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快攜手SICK開發出首個工業量子傳感器

2020-12-01 機經網

  通快(TRUMPF) 全資子公司 Q.ANT 和傳感器專家 SICK 今後將共同致力於量子光學傳感器的開發。這兩家高科技公司分別派代表於本月 5 日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意味著兩家高科技公司將聯手為工業用傳感器提供量子技術,使得量子傳感器可實現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

  在籤約前,世界上第一個量子光學傳感器的功能測試成功,並實現了批量生產。"SICK 通過生產量子傳感器,穩固並擴大了其在傳感器領域的全球技術領導者地位。SICK AG 執行董事會主席 Robert Bauer 表示:「量子傳感器是未來工業的關鍵技術。身為工業傳感器的市場以及技術領導者,SICK 將負責產品的應用開發和銷售。

  通快(TRUMPF)子公司 Q.ANT 作為量子技術的專家,將承擔測量技術的生產——也就是傳感器的核心技術。通快(TRUMPF) 首席技術官 Peter Leibinger 說:"量子技術對於德國和歐洲工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這將是我們兩家高科技公司之間,首次涉及到關於產品批量生產的合作。量子傳感器可以實現高精度的測量,並將為實現全新的工業應用開拓視野。"新型量子傳感器的首次使用計劃於 2021 年進行。

  01.對最小的粒子進行高精度的測量

  迄今為止,量子傳感器主要用於研究中。目前,Q.ANT 和SICK 首次成功完成了關於工業應用的功能測試。Q.ANT 的 CEO Michael Förtsch 說:"量子技術可以實現對粒子運動和大小分布的超快測量。隨著這些傳感器的工業化,不僅僅是美國,像德國這樣一個高科技之國,也在量子技術的商業化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利用雷射,量子傳感器可以進行傳統工藝無法實現的高效測量。

  SICK 研發部高級副總裁、負責該項目的 Niels Syassen 表示:"量子技術是傳感器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因為它打破了目前技術限制的桎梏。利用量子效應,我們可以從信號噪聲中察覺到額外的細節,要知道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特定的信號可以被測量。這樣甚至可以測量比人類頭髮寬度小兩百倍的粒子。「量子傳感器初期將用於分析空氣中的物質。

  02.工業化導致市場容量增加

  量子傳感器將來可能成為各行業的常規設備。比如運用於土木工程時,能在施工開始前對地下結構進行可視化;在製藥行業中,可以更容易確定片劑粉末的最佳成分;在電子扇中,電路可以通過表面檢查;而在一般行業中,量子傳感器可進行高精度的測量。量子傳感器的市場可以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而穩步增長。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Acatech)的專家估計,到 2023 年,全球工業量子傳感器的市場容量約為 11 億歐元。

  Q.ANT 是 通快(TRUMPF) 的全資子公司,總部設在斯圖加特。創業初期擁有約 15 名員工,它藉助新興光子技術開發適合日常使用的量子技術。 多年來,通快(TRUMPF) 在生產和物流過程中使用 SICK 傳感器解決方案,因此,有關量子技術的新合作建立在良好的技術合作基礎之上。

