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瀘州,黃葛樹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鄉愁,每一個老瀘州人心中都有一棵屬於他自己的黃葛樹。
黃葛樹,植物學家眼裡,顯然希望表現更具學術氣質的東西出來,但是大多數瀘州老百姓,就叫它黃葛樹,並沒有刻意去分類,因為這種樹木,生命力極強,感覺好像不擇環境一樣,而且特別愛出現在老城牆和一些懸崖、古塔上。
有人說肯定是鳥兒吃了它的果實,在飛翔中拉出鳥屎裹著不消化的種子,才讓它不僅僅生長在地面,也在很多奇特的地方存活下來,時間一久就成了一種特有的景觀。比如懸崖、河邊、城牆不可到處以及那些我們認為不可能生長的地方。
黃葛樹不是瀘州獨有,四川很多地方都分布,而且黃葛樹還是直轄市重慶,四川達州、四川遂寧的市樹。當然它還不僅僅只是在四川才有。
但是,為什麼四川很多地方包括瀘州會對這種樹木情有獨鍾呢?大約是因為它的長壽和奇特的形狀,以及各種不堪的位置,也能夠生存的狀態,讓人產生了頂禮膜拜的心理吧。
今天一些看來荒謬和可笑舉動,比如,過去的老一輩,給它燒香、祭拜、掛紅,也掛小孩子的衣服,把身體弱的娃娃過繼給這些黃葛樹,拜黃葛樹為乾爹,希望得以保佑。
今天肯定沒有人這麼做了,我指的是年輕一輩人的,老人們在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情況,還會偷偷去做,求一個心安,也是一種安慰。
江陽沽酒客雖然不迷信,但是並不嘲笑那些曾經有信仰的人,中國傳統裡自來就有天人合一的說法,我們老祖宗一直對大自然保留著一種樸素的敬畏,才使得幾千年下來,中國還留存著那麼多名山大川。
今天反而變得少了許多,還好環保意識的提升,雖然沒有了所謂「迷信」的成分,也算另一種形式的接替,不過,你發現沒有,到底沒有信仰的敬畏來的自律。
大多數高大的植物都給我們安全感和一些不察覺的呵護。比如有的饋贈果實,有的給予綠蔭,當然也淨化空氣和生存環境的作用。但是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童年的樂趣。
今天,雖然瀘州城內還保留著不少黃葛樹,但是要親近卻不容易了。有一部分被圍了起來,加以保護,其實這是值得做的。
不說的太久遠,就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八零後的瀘州人,也跟黃葛樹要親密的多。春天它吐出一種黃綠帶紫紅的嫩芽,我們叫黃葛泡(泡要帶輕聲兒化音),饞嘴的童年,它才是酸酸甜甜的代表。
當然那些強壯的根莖和散開的枝幹,也成為了我們攀爬的樂園,雖然大人不允許,但是總有我們撒野的時刻。
有的黃葛樹則因為形狀奇特,長的位置特殊,具備了一些人文氣質,成為了一段歷史的見證,比如廖家花園的黃葛樹,比如羅漢場的、新溪子的,又比如今天想給大家說的瀘州西門那段殘存的城牆遺址上,那棵今年被保護,並確定了年歲的黃葛樹。
有人說黃葛樹長到牆裡對老城牆破壞很大,跟構樹一樣。但是這在我們看來,你所謂科學態度,正在無情的剷除一個城市已經很難保留的歷史。
西門,今天怕很多年輕的瀘州人都不曉得在哪裡。
至於從三區四縣湧入老城的人,雖然也是瀘州人,但是他們的記憶和認可度還在自己生養的地方,大部分來這裡,更希望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生存環境。
如同老城區的瀘州人去成都、重慶、以及北上廣深一樣。那些地方,你或許能證明自己,獲得更多,但是永遠舒展不開屬於你的鄉愁情懷。
西門,在清代時候有小校場,是駐軍及考武秀才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老廣場車站一帶,如今已經看不出它原始的樣子,這段殘存的老城牆,如果不是刻意去探尋,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在皂角巷上去的鉑金公館外面,那條不寬闊的小路上。
若不是這棵被鑑定有137歲的黃葛樹牢牢抓住它,今天恐怕早被拆去了。
2020年五月瀘州江陽區政府,在本地古樹名木普查中,鑑定它的樹齡是137歲,沽酒客不是專業人士,不知道這個137歲,是不是如同人類計算的年一樣,就是137年,如果是,那麼它誕生於清德宗光緒九年,也就是1883年。
那一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後影響到整個中國,清朝還有幾十年的壽命,已經是苟延殘喘,千瘡百孔了。不知道那個時候,瀘州的城牆是否完整,也不知道當時的瀘州人境況如何。
那一年瀘州小市人佘英才九歲,11年後,20歲的佘英時考上清末武秀才。任袍哥大爺、瀘州衙堂勇管帶。
說不定他就是在這小校場考的,而這棵黃葛樹可能見證了他的身手和風採。佘英可能不會想到有一天他會走上革命的道路,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新中國建立,瀘州成為省轄市,還有西門周圍的變遷,137年間,這棵黃葛樹都一一見證了。
在瀘州眾多黃葛樹中,其實它並算不上年紀最大,也算不得枝幹粗壯,因為它生長環境的限制,決定了它必須變得奇形怪狀,而不能筆直向上,只有如此它才能牢牢抓住這段牆體。
當然,它依然在向上的過程中,不斷延伸,給這一段路留下更多綠蔭。
後來有人在黃葛樹下的牆磚裡打了洞,供上了神龕,不知道是土地還是哪位地方鄉神,這黃葛樹也伴隨著神靈享受了一段時間的人間香火。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神龕拆走了,祭拜的人也沒有。慢慢被遺忘了一樣,只有周圍的老居民,會時常在樹下坐著,聊聊過去的事情。
但是路過這裡,都會被這塊奇特的黃葛樹所吸引,打望一番,有的人也拍照留念。發出一些疑問和感嘆。
沽酒看願意把了解的過往,更多的分享,未來不知道它會不會消失,畢竟很多事情如同我們不確定明天一樣,也許用圖文也算是對歲月的一種緬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