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水生動物疾病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2020-12-05 水產養殖網

淺談水生動物疾病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出處:西安漢堡技術部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5-07-23 15:39:00

水產養殖,即在人工管理的水環境系統中,進行水生生物的生產活動。養魚養水,因此水環境的變化,容易引起水生動物的各種疾病,為了更好地治療各種病症,首先應該了解病因。了解病因,是制定預防疾病的合理措施、做出正確診斷和提出有效治療方法的基礎。

一、病因的分類

水產養殖動物疾病發生原因多種多樣,基本歸納為以下幾種:
1、病原的侵害:病原即致病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和寄生原生動物、吸蟲、絛蟲、寄生蛭類、寄生甲殼類等。
2、異常的環境因素:水產動物生存的水域的溫度、鹽度、酸鹼度、溶解氧、光照等理化因素的變動,如果超越了養殖動物所能忍受的限度,便會引發各種病症的發生。
3、營養不良:投餵飼料的數量或飼料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不能滿足養殖動物維持生活的最低需要時,便會造成養殖動物身體瘦弱、抵抗力下降,嚴重時甚至死亡。另外,飼料的腐敗變質,也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4、機械損傷:在捕撈、運輸和管理過程中,往往由於工具損壞或操作不小心,造成養殖動物身體受到摩擦或碰撞而受傷,傷口是各種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途徑。
以上幾種對養殖動物的致病作用,可以是單獨一種病因的作用,也可能是幾種病因混合的作用,並且這些病因往往有互相促進的作用。

二、疾病的預防措施

對於水生動物,首先應該改善和優化養殖環境:
1、合理放養:合理放養包括種類密度要合理、混養搭配的種類要合理,因此要因地制宜的選擇適於配養的種類和適當的配養數量,使之有利於水質的淨化,增強動物的抗病力,抑制病原生物的繁殖。如在魚蝦池塘中混養貝類,可通過貝類的濾水作用老抑制浮遊生物的過量繁殖。
2、科學用水和管水:良好的水質,能夠使養殖動物抵抗病原生物的侵擾,科學的用水和管水,即通過水體各項參數指標了解水體的動態變化,及時發現不利因素。一般來說,需要監測的主要水質參數有酸鹼度(7.5~8.5)、溶解氧(≥5mg/L)、亞硝酸鹽(<0.1mg/L)、透明度(30~40cm)等。
3、適時適當使用水環境保護劑:通常在養殖的前中後期,均可對池塘進行底質、水質的改良。常用的有生石灰、沸石、過氧化鈣等,漢寶光合凍乾粉、EM凍乾粉,每月使用2次,均勻潑灑於池內,不但能夠達到淨水目的,還能調節池塘的生物種群,有利於養殖魚類的生長。