  QuantAlyzer——高精度測量,工業新應用 Q.ANT 和 SICK 的量子傳感器將於 2021 年首次與客戶共同進行測試。

  (來源:通快)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尋求開發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
    量子感測領域涉及量子源(例如糾纏)和量子測量的設計與工程,這些量子源在許多技術應用中均能超越任何經典方法的性能,通過光子系統或固態系統來完成。量子傳感器是對刺激做出反應的量子設備。科學家們現在開始在尋求開發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以進一步理解量子材料的隱藏秘密,因為需要只有能夠運行量子原理的工具才可能達到預定的目的。美國新的能源部研究中心正在專注開發這些工具。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量子傳感和量子材料中心匯集了來自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史丹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的專家。
  • 全球首個!UNSW新推量子工程學士學位
    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推出全新量子工程學位啦,而且是全球首個在此領域的學士學位unsw的量子工程學生將有機會師從世界上最優秀的量子工程師和科學家,接受在高級電子和通信工程方面的技能培訓,專攻如何設計並控制複雜的量子系統。涵蓋的學科包括納米電子學、微波工程和用於先進傳感器、安全通信和計算的量子技術等。而且也可以修量子工程 & 高級理學雙學士學位哦。
  • 德國Ibeo和SICK合作 開發了一款3D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
    據悉,總部位於漢堡的汽車雷射雷達專家Ibeo Automotive Systems GmbH與SICK AG公司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開發出了一款用於工業應用的3D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該技術是由Ibe基於一種新的光子雷射測量技術按照汽車標準開發的,完全沒有活動部件。一個額外的、類似相機的參考圖像為傳感器提供的測量增加了 "第四維度"。 據預測,工業背景下的自主和半自主系統市場將以高於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長。在這個市場裡,人們對堅固的、更小的、最重要的是具有成本效益的傳感器解決方案有著特別的需求。
  • 美國初創公司已開發出無電池工業傳感器
    許多分析師都預測,未來十年,工業物聯網設備數量將出現爆炸性增長。傳感器在這些預測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是,傳感器也有自己的缺點,其中許多是由於其電池的能源供應有限和壽命有限造成的。         美國初創公司Everactive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工業傳感器,它可以晝夜不停地運行,只需要最少的維護,並且可以持續工作20年以上。
  • 新型量子計算機首個基本元件問世 運算速度更快
    新型量子計算機首個基本元件問世  單量子比特裡德伯門擴展性更強、運算速度更快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瑞典和奧地利物理學家攜手,研製出了單量子比特裡德伯(Rydberg)門,這是新型量子計算機——囚禁裡德伯離子量子計算機的首個基本元件。
  • 賀利氏與通快合作,拓展非晶態金屬3D列印工業級新應用
    藉助這項技術,用戶可以直接製造完整的部件,而無需先生產一個個零件,再將其裝配為成品。▲通快集團TruPrint 2000 3D列印設備圖片來源:通快集團非晶態金屬部件3D列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這次合作將有助於加快非晶態金屬的3D列印流程、提高部件表面質量,最終幫助客戶降低成本。
  • 超短脈衝雷射應用:盤點通快「三個十年」都有哪些布局?
    通快,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傳統家族性企業,長期致力於為工業生產提供更優質穩定的雷射技術。2000 年是通快超短脈衝工業雷射技術的元年,在位於黑森林地區的施蘭貝格小鎮上,第一代基於碟片技術的工業皮秒雷射器 TruMicro 5000 項目順利開啟。
  • SICK光電傳感器的特點及應用解析
    例如,WTB2S-2(藍光)微型光電傳感器可以完美檢測到超強吸光物體,如深藍色的太陽能晶片。 與此同時,如果您想要識別到最深的黑色,PinPoint 2.0 LED技術將會是理想的選擇。與第一代 PinPoint LED相比,其發光量高出兩倍以上。
  • 俄羅斯研發出首個量子計算機電源,這對量子計算機的研發很有好處
    量子理論提出以後,人類對於量子科學的關注就越來越高,現在我們人類很多的產品,其實都和量子科學有直接的關係,中國是量子科學的最先進國家之一,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在量子計算機方面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是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其他國家的情況,這對於中國來說十分重要。
