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到潼關古城,但這個景點還沒有開放,所以說我們只能在這裡為這潼關古渡口講解,同樣古城也有一個城牆遺址展示,那麼今天我就帶你們具體去了解一下,這些古代城牆所用的材料和現代城牆到底有什麼不同?
穿過大門口,第一眼就能看見這麼一堆亂石,這就是整個展覽廳的第一個坑,為什麼叫它第一個坑?一切東西都是從地底下這樣挖出來的,周圍的東西都是從地底下這樣挖出來的,換句話說,這就是出土文物,儘管說到這裡來很不起眼,很不值錢,但我想說的是,這種東西在古代建築中很重要,而且經常使用。
大家都知道古時候造房子,還有這個時候砌牆,是用不到這個水泥的,那時候沒有怎麼辦?用來連接磚塊和磚塊的粘接材料究竟用什麼呢?上面所說的這堆亂石中,有一種物質含量很高,叫做糯米石灰漿,那這種物質就是糯米石,它是糯米石灰漿的一個產物,就像我們現在用水泥做的這個水泥墩子,糯米石灰漿在古代城牆中,或者在古代民居和皇家建築中,粉刷牆是一種很重要的物質。
進入第二個坑,這個坑裡面展示的是我們常見到的一些磚塊,這也是許多建築中的主要材料,這裡分別展示了三個時期的石磚,第一個最中間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現代這些紅磚,旁邊是用藍山,比較規整,再旁邊是古代城牆上用的這種爛磚,明清以前,城牆多用這種大塊的磚塊,它主要是建築用途不同,它主要是用於房屋建設,紅磚和藍磚有一個主要的區別,這一點在古代中國古代建築中經常可以看到,但在現在的建築中卻常常可以看到,
其主要區別是什麼呢?首先,中國出現的年代不同了,其次,它的製作工藝也不同了,但相同之處在於它的材料取自不同,它的材料也相同,後來我查了一下這些資料,第一次記錄了一些紅磚的實際情況,而在中國古代建築中,藍磚大多採用這種仿製品的形狀。
二是在生產工藝上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即:取材和原料是相同的,但在生產工藝上卻存在著不同的地方,那又有什麼不同呢?
一開始講它的溫度,紅磚燒成的溫度大約是1000度左右,那也只有800度左右,而且只有1000度,可以肯定的是,燒成的紅磚燒得越高,就越耐久,但在1500度以下的產品,紅磚就至少超過1500度。不同之處在於藍磚比紅磚多了一套工序,在燒成後,它的原色是紅的,而藍磚燒成後,原來的顏色也是紅的,但加水冷卻後,它的原色就變紅了。那是因為在這種燒制過程中,土壤中大量的鐵元素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氧化鐵,氧化鐵的顏色是紅色。
接著,水冷卻後,內部的氧化鐵轉化為氧化亞鐵,或者是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鐵等等,四氧化三鐵的顏色呈藍色,所以說,它的燒制工藝決定了它的最後顏色,另外,它燒成的兩個窯也是不同的,南方這種窯比較封閉,紅磚是連窯或這種龍窯燒成的,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紅磚比藍磚用得多,因為紅磚可以批量生產,而且生產效率更高,而藍磚只能燒成一個窯,就像燒瓷器一樣,一窯一窯,每個窯都是封閉的。
遊覽後才發現,原來磚塊的造型有這麼多的學問,外出旅遊時才知道,世界如此之美,只待發現,外面的世界如此之廣闊,而以有趣的眼光看世界,才發現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