胞通過上皮-樹突狀細胞轉分化參與急性胰腺炎炎症損傷病理過程
    作者簡介費健  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上海市瑞金康復醫院院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研究方向:急慢性胰腺炎的免疫機制研究及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診治。
  • 國內外泌體領域進展總結(上篇)
    這些發現表明西妥昔單抗抗性細胞的外泌體可以通過下調PTEN和增加磷酸化的Akt水平在西妥昔單抗敏感的細胞中誘導西妥昔單抗抗性。近5年帶領團隊在幹細胞的非編碼RNA調控機制、外泌體臨床轉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發現了以非編碼RNA miR-181、linc-RoR、snoRNA 7A為代表的一系列幹細胞自我更新調控分子,並闡明了幹細胞中的內源性microRNA海綿作用機制。     王越教授談到,就目前很多的證據來看,幹細胞外泌體具有其他細胞外泌體所不具有的某些作用,也有獨特的分子表達譜。
  • 膿毒症抗炎治療能否柳暗花明?烏司他丁另闢蹊徑
    膿毒症(SEPSIS-3.0定義)是指機體對於感染的失控反應所導致的威脅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礙。嚴重的膿毒症和膿毒性休克在重症監護病房(ICU)病死率極高,臨床也一直在努力開發新的膿毒症治療的幹預措施。儘管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膿毒症治療仍然面對重大挑戰。
  • 不同幹細胞來源外泌體在牙周再生領域的研究進展
    然而已有研究發現,在採用幹細胞移植治療組織缺損的過程中:1)僅有<1%的幹細胞能夠歸巢並定植於組織缺損區,持續促進組織再生;2)幹細胞的旁分泌機制發揮著比「分化、替代受損細胞」更為重要的作用。 1.外泌體生物學特徵 外泌體最初發現於體外培養的綿羊紅細胞的上清液中,是直徑40~150 nm的微囊泡,存在於多種細胞(如幹細胞、腫瘤細胞、上皮細胞和神經細胞等)和體液(如唾液、乳汁、羊水、血清或血漿和尿液等
  • 為什麼說幹細胞外泌體將是修復心臟功能的新主流?
    近期,幹細胞雜誌(STEM CELL)最新發表的綜述描述了幹細胞外泌體對於心臟的修復以及保護的作用,圍繞幹細胞外泌體的功能以及臨床應用研究,展示了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臟相關疾病的潛力。幹細胞移植治療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修復心臟功能的前景廣闊的方法。 研究表明幹細胞治療主要是通過注射幹細胞進入人體內發揮旁分泌因子作用而產生治療效果[1]。這些旁分泌因子包括了經典分泌蛋白(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並通過脂質雙層膜包圍分泌囊泡。臨床前模型的數據說明了「以外泌體為中心的觀點將會推動幹細胞修復心臟功能的研究」[2]。
  • 瑞金新知速遞 第七十五期|吳哲褒教授發現垂體泌乳素腺瘤耐藥潛在新機制
    在這項研究中,課題組首先證明了DRD2可通過蛋白酶體途徑的方式進行降解,進一步採用酵母雙雜交尋找並鑑定CUL3-RING泛素連接酶複合物的底物分子KBTBD7作為DRD2的相互作用蛋白。KBTBD6/7與DRD2直接相互作用,並在五個泛素化位點(K221,K226,K241,K251和K258)上泛素化修飾DRD2。
  • 抗衰老的新風口:幹細胞外泌體|幹細胞外泌體|阿爾茲海默病|抗衰老|...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科學家羅思曼、謝克曼以及德國科學家祖德霍夫,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的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美國抗衰老醫學研究會主席Klatz博士稱:「外泌體是幹細胞技術的下一個發展方向」。那麼,人們面臨衰老時,幹細胞外泌體正在發揮著怎麼樣的作用?
  • 維生素C在膿毒症中的安全性:一個被忽視的話題
    最新研究發現維生素C的輕微副作用已經被報導,其中許多在早期的研究中被報導。高劑量維生素C(高達1.5g/kg,靜脈注射每周3次,)對腎功能正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活性正常的癌症患者是安全的。由於膿毒症患者使用維生素C的劑量和持續時間比癌症患者使用的劑量和持續時間要低和短,因此對於這些患者來說,維生素C的使用似乎是相對安全的。
  • ...發現外泌體miR-24-3p抑制T細胞功能可作為鼻咽癌預後潛在標誌物
    最近的研究表明,細胞外microRNA不僅是潛在的生物標誌物,而且參與細胞間的相互作用來調節各類型惡性腫瘤中癌細胞與其所在微環境之間的交流。8月19日,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李疆研究員在國際著名病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athology(IF= 7.381)發表文章,揭示了外泌體miR-24-3p靶向FGF11抑制T細胞功能可作為鼻咽癌預後的潛在標誌物。研究從鼻咽癌(NPC)細胞系、患者血清(T-EXO)、NP69細胞和健康供體血清(HD-EXO)分離外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