  • 賀利氏與通快合作,拓展非晶態金屬3D列印工業級新應用|金屬|金屬3d...
    藉助這項技術,用戶可以直接製造完整的部件,而無需先生產一個個零件,再將其裝配為成品。▲通快集團TruPrint 2000 3D列印設備圖片來源:通快集團非晶態金屬部件3D列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這次合作將有助於加快非晶態金屬的3D列印流程、提高部件表面質量,最終幫助客戶降低成本。
  • 量子傳感器的概念與現狀
    量子傳感器的概念與現狀 在經典控制中 ,測量過程由各種測量儀表完成 ,其中的變換過程一般由相應的測量傳感器完成 。測量儀表可以由若干個傳感器以合適的方式聯接而成 ,共同完成變換 、選擇 、比較和顯示功能 。與經典控制中一樣 ,量子控制中測量的關鍵也是被測量和標準量的比較 。
  • 氮原子大小的量子傳感器研製成功
    量子技術為計算機小型化開闢了新途徑。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了一種微磁場下應用的量子傳感器,可應用於未來計算機硬碟識別。集成電路變得越來越複雜。最新的奔騰處理器現在可容納約3000萬個電晶體。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IAF)研究人員與馬普固體研究所同事一起開發的這種量子傳感器,可應用於微小磁場下計算機硬碟的精確識別。這種量子傳感器僅有氮原子大小,載體物質是人造鑽石。弗勞恩霍夫IAF幾十年前就已開發出製造人造鑽石的優化裝置。但新型量子傳感器需要特別純的晶體,為此,研究人員進一步改進了製造工藝,藉助鋯過濾器淨化甲烷氣來獲得超淨人造鑽石塗層。
  • 日本東北大等開發出高解析度微小重力傳感器
    日本的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及國立天文臺組成的研發小組新開發成功了一款測量儀,只需1秒就能以10<sup>-14</sup>
  • 雷射裝備製造行業巨頭——通快集團
    2017年10月18日上午,考察團來到了位於德國迪琴根的通快集團(TRUMPF)總部。通快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雷射裝備製造企業,在數控工具機、雷射技術與醫療設備製造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017年10月18日上午,考察團來到了位於德國迪琴根的通快集團(TRUMPF)總部。
  • 科學家開始探索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
    來源:凱特琳·肯格爾/UIUC當談到充分了解量子物質的隱藏秘密時,科學家們說:只有同樣在量子原理下運行的工具才能讓我們了解量子物質。一個新的能源部研究中心將專注於開發這些工具。Abbamonte 說:"我們經常陷入使用相同舊測量的循環中,這並不是因為我們不需要新的信息或知識,而是因為開發技術既昂貴又耗時。他說,這個新中心將允許科學家通過解決更大的問題來推動量子測量的包絡。
  • 德國Ibeo和SICK強強聯手,打造新型3D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
    據悉,總部位於漢堡的汽車雷射雷達專家Ibeo Automotive Systems GmbH與SICK AG公司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開發出了一款用於工業應用的3D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該技術是由Ibe基於一種新的光子雷射測量技術按照汽車標準開發的,完全沒有活動部件。一個額外的、類似相機的參考圖像為傳感器提供的測量增加了 "第四維度"。
  • 日本將在8個領域建立量子研發基地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為推動量子計算機等量子技術實用化,日本政府將構建產業、政府、科研一體化的研發體制,並在5年內陸續完善。在2020年度內成立負責整體管理和協調的主管機構,在8個領域建立核心研發基地。  8個研發基地包括:超導量子計算機、量子元件、量子材料、量子安全、量子生命、量子計算機利用技術、量子軟體、量子慣性傳感器與光晶格鍾等。
  • 一文讀懂量子傳感器應用前景
    測量儀表可以由若干個傳感器以合適的方式聯接而成 ,共同完成變換 、選擇 、比較和顯示功能 。與經典控制中一樣 ,量子控制中測量的關鍵也是被測量和標準量的比較 。而量子控制中的可觀測量與量子力學中的相應自共軛算符對應 ,量子系統狀態的直接測量一般不易實現 ,需要把被測量按一定的規律轉變為便於測量的物理量 ,進而實現量子態的間接測量 。這一過程可以通過量子傳感器完成 。
  • Senorics開發出了顛覆性的晶片級近紅外光譜傳感器
    打開APP Senorics開發出了顛覆性的晶片級近紅外光譜傳感器 MEMS 發表於 2020-12-02 10:07:10
  • 佳能開發出全球首款100萬像素SPAD圖像傳感器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日本佳能(Canon)公司近日宣布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具有信號放大像素的100萬像素單光子雪崩二極體(SPAD)圖像傳感器。SPAD圖像傳感器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捕捉並成像靜態圖像和動態視頻,是2D相機等應用的理想選擇。同時,SPAD圖像傳感器能夠捕捉與被攝體之間的距離信息作為成像數據,因此,SAPD傳感器在3D成像領域也有巨大的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