養殖環境有所保證,同時應該增強養殖群體的抗病能力

1、培育和放養健壯魚苗:健壯不帶病的魚苗,是養殖成功的基礎。因此在苗種生產期應重點做好(1)選用經過免疫的親本,親本投入產卵池前,用10mg/L的高錳酸鉀浸洗5~10min;(2)受精卵移入孵化池培育前,用500mg/L強碘浸洗5~10min;(3)育苗用水應經過沉澱、過濾、消毒;(4)切忌高溫育苗;(5)投餵的動物性餌料應鮮活不變質。
2、免疫接種:對於一些經常發生危害嚴重的病毒性或細菌性疾病,可研製人工免疫苗,用口服、浸洗等方法,達到人工免疫的作用。
3、降低應激反應:由於人為因素,如拉網、倒池,或是自然因素,如大風、暴雨等,常引起魚蝦的應激反應。解毒應激靈、漢寶水產專用VC、活力VC,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抗應激激活性因子,能夠提高養殖動物的抗應激能力,使機體快速調節從而達到平衡狀態。
4、加強日常管理、謹慎操作:定期定時對池塘進行巡視,觀察水色、養殖動物攝食情況,及時清理殘餌,勤除雜草,操作管理細心,流行病季節及高溫季節,儘量不驚擾水生動物。
5、餌料優質、量適:優質,是指餌料及原料絕對不能發黴變質,營養物質要全面,另外,要根據不同階段的養殖對象科學選用,合理配比。量適,是指每日的投餌量要適宜,投餌次數要適宜。
(本文已被瀏覽 6828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淺談水生動物獸醫資格考試
    淺談水生動物獸醫資格考試大家好,我是陽希,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男生很高興認識您。陽希歡迎老朋友,歡迎新朋友!
  • 我國人工養殖鱘魚的疾病防治方法
    疾病發生集中在體重15-25克、體長15-20cm的轉食階段。&nbsp治療方法:飼料中添加乳果酸或乳梨醇對史氏鱘肝性腦病有治療作用。同時使用對肝損害較小的抗生素,如新黴素、卡那黴素、萬古黴素等治療繼發性細菌性疾病。主要還是以防為主,合理投餌,順利轉食。
  • 2020年全國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座談會典型發言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瀏覽量: 727 次 我要評論 11月19日~20日,2020年全國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座談會暨第二屆農業農村部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專家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福建福州召開
  • 2018年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一、名詞解釋:(10分)回答正確每題1分。1.疾病:2.藥物:3.副作用:4.淤血:5.變性:6.麻醉作用:7.不良反應:8.免疫激活劑:9.萎縮:10.增生:二、填空:(10分)回答正確每空1分。1.生石灰清塘方法有乾池法和( )兩種。
  • 福壽螺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方法
    福壽螺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方法出處:廣東農村實用技術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3-11-11 22:33:00但由於人們對該螺的生物學特性、營養價值、市場前景以及該螺的危害性缺乏認識,加上管理不善,導致其迅速擴散蔓延進入農田,危害水稻等水生農作物,現已成為農業生產上的一大災害。  一、發生及危害  福壽螺近年來已在我省中山、汕尾、惠州、珠海、肇慶、汕頭、佛山、梅州等市的大部分地區發生危害。據不完全統計,全省不同程度遭受螺害的範圍已達37個縣(區),發生面積200多萬畝。
  • 2018年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複習試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複習試題及答案一、名詞解釋:(10分)回答正確每題1分。A病毒性疾病 B細菌性疾病 C真菌病 D原蟲病5.草魚出血病發病的最適宜溫度範圍( )。A 18-20℃ B 22-25℃ C 26-28℃ D 30℃以上6.使用硫酸銅全池潑灑濃度( )。
  • 柑橘果實蠅的發生規律 為害特點 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柑橘果實蠅的發生規律、為害特點、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1、發生規律  果實蠅在百壽鎮1年發生7~8代。在溫度大於30℃、溼度90%的情況下,每25d左右完成1個世代。世代重疊明顯,同一時期各種蟲態均能見到。以老熟幼蟲或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開始羽化。
  • 江蘇省關於做好2017年水生動物疫病監控工作的通知
    ,圍繞不發生重大水生動物疫情的目標,紮實開展水生動物疫病監控工作,病害測報工作在全省實施了水生動物防疫站建設的46個縣(市、區)全覆蓋,創新開展了病原菌藥物敏感性試驗。對水生動物細菌性疾病、寄生蟲病等常見、多發病害開展測報,全省監測樣品1840個、開展藥敏試驗460批次(詳見附件9,發病樣品中寄生蟲病樣不得超過30%),同時加大鄉村漁醫培訓力度,加強水產病害防控工作。
  • ...動物腫瘤性疾病的化學防治和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防治動物疾病等
    姓名: 徐世文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66-07 所在院校: 東北農業大學       所在院系: 動物醫學學院
  • 專家解讀:汙染≠感染 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魚類等水生動物
