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委支持建設的LAMOST望遠鏡DR6數據集向全世界公開發布

2021-01-13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近日,包含LAMOST望遠鏡先導巡天及正式巡天前六年的光譜數據——DR6數據集(v2版本)對全世界公開發布。

  LAMOST DR6光譜數據獲得於2011年10月至2018年6月共七年的巡天觀測。DR6 v2版數據共包括4901個觀測天區,共向全世界公開發布1127萬條光譜,其中低解析度光譜991萬,中解析度非時域光譜數據50萬,中解析度時域數據86萬。DR6 v2版數據集高質量光譜數(S/N>10)達到938萬條,約是世界上其他地面巡天項目發布光譜數之和的2倍。同時,DR6 公開發布的數據中還包括一個613萬組恆星光譜參數星表,依然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恆星參數星表。

  LAMOST望遠鏡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目前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相關焦點

  • 我委支持建設的LAMOST望遠鏡發展一種實時監測望遠鏡性能的新技術
    近日,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團隊利用LAMOST望遠鏡導星相機數據,結合機器學習算法,提出了一種望遠鏡性能監測的新技術,該技術可以實時監測望遠鏡的性能,確保其以最佳狀態投入觀測。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知名天文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SDSS DR6科學數據實現國內完整鏡像
    鏡像的數據包括SkyServer星表資料庫(BestDR6和SegueDR6,3000GB)、圖像數據(10,000GB)、光譜數據(400GB),共計13.4TB,歷時將近一年時間。鏡像數據的訪問網址是http://sdss.lamost.org/。 這是迄今我國天文學領域完成的最大規模的數據鏡像引進工作。
  • 我委支持建設的LAMOST在精確測量人馬座星流三維軌道空間分布上...
    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文大科學中心、上海天文臺和國家天文臺聯合研究團隊,利用LAMOST(大天區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首次精確測量人馬座星流三維軌道空間分布該研究利用LAMOST DR4數據中探測到的M巨星,並與
  • 中國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發布首批巡天光譜數據研究成果
    國家天文臺向世界發布了自2011年9月以來先導巡天和第一年正式巡天的首批光譜數據集DR1。這標誌著中國大型巡天望遠鏡獲得的海量數據將被更多的國際天文學家所使用,也充分顯示了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自主創新能力。
  • 讓煉丹師不再為數據集發愁,這家公司創建了一個AI公開數據集平臺
    機器之心發布 機器之心編輯部 初創公司格物鈦希望通過在公開數據集社區和數據管理工具領域的創新,從而推動數據定義軟時代這一新時代背景下的全球創新,破局數據孤島,賦能AI基礎設施建設。
  • 中國LAMOST光譜發布進入千萬量級時代 創多項世界之最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8日發布消息說,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縮寫LAMOST)第6年光譜觀測任務已圓滿結束,經過9個月的數據處理及質量分析,包含先導巡天及前6年正式巡天的LAMOST-DR6數據集27日正式對中國國內天文學家和國際合作者發布。
  • 谷歌推出數據集搜尋引擎,可支持中文搜索
    今日,谷歌推出新的數據集搜索(Dataset Search)產品,希望幫助研究人員、記者和其他用戶更輕易地獲得這些數據。這一工具還提供以公開標準呈現的數據,從而幫用戶清楚地了解這些信息的創建者、數據的收集途徑以及數據的用途。此外該工具還支持包括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進行搜索。
  • LAMOST望遠鏡即將冠名郭守敬望遠鏡(組圖)
    >  24塊1.1米的六角形子鏡拼接成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鏡MA    37塊1.1米的六角形子鏡拼接成的球面主鏡MB    「說起LAMOST,我總會想起那次和天文同仁們夜航舟山。蘇定強、陳建生同志這時找到了我,他們兩位現在都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時還是中青年學者。他們找我是為了討論下一步的中國天文學。當時我國天文學正面對著"極其困難、又非常急迫的下一步"。」中科院院士、國家天文臺原臺長王綬琯,曾回憶他擔任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主任、國家科委天文學科組副組長等職務期間,大型「巡天」設備LAMOST這一創新構想誕生的時代背景。
  • 中國向全球發布首套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高時間解析度數據集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2月1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地氣作用與氣候效應團隊馬耀明研究員等經過20多年努力,最新研究集成的首套高時間解析度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長期綜合觀測數據集,近日已面向全球發布,相關研究成果也在國際期刊《地球系統科學數據》發表。
  • 天眼查創始人:公開數據才是大數據應用的藍海
    因為「物以稀為貴」,私有數據具有天然的高價值屬性,因此,大量機構和企業在大數據領域都聚焦於私有數據的價值挖掘,比如醫療領域的拍醫拍、電商領域的百分點。而與私有數據不同,公開數據是指每個人都能夠訪問的數據,具有公開、透明、種類繁多等特徵。
