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聲子工程推動微觀熱功能器件發展 | NSR觀點

2020-11-22 騰訊網

熱學超構材料(Thermal Metamaterials)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宏觀熱流調控的發展,也相繼催生了諸如熱隱身、熱偽裝、熱聚集、熱折射、熱反射、熱編碼、熱列印、熱二極體等不同熱學功能器件。儘管理論模擬通常呈現出完美的熱流調控效果和熱學功能,但是實驗效果還有待完善,這是因為理論上要求超構材料由各向異性材料構成,而為了加工方便通常在可加工性和熱學性能兩方面權衡,還包括實驗加工精度和接觸熱阻等的影響。

從宏觀走向微觀的熱功能器件

近期,《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在線發表華中科技大學胡潤副教授、羅小兵教授(通訊作者)共同撰寫的觀點文章「二維聲子工程推動微觀熱功能器件發展」(Two-dimensional phonon engineering triggers microscale thermal functionalities)。

文章介紹了基於宏觀熱流調控的熱學功能器件的發展現狀和不足,並評論了近期在《納米快報》(Nano Lett.2019, 19, 3830-3837)上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unqiao Wu教授課題組報導的粒子轟擊微觀熱學平臺,指出該平臺在熱導率連續可調、消除接觸熱阻、微觀溫度場成像三方面克服了宏觀熱流調控和功能器件的不足,並實現了微觀熱隱身、熱整流和熱存儲等熱學功能。

文章進一步指出,該微觀平臺本質上是二維聲子工程平臺,可用於更多二維聲子工程和微觀熱功能器件相關的實驗研究。大部分已有的聲子工程研究,針對的是「準一維」或「端到端」的熱學聲子輸運性質,比如聲子透射、聲子熱導率等。雖然二維聲子能量分布已有部分研究,但是大多是理論研究方面,少有的實驗研究的也是測試熱導率等參數,缺乏微觀溫度場成像的報導。該平臺乃首次對微觀溫度場進行了成像,成像精度為10納米左右,遠小於晶態矽的聲子平均自由程。

文章還預測,基於二維聲子工程可在以下四方面進一步開展工作,包括:1)實驗探索聲子的粒子特性,並與聲子模特卡洛和分子動力學模擬開展驗證工作;2)實驗探索聲子的波動特性,實驗觀測相干聲子波動,並與聲子波包和格林函數相互驗證。3)探索聲子輸運的更多物理,包括局部聲子局域、局部聲子幹涉、聲子時空調製等。4)探索更多微觀熱學功能,實現微觀熱流調控,並嘗試在納米電子和納米光子器件等方面進行應用。

作為新的研究平臺和研究手段,二維聲子工程很可能會帶來更多物理發現,並推動微觀熱功能器件的實際發展。

參考文獻

[1] Hu, R.; Zhou, S. L.; Li, Y.; Lei, D. Y.; Luo, X. B.; Qiu, C. W. Illusion thermotics. Adv. Mater. 2018, 30, 1707237.

[2] Hu, R.; Huang, S. Y.; Wang, M.; Luo, X. B.; Shiomi, J.; Qiu, C. W. Encrypted thermal printing with region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Adv. Mater. 2019, 31, 201807849.

[3] Hu, R.; Huang, S. Y.; Wang, M.; Zhou, L. L.; Peng, X. Y.; Luo, X. B. Binary Thermal Encoding by Energy Shielding and Harvesting Units, Phys.Rev. Appl. 2018, 10, 054032.

[4] Choe, H. S.; Prabhakar, R.; Wehmeyer, G.; Allen, F. I.; Lee, W.; Jin, L.; Li, Y.; Yang, P. D.; Qiu, C. W.; Dames, C.; Scott, M.; Minor, A. M.; Bahk, J. H.; Wu, J. Q. Ion write micro-thermotics: programing thermal metamaterials at the microscale. Nano Lett. 2019, 19, 3830-3837.

