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學超構材料(Thermal Metamaterials)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宏觀熱流調控的發展,也相繼催生了諸如熱隱身、熱偽裝、熱聚集、熱折射、熱反射、熱編碼、熱列印、熱二極體等不同熱學功能器件。儘管理論模擬通常呈現出完美的熱流調控效果和熱學功能,但是實驗效果還有待完善,這是因為理論上要求超構材料由各向異性材料構成,而為了加工方便通常在可加工性和熱學性能兩方面權衡,還包括實驗加工精度和接觸熱阻等的影響。
從宏觀走向微觀的熱功能器件
近期,《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在線發表華中科技大學胡潤副教授、羅小兵教授(通訊作者)共同撰寫的觀點文章「二維聲子工程推動微觀熱功能器件發展」(Two-dimensional phonon engineering triggers microscale thermal functionalities)。
文章介紹了基於宏觀熱流調控的熱學功能器件的發展現狀和不足,並評論了近期在《納米快報》(Nano Lett.2019, 19, 3830-3837)上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unqiao Wu教授課題組報導的粒子轟擊微觀熱學平臺,指出該平臺在熱導率連續可調、消除接觸熱阻、微觀溫度場成像三方面克服了宏觀熱流調控和功能器件的不足,並實現了微觀熱隱身、熱整流和熱存儲等熱學功能。
文章進一步指出,該微觀平臺本質上是二維聲子工程平臺,可用於更多二維聲子工程和微觀熱功能器件相關的實驗研究。大部分已有的聲子工程研究,針對的是「準一維」或「端到端」的熱學聲子輸運性質,比如聲子透射、聲子熱導率等。雖然二維聲子能量分布已有部分研究,但是大多是理論研究方面,少有的實驗研究的也是測試熱導率等參數,缺乏微觀溫度場成像的報導。該平臺乃首次對微觀溫度場進行了成像,成像精度為10納米左右,遠小於晶態矽的聲子平均自由程。
文章還預測,基於二維聲子工程可在以下四方面進一步開展工作,包括:1)實驗探索聲子的粒子特性,並與聲子模特卡洛和分子動力學模擬開展驗證工作;2)實驗探索聲子的波動特性,實驗觀測相干聲子波動,並與聲子波包和格林函數相互驗證。3)探索聲子輸運的更多物理,包括局部聲子局域、局部聲子幹涉、聲子時空調製等。4)探索更多微觀熱學功能,實現微觀熱流調控,並嘗試在納米電子和納米光子器件等方面進行應用。
作為新的研究平臺和研究手段,二維聲子工程很可能會帶來更多物理發現,並推動微觀熱功能器件的實際發展。
參考文獻:
[1] Hu, R.; Zhou, S. L.; Li, Y.; Lei, D. Y.; Luo, X. B.; Qiu, C. W. Illusion thermotics. Adv. Mater. 2018, 30, 1707237.
[2] Hu, R.; Huang, S. Y.; Wang, M.; Luo, X. B.; Shiomi, J.; Qiu, C. W. Encrypted thermal printing with region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Adv. Mater. 2019, 31, 201807849.
[3] Hu, R.; Huang, S. Y.; Wang, M.; Zhou, L. L.; Peng, X. Y.; Luo, X. B. Binary Thermal Encoding by Energy Shielding and Harvesting Units, Phys.Rev. Appl. 2018, 10, 054032.
[4] Choe, H. S.; Prabhakar, R.; Wehmeyer, G.; Allen, F. I.; Lee, W.; Jin, L.; Li, Y.; Yang, P. D.; Qiu, C. W.; Dames, C.; Scott, M.; Minor, A. M.; Bahk, J. H.; Wu, J. Q. Ion write micro-thermotics: programing thermal metamaterials at the microscale. Nano Lett. 2019, 19, 3830-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