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漿外泌體生物標誌物研究取得進展

2020-12-06 生物谷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心肌炎症病變,該疾病臨床確診比較困難,到目前為止,心內膜活檢仍然是VMC確診的金標準,由於心肌活檢難度大,並且存在創傷風險,導致其在臨床上不能廣泛開展。有研究報導,血液外泌體可能在柯薩奇B病毒引起的VMC發病的病理生理機制中扮演重要角色。通過比較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漿外泌體差異蛋白質組,有可能篩選出隱藏的生物學信息,這將為尋找敏感特異的生物標誌物及新的藥物靶點提供新的思路。

河南省人民醫院心內科趙宗磊等分別收集河南省人民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Control組健康人及VMC組患者血漿標本各50份,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選取Control組(n=5)與VMC組(n=5)空腹血漿標本各1 ml,分別利用超速離心法提取血漿外泌體後,採用差異凝膠雙向電泳(DIGE)技術進行蛋白質分離,經差異分析軟體處理後,採集VMC組和Control組之間差異>2倍的蛋白質點,通過應用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飛行時間/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TOF MS)對差異蛋白點進行鑑定。各組隨機採取40份血漿外泌體標本,採用VMC特異性差異蛋白進行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驗證。分析健康對照組(Control組)與病毒性心肌炎組(VMC組)血漿外泌體中的差異蛋白質組,篩選可能與VMC早期診斷密切相關的蛋白標誌物。

結果發現,VMC組與Control組血漿外泌體蛋白組相比較,共篩選出10個差異蛋白點,包括8個上調蛋白點,2個下調蛋白點。經質譜鑑定後,表達上調的蛋白包括角蛋白2(KRT2)、角蛋白5(KRT5)、角蛋白9(KRT9)、角蛋白77(KRT77)、角蛋白78(KRT78)、鋅-α2糖蛋白(AZGP1)、觸珠蛋白(HP)和視黃醇結合蛋白4(RBP4);表達下調的蛋白是CD5抗原樣蛋白(CD5L)和補體C1q亞基B(C1QB)。選取RBP4進行ELISA驗證,結果表明,與Control組[(64.5±2.6)μg/L]相比較,VMC組[(148.7±3.9)μg/L]血漿外泌體中RBP4特異性表達上調(P<0.05),與DIGE結果一致。(生物谷Bioon.com)

 

小編推薦會議  2020(第五屆)外泌體與疾病研討會

http://meeting.bioon.com/2020Exosomes?__token=liaodefeng

 