相關焦點

  • 二維材料中聲子熱性質研究獲進展
    國際物理學期刊《現代物理評論》於11月13日發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顧驍坤,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魏宇傑,以及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教授尹曉波、李保文以及楊榮貴聯合撰寫的關於《二維材料中聲子熱性質
  • 綜述: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姚佰承教授和深圳大學張晗教授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文章,綜述了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二維材料飽和吸收特性的機理是:當輸入光能量大於二維材料的帶隙時,價帶的電子會吸收光子能量從而躍遷到導帶上,熱電子會迅速冷卻形成費米-狄拉克分布,這些新產生的電子-空穴對會阻止該費米能量下的電子躍遷,從而降低光吸收,在帶內聲子散射進一步冷卻熱載流子後,電子-空穴複合開始控制整個過程,形成平衡的電子空穴分布。
  • 【材料】二維Nb2C的奇異電子-聲子散射及其誘導的晶格熱導下降
    在大多數材料中,電子聲子散射(e-p)遠遠弱於聲子-聲子(p-p)散射,並且電子-聲子散射的強度通常正比於電子-聲子耦合強度。
  • 聲子的Berry相位與拓撲效應
    ,是固體中熱輸運的主要載體。許多重要的實際應用與器件(如集成電路的散熱、熱障塗層、熱電效應、熱二極體、熱三極體等)都需要有效地控制聲子輸運,與之相關的研究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一大分支——聲子學。另一方面,新型拓撲量子物態的發現,如量子霍爾效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拓撲絕緣體、拓撲半金屬等,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電子態的認識,並對電子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計算等領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微米晶的水熱及溶劑熱法(輔以微波法),熔融/固相反應法(電弧熔融法,區熔法,熔融紡絲法,燃燒法),機械合金化(高能球磨法),以及用於合成熱電納米/微米晶及二維熱電薄膜的蒸鍍/沉積法(熱蒸鍍法,反應蒸鍍法,閃蒸法,化學氣相沉積法,脈衝雷射沉積法,磁控濺射法,以及反應濺射法等)。
  • 南科大項曉東課題組NSR:量子弛豫時間的直接測量方法
    準確測量τ,並理解各種相互作用對τ的影響,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凝聚態物理中的許多前沿問題,如強關聯相互作用、弱局域化效應,拓撲材料和自旋量子材料,以及設計和製備下一代電子學器件等。然而,量子弛豫時間τ的直接測量一直無法實現。傳統上,要獲得τ值,只能利用電接觸法確定載流子遷移率(μ),再利用極低溫磁振蕩實驗獲得有效質量(m*),進而通過公式τ=μm* / e間接確定靜態場下的τ。
  • 利用聲子晶體能帶工程,實現聲表面波慢波器件
    撰稿| 由課題組供稿近期,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盧明輝,陳延峰教授課題組的研究人員,在鈮酸鋰(LiNbO3)基底表面,利用聲子晶體能帶工程,巧妙地設計了一種通過晶格形變,實現的即具有較低聲表面波聲速(最多降低至200米/秒以下),同時又依然保持較可觀傳輸能量(傳輸線相對插入損耗小於-10dB)的聲表面波傳輸器件。
  • 科學家發表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材料聲子和拉曼散射綜述論文
    ,近日在該刊在線發表 (Xin Zhang, Xiao-Fen Qiao, Wei Shi, Jiang-Bin Wu, De-Sheng Jiang and Ping-Heng Tan, Phonon and Raman scattering of two-dimensional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from monolayer, multilayer
  • 直接觀測單缺陷聲子譜!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1-01-14 16:46:23 材料的導熱性能顯著影響器件的散熱問題和實際使用壽命。對於非金屬材料,聲子被認為是熱傳導的主要載體。一般認為缺陷結構的引入會阻礙聲子的傳播,造成材料熱導率的降低。
  • 真空聲子傳熱:改寫教科書的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了
    在物理課本上,除了熱輻射,熱傳導、熱對流這兩種通過聲子傳熱的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發生。但在量子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片真正的「虛空」,而是充滿了量子漲落。一項近期發表於《自然》雜誌的實驗就首次證明,量子效應可以讓聲子在真空中傳遞熱量。終於,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被找到了。 撰文 | Charles Q.
  • 真空聲子傳熱:改寫教科書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了
