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釣友分享了他在雲南某地的漁獲,一盆「怪魚」,沒想到大家竟然爭論起來了,卻又沒有一個最終的答案。小編仔細觀察了這盆「怪魚」,其實之前我們也聊過這個魚,我們稱它們為「紅尾巴魚」。這些魚看上去像泥鰍,但這些魚的尾巴是紅色。據介紹,最近他到雲南某地工作,這些紅尾巴魚是在當地一處小溪逮獲,「那條小溪深度只有10~20釐米,水下有不少回水灣,這些魚就在回水灣逮獲。」
通常我們所見到的紅尾巴生長於長江以南各河流中。水質優良的山澗小河中,它生存的環境主要特點是:水質優良無汙染,水體流動石河床,多有卵石和砂底。和泥鰍一樣滑溜溜,這種魚出水即死,太美味了。記得小時候河裡很多,小屁孩玩遊戲抓來烤著吃。漲水時直接抄網,一網下去活蹦亂跳。有些地方叫鋼鰍。
以前鋼鰍的數量極多,導致鋼鰍魚迅速消失的「罪魁禍首」,可能還是山區的過度開發和一些「滅絕式」時濫捕,比如電魚、藥魚等。從本世紀初以來,大量景區開發、山林開採,導致這些鋼鰍魚的棲息地紛紛被破壞.而失去了繁衍生息的環境,鋼鰍魚的種群數量自然無以為繼——而在這種背景下,鋼鰍魚持續走高的市場價格,導致的濫捕,更是成為「最後一根稻草」……據說有些城市裡面市場價150沒人賣、有價無市,物以稀為貴啊!
但頗具諷刺意義的是,因為「物以稀為貴」,這種原本平常百姓餐桌常見的日常魚鮮,卻成了一百多元一斤的「名貴」食材……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你們那這種紅尾巴魚又叫什麼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