    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病毒病防控崗位專家、農業農村部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專家委員會淡水魚組組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病害防治重點研究領域首席科學家曾令兵表示,解讀漁業涉新冠病毒文獻務必要嚴謹。「汙染」與「感染」,一字之差,謬誤千裡;任何物品或食品都有可能通過各種途徑被病毒汙染,但這和病毒感染是兩碼事。新冠病毒可能汙染水產品,但不可能感染魚類等水生動物。
  • 淺談紅棕象甲的發生與防治
    【3】防治難點1. 隱蔽性,紅棕象甲大多從生長點入侵危害,棕櫚科植物在葉片發黃前很難被發現危害,一旦發現心葉發黃枯死,已無法挽救。2. 施藥困難,棕櫚科植物大多長的比較高大,而危害部位又多在生長點,噴藥時操作難度大。3.
  • 出境水生動物養殖場、中轉場註冊登記填報指南
    出境觀賞用和種用水生動物養殖場、中轉場申請註冊登記除符合《出境水生動物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場區位於水生動物疫病的非疫區,過去2年內沒有發生國際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應當通報和農業部規定應當上報的水生動物疾病;
  • 防治骨質疏鬆常見誤區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內分泌|防治|疾病|骨折...
    擅長嚴重骨折微創治療、骨科疼痛現代治療、骨質疏鬆症及老年性關節炎綜合管理、難癒合創面綜合治療、足踝疾病及運動損傷關節鏡微創治療、踇外翻微創治療、複雜肢體畸形現代治療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骨量丟失與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導致患者容易出現骨折。
  • 蜜蜂主要幼蟲疾病防治新技術
    治癒不及時容易導致蜂群的群勢劇烈下降而影響生產,還容易感染其他蜂群導致整個蜂場的疾病流行。現在的生產中,蜂場一旦爆發幼蟲疾病,蜂農往往會優先選擇抗生素治療,但隨著抗生素藥物的限制或禁止使用,對幼蟲疾病的防治便會束手無策。本文列舉4種常見蜜蜂幼蟲病的防治新技術,為日後養蜂生產中的疾病綜合防治提供理論指導。
  • 馬鈴薯發生病蟲害的原因是什麼?防治方式很重要,種植戶要掌握
    其實不論在種植任何的農作物時,種植戶們都不願意遇到病蟲害,因為它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傷害到整個田裡的種植戶,所以必須要弄清楚自己所種農作物為什麼會發生病蟲害,同時也要學習些專業的防治方式。在種植馬鈴薯時,要是遇到了病蟲害,有可能擴散的非常快,導致種植戶沒有任何收益,所以下面給大家說說在馬鈴薯發生病蟲害的原因,以及預防的一些方法。
  • 既要「引進來」,也要「管得好」 | 讀懂外來水生生物
    自2008年起,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外來水生生物監測與防控創新團隊為首的專業力量,長期承擔外來生物入侵防治項目,開展外來生物入侵生態學和外來水生生物防控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為政府部門制定防治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支撐。(本專題相關資訊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提供)
  • 專論綜述 | 水生動物冠狀病毒研究進展
    本文通過系統闡述水生動物冠狀病毒感染狀況,旨在進一步提高公眾對水生動物冠狀病毒的認知,為科學防控冠狀病毒提供理論依據。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首次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
  • 湖北省「魚果模式」的生物防治技術淺析
    果園內起壟抬田,起壟形成寬6m,深3m的蓄排水溝渠,在蓄排水溝渠內放養水產養殖動物。過去魚病防控依賴抗生素的方法,已經造成水環境汙染、細菌耐藥性增強、水產品藥物殘留等一系列問題。農業農村部文件要求「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嚴格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全程監控,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這對魚病防控用藥提出了新要求,生物防治能解決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水產品質量安全 、資源與環境 保護、防災減災等問題。本文淺析「魚果模式」的生物防治技術。
  • 水產養殖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水生植物資源的破壞和生態系統的改變,養殖消耗乃至破壞了原有植被,適口性較好的種類被不可利用或一些外來種取代,由於植被改變進而導致底棲動物和浮遊動物種群的變化,從而影響整個湖泊生態系統。同時,植被的破壞誘導底泥的再懸浮作用,魚蟹的排洩物及過剩餌料加劇了湖泊的內源汙染,使藻類和浮遊植物泛濫,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藍藻水華爆發。
  • 四川明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 嚴格水生野生動物審批管理
    19日,記者從四川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四川有18個依法人工繁育或經營利用的水生野生動物品種,全省辦理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養殖場有558家,主要養殖雜交鱘、胭脂魚、大鯢、中華鱉等;辦理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