    來源:環球科學量子漲落使得聲子可以在真空中傳遞熱量。(圖片來源:張翔/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還記得熱傳遞的3種方式嗎?在物理課本上,除了熱輻射,熱傳導、熱對流這兩種通過聲子傳熱的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發生。但在量子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片真正的「虛空」,而是充滿了量子漲落。
  • Small Methods: 二維各向異性黑磷晶體的晶格振動與拉曼光譜綜述
    二維黑磷晶體具有層數依賴的可調直接帶隙、高的載流子遷移率以及強的激子結合能等優異性質,在光學和電學器件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
  • 研究提出高效且適用性廣泛的聲子輸運理論模型
    當這些原子分子的排布具有周期性時,這種熱振動便以聲子(攜帶熱能的準粒子)的形式將熱能從高溫端傳輸至低溫端。有關聲子輸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初。1819年,法國化學家Dulong和Petit把固體物質比熱與原子分子熱振動聯繫起來,發現並提出固體的高溫比熱為常數,然而卻無法解釋固體比熱在低溫時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顯著下降的現象。
  • 南科大黃明遠、黃麗課題組發表二維磁性材料磁光拉曼效應研究成果
    二維磁性材料具有在極限尺度下製備磁電存儲器、自旋濾波器、自旋電晶體等自旋器件的應用前景,此外科學家還在二維磁性材料中發現了非互易二次諧波近期,黃明遠課題組在二維磁性材料CrI3的中發現磁光拉曼效應,證明磁長程序對其光學聲子的拉曼散射有很大的影響。但磁光拉曼效應的微觀機制與物理本質仍需要進一步探索。
  • 石墨烯、矽烯、鍺烯、錫烯、氮烯、藍磷烯、砷烯、銻烯,哪種二維材料中的熱量跑得快?
    引言得益於獨特的電學特性,二維材料在未來電子器件上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電子器件的性能與散熱能力緊密相連,所以研究二維材料中熱輸運的研究尤為重要,特別是對聲子導熱機制的探索。我們關注的核心問題是,結構如何影響熱輸運性質,這將有助於我們調控二維材料的聲子熱導,從而幫助我們設計未來電子器件和熱電器件。眾所周知,二維Ⅳ族材料,如石墨烯、矽烯、鍺烯、錫烯因其拓撲性質得到廣泛關注,在未來更高集成度的電子器件應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真空聲子傳熱: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 教科書要被改寫
    在物理課本上,除了熱輻射,熱傳導、熱對流這兩種通過聲子傳熱的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發生。但在量子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片真正的「虛空」,而是充滿了量子漲落。一項近期發表於《自然》雜誌的實驗就首次證明,量子效應可以讓聲子在真空中傳遞熱量。終於,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被找到了。
  • 聲子晶體:表面散射
    聲子表面散射過程可以解釋聲子晶體的超低熱導率。
  • 徐志平等揭示二維材料奇異力學特性中的拓撲與幾何效應
    徐志平等揭示二維材料奇異力學特性中的拓撲與幾何效應  清華新聞網12月18日電 12月18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中心徐志平研究組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期刊在線發表題為
  • 「前沿技術」具有超低熱導率的二維材料異質結構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受美國DARPA和空軍科學研究署等資助,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材料制出超薄異質結構,表現出優異的隔熱性能。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量子級聯雷射器、光子帶隙晶體等先進電子和光子器件,通常利用電荷載流子的費米特性進行電壓門控或限制,或利用長波長光子幹涉。然而,聲子的波長僅幾納米,遠小於一般器件,且聲子為玻色子,不能按費米子方式控制,目前缺少納米熱管理、聲子學領域的有用電子器件。
  • 熱管理科學前沿:層間聲子模式輔助雙層石墨烯熱電子冷卻
    石墨烯由於其獨特的物理性質,在多種電子學和光電子學器件應用研究中被寄予厚望;石墨烯多層堆垛形成的薄膜具有極高面內熱導率,已被應用於華為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關鍵散熱部件。深入理解光激發熱電子的弛豫動力學過程,並建立弛豫過程和聲子模式之間的關係,對設計石墨烯基光電子器件及理解石墨烯中聲子行為至關重要。一般認為,石墨烯中的熱電子弛豫過程包含電子-電子、電子-聲子散射等主導的飛秒至皮秒不同時間尺度的超快動力學。對於雙層石墨烯,其層間庫倫作用可對電子結構和聲子譜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也將深度介入熱電子的冷卻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