相關焦點

  • 輕鬆解鎖外泌體RNA生物標誌物的研究策略
    ,被認為是疾病標誌物早期診斷或監測的潛在新途徑,對於循環外泌體RNA(尤其是miRNA),已經成為檢測早期癌症的最具前景的生物標誌物之一,而lncRNA作為當下的另一個研究熱點,尚不確定血漿中腫瘤細胞來源的外泌體lncRNA是否能有效診斷早期癌症。
  • 不同幹細胞來源外泌體在牙周再生領域的研究進展
    在組織再生過程中,幹細胞可通過旁分泌機制釋放多種生物活性分子(如趨化因子、生長因子等),構建複雜的局部微環境,趨化周圍的宿主幹/祖細胞遷徙至損傷部位並增殖、分化,抑制受損細胞凋亡和炎性反應,促進血管新生,調節細胞免疫功能,誘導再生反應的發生。外泌體作為幹細胞旁分泌機制的重要產物,在組織損傷修復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對外泌體在牙周組織再生領域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膠質母細胞瘤的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GBM生長迅速,短期內進展。目前治療模式包括外科手術、放射外科、外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生物治療等。儘管目前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患者的預後仍很差。GBM的療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的分子特徵,了解患者的基因背景有助於制訂診療決策。深入了解GBM的生物標誌物將有助於GBM的診斷、預後和預測,本文對其研究現狀及進展綜述如下。
  • Frontiers社論:生物標誌物革命——腦衰老標誌物最新總結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雜誌於4月15日刊社論強調了腦衰老相關生物標誌物研究的重要性。文章指出,當前除來源於腦脊液、外周血等體液的生物標誌物,如外泌體、A肽和t-Tau等,神經影像學手段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實踐中也發揮突出作用。
  • 重磅綜述:RNA生物標誌物——癌症精準醫療的前沿
    本文中概述了關於多種RNA生物標誌物的最新研究,尤其是外泌體RNA在癌症診斷和預後中的應用,並闡述了一些未知RNA生物標誌物在臨床中的實效。此外,描述並討論了exRNA研究的一般程序和爭議,和exRNA在精準醫療中的前景。
  • Nat Aging|血漿生物標誌物的組合模型或能精準預判輕度認知障礙
    雖然先前已有研究利用血漿生物標誌物完成由MCI到AD痴呆轉化的風險評估,但往往都是側重於評估單個生物標誌物,而非系統地尋找用於個體化預測的最佳「ATN(Aβ,Tau,Neurodegeneration)」標誌物集合。
  • 綜述:細胞外泌體顆粒表徵測量技術新進展
    細胞外泌體攜帶多種蛋白質、mRNA、miRNA,參與細胞通訊、細胞遷移、血管新生和腫瘤細胞生長等過程並且有可能成為藥物的天然載體,應用於臨床治療。然而,測量技術手段的局限限制了外泌體在這些領域的研究進展。所以,在這篇文章中,總結了外泌體的純化方法,比較了現存各種外泌體測量技術,重點介紹了一種新的測量技術,納米微粒追蹤分析術,在外泌體尺寸和表徵研究中的應用。
  • 國內外泌體領域進展總結(上篇)
    在外泌體的臨床研究方面,外泌體標誌物(非編碼RNA,蛋白)與疾病診斷、外泌體作為藥物遞送載體、外泌體的改造及修飾、外泌體在液體活檢領域的應用以及外泌體與再生醫學是該次會議關注的重點。此外研討會還對對外泌體的分離和檢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 抗衰老的新風口:幹細胞外泌體|幹細胞外泌體|阿爾茲海默病|抗衰老|...
    它包含蛋白質、mRNAs、miRNA和信號分子,這些分子反映了細胞的生理狀態,同時也是潛在生物標記分子的豐富來源。迄今為止,在尿液、血清、唾液和母乳等體液中都檢測到了外泌體,可見其分布之廣與功能之強。已有研究發現人誘導多能幹細胞外泌體可以顯著降低衰老相關β-半乳糖苷酶的表達水平,並上調HDFs中膠原的表達,為幹細胞外泌體美容抗衰提供了理論依據。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87期|劉琰主任醫師發現膿毒症血漿外泌體miR-1-3p通過SERP1介導內皮細胞功能障礙
    【中文摘要】急性肺損傷(ALI)是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循環外泌體可通過其內容物介導細胞間通訊參與膿毒症ALI的發生發展。本研究發現盲腸結紮穿孔(CLP)大鼠和膿毒症患者血漿外泌體中miR-1-3p表達顯著增加,同時在CLP大鼠肺組織和膿毒症血漿外泌體處理的血管內皮細胞中高表達。
  • 復旦大學發表首個人類血液外泌體長鏈RNA資料庫
    外泌體是近年的研究熱點,作為納米級別的小囊泡卻有強大的功能和應用前景,特別是存在於體液中,是目前液體活檢關注的重要領域。外泌體是由活細胞分泌的,包裹著細胞來源的核酸和蛋白等活性分子,具有介導細胞間的通訊等作用,由於攜帶了反映來源細胞的特異性信息,是理想的生物標誌物。