  • 上海交大發布 MedMNIST 醫學圖像分析數據集 & 新基準
    MedMNIST 數據集,有望促進醫學圖像分析的發展。關鍵詞:醫學圖像分析 公開數據集是一個包含 10 個醫學公開數據集的集合,且全部數據均已經過預處理,將其分為包括訓練集、驗證集、測試子集的標準數據集。
  • 數據定義軟體的時代是否已經到來?初創公司格物鈦想用開源數據集...
    而初創公司格物鈦希望通過在公開數據集社區和數據管理工具領域的創新來推動這一新時代背景下的全球創新。破局「數據孤島」成為關鍵高質量的數據是支持AI算法的基礎。以往數據大多以孤島的形式存在,數據之間卻並沒有產生連接。不同企業、機構之間的數據標準規範並不統一,數據質量也參差不齊,就算進行共享也依然困難重重。
  • 江蘇文化日曆 | 世界口徑最大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
    提出項目中國天文界經過多年的努力建設了以2.16米、1.56米光學望遠鏡、1.26米紅外望遠鏡、太陽磁場和多通道望遠鏡、13.7米毫米波、米波綜合孔徑、以及甚長基線幹涉射電望遠鏡為代表的天文學實測基礎,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天文研究的開展,提高了中國天文學在國際上的地位。
  • 快訊:國家衛健委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
    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還將支持浙江省建設重離子質子放射治療中心,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 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還將支持浙江省建設重離子質子放射治療中心,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
  • 郭守敬望遠鏡觀測數據對外發布—新聞—科學網
    記者今天(9月16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已將我國自主創新研製的郭守敬望遠鏡巡天觀測所獲得的數據對外公布,供國內用戶和國外合作者使用。
  • 英媒:中國FAST望遠鏡向世界天文學家開放
    英國《自然》雜誌9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巨型望遠鏡向全世界天文學家開放  世界上最大的單碟射電天文臺正準備向全世界天文學家開放,開啟一個精細靈敏的觀測時代。該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中國南方,剛剛通過一系列技術和性能評估,預計中國政府將在定於下月舉行的審查會議上為該天文臺開始全面運行開最後一個綠燈。「在接下來的階段,我們看不出有任何障礙」,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音)說。這項複雜的工程並非沒有挑戰:它的設計激進,而且最初很難吸引到工作人員,部分原因在於其位置偏遠。但是它所帶來的科學回報將是巨大的。
  • 四川省衛健委模擬演練新聞發布,科學做好冬春防控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我是來自新華社的記者,請問當前境外輸入壓力增大,春運即將來臨,機場如何兼顧運輸效率與疫情防控?」「我是四川日報記者,請問針對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醫療物資儲備情況如何?」這是一場模擬演練——「S市新增兩例本土病例」召開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四川省衛健委領導班子成員正在答記者問,針對新增本土病例情況等方面回應社會關切。為了紮實做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各項應急準備,提高全省各級衛生健康系統幹部新聞發布和輿情應對能力。12月2日,省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專題培訓會並進行現場模擬演練。
  • 國家標準委發布批准發布《間位芳綸短纖維》等354項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委發布批准發布《間位芳綸短纖維》等354項國家標準 2015-09-21 11:23:47 來源:中國紡織報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公布了
  • 國家標準委有關負責人解讀《推進國家標準公開工作實施方案》
    全社會也對標準越來越重視,對及時、準確、便捷地獲取權威標準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標準公開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國務院在《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等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免費向社會公開強制性國家標準文本」「推動免費向社會公開公益類推薦性標準文本」「及時向社會公開標準制修訂過程信息」的要求。國家標準免費公開是在標準化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提出的,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具體舉措。
  • 韓漫我的老師第一集百度雲
    隨著我國大力推動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數位化轉型對企業可持��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周昌認䱳,石化企業需要主動提升數字思維能力、數據應用能力、場景運營能力和敏捷響應能力,重塑經營理念,構建產業生態䱳核心,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組織架構,加快推進科技應用,促進數位技術向各領域融合滲透。