  • 乳腺癌免疫治療及免疫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雖然在乳腺癌診治方面已取得巨大進展,但對於晚期乳腺癌患者,目前常規治療方案的效果並不理想,尤其是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藥物治療的晚期TNB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13個月。近年來,針對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逐漸增多,雖然乳腺癌被認為是弱或中等免疫原性的腫瘤,但研究發現,免疫治療在部分乳腺癌患者中也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靶向程序性死亡受體1(PDCD1,也稱PD-1)和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PDCD1LG1,也稱PD-L1)的抗體。隨著各種PD-1/PD-L1抗體的獲批和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發現,對於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現?按嚴重程度分3種,早發現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於病毒侵犯了心臟而導致的一種炎性疾病,心肌炎是一種主要的表現,也可能會有心包炎或者心內膜炎的出現,這個疾病給人的痛苦還是挺大的,但是預後大多數都還是比較好的,那麼,怎麼樣才能判定自己是否得了病毒性心肌炎了,它有哪些症狀?
  • 權威共識丨心肌炎等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應如何診治
    目前,ICIs 相關心肌炎的確切機制仍不清楚,有研究發現這類患者的心肌和腫瘤組織中有共同的高頻 T 淋巴細胞受體序列,推測應用 ICIs 後被激活的 T 淋巴細胞不僅可以靶向識別腫瘤,也可能識別骨骼肌和心肌共有抗原,從而誘發自身免疫性淋巴細胞性心肌炎。
  • 李為民教授:心衰生物標誌物的研究進展
    生物標誌物具有多重作用,可以作為鑑別患者異常情況的診斷工具或疾病程度分期的工具、反映疾病預後及預測和監測對幹預的反應情況。來自血液的生物標誌物可以幫助檢測 HF 的存在、確定其嚴重程度、評估未來事件的風險並指導治療。
  • 多篇文章聚焦科學家們在癌症生物標誌物研究上的新發現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癌症生物標誌物研究上取得的多項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儘管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胃癌的診斷和療法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項研究進展,但其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除了經典的方法外,科學家們還需要新的生物分子來幫助預測胃癌的預後並開發新型靶向性療法。
  • 外泌體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研究發現外泌體與口腔疾病也存在密切聯繫,本文就外泌體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進展作一簡要綜述。 由此可見,外泌體在腫瘤的復發轉移中可能發揮作用,這提示腫瘤細胞來源的外泌體有望成為腫瘤病情監測、療效評估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其脂質雙分子層膜結構對其內容物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可防止內容物被血液循環中酶類物質降解,從而具有更高的穩定性,且外泌體體積較小,通透體內組織屏障能力較強,更易到達各種體液,為液體活檢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 如何進行血清外泌體的miRNA標誌物的生信數據挖掘?本文告訴你研究套路!
    EVs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應用就是可以作為標誌物用於疾病的診斷,血清的外泌體在體內循環,可以作為無創標誌物去分析,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而通過生物信息學手段挖掘疾病標誌物已經有很多文章,那麼外泌體的標誌物又怎樣去通過生信分析呢?在這裡,總結了最近剛剛發表的幾篇血清外泌體的RNA標誌物文章,分析其中用到的思路,工具和研究套路。
  • 血漿蛋白質組學揭示COVID-19的生物標誌物和發病機理
    血漿蛋白質組學揭示COVID-19的生物標誌物和發病機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3 9:49:05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周溪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血漿蛋白質組學鑑定出COVID-19的生物標誌物和發病機理。
  • 2020年15個心衰生物標誌物全面大盤點!
    、壞死時特異度和敏感度較高的生物標誌物,cTn特別有利於診斷遲發的心肌梗死和不穩定心絞痛(UAP)、心肌炎的一過性損傷。 神經內分泌激素標誌物:MR—proADM 腎上腺髓質素前體中段肽(MR—proADM)是腎上腺髓質激素產生過程中的代謝產物,其升高意味著交感系統的激活。在疾病狀態下,隨著微循環通透性的增加和隨後血漿滲漏到細胞外間隙而升高,並具有強大的血管舒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